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要製作光立方,求解人眼視覺殘留效應與動態掃描是什麼
人的視覺暫留時間大概為0.05秒到0.2秒左右,就是人看過的東西會有0.05秒左右的殘留。就是說LED兩次亮的時間小於0.05秒時,人是不會看到它閃爍的。如果大於0.05秒,是會看到它閃爍的。用到光立方的話(我沒做過哦,原理),以888為例,層共陰,束共陽的,那8個573的一端都只接在8個單片機引腳的!8個573的其他64個引腳就接LED的正極,負極就接2803(8層),(請深刻理解「層共陰,束共陽」)用單片機其他8個引腳來控制573的使能端(就控制哪個573能導通),就能控制哪一束燈亮滅了(燈的陰級需導通)。可以控制2803的是否導通,就可控制哪一層的燈能否亮滅了。二者接合,就可控制光立方哪一個LED亮滅了。但光立方每一束的LED都是串在一起的,一般要串一個電阻(64個電阻的),所以一次每一束只能有一個燈亮!但怎樣才能實現一束燈有幾個LED亮了,這就要用到動態掃描了,就是每一次一束燈中的LED亮滅的頻率夠快,(不懂請去看數碼管動態掃描),就可以實現了,不說了就這樣,學無止境,哈哈。
B. 單片機不能給uln2803輸入高電平
uln2803具有較強的灌電流能力,光立方中,有大量的LED,一般採用掃描驅動電路。
掃描驅動電路中,既需要行驅動,也需要列驅動。
若行驅動採用灌電流驅動器,那麼,列驅動就需要採用拉電流驅動器,反之,若行驅動採用拉電流驅動器,那麼,列驅動就需要採用灌電流驅動器。因此,具體接共陰極還是共陽極,要看你的電路和選用的驅動器。
uln2803為反相集電極開路輸出,單片機給高電平時,uln2803輸出低電平;單片機給低電平時,uln2803輸出高阻(接上拉電阻可變為高電平)。
為了保證LED的安全,最好採用限流電阻。當LED的工作電流較大,接近uln2803的驅動能力時,也可以不用限流電阻,一般不推薦這樣使用。
C. 製作光立方需要知道單片機哪些方面的知識
你要會單片機編程啊,簡單的延時,定時器中斷程序編寫,還有光立方循環時的各種邏輯演算法,還有IO操作,
D. 你好,作為一個單片機初學者,對光立方真心看不懂,可不可以詳細點介紹一下光立方怎麼工作的,求程序參考
光立方簡單講就是用單片機控制很多規則排列的LED的亮和滅。
1、先了解單個LED的控制方式,可以是將正極接電源,負極通過一個限流電阻連接至單片機的某個IO口。IO口輸出低電平時,LED就亮,反之,LED滅。
2、若按照單個LED的控制方式,每個LED需要佔用單片機的一個IO口,控制100個LED就需要100個IO口。那麼,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用較少的IO口,控制較多的LED呢?答案是肯定的,這種方法,就是掃描驅動電路。
3、掃描驅動電路基本原理是利用人眼的視覺停留效應。以2×2掃描驅動電路為例對其工作原理進行簡述,有4LED,分為2行2列,電路如下(圖中省略了限流電阻):
當:
C1=x,C2=x,L1=1,L2=1時,全滅
C1=1,C2=0,L1=0,L2=1時,D11亮
C1=1,C2=0,L1=1,L2=0時,D12亮
C1=0,C2=1,L1=1,L2=1時,全滅
C1=0,C2=1,L1=0,L2=1時,D21亮
C1=0,C2=1,L1=1,L2=0時,D22亮
可見,通過控制C1、C2、L1、L2,可以使D11、D12、D21、D22的任意一個LED的亮滅,也可以使四個LED全滅。
用上述方式輪流點亮D11和D12,一次只亮一個,但是,若將輪換速度加快,每秒之內輪換50次以上,由於人眼的視覺停留效應,視覺效果上就是兩個LED同時亮。
這樣,通過控制C1、C2、L1、L2,可以控制全部LED的亮滅。
上述電路用4個IO口控制4個LED,與直接控制相比,並未節約IO口,但是,若將行和列的數量加大,變為16×16時,共256個LED,控制僅需32個IO口,也就是說,行列數越多,相比越節省IO口。
仔細分析上述控制過程,可以發現,還可以進一步節約IO口的數量。
以16×16的整列為例,若限定16列中,每次只亮一列,就可以用4根IO線加一個4~16解碼器替代。這樣,就變為16+4隻有20個IO口了。而行還是保留16根,因為這樣做,可以一次控制1列中的多個LED同時亮。加快掃描進度。
以上就是光立方的基本原理。熟悉其控制過程後,編寫程序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