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將電路圖中的51單片機換成32單片機要注意什麼
因為單片機換了,所以電路的那些設計需要改了,電流什麼的都需要的。另外位置大小也可以看看的。
畢竟變化了呀
『貳』 學習單片機用什麼晶元最好
8051,幾乎所有書籍都是以40腳的通用8051作為基礎來寫的,學會了這個,其他的只是在此基礎上增減了一些功能而已,選用的晶元最好選可以在線編程的,這樣可以節省購買編程器的額外開支,比如選STC的單片機。
『叄』 初學51單片機,用什麼開發板好有些功能很多,還有STM32的晶元,是選功能簡單的還是多的好
1、網上51單片機開發板成千上百種,但是種種不離其宗,無外乎多樣的外設、精美的外觀,然而實際用途差不多,都是入門51單片機。在這里不建議購買開發板,可以自己看懂單片機最小系統後動手做一個,無外乎復位、電源、下載(一般串口)電路。這樣既可以提升動手能力,還可以為自己准備一些電子工具,為日後設計開發鋪路,還可以熟悉電子元器件的型號、參數等。做好之後,編程調試模擬也可以提升編程能力。
2、先學好單片機,再學STM32,如果兩樣一起學,可能會花去很多時間,並且收獲甚微。學習過程要專一,你覺得你能駕馭單片機了就接觸STM32,畢竟ARM系列的就要學習嵌入式了,裸跑就當做單片機用,沒體現優勢來。
3、51單片機也好,STM32(Cortex-M3)也罷,現在Proteus最新版支持Cortex-M3了,所以你都很有必要安裝Proteus+keil 4了,不用購買硬體設備就可以利用PC平台學習單片機等的電路、程序開發設計以及模擬調試等。
希望幫到你。
『肆』 做了51單片機的實驗板怎樣改裝成AVR的板子
看看AVR的引腳圖,是否和51兼容,如果兼容就可以直接用了,如果不兼容,稍加修改應該不成問題的吧
!
『伍』 怎樣將單片機的程序改成嵌入式的程序
你所說的ARM,應該叫做使用ARM內核的單片機,所有的單片機系統,都可以稱之為嵌入式系統。
所以,重新說清楚你的問題,要做的晶元型號,原有晶元型號,原有程序語言等等。至於具體程序如何改,還取決於你的電路如何接。
『陸』 pic單片機的電路板現想把電路板中的pic單片機換成at89c51 電路中那些需要更改的
PIC單片機改成AT89C51類(STC12C5A60AD,STC89LE516AD,STC12C5410AD這些都有A/D轉換,下載STC12C5A60S2中文使用說明)。要注意時鍾晶振的引腳它們不一樣,晶振到單片機引腳的距離要最短,否則干擾很大。
『柒』 用單片機實現六個功能,選擇什麼單片機比較好
問問題要問清楚,這也體現了個人修學素養。
用單片機實現六個功能,哪六個功能?如果是鍵盤掃描、LED閃爍、數碼管驅動、串口通信、定時信號輸出、蜂鳴器報警,普通51單片機就可以完成。
如果是普通51單片機不能勝任的,可以選擇功能強大的32位ARM單片機。
『捌』 什麼單片機好
具體而言,國產大廠就那麼幾家。平心而論,通用系列國產的同國外的,台灣的差距已經不大了。主要在於客戶認可度和市場推廣程度。
比如說我就是做華大單片機,目前來看64引腳以內,32位單片機已經完全可以替代國外的。例如,ST,TI430,PIC等。 目前在使用我們片子 的用戶,主要還是消費類,簡單控制類產品。例如:溫控器,充電寶,電動玩具,消防探頭,簡單電機控制等。 工業用,目前還是真的干不過國外的。 這個路線主要在於工程師們用一種用習慣了,除非公司要求降成本,基本不會去研究國產的。畢竟國外的品牌,工程師腦子里對他們的認可度,才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將來看,國產的 單片機,會陸續向主頻更高,功率更低上面發展。這個路線比較長久,更任重道遠。 工業推廣成本優勢不是主要考量方向,穩定,口碑品牌積累才是漫長的工作。
國內的工程師們都想用國產的,畢竟用中國自己的MCU不但價格更低,而且國內廠商價格廝殺,工程師會有「爺爺」般兒服務的感受。
總結,國產的MCU沒啥奧秘,中國已經可以自己研發,穩定生產了通用類產品國產的已經完全可以不需要國外的了。陸續看市場推廣吧,工程師什麼時候認可了,我們才是真的成功了。國外的品牌壟斷利潤也快到頭了。 這個過程是漫長但是是必然的,因為我大中國第一商業大國,會把全世界產品的價格都給砍下來,讓全世界人民享受物美價廉的商品和服務。 中國的商業思維就是這樣。 而非貴外國人那種研究高精尖,注冊專利,拿壟斷利潤的強盜邏輯。 從這點看,中國是世界的希望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