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復位腳

單片機復位腳

發布時間:2022-09-14 06:53:35

『壹』 單片機復位電路(高低電平復位分別)

當單片機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低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通過電阻對電容充電,充滿電時RST為高電平。正常工作為高電平,低電平復位。

當單片機上電瞬間由於電容電壓不能突變會使電容兩邊的電位相同,此時RST為高電平,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電源負極通過電阻對電容放電,放完電時RST為低電平。正常工作為低電平,高電平復位。

單片機的復位引腳RST(全稱RESET)出現2個機器周期以上的高電平時,單片機就執行復位操作。如果RST持續為高電平,單片機就處於循環復位狀態。當單片機處於低電平時就掃描程序存儲器執行程序。

(1)單片機復位腳擴展閱讀

基本結構

1、運算器

運算器由運算部件——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 Logical Unit,簡稱ALU)、累加器和寄存器等幾部分組成。ALU的作用是把傳來的數據進行算術或邏輯運算,輸入來源為兩個8位數據,分別來自累加器和數據寄存器。

2、ALU能完成對這兩個數據進行加、減、與、或、比較大小等操作,最後將結果存入累加器。例如,兩個數6和7相加,在相加之前,操作數6放在累加器中,7放在數據寄存器中,當執行加法指令時,ALU即把兩個數相加並把結果13存入累加器,取代累加器原來的內容6。

3、運算器有兩個功能:

(1)執行各種算術運算。

(2)執行各種邏輯運算,並進行邏輯測試,如零值測試或兩個值的比較。

(3)運算器所執行全部操作都是由控制器發出的控制信號來指揮的,並且,一個算術操作產生一個運算結果,一個邏輯操作產生一個判決。

4、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發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等組成,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協調和指揮整個微機系統的操作。其主要功能有:

(1) 從內存中取出一條指令,並指出下一條指令在內存中的位置。

(2) 對指令進行解碼和測試,並產生相應的操作控制信號,以便於執行規定的動作。

(3) 指揮並控制CPU、內存和輸入輸出設備之間數據流動的方向。

5、主要寄存器

(1)累加器A

累加器A是微處理器中使用最頻繁的寄存器。在算術和邏輯運算時它有雙功能:運算前,用於保存一個操作數;運算後,用於保存所得的和、差或邏輯運算結果。

(2)數據寄存器DR

數據寄存器通過數據匯流排向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送(寫)或取(讀)數據的暫存單元。它可以保存一條正在解碼的指令,也可以保存正在送往存儲器中存儲的一個數據位元組等等。

(3)程序計數器PC

PC用於確定下一條指令的地址,以保證程序能夠連續地執行下去,因此通常又被稱為指令地址計數器。在程序開始執行前必須將程序的第一條指令的內存單元地址(即程序的首地址)送入PC,使它總是指向下一條要執行指令的地址。

(4)地址寄存器AR

地址寄存器用於保存當前CPU所要訪問的內存單元或I/O設備的地址。由於內存與CPU之間存在著速度上的差異,所以必須使用地址寄存器來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內存讀/寫操作完成為止。

硬體特性

晶元

1、主流單片機包括CPU、4KB容量的RAM、128 KB容量的ROM、 2個16位定時/計數器、4個8位並行口、全雙工串口行口、ADC/DAC、SPI、I2C、ISP、IAP。

2、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實現模塊化。

3、單片機可靠性高,可工作到10^6 ~10^7小時無故障。

4、處理功能強,速度快。

5、低電壓,低功耗,便於生產攜帶型產品。

6、控制功能強。

7、環境適應能力強。

『貳』 單片機復位引腳狀態

從AT89S52晶元官方資料提供說明四種埠的復位值全為高電平,如果晶元無問題就要看外圍電路的邏輯情況,是否干擾了,你不會只有一塊單片機吧,試試其他的用替換法,P2口是數據和地址復用,內部有輸出緩沖器驅動4個TTL,你要看是否被鎖存器鎖住了,一旦鎖住不管你怎麼變它的電平都是那樣,檢查你的電路,單片機的第30引腳(E/PROG)的情況,該引腳為高電平時鎖存低8位地址的輸出脈沖,反正你要注意P0和P2口都是數據地址復用

『叄』 單片機的復位管腳的電阻電容是必須連接的嗎

對於傳 統的51單片機的的復位管腳必須接電阻電容組成的復位電路,這樣,單片機在上電開機後才能復位進入工作狀態。
而對於STC單片機,已經把復位電路集成在內部了,所以,外部復位引腳不但可以不接電阻電容,還可以作為I/O腳來用。

『肆』 pic單片機上電復位後所有I/O引腳將被 成什麼工作方式

復位後IO腳為輸入狀態。默認是普通的IO口作為數字式輸入模式,就是對應tris位被配置成1。

而如果這個IO引腳復用做AD輸入的話,就默認配置為模擬輸入。如果還被復用為和比較器相關的引腳,那麼就被配置為比較器輸入。

有的IO引腳復用為MCLR上電復位引腳,那麼它會根據你程序設置的配置位來決定其復位後是作為IO輸入還是作為MCLR引腳。

簡介

單片機也被稱為單片微控器,屬於一種集成式電路晶元。在單片機中主要包含CPU、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儲器RAM等,多樣化數據採集與控制系統能夠讓單片機完成各項復雜的運算,無論是對運算符號進行控制,還是對系統下達運算指令都能通過單片機完成。

由此可見,單片機憑借著強大的數據處理技術和計算功能可以在智能電子設備中充分應用。簡單地說,單片機就是一塊晶元,這塊晶元組成了一個系統,通過集成電路技術的應用,將數據運算與處理能力集成到晶元中,實現對數據的高速化處理。

『伍』 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原理是什麼

你把這個電容想像成一個阻值可變的電阻,就容易理解了。

電容充電過程中,復位電路中是有電流的。RST的電壓就是分壓電阻R的端電壓。
在復位電路剛上電的時候,電容內部,正極的極板上的電子由於電場力的作用向正極移動,同時,負極上的電子向接負極的極板移動,有電子定向的移動,就產生了電流。所以一上電的時候,可以想像成此時電容就是個電阻值很低甚至為0的電阻。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容兩端的電壓逐漸等於充電電源電壓,當充電完成時,復位電路不再有電流流動。你可以理解為這個電容的「阻值」從0到了無窮大,最終(充電完成時)近似於開路(隔直流了),此時RST端又被電阻R接地下拉到0V。
所以,充電過程中,RST端的電壓是從VCC逐漸降低到0的。

『陸』 單片機的復位管腳的電阻電容是必須連接的嗎

對於傳
統的51單片機的的復位管腳必須接電阻電容組成的復位電路,這樣,單片機在上電開機後才能復位進入工作狀態。
而對於stc單片機,已經把復位電路集成在內部了,所以,外部復位引腳不但可以不接電阻電容,還可以作為i/o腳來用。

『柒』 51單片機復位電路圖及原理

51單片機復位電路,可以用專門的看門狗晶元和電路。也可以用簡易的RC延時電路,實現單片機復位。其原理是單片機上電後,其復位腳rst延時提供高電平,以實現復位。

『捌』 中穎電子單片機復位腳一直處於高電平是個什麼狀態呀

單片機復位腳一般都是低電平觸發,也就是低低電平時發生復位!高電平就是程序正常執行

『玖』 80c51單片機的RST引腳有什麼作用有哪幾種復位方式復位後的狀態是什麼

1、RST:引導內部復位程序或電路。可以看到SFR的復位值,同時等待時鍾電路穩定工作,提高抗干擾能力,提供一種有效的重啟方式,目的就是單片機重生。

2、復位方式:要求RST保持高電平一段時間,通常上電RC電路或專用電源監控晶元做到。

3、狀態:是運行狀態,於是CPU從0000H地址開始幹活。

51單片機是高電平復位的,如果RST引腳維持2個機器周期時間長的高電平,那麼內部寄存器將會被置為合適的數值,使得系統順序啟動,正常工作時,RST 腳保持低電平。

(9)單片機復位腳擴展閱讀:

RST引腳是復位端,高電平有效。在該引腳輸入至少連續兩個機器周期以上的高電平,單片機復位。RST引腳內部有一個斯密特ST觸發器以對輸入信號整形,保證內部復位電路的可靠,所以外部輸入信號不一定要求是數字波形。

使用時,一般在此引腳與VSS引腳之間接一一個約8.2k2的下拉電阻,與VCC引腳之間接一個約10UF的電解電容,即可保證上電自動復位。復位也是使單片機退出低功耗工作方式而進入正常狀態一種操作。

『拾』 單片機復位電路,按下k鍵電容C11為什麼能放電

我是電子及工控技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作為單片機最小系統之一的復位電路在單片機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今天我就和朋友們聊聊這方面的事。

復位電路介紹
一般來講單片機外部復位電路有兩種復位形式,一種是自動復位不需要按鍵K參與,只要給單片機電源就可以復位,程序會從頭運行;另一種是手動復位,這時候就需要按鍵參與復位了,這時候程序不管運行在何種位置,只要按下按鍵K程序就要從頭開始運行。我們可以從電路的結構形式可以看出來,不管哪種復位電路都會存在一個電容,這個電容的容量一般在0.1微法到22微法之間最好,另外還要加一個或兩個電阻,這樣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復位電路。也有的單片機外部不需要復位電路,使用程序自動進行復位或者單片機內部有復位電路。

復位電路作用
我們所學C51的單片機絕大部分都有復位電路,它不能自動復位。對於DIP-40封裝的單片機它的復位腳是單片機的第九腳,標號是用RST表示的。這個引腳在單片機正常工作時其電壓是低電位的,要想使單片機處於復位狀態必須給單片機一個高電平,這個高電平的寬度不能小於2微秒(μS),只要給它加上大於2微秒的高電壓就會使單片機內部的CPU和其它存儲器等部件就會處於確定的初始狀態,這樣單片機就會從內部的第一條「命令」從新執行了。

復位電路的執行過程
下面談談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執行過程。我們學過電工基礎的朋友都知道在給電容加上電的一瞬間電容兩端的電壓不能夠突變但是電流可以突變。這個突變的電流類似電容「短路」一樣,就會給單片機第「9」腳一個高電平,這個高電平的寬度與電容的容量有關,經過大量驗證電容的容量值一般選取0.1微法到22微法之間是比較合適的。隨著持續的加電壓就會給電容不斷的充電,一直充到電容兩端的電壓等於電源電壓VCC(+5V),這時候電容上極板就充滿了正電荷(+Q)而下極板就充滿了負電荷(-Q),就像一個電源一樣。這時候單片機就會進入復位狀態,單片機做好了從第一條「命令」開始工作的准備。當單片機由於某種原因其「命令」不聽CPU指揮了或者單片機無法下達「命令」,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按下K鍵,此時由於電容兩極板間充滿了電荷,當按鍵把兩極板連接時,那麼上極板的正電荷就會通過電阻R60與負極板上的負電荷進行中和。這個正負電荷中和的過程就是電容放電的過程,為了使放電過程得以「延長」因此我們要在按鍵K上串一個阻值比較小的電阻。這個「延長」的時間我們通常叫放電時間常數,電路圖如下面所示的那樣。

因此按鍵按下的過程就是單片機電路復位的一個過程,這個電路是一個自動復位和手動復位相結合的復位電路,在正常是我們只要加5V電壓單片機就會自動進入復位狀態,這個狀態維持時間就是一個高脈沖的維持時間。只有當單片機在工作過程中「死機」時才按下鍵K。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積極參與這個問題的討論,敬請關注電子及工控技術。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復位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據中心pdf 瀏覽:524
crf源碼解析 瀏覽:853
伺服器軟體開發是什麼意思 瀏覽:941
刪除彩信android 瀏覽:862
元宵節猜燈謎h5源碼 瀏覽:69
樂培生app怎麼綁定 瀏覽:762
視頻壓縮不清楚怎麼說 瀏覽:525
加好友伺服器繁忙是怎麼回事 瀏覽:381
怎麼解綁app的支付寶賬號 瀏覽:911
ip地址伺服器不可用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183
為什麼軟體需要伺服器 瀏覽:63
redis操作命令大全 瀏覽:597
python字元串重復索引 瀏覽:961
為什麼香信新版本連接不上伺服器 瀏覽:50
元旦程序員打羽毛球 瀏覽:614
otc焊接機器人離線編程教學 瀏覽:412
51單片機的ea引腳有何用途 瀏覽:207
centos查看用戶命令 瀏覽:840
程序員臉胖 瀏覽:744
hdfs在主目錄下創建文件夾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