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android40線程

android40線程

發布時間:2022-08-09 19:21:53

android進程與線程區別

所以下來特地去查了以下資料,先說說線程:
(1)在Android APP中,只允許有一個主線程,進行UI的渲染等等,但是不能進行耗時操作(網路交互等等),否則會造成ANR,就是線程阻塞卡死,未響應。
(2)除了主線程之外,耗時操作都應該規范到子線程中,線程之間會有相應的通信方式,但相互獨立。
(3)然後看了一下所查資料:
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調度和分派的基本單位,它是比進程更小的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線程比進程更小,基本上不擁有系統資源,故對它的調度所用資源小,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統內多個程序間並發執行的。 嗯,從大的說就是這樣。
在平時的Android開發過程中,基本上都會用到線程handler,thread等等,具體的實現方法我就不在這里寫了。

進程:
根據所查資料:是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程序關於某個數據集合的一次運行活動。進程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一個獨立單位。可以申請和擁有系統資源,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活動的實體,是一個「執行中的程序」。不只是程序的代碼,還包括當前的活動。
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存在於一個系統中,與線程的區別是:

1、子進程和父進程有不同的代碼和數據空間,而多個線程則共享數據空間,每個線程有自己的執行堆棧和程序計數器為其執行上下文。
2、進程間相互獨立,同一進程的各線程間共享。某進程內的線程在其它進程不可見。

3、進程間通信IPC,線程間可以直接讀寫進程數據段(如全局變數)來進行通信——需要進程同步和互斥手段的輔助,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4、線程上下文切換比進程上下文切換要快得多。

❷ android 最多能開多少線程最好開幾個

android系統對應用程序資源的限制僅僅是以進程為單位的,你的這個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進程最多可以開多少線程?最好開幾個?

其實這個沒有上限的,因為資源都限制在這個進程里,你開多少線程都最多用這些資源。至於開多少最好,完全取決你的需求,合理開線程,不卡,高效是最終目標。

java 什麼程度學android

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是以Java語言為基礎的,所以需要有扎實的Java基礎知識。首先熟悉java基本語法,然後熟悉設計模式等。

下面我總結了,需要學習的java知識點

開發環境:

1 Java SDK 下載和安裝

2 環境變數的配置(path和classpath)


編程基礎

3. 標識符命名規范

4 Java數據類型

5 運算符

6 分支語句(if,switch)

7 循環語句(for,while)

8 函數的定義方法

只要是個程序員,都懂。語言之間可以融會貫通。

面向對象基礎

向對象的三個基本特徵是:封裝、繼承、多態

9. 面向對象與面向過程語言之間的區別

10 面向對象基本思想(封裝)

封裝:把客觀事物封裝成抽象的類,並且類可以把自己的數據和方法只讓可信的類或者對象操作,對不可信的進行信息隱藏

11 類的定義方法

12 對象和類的關系

13 對象的創建方法

14 通過對象使用成員變數和成員函數的方法

15 構造函數的作用

16 函數的重載

17 static 的作用

18 this的作用

面向對象高級:

19 面向對象基本思想(繼承)

繼承: 它可以使用現有類的所有功能,並在無需重新編寫原來的類的情況下對這些功能進行擴展

20 繼承的作用

21 繼承的語法特點

22 super的使用方法

23 面向對象基本思想(多態)

實現多態,有二種方式:覆蓋,重載

24 對象的向上轉型和向下轉型

25 final關鍵字的作用:不能被繼承,也沒有子類

26 抽象類和介面的定義方法

27 介面和抽象類的語法特徵

28 抽象類和介面在面向對象編程當中的地位和意義

29 設計模式(工廠方法模式)


30 Java當中異常的定義

31 異常的分類以及各自的特點

32 try…catch…finally 結構的處理方法

33 throw和throws 的使用方法

深入理解java異常處理機制


34 自定義異常的使用方法

35 內部類的定義方法

36 匿名內部類的定義方法

37 內部類的常見使用方法

線程

38 線程的基本定義

39 在 Java 當中實現線程的兩種方法(使用Thread 或Runnable)

40 線程運行狀態介紹(准備,運行,阻塞,死亡)

41 線程間通信的方法

42 線程同步

43 線程死鎖

這些知識是操作系統的基本內容。查看博文:作業、進程、線程

Java線程

IO

44 IO 基本概念

45 輸入流和輸出流的作用

46 Java當中IO 流的分類方法

47 常見 IO 類的使用方法(File,FileInput,FileOutput,Reader,Writer以及其子類的使用方法)


常見類庫

48 類 集框架中常見類的使用方法(ArrayList,LinkedList,Queue,Stack,HashSet,HashMap)

49 日期相關類的使用方法(Data,DataFormat,Calander)

50 資料庫關系型資料庫的基本概念

51 SQL 分類

52 DDL,DML,查詢

❹ android中的線程池 怎麼用

//在Android中實現線程池,首先需要實現一個線程工廠(ThreadFactory)的子類,具體實現方式如下所示(PriorityThreadFactory.Java):
import android.os.Process;
/**
* A thread factory that create threads with a given thread priority
* @author jony
* @version 1.0
*/
public class PriorityThreadFactory implements ThreadFactory{
private final String mName;
private final int mPriority;
private final AtomicInteger mNumber = new AtomicInteger();

public PriorityThreadFactory(String name, int priority) {
mName = name;// 線程池的名稱
mPriority = priority;//線程池的優先順序
}
@Override
public Thread newThread(Runnable r) {
return new Thread(r, mName +"-"+mNumber.getAndIncremen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設置線程的優先順序
Process.setThreadPriority(mPriority);
super.run();
}
};
}
}
//以上是創建線程池的一個工具類,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本篇文章的重點,線程池的實現方式,具體實現方式如下所示(MyThreadPool.java):
package com.tcl.actionba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Factory;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package com.tcl.actionba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Deq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Factory;

// 線程池的實現方式
public class MyThreadPool {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POOL_SIZE = 4;// 線程池的大小最好設置成為CUP核數的2N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MAX_POOL_SIZE = 6;// 設置線程池的最大線程數
private final static int KEEP_ALIVE_TIME = 4;// 設置線程的存活時間
private final Executor mExecutor;
public MyThreadPool() {
// 創建線程池工廠
ThreadFactory factory = new PriorityThreadFactory("thread-pool", android.os.Process.THREAD_PRIORITY_BACKGROUND);
// 創建工作隊列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Deque<Runnable>();
m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POOL_SIZE, MAX_POOL_SIZE, KEEP_ALIVE_TIME, TimeUnit.SECONDS, workQueue, factory);
}
// 在線程池中執行線程
public void submit(Runnable command){
mExecutor.execute(command);
}
}
//自己覺得這個·代碼不錯,我就只是將它搬了過來,實際代碼地址:http://blog.csdn.net/weihan1314/article/details/7983725

❺ Android里有哪些方法啟動線程

其實Android啟動線程和JAVA一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Thread類的start方法,也就是一般寫一個自己的類來繼承Thread類。另外一種方式其實和這個差不多啊! 那就是Runnable介面,然後把Runnable的子類對象傳遞給Thread類再創建Thread對象.總之都是需要創建Thread對象,然後調用Thread類的start方法啟動線程。區別就是,一個是直接創建Thread對象,另外一個是需要implement了Runnable介面對象作為創建Thread對象的參數。Runnable其實我們稱為線程任務。
第一種方式一般是這樣用: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ublic void run(){
//你要實現的代碼
}
}
在主線程中啟動這個線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MyThread().start();//啟動了我們的線程了
}
}
2,第二種方式一般是這樣用: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你需要實現的代碼
}
}
在主線程中啟動這個線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new Thread(new MyRunnable());//這里比第一種創建線程對象多了個任務對象
t.start();
}
}
這里我想說的是可能你問這個問題是接觸到了Android中的Handler概念:
其實Handler並不是開辟新線程的概念,Android主要的考慮到更新界面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更新界面(Activity)都是在主線程中更新的,這樣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比方說:在下載文件時候我們需要進度條顯示下載進度,界面需要更新(數據是不斷變的,也就是下載的大小是不斷變的,要是直接在主線程中更新,就會造成程序的堵塞,程序很容易崩潰,通常這樣聯網耗時的工作需要開辟另外一個線程的,這樣就不會影響主程序了),好了,到這里聯網操作一般都需要開辟新線程了吧。。
接下來就來說Handler了,剛剛我說了Handler不是開辟新線程,在我看來,Handler更像是主線程的秘書,是一個觸發器,負責管理從子線程中得到更新的數據,然後在主線程中更新界面。簡單說下進度條的那個:
下載了多少的數據都是在子線程中得到的,在子線程中通過Handler的sendMessage()方法發送得到的下載的數據,當你調用了sendMessage方法後,Handler就會回調(也就是自動調用)Handler中的 HandlerMessage方法。
我很認真寫了,希望分給我! 要是還有不懂的,可以追問,總之Handler不是開辟線程,開辟線程的方式就和JAVA一樣的! 千萬不要被Android中的Handler混淆。

❻ android線程超過多少會oom

首先要說一點,就是在Android中線程數超過一定量,也會拋出OOM,所以OOM不一定是內存不足了才會拋出OOM。
具體數量的問題,每個廠商、每個具體型號的手機最大數量都不太一樣,華為有些手機限制400多個,默認的話應該是1000多個。

❼ android 大量多線程怎麼優化

在程序開發的實踐當中,為了讓程序表現得更加流暢,我們肯定會需要使用到多線程來提升程序的並發執行性能。但是編寫多線程並發的代碼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所以想要獲得更佳的程序性能,我們非常有必要掌握多線程並發編程的基礎技能。
眾所周知,Android 程序的大多數代碼操作都必須執行在主線程,例如系統事件(例如設備屏幕發生旋轉),輸入事件(例如用戶點擊滑動等),程序回調服務,UI 繪制以及鬧鍾事件等等。那麼我們在上述事件或者方法中插入的代碼也將執行在主線程。

一旦我們在主線程裡面添加了操作復雜的代碼,這些代碼就很可能阻礙主線程去響應點擊/滑動事件,阻礙主線程的 UI 繪制等等。我們知道,為了讓屏幕的刷新幀率達到 60fps,我們需要確保 16ms 內完成單次刷新的操作。一旦我們在主線程裡面執行的任務過於繁重就可能導致接收到刷新信號的時候因為資源被佔用而無法完成這次刷新操作,這樣就會產生掉幀的現象,刷新幀率自然也就跟著下降了(一旦刷新幀率降到 20fps 左右,用戶就可以明顯感知到卡頓不流暢了)。

為了避免上面提到的掉幀問題,我們需要使用多線程的技術方案,把那些操作復雜的任務移動到其他線程當中執行,這樣就不容易阻塞主線程的操作,也就減小了出現掉幀的可能性。

那麼問題來了,為主線程減輕負的多線程方案有哪些呢?這些方案分別適合在什麼場景下使用?Android 系統為我們提供了若干組工具類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AsyncTask: 為 UI 線程與工作線程之間進行快速的切換提供一種簡單便捷的機制。適用於當下立即需要啟動,但是非同步執行的生命周期短暫的使用場景。
HandlerThread: 為某些回調方法或者等待某些任務的執行設置一個專屬的線程,並提供線程任務的調度機制。
ThreadPool: 把任務分解成不同的單元,分發到各個不同的線程上,進行同時並發處理。
IntentService: 適合於執行由 UI 觸發的後台 Service 任務,並可以把後台任務執行的情況通過一定的機制反饋給 UI。
了解這些系統提供的多線程工具類分別適合在什麼場景下,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案,避免出現不可預期的麻煩。雖然使用多線程可以提高程序的並發量,但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引入多線程而可能伴隨而來的內存問題。舉個例子,在 Activity 內部定義的一個 AsyncTask,它屬於一個內部類,該類本身和外面的 Activity 是有引用關系的,如果 Activity 要銷毀的時候,AsyncTask 還仍然在運行,這會導致 Activity 沒有辦法完全釋放,從而引發內存泄漏。所以說,多線程是提升程序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使用多線程卻需要十分謹慎小心,如果不了解背後的執行機制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很可能引起嚴重的問題。

❽ Android中的線程與進程之間的關系簡單解釋

一、Android中的進程
當一個程序第一次啟動的時候,Android會啟動一個LINUX進程和一個主線程。默認的情況下,所有該程序的組件都將在該進程和線程中運行。 同時,Android會為每個應用程序分配一個單獨的LINUX用戶。Android會盡量保留一個正在運行進程,只在內存資源出現不足時,Android會嘗試停止一些進程從而釋放足夠的資源給其他新的進程使用, 也能保證用戶正在訪問的當前進程有足夠的資源去及時地響應用戶的事件。
我們可以將一些組件運行在其他進程中,並且可以為任意的進程添加線程。組件運行在哪個進程中是在manifest文件里設置的,其中<Activity>,<Service>,<receiver>和<provider>都有一個process屬性來指定該組件運行在哪個進程之中。我們可以設置這個屬性,使得每個組件運行在它們自己的進程中,或是幾個組件共同享用一個進程,或是不共同享用。<application>元素也有一個process屬性,用來指定所有的組件的默認屬性。
Android中的所有組件都在指定的進程中的主線程中實例化的,對組件的系統調用也是由主線程發出的。每個實例不會建立新的線程。對系統調用進行響應的方法——例如負責執行用戶動作的View.onKeyDown()和組件的生命周期函數——都是運行在這個主線程中的。這意味著當系統調用這個組件時,這個組件不能長時間的阻塞主線程。例如進行網路操作時或是更新UI時,如果運行時間較長,就不能直接在主線程中運行,因為這樣會阻塞這個進程中其他的組件,我們可以將這樣的組件分配到新建的線程中或是其他的線程中運行。
二、Android中的線程
線程在代碼是使用標準的java Thread對象來建立,那麼在Android系統中提供了一系列方便的類來管理線程——Looper用來在一個線程中執行消息循環,Handler用來處理消息,HandlerThread創建帶有消息循環的線程。
三、進程與線程的關系
它們之間的區別:

1、線程是進程的一部分,所以線程有的時候被稱為是輕權進程或者輕量級進程。
2、一個沒有線程的進程是可以被看作單線程的,如果一個進程內擁有多個進程,進程的執行過程不是一條線(線程)的,而是多條線(線程)共同完成的。
3、系統在運行的時候會為每個進程分配不同的內存區域,但是不會為線程分配內存(線程所使用的資源是它所屬的進程的資源),線程組只能共享資源。那就是說,出了CPU之外(線程在運行的時候要佔用CPU資源),計算機內部的軟硬體資源的分配與線程無關,線程只能共享它所屬進程的資源。
4、與進程的控製表PCB相似,線程也有自己的控製表TCB,但是TCB中所保存的線程狀態比PCB表中少多了。
5、進程是系統所有資源分配時候的一個基本單位,擁有一個完整的虛擬空間地址,並不依賴線程而獨立存在。
它們之間的聯系: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程序包含進程,進程又包含線程,線程是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進程是操作系統分配資源的基本單位,線程是不會分配資源的,一個進程可以包含多個線程,然後這些線程共享進程的資源。
分開來說就是:
線程是進程的一個實體,是CPU 調度和分配的基本單位,其本身不擁有系統資源,只含有程序計數器、寄存器和棧等一些運行時必不可少的基本資源。同屬一個進程的線程共享進程中的全部資源。
進程是系統資源分配時的一個基本單位,擁有一個完整的虛擬空間地址。
系統在運行的時候會為每個進程分配不同的內存區域。
線程組只能共享資源,即除了CPU外,計算機內部的軟硬體資源的分配與線程無關,線程只能共享它所屬進程的資源。

閱讀全文

與android40線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代碼合適嗎 瀏覽:280
復利計演算法律保護 瀏覽:737
代號f2伺服器連接失敗怎麼搞 瀏覽:956
旋律雲我的世界伺服器靠譜嗎 瀏覽:63
pdf降低大小 瀏覽:231
魔獸世界中文如何外服伺服器 瀏覽:924
kindle轉pdf格式 瀏覽:61
單片機自動控制 瀏覽:673
需要很多文件夾怎麼快速的新建啊 瀏覽:68
演算法申請著作權 瀏覽:214
以前手機號換了要怎麼登錄農行app 瀏覽:194
線切割編程系統怎麼繪畫 瀏覽:255
如何搭建雲伺服器異地容災 瀏覽:925
黃金拐點指標源碼 瀏覽:97
演算法導論第九章 瀏覽:282
鴿子為什麼生成伺服器沒反應 瀏覽:495
freebsdnginxphp 瀏覽:223
雜訊消除演算法 瀏覽:611
vue類似電腦文件夾展示 瀏覽:118
後備伺服器有什麼功效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