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時恆功率型NTC抑制開機浪涌電流的原理是什麼
時恆功率型NTC抑制開機浪涌電流的原理是 開關電源、變壓器這些設備在開機的瞬間會產生一個比正常工作電流高出很多倍的浪涌電流,利用功率型NTC 熱敏電阻器的零功率電阻值來抑制開機瞬間的浪涌電流可以使開機瞬間的浪涌電流不致過大。
在完成抑制浪涌電流作用以後,由於通過其電流的持續作用,隨著熱敏電阻器本體溫度升高,其電阻值將下降到非常小的程度,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計,電壓幾乎均加到後面設備從而保證線路的正常工作。簡單的描述
開機瞬間產生大電流→抑制大電流→本體發熱→本體溫度上升→電流持續通過→到達平衡點→阻值下降到很小(相當於一根導線,消耗功率很小)→線路正常工作。
Ⅱ DC/DC電源浪涌抑制電路的原理是什麼
DC/DC電源浪涌抑制電路的原理,簡單的說就是此電路相當於一隻功率型可變電阻,上電時電阻大抑制浪涌電流,工作時電阻小,保證電源正常工作。
Ⅲ 用51單片機控制兩路380V 180A的直流電相互切換 跪求思路
要大功率繼電器固態繼電器,而且至少要耐流300A以上的,這樣產品比較多,
希曼頓固態繼電器:
H3300ZD/H3300PD 300A 12~510V 4~24V <12mA 風冷
H3340ZD/H3340ZN
H3340PD/H3340PN 340A 12~510V 4~24V <12mA 風冷
H3400ZQ1/H3400PQ1 400A 12~510V 4~24V <12mA 風冷
H3500ZQ2/H3500PQ2 500A 12~510V 4~24V <12mA 風冷
注意:
額定電流的選擇:由於晶閘管模塊的過載能力比一般電磁元件小,為提高長期工作可靠性,合理的留有電流餘量是必要地,對於一般負載(電阻型)額定有效值工作電流可按表稱值地60%來選擇,但必須考慮一些特殊負載條件,以避免過大的沖擊電流和過電壓對器件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白熾燈,電爐等類的「冷阻」特性造成開通瞬間的浪涌電流超過額定工作電源的數倍。某些類型的燈在燒斷瞬間會出現低阻抗,氣體和放電通道以及容性負載和切換電容器造成瞬間短路,可在線路中進一步串連電阻或電感作為限流措施,馬達的開啟,堵轉,關閉等也會產生較大的沖擊電流和電壓,中間繼電器,電磁閥吸合不可靠時引起抖動,以及電容換相電機,換相時電容充電電壓和輸入電源的疊加會在SSR兩端造成二倍高電壓,例如:SSR用於電力電容器投切控制的規則是:(1)電感限流:(2)投切前、放電電容的殘余電壓,此時,變壓器的次級負載不能開路,三相負載要平衡,調壓電路採用緩啟動和緩關斷,能避免電源合閘或斷電引起的瞬間浪涌電壓,浪涌電流異常。
SSR用於電磁閥和中間繼電器,正常負載工作電流很小,一般選用小功率SSR,又因負載為電感,可靠性較低。國內,國外設備上,大都在線圈間 並聯一隻功率電阻,提高了SSR的開通率和吸收斷開瞬間浪涌電壓。
通態時損耗是SSR發熱的最主要的原因,此時,元件承受的熱耗散功率是:P耗=V飽和壓降×有效值工作電流,例如當通過100A工作電流是,晶閘管通態有效壓降一般小於1.5V耗散時約150W.SSR工作結溫度不得超過125℃,相對底板(殼溫)的溫升,一般不超過80℃這時須根據實際工作環境條件,合理選用散熱器尺寸,應避免因過熱引起的失控(常通),甚至造成產品損失。否則應降低工作電流使用,器件才可靠,連續負載電流小於5A的固態繼電器可選擇線路板安裝型大功率10A以下的固態繼電器安裝時可採用散熱條件良好儀器底板,10A及10A以上的固態繼電器需配散熱器,固態繼電器與散熱器安裝面須塗一層導熱硅脂或加墊導熱模,當固態繼電器連續使用在30A以下時可採用自然風冷,連續工作電流超過30A時,需採用強制風冷。
Ⅳ 新手請教:NTC和壓敏電阻抑制浪涌的工作原理有什麼不同
如下一段是壓敏電阻工作原理,來自於網路:
當加在壓敏電阻上的電壓低於它的閾值時,流過它的電流極小,它相當於一個阻值無窮大的電阻。也就是說,當加在它上面的電壓低於其閾值時,它相當於一個斷開狀態的開關;當加在壓敏電阻上的電壓超過它的閾值時,流過它的電流激增,它相當於阻值無窮小的電阻,也就是說,當加在它上面的電壓高於其閾值時,它相當於一個閉合狀態的開關。
從網路裡面描述可知,壓敏電阻一般並接在電路裡面,平時阻抗很高,一旦電壓(比如浪涌)超過閥值,則其阻抗變小,將能量通過壓敏電阻釋放到地,起到保護作用。
NTC,又叫熱敏電阻,其阻抗與溫度相關,往往是溫度越高,阻抗越高,溫度越低,則阻抗越低(常用溫度范圍內)。
所以NTC一般串接在電路裡面,一旦流過其電流增大(比如浪涌導致)或者外部環境溫度升高,熱敏電阻阻抗變高,其兩端電壓則變大,從而起到保護作用,多餘的能量則直接依靠NTC耗散掉了。
Ⅳ RS232上電抑制如何實現
主機 發出 通信開始 的 信號 才 開始 接收數據
可以吧?
Ⅵ 如何控制單片機系統的電流和功耗
(1)首先從單片機的IO口角電路特性考慮,不用的IO口盡量使其上拉(即置為「1」),因為置0是要一直向地拉電流的;在對驅動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上拉電阻盡量在10K或10K以上,當然不要太大啦。在長期不變動電平或不做任何任務的情況下們可以考慮把MCU進入休眠狀態。
(2)能用2節3V電池供電的產品,基本都是小型便攜產品了,可以選擇一些低功耗的貼片,引腳很少的單片機,夠用就行。只要給電源,晶振都不用接就可以以最小系統工作。很方便。
Ⅶ 如何防止浪涌電流過大
可以通過增加軟啟動時間、提高開關頻率或減小輸出電容來降低。
浪涌電流指電源接通瞬間,流入電源設備的峰值電流。由於輸入濾波電容迅速充電,所以該峰值電流遠遠大於穩態輸入電流。
電源應該限制AC開關、整流橋、保險絲、EMI濾波器件能承受的浪涌水平。反復開關環路,AC輸入電壓不應損壞電源或者導致保險絲燒斷。浪涌電流也指由於電路異常情況引起的使結溫超過額定結溫的不重復性最大正向過載電流。
(7)單片機抑制上電浪涌電流擴展閱讀
在輸出過載情況下或啟動時會有大電流流過內部開關的情況下,為防止電路受損,開關穩壓器製造商在單晶元開關穩壓器上會採用不同的限流技術。盡管存在限流保護,開關穩壓器仍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尤其是在啟動期間。
例如,打嗝模式用作限流保護手段時,在初始上電期間,輸出電容仍處於完全放電狀態,開關穩壓器可能進入打嗝模式,導致啟動時間延長或可能根本不啟動。除負載外,輸出電容可能會引起過大的浪涌電流,導致電感電流升高並達到打嗝模式限流閾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