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u盤在固態硬碟上安裝linux 多重啟動系統
方法/步驟:第一步製作U盤啟動盤
1U盤安裝系統是時下作為流行的安裝系統方便,其優點是方便快捷,製作簡單,成本低,可用性強等。U盤安裝系統首先是需要將U盤製作成類似光碟機的啟動盤,這里我們之間有過很多介紹,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主要是需要准備一個4GB以上容量的U盤,然後藉助老毛桃、U大師、大白菜或者電腦店等工具,均可以一鍵將U盤製作成啟動盤。
1、電腦店U盤啟動盤製作圖文教程 含視頻教程
2、大白菜超級u盤啟動製作工具製作U盤啟動盤教程(介紹的是大白菜製作U盤啟動教程)
3、如何製作U盤啟動盤 U盤系統製作與安裝教程 (介紹的是U大師製作U盤啟動教程)
2以下我們演示的是使用電腦店軟體,教你如何一鍵將U盤製作成啟動盤:
3首先去「電腦店」官方網站下載一個電腦店軟體包,大概380MB左右,下載完直接安裝就行。
4運行電腦店,插入U盤,選擇U盤,點擊「一鍵製作啟動U盤」,記得要備份U盤里的數據,製作過程中將會全盤格式化U盤里的數據。
5插入U盤之後點擊「一鍵製作啟動U盤」按鈕,程序會提示是否繼續,確認所選U盤無重要數據後開始製作
6製作過程中不要進行其它操作以免造成製作失敗,製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短時間的停頓,請耐心等待幾秒鍾,當提示製作完成時安全刪除您的U盤並重新插拔U盤即可完成啟動U盤的製作。
7下載您需要的gho系統文件並復制到U盤中
將您自己下載的GHO文件或GHOST的ISO系統文件復制到U盤「GHO」的文件夾中,如果您只是重裝系統盤不需要格式化電腦上的其它分區,也可以把GHO或者ISO放在硬碟系統盤之外的分區中。
方法/步驟2:U盤裝系統到固態硬碟過程及注意事項
1
SSD固態硬碟不同於機械硬碟,SSD一定用運行在AHCI模式下。AHCI,全稱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即高級主機控制器介面,相比老舊的「IDE「 虛擬模式更適合SSD SATA存儲設備通信協議。主板BIOS中開啟AHCI後,SSD支持NCQ(NativeCommandQueuing,原生命令隊列),當隊列深度(QD)增大,性能也會以幾何級別上升,而IDE則是不支持NCQ,隊列深度增大性能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2
空盤裝系統之前,我們先進入主板BIOS設置SATA模式,如下圖所示。
主板BIOS一直按著「Del鍵」可進入。下面面就是華碩Z77主板BIOS內對SATA介面模式設置的畫面,SATA介面模式設置的項目一般都在Advanced(高級)內。SATA模式有IDE、AHCI、RAID三種,選擇AHCI模式。IDE模式不適合SSD使用,而RAID模式則是為需要組建磁碟陣列的用戶准備的。
PS:記得在主板BIOS內開啟AHCI模式,因為AHCI中的NCQ特性對SSD來說至關重要。
END
方法/步驟3: 第三步開始用U盤裝系統到SSD
1下面我們拿製作好的U盤啟動盤,以安裝Win7系統為例,其他XP、Win8系統安裝都一樣,這里我們用的是浦科特M5S 256G固態硬碟裝系統。
2首先在電腦啟動菜單或進入BIOS內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盤,在主板BIOS中啟動項--啟動選項屬性--選擇啟動的優先順序。選擇好後保存,U盤啟動,開機即可進入下面的畫面U盤里邊的電腦店啟動界面了。
3然後我們選擇第一項「運行電腦店的Win03PE 2013增強版」。
4之後等待一會載入Windows PE,之後就可以進入PE操作操作桌面了,如下圖。
5新買回來的SSD都是沒有分區的,我們選擇「電腦店」自帶的分區工具「DiskGenius」進行分區,選擇分區時一定記得勾選「對齊到下列扇區數的整數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SD 4K分區對齊,固態硬碟必須濟設置4K對齊,才會發揮出去高速的性能,這點必須注意,如上圖所示。
隨著硬碟容量不斷擴展,為了提高容錯能力和讀寫速度,將原來的每個扇區512位元組改為每個扇區4096個位元組,也就是現在常說的「4K扇區」,那「4K對齊」就是符合「4K扇區」定義格式化過的硬碟,並且按照4K的規則寫入數據。
如果固態硬碟4K不對齊,寫入的數據寫入點正好會介於兩個4K扇區的之間,也就是說即使是寫入最小量的數據,也會使用到兩個4K扇區,這樣會造成跨區讀寫,讀寫次數放大,從而影響讀寫速度。另外由於固態硬碟寫入次數有限,如果4K不對齊,壽命也會縮短,因此使用SSD必須要進行4K對齊。
6分好區後,點擊PE桌面上的電腦店PE一鍵安裝器
7然後我們找到之前下載復制到U盤里的Win7 64Bit .gho後綴的鏡像文件。
8完成之後點擊「開始安裝」,安裝完後,會彈出一個對話框,確定即可,至此系統已經安裝到固態硬碟,如上圖所示,下面會進入系統的最後配置。
註: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之後會重啟電腦,建議在上一步點擊確定後,立即拔掉電腦上的U盤,否則又將進入電腦店安裝系統界面,當然你也可以再進入BIOS設置成硬碟啟動也可以,這里建議大家拔掉U盤,可自動進入從系統盤啟動,從而完成以下系統的安裝。
9安裝過程中會重啟電腦,安裝完成後,會彈出對話框,下一步即可。
10
最後恭喜您,您的SSD已經成功地裝上系統。上述這種安裝方法,方便實用,安裝的耗時很短,幾分鍾內就可以搞定,一個U盤可以同時裝多種不同系統。
方法/步驟4:檢查SSD固態硬碟工作是否正常
固態硬碟最大特點就是速度比普通機械硬碟讀寫速度要快很多,不過之前我們也介紹了固態硬碟需要進行4K對齊、開啟AHCI模式等,這些如果設置不正常,固態硬碟的速度可能跟普通硬碟就沒區別了,因此需要檢查一下。
裝好系統及驅動後,我么如何知道固態硬碟是否已經處在最佳正常工作狀態呢?最簡單的方法用一款叫AS SSD Benchmark軟體來檢測一下,主要看其讀取速度。
㈡ 分區4K對齊問題在 Linux 中需要考慮嗎
機械硬碟需要,機械硬碟如果不考慮這個會導致性能大滑坡,無論什麼系統都一樣。
固態硬碟的話其實更推薦往大點設置,減少讀寫次數更保護硬碟嘛。
㈢ linux fdisk 硬碟分區時提示:Partition 1 does not start on physical sector boundary.該如何fix it
設定一下硬碟的格式, 或是你設定的分區參數超過1T。
1、安裝硬碟到物理機上。
2、查看硬碟是否正確安裝。
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硬碟代號。
[plain]view plain
root@greatms-All-Series:/home/share#fdisk-l
Disk/dev/sda:500.1GB,500107862016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60801cylinders,total976773168sectors
Units=扇區of1*512=512bytes
Sectorsize(logical/physical):512bytes/4096bytes
I/Osize(minimum/optimal):4096bytes/4096bytes
Diskidentifier:0x000aab9b
設備啟動起點終點塊數Id系統
/dev/sda1*204848828211124414003283Linux
/dev/擴展
.
/dev/
/dev/交換/Solaris
WARNING:GPT(GUIDPartitionTable)detectedon'/dev/sdb'!Theutilfdiskdoesn'tsupportGPT.UseGNUParted.
Disk/dev/sdb:3000.6GB,3000592982016bytes
255heads,63sectors/track,364801cylinders,total5860533168sectors
Units=扇區of1*512=512bytes
Sectorsize(logical/physical):512bytes/4096bytes
I/Osize(minimum/optimal):4096bytes/4096bytes
Diskidentifier:0x00000000
設備啟動起點終點塊數Id系統
/dev/sdb1142949672952147483647+eeGPT
.
可以看到我新增了的硬碟標識為sdb。
3、將硬碟分區。
(1)當硬碟小於等於2T時,可以用fdisk。
[plain]view plain
fdisk/dev/sdb
1、查看幫助。
輸入:m
2、新建分區。
輸入:n
3、創建邏輯分區
輸入:p
4、輸入分區號以及指定分區大小
依照提示,回車表示默認。
5、檢查分區情況(此時還未執行分區操作)
Command(mforhelp):p
6、保存退出
Command(mforhelp):w
(2)當硬碟大於2T時,用parted命令。
[plain]view plain
parted/dev/sdb(用part命令對3T硬碟進行分區處理)
mklabelgpt(用gpt格式可以將3TB弄在一個分區里)
unitTB(設置單位為TB)
mkpartprimary03(設置為一個主分區,大小為3TB,開始是0,結束是3)
print(顯示設置的分區大小)
quit(退出parted程序)
4、格式化分區。
mkfs.ext4 /dev/sdb1
5、將硬碟掛載到文件夾下。
(1)手動掛載。
新建一個文件夾:mkdir /home/sdb1
掛載:mount /dev/sdb1 /home/sdb1
(2)開機自動掛載。
輸入:vi/etc/fstab
在最後加入:
[cpp]view plain
/dev/sdb1/home/sdb1ext4defaults11
㈣ linux系統下如何安裝裝win7和分區
1、linux改XP安裝時候MBR存在linux引導,需要WinPE盤清一下MBR。2、linux改WIN7可以直接安裝,不需要清MBR,win7會自動創建100M分區。3、有的人不想要這個100M分區,才會用winPE創建好分區,再安裝win74、另外winPE創建的分區時候注意4k對齊問題(4k對齊後硬碟讀寫會快些),否則安裝系統後還需要用工具再解決。
㈤ 移動硬碟安裝linux雙系統分區的問題
硬碟分區:接入固態硬碟,下載並打開DiskGenius,選擇NTFS,4K對齊;
使用SSD在主板上設置硬碟模式為AHCI模式,機械硬碟的話可以選擇IDE的模式;
4K對齊是指以4K扇區格式化的硬碟按照4K規則寫入數據形式。
SSD接觸不良或者是識別不穩定的話可以選擇重建主引導分區再安裝系統可改善。
㈥ 討論一下,ssd硬碟4K對齊,在linux 網眾上如何實現 -
1 4K對齊對SSD效果影響很大,原因是文件系統下,logical 4K與physica 4K起始位置不一樣,導致對SSD寫的時候,橫跨兩個page,每個page都新增加了讀出又修改,存入的過程。
2 linux要做到4K對齊,內核版本要在2.6.34以上。請去http://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 下載對應的壓縮包升級內核
3. 升級好或者你的內核版本符合條件,用fdisk -b 4096分區。分區完後,用fdisk -lu查看,
Sector size(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4096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4096 bytes / 4096 bytes
另外,分區後,每個分區的開始和結束扇區的起始位置必須是能整除8
㈦ linux擴展分區4k扇區對齊的問題
你可以下個絕對PE在裡面用工具分好區並對齊,然後再裝linux, 裝的時候就不要再格式化了,而且好像現在linux發行版都默認對齊的(我的是fedora17)
㈧ Linux SSD分區怎麼對齊
如果是新的發行版,用裡面帶的fdisk分區的話,默認就已經是按4K對齊了.除非你手動打開DOS兼容模式切換DOS兼容模式是否打開是按C來進行的.DOS兼容模式下,第一個分區的首扇區號是63,這是一個非4K對齊的方案,這是為了兼容DOS模式下磁軌的概念(一個磁軌63個扇區).但非DOS兼容模式,fdisk默認第一個分區的首扇區號是2048,這是4K對齊的.再繼續分其它區的時候,只要以MB為最小劃分分區的單位,肯定就一切OK了.如果非要按KB進行,要自己推算.不過大多數劃分分區都是以GB為單位進行吧,那就完全不用擔心了.
㈨ linux怎麼讓分區對齊物理扇區邊界不清除磁碟內容
現代操作系統使用LBA而不是CHS來記錄硬碟分區.如果用扇區代替柱面,我們將看到:
sfdisk -uS -l /dev/sda
fdisk –l 命令是按照柱面來進行分區顯示的,所以需要按照垂直的空間進行理解,但現在的計算機在顯示時仍然會按照扇區來理解(因為現在磁碟是使用LBA(使用扇區進行定址)取代以前的CHS(柱面、磁頭、扇區)方式記錄硬碟分區的),所以會判斷分區沒有在柱面結束;如果我們使用命令 sudo fdisk –uS -l ,這個命令的意思是:「give size in sectors instead of sylinders」即是按照扇區的來進行分區顯示,這樣就可以看到以扇區方式顯示分區的了。可以看到相鄰邏輯分區之間都有 64 扇區的空間,那裡存放邏輯分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