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調研方案

單片機調研方案

發布時間:2022-08-22 23:29:58

A. 一般來說單片機開發系統應具備哪些功能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開發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1)確定任務,完成總體設計
(1)確定設計任務和系統功能指標,編寫設計任務書
在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的前期階段,首先必須認真細致地調查研究,深入了解用戶各個方面的技術要求,了解國內外相似課題的技術水平,進行系統分析,摸清軟體、硬體設計的技術難點等。然後確定課題所要完成的任務和應具備的功能,以及要達到的技術指標。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提出設計的初步方案,編寫設計任務書。
設計任務書不但要明確系統設計任務,還要對系統規模做出規定,如主機機型、分機機型、配備哪些外圍設備等,這是硬體設計、成本的依據。同時還應詳盡說明系統的指標參數,操作規范,這是軟體設計的基礎。
(2)總體設計
擬定總體設計方案一般要通過認真調研、論證,最後定稿,以避免方案上的疏忽造成軟體、硬體設計產生較大的返工,延誤項目開發進程一總體方案的關鍵性計算難點,應設專題深入討論,如感測器的選擇。感測器常常是測試系統中的關鍵環節,一個設計合理的測控系統,往往會因感測器精度、非線性、溫漂等指標限制,造成系統達不到指標要求。
總體設計要選擇確定系統硬體的類型和數量,繪出系統硬體的總框圖。其中主機電路是系統硬體的核心,耍依據系統功能的復雜程度、性能指標、精度要求,選定一種性能價格比合適的單片機型號,同時根據需要選定外圍擴展晶元、人機介面電路及配置外部設備。
輸入/輸出通道是系統硬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設計要根據信號參數、功能指標要求合理選擇通道數量、通道的結構、抗干擾措施、驅動能力等,確定輸入/輸出通道所需的硬體類型和數量。硬體電路各種類型的選擇,一般都要進行綜合比較,這些比較和選擇必須是在局部試驗的基礎之上完成的。
總體設計還應完成軟體設計任務分析,繪出系統軟體的總框圖。設計人員還應反復權衡哪些功能由硬體完成,哪些任務由軟體完成,對軟體、硬體比例做出合理安排。
總體設計一旦確定,系統的大致規模、軟體的基本框架就確定了。然後就可將系統設計任務按功能模塊分解成若干課題,擬定出詳細的工作計劃,使後面的軟體、硬體設計同時並行展開。

2)硬體、軟體設計與調試 U209B
(1)硬體設計
總體設計之後,就進入正式研製階段。為使硬體設計盡可能合理,應注意下列原則。
①盡可能選擇典型電路,採用硬體移植技術,力求硬體標准化、模塊化。
②盡可能選擇功能強的新型晶元取代若干普通晶元,以簡化硬體電路,同時隨著新型晶元價格不斷降低,硬體系統成本也可能育所下降。
③系統擴展與配置應充分滿足應用系統的功能要求,並留有餘地,以備將來系統維護及更新換代。
④盡可能以軟代硬。軟、硬體具有可換性,硬體多了不但會增加成本,而且使系統出現故障的概率增加。以軟代硬的實質是以時間代空間,可見這種代替是以降低系統的實時性為代價的。同此,考慮以軟代硬的原則,應以不影響系統的性能為前提。
⑤可靠性及抗干擾設計。為確保系統長期可靠運行,硬體設計必須採取相應的可靠性及抗干擾措施,包括晶元、器件選擇,去耦濾波,合理布線,通道隔離等。
⑥必須考慮驅動能力。單片機各I/O埠的負載能力有限,外部擴展應不超過其總負載能力的70%,如果擴展晶元較多,可能造成負載過重,系統工作不可靠。此時,應考慮設置線路驅動器。
⑦監測電路的設計。系統運行中出現故障,應能及時報警,這就要求系統具有自診斷功能,必須為系統設計有關監測電路。
⑧結構工藝設計。結構工藝設計是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的重要內容,可以單獨列為硬體設計、軟體設計之外的第三項設計內容,這里把它放在硬體設計中來研究。結構工藝設計包括系統設備的造型、殼體結構、外形尺寸、面板布局、模塊固定連接方式、印製電路板、配線和插接件等。要求盡量做到標准化、規范化、模塊化。一般以單片機為核心的產品,其單片機系統都足內裝式、嵌入式,與設備本身有機地融為一體,這類產品都要求結構緊湊、美觀大方,人機界面友好,便於操作、安裝、調試及維修。
為提高硬體設計質量,加快研製速度,通常在設計印製電路板時,考慮開辟一小片機動布線區。在機動布線區中,可以插入若乾片集成電路插座,並有金屬化孔,但無布線。當樣機研製中發現硬體電路有明顯不足需要增加若干元器件時,可在機動布線區中臨時拉線來完成,從而避免大返工。
(2)軟體設計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以軟體設計為重點,軟體設計的工作量比較大。首先將軟體總框圖中的各功能模塊具體化,逐級畫出詳細框圖,作為軟體設計的依據。
編程可採用匯編語言或各種高級語言。對於規模不大的軟體多採用匯編語言編寫,而對於較復雜的軟體,且運算任務較重時,可考慮採用高級語言編程。C51、C96交叉編譯軟體是近年來較為流行的一種軟體開發工具,它採用c語言編寫源程序。
軟體設計應當盡可能採用結構化設計和模塊化編程的方法,這有利於查錯、調試和增刪程序。為提高可靠性,應實施軟體抗干擾措施,編程必須進行優化,仔細推敲,合理安排,利用各種程序設計技巧,設計出結構清晰,便於調試和移植,占內存空間小,執行時間短的應用程序。
(3)碗件、軟體調試
單片機應用系統硬體、軟體研製與調試,由於單片機系統本身不具備自開發能力,所以必須藉助於開發工具——單片機開發系統。通過它可方便地進行編程、匯編、調試、運行、模擬等操作。
單片機開發系統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應用系統的設計水平和研製的工作效率。目前使用較多的是「通用型開發系統」,由通用微機系統、在線模擬器、EPROM及EEPROM讀/寫器等部分組成,如圖5.3所示。另外,還有「簡易型開發系統」、「軟體模擬開發系統」、「專用開發系統」等。

硬體調試分以下兩步進行。
①硬體電路檢查。硬體電路檢查在單片機開發系統之外進行,可用萬用表、邏輯筆等常規工具,檢查電路製作是否正確無誤,要核對元器件規格、型號,檢查晶元間連線是否正確,是否有短路、虛焊等故障,對電源系統更應仔細檢查以防電源短路,極性錯誤。
②硬體診斷調試。硬體診斷調試在單片機開發系統上進行,用單片機開發系統的模擬頭代替應用系統的單片機,再編制一些調試程序,即可迅速排除故障完成硬體的診斷調試。
硬體電路運行是否正常,還可通過測定一些重要的波形來確定。例如,可檢查單片機及擴展器件的幾個控制信號的波形與硬體手冊所規定的指標是否相符,斷定其工作正常與否。

3)系統總調、性能測定
系統樣機裝配好之後,還必須進行聯機總調,排除應用系統樣機中的軟體、硬體故障。在總調階段還毖須進行系統性能指標測試,以確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寫出性能測試報告。系統樣機聯機總調、測試工作正常之後便可投入現場試用。
最後一項重要工作是編制設計文件,這不僅是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工作的總結,而且是系統使用、維修、更新的重要技術資料文件。設計文件內容應包括:設計任務和功能描述;設計方案論證;性能測試和現場使用報告;使用操作說明;硬體資料:硬體邏輯圖、電路原理圖、元件布置和接線圖、接插件引腳圖和印製電路板圖等;軟體資料:軟體框圖和說明,標號和子程序名稱清單,參量定義清單,存儲單元和輸入/輸出口地址分配表以及程序清單。
隨著技術的進步,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可採用在系統可編程技術,即採用JTAG介面完成系統軟體設計和調試,僅僅需要一根下載線和一台通用PC及相關軟體。

B. 有誰能幫我一塊兒做 基於單片機的步進電機控制系統的設計 的調研報告和開題報告嗎

單片機的步進電擊控制系統的設計

C. 單片機廣告牌設計的開題報告

你到工搜網資料文庫看看,我以前寫畢業論文的時候就是在這上面找的資料,不過我找的是關於plc的。

D. 單片機破解的應對單片機破解的幾點建議

任何一款單片機從理論上講,攻擊者均可利用足夠的投資和時間使用以上方法來攻破。這是系統設計者應該始終牢記的基本原則。因此,作為電子產品的設計工程師非常有必要了解當前單片機攻擊的最新技術,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產品被人家一夜之間仿冒的事情發生。我們根據滬生電子的解密實踐提出下面建議:
(1)在選定加密晶元前,要充分調研,了解單片機破解技術的新進展,包括哪些單片機是已經確認可以破解的。盡量不選用已可破解或同系列、同型號的晶元選擇採用新工藝、新結構、上市時間較短的單片機,如可以使用ATMEGA88/ATMEGA88V,這種國內目前破解的費用一需要6K左右,另外目前相對難解密的有ST12系列,DSPPIC等;其他也可以和CPLD結合加密,這樣解密費用很高,解密一般的CPLD也要1萬左右。
(2)盡量不要選用MCS51系列單片機,因為該單片機在國內的普及程度最高,被研究得也最透。
(3)產品的原創者,一般具有產量大的特點,所以可選用比較生僻、偏冷門的單片機來加大仿冒者采購的難度,選用一些生僻的單片機,比如ATTINY2313,AT89C51RD2,AT89C51RC2,motorola單片機等比較難解密的晶元,目前國內會開發使用熟悉motorola單片機的人很少,所以破解的費用也相當高,從3000~3萬左右。
(4)在設計成本許可的條件下,應選用具有硬體自毀功能的智能卡晶元,以有效對付物理攻擊;另外程序設計的時候,加入時間到計時功能,比如使用到1年,自動停止所有功能的運行,這樣會增加破解者的成本。
(5)如果條件許可,可採用兩片不同型號單片機互為備份,相互驗證,從而增加破解成本。
(6)打磨掉晶元型號等信息或者重新印上其它的型號,以假亂真(注意,反面有LOGO的也要抹掉,很多晶元,解密者可以從反面判斷出型號,比如51,WINBOND,MDT等)。
(7)可以利用單片機未公開,未被利用的標志位或單元,作為軟體標志位。
(8)利用MCS-51中A5指令加密,其實世界上所有資料,包括英文資料都沒有講這條指令,其實這是很好的加密指令,A5功能是二位元組空操作指令加密方法在A5後加一個二位元組或三位元組操作碼,因為所有反匯編軟體都不會反匯編A5指令,造成正常程序反匯編亂套,執行程序無問題仿製者就不能改變你的源程序。
(9)你應在程序區寫上你的大名單位開發時間及仿製必究的說法,以備獲得法律保護;另外寫上你的大名的時候,可以是隨機的,也就是說,採用某種演算法,外部不同條件下,你的名字不同,比如wwwhusooncom1011、wwwhusooncn1012等,這樣比較難反匯編修改。
(10)採用高檔的編程器,燒斷內部的部分管腳,還可以採用自製的設備燒斷金線,這個目前國內幾乎不能解密,即使解密,也需要上萬的費用,需要多個母片。
(11)採用保密硅膠(環氧樹脂灌封膠)封住整個電路板,PCB上多一些沒有用途的焊盤,在硅膠中還可以摻雜一些沒有用途的元件,同時把MCU周圍電路的電子元件盡量抹掉型號。
(12)對SyncMos,Winbond單片機,將把要燒錄的文件轉成HEX文件,這樣燒錄到晶元內部的程序空位自動添00,如果你習慣BIN文件,也可以用編程器把空白區域中的FF改成00,這樣一般解密器也就找不到晶元中的空位,也就無法執行以後的解密操作。
當然,要想從根本上防止單片機被解密,那是不可能的,加密技術不斷發展,解密技術也不斷發展,現在不管哪個單片機,只要有人肯出錢去做,基本都可以做出來,只不過代價高低和周期長短的問題,編程者還可以從法律的途徑對自己的開發作出保護(比如專利)。

E. 單片機控制的LED顯示電子鍾 畢業設計的調研報告怎麼寫高手 速求。。。拜託了

http://hi..com/kerrwang1982/blog/item/0df29e19970e92dbac6e7593.html
http://hi..com/kerrwang1982/blog/item/ebbc03c0c0bd3a3ae4dd3bb9.html

這裡面有我設計的LED漢字顯示,,及設計過程。。可以參考。。

F. 如果單片機程序是加密的怎樣解密

單片機解密的常用方法及如何應對單片機解密
單片機解密的常用方法及應對單片機晶元解密的方法如下

單片機晶元的解密方法如下,其實,一般的人也還是破解不開的,能破解的單片機都是小晶元/小程序(直接說就是模仿其功能而新開發新程序)或解密成本比開發還高,只要用以下幾種解密方法來設計產品:
1:讓原晶元廠家將晶元的封裝腳位全部調換;
2:將HTXXXX的印字印為MDTXXXX的,將PICXXX的印為ATXXXX.......。
3:使用四層板(故意多走一些線);
4:用環氧樹脂 酶(xxx酶:可增加硬度,如將其弄開後晶元就報廢了)將測試好的線路板密封上;
5:將晶元的程序里加入晶元保護程序,EMXXX如2腳有電壓輸入時就將所有晶元的內容清除......;
6:最好使用裸片來做產品;
7:將部分埠用大電流熔斷......。
8:一般單片機解密也是犯法的,現在國家也正在打擊這些人,如盜版光蝶;軟體;書.....;查到都要罰款及判刑的,在歐盟抓到就發幾十萬到幾十億歐元。

摘要:介紹了單片機程序解密的常用方法,重點說明了侵入型攻擊/物理攻擊單片機解密方法的詳細步驟,最後,從應用角度出發,提出了對付單片機解密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 單片機解密,單片機解密軟體,單片機解密工具,單片機解密器,單片機解密方法,單片機解密價格,pic單片機解密,stc單片機解密,單片機解密軟體下載, 三星單片機解密,motorola單片機解密,單片機解密論壇,AVR單片機解密,單片機程序解密,單片機解密方案,單片機加密解密

1 引言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一般都有內部ROM/EEPROM/Flash供用戶存放程序。為了防止未經授權訪問或拷貝單片機的機內程序,大部分單片機都帶有加密鎖定位或者加密位元組,以保護單片機片內程序。如果在編程時單片機加密鎖定位被使能(鎖定),就無法用普通編程器直接讀取單片機內的程序,這就是所謂拷貝保護或者說鎖定功能。事實上,這樣的保護措施很脆弱,很容易被破解。單片機攻擊者藉助專用設備或者自製設備,利用單片機晶元設計上的漏洞或軟體缺陷,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就可以從晶元中提取關鍵信息,獲取單片機內程序。因此,作為電子產品的設計工程師非常有必要了解當前單片機攻擊的最新技術,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產品被人家一夜之間仿冒的事情發生。

2 單片機攻擊技術

目前,攻擊單片機主要有四種技術,分別是:

(1)軟體攻擊

該技術通常使用處理器通信介面並利用協議、加密演算法或這些演算法中的安全漏洞來進行攻擊。軟體攻擊取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事例是對早期Atmel AT89 系列單片機的攻擊。攻擊者利用了該系列單片機擦除操作時序設計上的漏洞,使用自編程序在擦除加密鎖定位後,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內程序存儲器數據的操作,從而使加過密的單片機變成沒加密的單片機,然後利用編程器讀出片內程序。

(2) 電子探測攻擊

該技術通常以高時間解析度來監控處理器在正常操作時所有電源和介面連接的模擬特性,並通過監控它的電磁輻射特性來實施攻擊。因為單片機是一個活動的電子器件,當它執行不同的指令時,對應的電源功率消耗也相應變化。這樣通過使用特殊的電子測量儀器和數學統計方法分析和檢測這些變化,即可獲取單片機中的特定關鍵信息。

(3)過錯產生技術

該技術使用異常工作條件來使處理器出錯,然後提供額外的訪問來進行攻擊。使用最廣泛的過錯產生攻擊手段包括電壓沖擊和時鍾沖擊。低電壓和高電壓攻擊可用來禁止保護電路工作或強制處理器執行錯誤操作。時鍾瞬態跳變也許會復位保護電路而不會破壞受保護信息。電源和時鍾瞬態跳變可以在某些處理器中影響單條指令的解碼和執行。

(4)探針技術

該技術是直接暴露晶元內部連線,然後觀察、操控、干擾單片機以達到攻擊目的。

為了方便起見,人們將以上四種攻擊技術分成兩類,一類是侵入型攻擊(物理攻擊),這類攻擊需要破壞封裝,然後藉助半導體測試設備、顯微鏡和微定位器,在專門的實驗室花上幾小時甚至幾周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的微探針技術都屬於侵入型攻擊。另外三種方法屬於非侵入型攻擊,被攻擊的單片機不會被物理損壞。在某些場合非侵入型攻擊是特別危險的,這是因為非侵入型攻擊所需設備通常可以自製和升級,因此非常廉價。

大部分非侵入型攻擊需要攻擊者具備良好的處理器知識和軟體知識。與之相反,侵入型的探針攻擊則不需要太多的初始知識,而且通常可用一整套相似的技術對付寬范圍的產品。因此,對單片機的攻擊往往從侵入型的反向工程開始,積累的經驗有助於開發更加廉價和快速的非侵入型攻擊技術。

3 侵入型攻擊的一般過程

侵入型攻擊的第一步是揭去晶元封裝。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第一種是完全溶解掉晶元封裝,暴露金屬連線。第二種是只移掉硅核上面的塑料封裝。第一種方法需要將晶元綁定到測試夾具上,藉助綁定台來操作。第二種方法除了需要具備攻擊者一定的知識和必要的技能外,還需要個人的智慧和耐心,但操作起來相對比較方便。

晶元上面的塑料可以用小刀揭開,晶元周圍的環氧樹脂可以用濃硝酸腐蝕掉。熱的濃硝酸會溶解掉晶元封裝而不會影響晶元及連線。該過程一般在非常乾燥的條件下進行,因為水的存在可能會侵蝕已暴露的鋁線連接。

接著在超聲池裡先用丙酮清洗該晶元以除去殘余硝酸,然後用清水清洗以除去鹽分並乾燥。沒有超聲池,一般就跳過這一步。這種情況下,晶元表面會有點臟,但是不太影響紫外光對晶元的操作效果。

最後一步是尋找保護熔絲的位置並將保護熔絲暴露在紫外光下。一般用一台放大倍數至少100倍的顯微鏡,從編程電壓輸入腳的連線跟蹤進去,來尋找保護熔絲。若沒有顯微鏡,則採用將晶元的不同部分暴露到紫外光下並觀察結果的方式進行簡單的搜索。操作時應用不透明的紙片覆蓋晶元以保護程序存儲器不被紫外光擦除。將保護熔絲暴露在紫外光下5~10分鍾就能破壞掉保護位的保護作用,之後,使用簡單的編程器就可直接讀出程序存儲器的內容。

對於使用了防護層來保護EEPROM單元的單片機來說,使用紫外光復位保護電路是不可行的。對於這種類型的單片機,一般使用微探針技術來讀取存儲器內容。在晶元封裝打開後,將晶元置於顯微鏡下就能夠很容易的找到從存儲器連到電路其它部分的數據匯流排。由於某種原因,晶元鎖定位在編程模式下並不鎖定對存儲器的訪問。利用這一缺陷將探針放在數據線的上面就能讀到所有想要的數據。在編程模式下,重啟讀過程並連接探針到另外的數據線上就可以讀出程序和數據存儲器中的所有信息。

還有一種可能的攻擊手段是藉助顯微鏡和激光切割機等設備來尋找保護熔絲,從而尋查和這部分電路相聯系的所有信號線。由於設計有缺陷,因此,只要切斷從保護熔絲到其它電路的某一根信號線,就能禁止整個保護功能。由於某種原因,這根線離其它的線非常遠,所以使用激光切割機完全可以切斷這根線而不影響臨近線。這樣,使用簡單的編程器就能直接讀出程序存儲器的內容。

雖然大多數普通單片機都具有熔絲燒斷保護單片機內代碼的功能,但由於通用低檔的單片機並非定位於製作安全類產品,因此,它們往往沒有提供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且安全級別較低。加上單片機應用場合廣泛,銷售量大,廠商間委託加工與技術轉讓頻繁,大量技術資料外瀉,使得利用該類晶元的設計漏洞和廠商的測試介面,並通過修改熔絲保護位等侵入型攻擊或非侵入型攻擊手段來讀取單片機的內部程序變得比較容易。

4 應對單片機解密的幾點建議

任何一款單片機�從理論上講,攻擊者均可利用足夠的投資和時間使用以上方法來攻破。所以,在用單片機做加密認證或設計系統時,應盡量加大攻擊者的攻擊成本和所耗費的時間。這是系統設計者應該始終牢記的基本原則。除此之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選定加密晶元前,要充分調研,了解單片機解密技術的新進展,包括哪些單片機是已經確認可以解密的。盡量不選用已可解密或同系列、同型號的晶元。

(2)盡量不要選用MCS51系列單片機,因為該單片機在國內的普及程度最高,被研究得也最透。

(3)產品的原創者,一般具有產量大的特點,所以可選用比較生僻、偏冷門的單片機來加大仿冒者采購的難度。

(4)選擇採用新工藝、新結構、上市時間較短的單片機,如ATMEL AVR系列單片機等。

(5)在設計成本許可的條件下,應選用具有硬體自毀功能的智能卡晶元,以有效對付物理攻擊。

(6)如果條件許可,可採用兩片不同型號單片機互為備份,相互驗證,從而增加破解成本。

(7)打磨掉晶元型號等信息或者重新印上其它的型號,以假亂真。

當然,要想從根本上防止單片機解密,程序被盜版等侵權行為發生,只能依靠法律手段來保障。

G.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及c51程序設計 第二版 課後習題答案 楊加國 謝維成編著

指導教師簽字
學生簽字
2009年3月15日

題目來源
指導教師推薦□v 自選□ 其它□

題目類別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v 其它□

一、調研資料的准備
時鍾模塊主要是用於對時、分、秒、年、月、日和星期的計時。該模塊採用的晶元為DS12C887 時鍾晶元。此晶元集成度高,其外圍的電路設計非常的簡單,且其性能非常好,計時的准確性高。
DS12C887為雙列直插式封裝。其具體與單片機的連接如下所述:AD0~AD7雙向地址/數據復用線與單片機的P0口相聯,用於向單片機交換數據;AS 地址選通輸入腳與單片機的 ALE 相聯用於對地址鎖存,實現地址數據的復用;CS 片選線與單片機的 P2.6 相聯,用於選通時鍾晶元;DS 數據選通讀輸入引腳與單片機的讀選通引腳相聯,用於實現對晶元數據的讀控制;R/W 讀/寫輸入與單片機的寫選通引腳相聯,用於實現對時鍾晶元的寫控制;MOT 直接接地,選用 INTEL 時序。IRQ引腳與 8051 的 INT1 相連,用於為時間的採集提供時間基準。
二、選題依據
當前,在世界范圍內,一個以微電子技術,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先導的,以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為中心的信息革命方興未艾。為使我國盡快實現經濟信息化,趕上發達國家水平,必須加速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而計算機技術怎樣與實際應用更有效的結合並有效的發揮其作用是科學界最熱門的話題,也是當今計算機應用中空前活躍的領域。
三、選題目的
本次實驗的完成證明了單片機的儲存功能, 從另一個角度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功能的發展前景。當前,時髦的儲存器比比皆是,我們的這個小小的設計也許在這些MP3,MD3面前算不了什麼, 但是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領域發展到微型晶元的程度,我們也許可以領導一代儲存器的新潮流。
四、選題要求
五、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 2008年12月---2009年2月 資料准備階段
大量閱讀與該課題有關的資料及相關的論文,醞釀課題實施方案及相關措施
第二階段 2009年3月---2009年4月中旬 初稿寫作
根據開題報告及指導教師對課題內容、完成形式的要求得到相應的資料及結果。及時聽取導師的意見,完善方案措施;繼續開展研究;爭取有一定的成果並完成初稿接受檢查。
第三階段 2009年4月中旬
根據導師對初稿的評定結果進行改進,以利於論文的繼續進行。
第四階段 2009年4月下旬---2009年6月定稿
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並交導師評閱,根據導師提出的要求進行必要修改,進一步完善論文的攥寫
六、完成畢業論文所需條件
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通過仔細查閱書籍、期刊,進一步在互聯網上搜索學習與選題有關的專業知識,完成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並適當進行調研及相關實驗等。
七、主要參考文獻
《單片機原理與介面技術》,余錫存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7.
《MCS-5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蔡美琴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張友德、謝偉毅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3.
單片機原理介面與應用》,黃遵熹主編,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5.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劉華東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8.
劉文濤.MCS-51單片機培訓教程(C51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51系列單片機及C51程序設計》,王建校、楊建國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4.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朱月秀、濮陽檳、駱經備主編,科學出版社,2004.3.
《新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潘永雄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2.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孫俊逸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李全利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
《單片機原理及其介面技術》第二版,胡漢才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2.
夏繼強. 單片機實驗與實踐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1.
楊將新,李華軍,劉東駿.單片機程序設計及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謝維成,楊加國.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及C51程序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評委評語及其建議:
選題依據充分,意義、目的明確,調研資料准備豐富,進度安排合理;完成任務所需條件具備,可以進行論文的寫作。

評委簽字:
系(院、部)部蓋章:
2009 年 3月10-16 日

H. 單片機設計過程中的困難

經常遇上的軟體上的問題就是由於一時的疏忽,寫錯了一個地方,導致查問題查半天。
我用的是PIC30F的晶元,國內資料非常的少,一步一步走來,最初是與燒寫器沒辦法鏈接,花了很長時間研究
晶元的更換又造成源程序移植問題。
最近在搞與變頻器的通訊,由於資料少,個把月過去了,還是無法通訊。
搞單片機,其實一路上都是問題,只能慢慢一個一個去解決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調研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hp正則class 瀏覽:736
怎麼在文件夾查找一堆文件 瀏覽:543
核酸報告用什麼app 瀏覽:791
u8怎麼ping通伺服器地址 瀏覽:992
安卓什麼手機支持背部輕敲調出健康碼 瀏覽:870
程序員抽獎排行 瀏覽:744
扭蛋人生安卓如何下載 瀏覽:724
什麼app文檔資源多好 瀏覽:924
黑馬程序員APP 瀏覽:148
掌閱小說是哪個app 瀏覽:47
如何把u盤的軟體安裝到安卓機 瀏覽:1000
php跑在什麼伺服器 瀏覽:124
編譯器怎麼跳轉到下一行 瀏覽:452
嵌入式py編譯器 瀏覽:326
rplayer下載安卓哪個文件夾 瀏覽:300
安卓手機里的電子狗怎麼用 瀏覽:750
pythonspyder入門 瀏覽:766
趣質貓app是什麼 瀏覽:64
皮帶壓縮機經常吸不上 瀏覽:209
西部隨行版怎樣加密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