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各種單片機比較

各種單片機比較

發布時間:2022-08-08 00:42:31

『壹』 比較常用的單片機有哪些

單片機品種非常多,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8051單片機

2.AVR單片機

3.Motorola單片機

4.Microchip單片機

5.EM78系列0TP型單片機

面對眾多的單片機,進行機型選擇時,通常從單片機的性能要求和單片機的可開發性進行考慮。

『貳』 51、AVR、PIC、MSP430、ARM、DSP這幾種單片的優缺點各是什麼

先弄清這些「單片機」的基本特點才能比較。51是傳統8位單片機,對單片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仍有許多兼容型號,但性能提高很多,AVR是現今的主流8位單片機,據說出貨量最多,和許多增強型51單片機性能相當,PIC也是8位單片機,在可靠性、抗干擾方面更勝一籌,MSP430是當今一枝獨秀的16位單片機,ARM是當今比較先進的32位單片機架構,有許多廠商生產基於ARM架構的單片機,大有取代8位和16位的趨勢。DSP不是單片機,專門進行復雜的數字運算。

『叄』 幾種主流單片機的比較

int
short
的大小是因機器而異嘛(准確點應該是編譯器)。你都說了人家規定的是「最小」為16位,又不是只能是16位,也沒有說兩者應該相等(事實上是short不超過int就OK啦)。所以當然可以short類型為半個機器字長,而int類型則為一個機器字長的啦。
「C++標准規定了每個算術類型的最小存儲空間,但他並不自知編譯器使用更大的存儲空間

說簡單點就是C++規定了個最小的值,但是將你的代碼編譯成機器碼的編譯器則確定了你這個長度值為多少。因為C++是一種語言,一個規范,或者說只是一種規定,然後要將你按這種規范寫的代碼編譯成能在機器上運行的代碼的是編譯器。而在不同的機器上運行的程序的實際結構是不一樣的,比如單片機與PC相差就很大。要將按相同規范寫的程序在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機器上運行,就需要相應的編譯器了。所以實際的大小是由你編譯代碼的編譯器確定的。
PS:當然當前一般的PC上int都是32位,short16位的。因為現在32位的機子是主流嘛。如果你不寫什麼單片機的程序可以不用太在意這個問題。但是寫單片機程序時就要注意了,因為一般一個單片機的編譯器可以編譯很多種型號晶元的代碼,而這些型號有可能從8位到32位都有……

『肆』 單片機的比較

MSP430是16位單片機。其他兩個是8位單片機。(這里指的是PIC16F系列,和ATmega系列單片機)如果在同樣晶振的條件下,當然是16位單片機速度最快了。AVR單片機不分頻。PIC是4分頻的。所以同樣晶振條件下,AVR速度快於PIC。但是如果是PIC18F系列的就兩樣了。因為它裡面有PLL倍頻電路,速度當然快的多了。dsPIC(16位單片機)甚至可以進行數字信號處理。速度就更快了。實際項目中要看具體要求的,並非晶元的速度越快越好。還要綜合功耗,抗干擾能力等方面考慮。一般來說晶元跑的越快,功耗越大,抗干擾能力越低。
TI公司產品的功耗低是世界聞名的。不過嘛事情也不是絕對的。近年來Mircochip也宣稱它的MCU功耗最低。但是各個公司提供的計算方法不一樣。它們的結果當然就不一樣了。我去過Micochip的培訓,跟他們原廠的人也探討過PIC的功耗問題。不過有的地方功耗低他們是以犧牲抗干擾為代價的。所以這也不能一概而論的。各人的角度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了。
從出貨量來說目前8位單片機是PIC最多。不過AVR也不算很少。最近一段時間有人經常在比較PIC和AVR的特點,其實各有各的長處,關鍵看各人喜歡了。16位單片機從使用角度來說用的並不多,目前主要使用的就是8位單片機和32位的(ARM內核)單片機。

『伍』 各類單片機的性能比較

按處理速度來看的話,ARM>>AVR>51 ARM遠大於AVR,AVR大於51

同時ARM也有不同分類比如我們常見的ARM7,ARM9甚至ARM11他們在同一架構和指令集下肯定數大的運算能力強,處理速度快。他們的速度是百兆甚至G為單位的。當然ARM也有不同分類或分工,有致力於運算處理的,比如A8,A10,還有致力於控制方面運算的比如M3,M0等當然這個就屬於低端些的了,主要就是搶占傳統51,AVR,PIC等
還有個MSP430主打就是低功耗。運行速度可能低些,但省電,全速運行也都不超過1,2MA這是其他MCU不能比擬的。
另外上面提到PIC順道說下,這是MCU中的個怪胎。。字長不是我們常見的8位而是7位。指令集也不同於我們傳統的指令,但他高抗干擾性能使他在汽車電子應用比較廣泛。
AVR和51有差別但懸殊就不是那麼大了,AVR的速度和內配比如ADC。PWM等要優於51。當然有些特殊的51如AT89C51SND1C這款內部自帶有MP3解碼器。而AVR一般不行。還需外擴VS1003這類的硬體解碼器。或是80C51有的運行頻率也在百兆甚至內部還帶有USB,LAN等網路配置。

『陸』 什麼單片機好

具體而言,國產大廠就那麼幾家。平心而論,通用系列國產的同國外的,台灣的差距已經不大了。主要在於客戶認可度和市場推廣程度。
比如說我就是做華大單片機,目前來看64引腳以內,32位單片機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國外的。例如,ST,TI430,PIC等。 目前在使用我們片子 的用戶,主要還是消費類,簡單控制類產品。例如:溫控器,充電寶,電動玩具,消防探頭,簡單電機控制等。 工業用,目前還是真的干不過國外的。 這個路線主要在於工程師們用一種用習慣了,除非公司要求降成本,基本不會去研究國產的。畢竟國外的品牌,工程師腦子里對他們的認可度,才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將來看,國產的 單片機,會陸續向主頻更高,功率更低上面發展。這個路線比較長久,更任重道遠。 工業推廣成本優勢不是主要考量方向,穩定,口碑品牌積累才是漫長的工作。
國內的工程師們都想用國產的,畢竟用中國自己的MCU不但價格更低,而且國內廠商價格廝殺,工程師會有「爺爺」般兒服務的感受。
總結,國產的MCU沒啥奧秘,中國已經可以自己研發,穩定生產了通用類產品國產的已經完全可以不需要國外的了。陸續看市場推廣吧,工程師什麼時候認可了,我們才是真的成功了。國外的品牌壟斷利潤也快到頭了。 這個過程是漫長但是是必然的,因為我大中國第一商業大國,會把全世界產品的價格都給砍下來,讓全世界人民享受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 中國的商業思維就是這樣。 而非貴外國人那種研究高精尖,注冊專利,拿壟斷利潤的強盜邏輯。 從這點看,中國是世界的希望也不為過。

『柒』 常用的單片機有哪些

一般來說,8位單片機最常用的是三個系列:
1、51系列:以intel MCS51為核心,很多公司都買了它的核心,生產自己的51單片機,主要有ATMEL公司(AT89S52等等),STC公司的(比如STC89C52RC),華邦,摩托羅拉,ST都有生產。
2、AVR系列:以ATMEL公司的ATmega16為代表。
3、PIC系列:以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為代表。
另外,還有專用的工業單片機,平時看到得比較少,比如台灣的合泰、義隆,三星,這些單片機往往體積小,功能很強但比較專一,價格很便宜,比如開發設備很貴,一般人用不起。
前兩年出現的STM8實力也非常強。
16位單片機,比較有名的是MSP430以及飛思卡爾系列的諸多產品。
32位的單片機也比較多,不過一般都包含了ARM內核,已經開始向ARM過渡了,比如STM32等等。

『捌』 單片機類型有哪些

按匯流排分有:8位機、16位機、32位機、64位機。

單片機的發展先後經歷了4位、8位、16位和32位等階段。8位單片機由於功能強,被廣泛用於工業控制、智能介面、儀器儀表等各個領域,8位單片機在中、小規模應用場合仍佔主流地位,代表了單片機的發展方向,在單片機應用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80年代初,Intel公司推出了8位的MCS-51系列的單片機。MCS-51單片機的邏輯部件,包括一個8位CPU及片內振盪器、 80514B掩膜ROM、87514KBEPROM、8031無ROM。

特殊功能寄存 器SFR128BRAM、定時器/計數器T0及T1、並行I/O介面:P0、P1、P2、P3;串列介面:TXD、RXD;中斷系統:INT0,INT1。

(8)各種單片機比較擴展閱讀

硬體特徵

1、單片機的體積比較小, 內部晶元作為計算機系統,其結構簡單,但是功能完善,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可以模塊化應用。

2、單片機有著較高的集成度,可靠性比較強,即使單片機處於長時間的工作也不會存在故障問題。

3、單片機在應用時低電壓、低能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首要選擇, 為生產與研發提供便利。

4、單片機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和運算能力較強,可以在各種環境中應用,且有著較強的控制能力。

『玖』 各單片機的差異

我就比較PIC,和51的不同
應該說有三個主要特點:
(1)匯流排結構:MCS-51單片機的匯流排結構是馮-諾依曼型,計算機在同一個存儲空間取指令和數據,兩者不能同時進行;而PIC單片機的匯流排結構是哈佛結構,指令和數據空間是完全分開的,一個用於指令,一個用於數據,由於可以對程序和數據同時進行訪問,所以提高了數據吞吐率。正因為在PIC單片機中採用了哈佛雙匯流排結構,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程序和數據匯流排可以採用不同的寬度。數據匯流排都是8位的,但指令匯流排位數分別位12、14、16位。
(2)流水線結構:MCS-51單片機的取指和執行採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即取一條指令,執行完後再取下一條指令;而PIC的取指和執行採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這樣就實現了單周期指令。
(3)寄存器組:PIC單片機的所有寄存器,包括I/O口,定時器和程序計數器等都採用RAM結構形式,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周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而MCS-51單片機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周期才能改變寄存器的內容。
更詳細的區別可參考相關書籍.

『拾』 幾種用過的單片機比較

市面上基本是C51 AVR ARM
C51 老古董,但是畢竟是經過時間考驗的,學習簡單容易上手,當然指的是一般的具有C51內核的單片機,C51也有比較復雜的
AVR 目前個人感覺競爭力不太夠,現在跟C51比沒什麼太大優勢。
ARM 可以說目前晶元中的老大了,性能沒得說,成本稍稍高了一些。
等等·,打字累了,430自己查吧

閱讀全文

與各種單片機比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把圖片轉換從PDF格式 瀏覽:259
重寫和重載的區別java 瀏覽:232
expressvpnandroid 瀏覽:84
儲存卡被加密怎麼解除 瀏覽:169
地球怎麼壓縮直徑 瀏覽:780
金鏟鏟之戰伺服器爆滿怎麼進 瀏覽:160
同仁堂pdf 瀏覽:935
如何編譯原理課程教材 瀏覽:730
單片機控制顯示器 瀏覽:776
頂好花app下載怎麼找不到 瀏覽:989
手機命令大全 瀏覽:808
怎麼下郵政銀行app 瀏覽:250
不背單詞app單詞怎麼學習 瀏覽:481
程序員日常操作搞笑 瀏覽:382
android檢查是否安裝 瀏覽:375
蘋果手機編輯pdf文件 瀏覽:460
android系統名字 瀏覽:971
安卓手機如何進去有求必應屋 瀏覽:434
指數除法運演算法則底數不同 瀏覽:896
90壓縮干糧09壓縮干糧 瀏覽: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