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051單片機存儲器分為哪兩大部分指令格式由什麼和什麼兩部分組成
8051單片機存儲器分為數據存儲器空間和程序存儲器空間兩大部分。
而不是(外部數據存儲器空間和程序存儲器空間,兩大部分外部數據存儲器空)
指令格式並不一定有兩部分組成,應該分什麼指令格式。
如:匯編語言指令格式,是有五部分組成。
1,
標號
2,助記符
3,目的操作數
4,源操作數
5,註解·
2. 、MCS 51單片機的存儲器從物理結構上和邏輯上分別可劃分幾個空間
MCS-51單片機在物理結構上有四個存儲空間:
1、片內程序存儲器
2、片外程序存儲器
3、片內數據存儲器
4、片外數據存儲器
但在邏輯上,即從用戶的角度上,8051單片機有三個存儲空間:
1、片內外統一編址的64K的程序存儲器地址空間(MOVC)
2、256B的片內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空間(MOV)
3、以及64K片外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空間(MOVX)
MCS-51系列單片機程序存儲器分為系統使用區和用戶使用區。其中0000H~002AH為系統使用區,其餘為用戶使用區。系統使用區固定6個地址為特定程序的入口地址,如下:
ROM地址 功能分配
0000H 系統復位後的入口
0003H 外部中斷0服務入口
000BH 定時器/計數器0中斷服務程序入口
0013H 外部中斷1服務程序入口
001BH 定時器/計數器1中斷服務程序入口
0023H 串口中斷服務程序入口
數據存儲區也稱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MCS-51單片機的數據存儲器分為兩個地址空間:內部數據存儲器、外部數據存儲器。
內部數據存儲器共有256B存儲空間,但只有低128B(地址為00H~7FH)是真正的數據存儲空間,可供用戶進行讀或寫操作,高128B(地址為80H~FFH)是單片機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區(SFR)。
3. 51單片機的結構組成
上圖就是我們要研究學習的對象,51單片機摧部結構圖了。大家看看上圖,中間的一條雙橫線就是51單片機的內部匯流排了。其它的部件都是通過內部的匯流排與CPU相聯接的,在第一節課時我們已跟大家講述過,8051單片機是匯流排結構的。下面我們就51單片機內部的單個部件與大家進行講解。
中央處理器(CPU):
剛跟大家講過,需要提醒的是MCS-51的CPU能處理8位二進制數或代碼。CPU是單片機的主要核心部件,在CPU裡麵包含了運算器、控制器以及若干寄存器等部件給成。
內部數據存儲器(RAM):
MCS-51單片機晶元共有256個RAM單元,其中後128單元被專用寄存器佔用(稍後我們詳解),能作為寄存器供用戶使用的只是前128單元,用於存放可讀寫的數據。因此通常所說的內部數據存儲器就是指前128單元,簡稱內部RAM。地址范圍為00H~FFH(256B)。是一個多用多功能數據存儲器,有數據存儲、通用工作寄存器、堆棧、位地址等空間。
內部程序存儲器(ROM):
在前面也已講過,MCS-51內部有4KB/8KB位元組的ROM(51系列為4KB,51系列為8KB),用於存放程序、原始數據或表格。因此稱之為程序存儲器,簡稱內部RAM。地址范圍為0000H~FFFFH(64KB)。
定時器/計數器
51系列共有2個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52系列共有3個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以實現定時或計數功能,並以其定時或計數結果對計算機進行控制。定時時靠內部分頻時鍾頻率計數實現,做計數器時,對P3.4(T0)或P3.5(T1)埠的低電平脈沖計數。
並行I/O口
MCS-51共有4個8位的I/O口(P0、P1、P2、P3)以實現數據的輸入輸出。具體功能在後面章節中將會詳細論述。
串列口
MCS-51有一個可編程的全雙工的串列口,以實現單片機和其它設備之間的串列數據傳送。該串列口功能較強,既可作為全雙工非同步通信收發器使用,也可作為移位器使用。RXD( P3.0)腳為接收埠,TXD(P3.1)腳為發送埠。
中斷控制系統
MCS-51單片機的中斷功能較強,以滿足不同控制應用的需要。51系列有5個中斷源(52系列有6個中斷源),即外中斷2個,定時中斷2個,串列中斷1個,全部中斷分為高級和低級共二個優先順序別,優先順序別的設置我們也將在後面進行詳細的講解。
定時與控制部件
MCS-51單片機內部有一個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基輸入端為XTAL1輸出端為XTAL2。MCS-51晶元的內部有時鍾電路,但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需外接。時鍾電路為單片機產生時鍾脈沖序列。
4. 8051單片機內部RAM低128單元劃分為哪三個部分各有什麼特點
0x00~0x1f 4組通用工作寄存器0x20~0x2f 128位的位定址0x30~0x7f 用戶RAM區
(1)工作寄存器組(00H——1FH)
這是一個用寄存器直接定址的區域,內部數據RAM區的0—31,共32個單元。它是4個通用工作寄存器組,每個組包含8個8位寄存器,編號為R0——R7。
(2)可位定址RAM區(20H——2FH)
16個位元組單元,共包含128位,這16個位元組單元既可以進行位元組定址,又可以實現位定址。主要用於位定址。
(3)通用的RAM區(30H——7FH)
用於設置堆棧、存儲數據。
(4)8051單片機數據存儲器結構擴展閱讀:
PC 機的CPU 是基於馮諾伊曼的體系結構,然而MCU(單片機)、Dsp(數字信號處理器)都是基於哈佛結構的體系結構。哈佛結構與馮諾伊曼結構有很大的不同,在馮諾伊曼體系結構下只有一個地址空間,ROM 和RAM 可以隨意安排在這一地址范圍內的不同空間,即ROM 和RAM 地址統一分配。
CPU 訪問存儲器時,一個地址對應唯一的存儲單元,可能是ROM,也可能是RAM。而哈佛結構下ROM 和RAM 是分開編址,即程序和數據分開保存,訪問時用不同的指令加以區分,並可同時訪問,在這樣的體系結構下有利於提高指令的執行速度。在後面的章節我們將詳細介紹單片機的存儲器配置。
5. 8051單片機的內部硬體結構包括哪五大部分
8051單片機的內部硬體結構包括:
1、中央處理器CPU:它是單片機內部的核心部件,決定了單片機的主要功能特性,由運算器和控制器兩大部分組成。
2、存儲器:8051單片機在系統結構上採用了哈佛型,將程序和數據分別存放在兩個存儲器內,一個稱為程序存儲器,另一個為數據存儲器在物理結構上分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有四個物理上相互獨立的存儲空間,即片內ROM和片外ROM,片內RAM和片外RAM。
3、定時器/計數器(T/C):8051單片機內有兩個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每個T/C既可以設置成計數方式,也可以設置成定時方式,並以其定時計數結果對計算機進行控制。
4、並行I/O口:8051有四個8位並行I/O介面(P0~P3),以實現數據的並行輸入輸出。
5、串列口:8051單片機有一個全雙工的串列口,可實現單片機和單片機或其他設備間的串列通信。
6、中斷控制系統:8051共有5個中斷源,非為高級和低級兩個級別它可以接收外部中斷申請、定時器/計數器申請和串列口申請,常用於實時控制、故障自動處理、計算機與外設間傳送數據及人機對話等。
(5)8051單片機數據存儲器結構擴展閱讀:
單片機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
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家用電器等。
6. MCS-51單片機存儲器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MCS-51單片機在物理結構上有四個存儲空間:
1、片內程序存儲器
2、片外程序存儲器
3、片內數據存儲器
4、片外數據存儲器
但在邏輯上,即從用戶的角度上,8051單片機有三個存儲空間:
1、片內外統一編址的64K的程序存儲器地址空間(MOVC)
2、256B的片內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空間(MOV)
3、以及64K片外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空間(MOVX)
7. MCS-51系列單片機系統的存儲器結構
8051存儲器包括內部數據存儲器RAM,地址為00~7FH,特殊功能存儲器80H~FFH,外部擴展數據存儲器,地址:0000H~FFFFH,外部擴展數據存儲器:0000H~FFFFH。
內部數據存儲器又細分為:
工作寄存器:00~1FH(共四組)
位定址寄存器:20H~2FH(位地址00H~7FH)
用戶寄存器:30H~7FH
位地址20H的具體地址為:24H.0
8. MCS-51單片機存儲器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MCS-51單片機在物理結構上有四個存儲空間:
1、片內程序存儲器;
2、片外程序存儲器;
3、片內數據存儲器;
4、片外數據存儲器。
但在邏輯上,即從用戶的角度上,8051單片機有三個存儲空間:
1、片內外統一編址的64K的程序存儲器地址空間(MOVC);
2、256B的片內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空間(MOV);
3、以及64K片外數據存儲器的地址空間(MO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