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單片機的定時器是怎麼設置的
單片機定時器的設置步驟為:
1、設置定時器的工作模式,共4種工作方式,兩種模式(計數器/定時器)。比如:
MOV TMOD,#01;設置定時器0位定時器模式,工作方式1
2、根據定時時間賦初值。比如定時10毫秒,那麼如果12M晶振的話是10000個機器周期。定時器是溢出申請中斷,所以用溢出值減去定時周期為初值。
MOV TH0,#HIGH(65536-10000)
MOV TL0,#LOW(65536-10000)
3、開啟中斷、定時器。
SETB ET0
SETB EA
SETB TR0
② 51單片機定時器使用
51單片機定時器GATE=1時用外部INT0啟動定時器當INT0=0時
定時器T1會停止計數時候讀取T1值計算出高電平寬度
③ c51單片機中定時器工作方式
定時/計數器的工作方式
一、方式0
方式0為13位計數,由TL0的低5位(高3位未用)和TH0的8位組成。TL0的低5位溢出時向TH0進位,TH0溢出時,置位TCON中的TF0標志,向CPU發出中斷請求。
工作方式3將T0分成為兩個獨立的8位計數器TL0和TH0。
④ 單片機C51,對定時器/計數器初值設置
一個用作定時器。定時器中斷的時候輸出一個脈沖作為計數器的計數脈沖,設定一個計數值,計數滿的時候中斷,這樣計數值為10時候,定時器中斷10次,用一個計數值來記錄定時器的中斷次數,一個用作計數器。
至於定時/計數器的操作;計數器串聯.536ms,所以12M晶振的情況下,然後將計數值清0,重新計數,即為100ms。總的定時時間的原理同上。這個方法會有小小誤差,因為操作計數值的時候會佔用一點時間,這個時間比較短。
2、2個定時/,用單個16位定時器得不到100ms的定時。這時可更換頻率較低的晶振或用以下兩種軟體的方法:
1、定時器累加。用一個計數值來記錄定時器的中斷次數。比如;計數器能達到的最大定時時間為:65536*1uS=65,每中斷一次計數加151單片機12M晶振時,定時/計數器的時鍾為1uS,所以單個16位的定時/,設定定時器10ms中斷
⑤ C51單片機定時器問題
中斷有高低優先順序別的,高級可以打斷低級中斷。
但同級中斷是不會打斷的。就算當時中斷在執行中再次中斷,也要等前一次結束才會執行。
你也可以人為在中斷中關閉中斷,等執行完返回主函數在開啟中斷。
⑥ 51單片機定時器原理
很簡單,就是系統時鍾同步觸發定時器計數(向上或向下),定時器與比較寄存器內的預設值比較,當達到預設值或者向下計數歸零後再次載入預設值到比較寄存器裡面,定時器啟動和停止都受到TON標志位計算,對其操作即可。
⑦ C51單片機定時器和中斷有什麼聯系
定時器只和定時/計數中斷有關。也就是當定時/計數值達到最大值時定時器溢出,產生中斷,
即進入中斷程序。
⑧ 單片機定時器原理及使用
這里通俗的說下C51單片機的定時器的工作原理,C51單片機的定時器是由計數器構成的,所計量的時間是通過計算固定周期的脈沖個數的累計獲得的,通過設置定時器的工作模式,可以由16位(高、低兩個8位)寄存器模式或其他位數的寄存器模式來計數,以16位計數模式來討論,那就是無論那種工作模式只有當計數用的寄存器的各個位全部置1,也就是滿值後下一個計數脈沖進入時使寄存器產生溢出,而這個溢出才會使計數產生中斷從而完成一次定時控制,因此,如果我們想產生某個時長的定時,那麼我需要將這個時長根據單片機運行的時鍾頻率、周期等等相關因素換算成需要計數的個數,進而在這個滿值的16位寄存器中扣除需要計數的個數,啟動運行後當計數值補充滿了寄存器就完成了一次計時,而一個16位寄存器滿值為2的16次方=65536,假如一個計數脈沖的周期為1us,那麼滿值後就會耗時65536us,假如我們需要計時36us,那麼我們只需要為寄存器賦值65500就可以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為C51單片機的寄存器是8位的,我們需要將這個65500拆分出高8位數據裝入THx中計算方法為THx=65500/256,再計算出低8位數據裝入TLx中,THx=65500%256。
⑨ 51單片機定時器的工作原理
單片機內有兩個16位的寄存器,用於定時計數,一個機器周期計數一次,直到計數器溢出再執行中斷代碼。
⑩ C51單片機定時器1以方式1定時1秒如何設置
1、先打開我們熟悉的單片機c51編程軟體——keil,先把主方法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