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單片機8031與8051有什麼區別
單片機8051與8031的區別僅僅是8051內部帶有4KB ROM,而且這個ROM不是一般用戶可以用的,主要給掩膜用戶的。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兩者是一樣的,所有單片機8051與8031都可以看作是8031。不過實測時發現,8051的工作電流略小於8031。
單片機8051與8031都已經被淘汰了,建議設計時採用89系列增強型51,成本更低,外圍電路更簡單,速度更快。希望可以幫到你
⑵ 誰能給我一些關於mcs51系列單片機8031的資料
8031單片機是Intel公司生產的MCS-51系列單片機中的一種,除無片內ROM外,其餘特性與MCS-51單片機基本一樣。8031單片機都採用40引腳的直插封裝(DIP方式),在單片機的40條引腳中有2條專用於主電源的引腳,2條外接晶體的引腳,4條控制或與其它電源復用的引腳,32條輸入/輸出(I/O)引腳。8031單片機的引腳除了電源、復位、時鍾接入,用戶I/O口外,其餘管腳是為實現系統擴展而設置的。這些引腳構成8031單片機片外三匯流排結構,即:
①地址匯流排(AB):地址匯流排寬為16位,因此,其外部存儲器直接定址為64K位元組,16位地址匯流排由P0口經地址鎖存器提供8位地址(A0至A7);P2口直接提供8位地址(A8至A15)。
②數據匯流排(DB):數據匯流排寬度為8位,由P0提供。
③控制匯流排(CB):由P3口的第二功能狀態和4根獨立控制線RESET、EA、ALE、PSEN組成。
⑶ 8031單片機的簡介
8031和8051是最常見的mcs51系列單片機,是inter公司早期的成熟的單片機產品,應用范圍涉及到各行各業,下面介紹一下它的引腳圖等資料。
<8031,8051管腳圖>
8031,8051引腳功能
(1)主電源引腳Vss和Vcc
① Vss接地
② Vcc正常操作時為+5伏電源
(2)外接晶振引腳XTAL1和XTAL2
① XTAL1內部振盪電路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是外接晶體的一個引腳。當採用外部振盪器時,此引腳接地。
② XTAL2內部振盪電路反相放大器的輸出端。是外接晶體的另一端。當採用外部振盪器時,此引腳接外部振盪源。
(3)控制或與其它電源復用引腳RST/VPD,ALE/ , 和 /Vpp
① RST/VPD 當振盪器運行時,在此引腳上出現兩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由低到高跳變),將使單片機復位
在Vcc掉電期間,此引腳可接上備用電源,由VPD向內部提供備用電源,以保持內部RAM中的數據。
② ALE/ 正常操作時為ALE功能(允許地址鎖存)提供把地址的低位元組鎖存到外部鎖存器,ALE 引腳以不變的頻率(振盪器頻率的 )周期性地發出正脈沖信號。因此,它可用作對外輸出的時鍾,或用於定時目的。但要注意,每當訪問外部數據存儲器時,將跳過一個ALE脈沖,ALE 端可以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八個LSTTL電路。 對於EPROM型單片機,在EPROM編程期間,此引腳接收編程脈沖( 功能)
③ 外部程序存儲器讀選通信號輸出端,在從外部程序存儲取指令(或數據)期間, 在每個機器周期內兩次有效。 同樣可以驅動八LSTTL輸入。
④ /Vpp 、 /Vpp為內部程序存儲器和外部程序存儲器選擇端。當 /Vpp為高電平時,訪問內部程序存儲器,當 /Vpp 為低電平時,則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
對於EPROM型單片機,在EPROM編程期間,此引腳上加21伏EPROM編程電源(Vpp)。
⑷ MCS-51單片機的EA信號有何功能在使用8031時EA信號引腳應如何處理
在使用8031是EA要接地。
EA為高電平時,單片機先訪問內部程序存儲器,當定址范圍超出內部程序存儲器的最大定址空間時,就自動跳向外不程序存儲器。
EA為低電平時,單片機的地址指針直接跳向外部存儲器。
(4)8031單片機資料擴展閱讀:
1、MCS-51單片機的內核:8051CPU,CPU的內部集成有運算器和控制器,運算器完成運算操作(包括數據運算、邏輯運算等),控制器完成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以及執行指令。
2、MCS-51單片機的片內資源:中央處理器(CPU)、數據存儲器(RAM)、程序存儲器(ROM)、定時/計數器(ROM)、並行輸入輸出(I/O)口、全雙工串列口、中斷系統、時鍾電路。
3、中央處理器(CPU):是整個單片機的核心部件,是8位數據寬度的處理器,能處理8位二進制數據或代碼,CPU負責控制、指揮和調度整個單元系統協調的工作,完成運算和控制輸入輸出功能等操作。
4、數據存儲器(RAM):8051內部有128位元組數據存儲器(RAM)和21個專用寄存器單元,它們是統一編址的,專用寄存器有專門的用途,通常用於存放控制指令數據,不能用作用戶數據的存放,用戶能使用的RAM只有128個位元組,可存放讀寫的數據,運算的中間結果或用戶定義的字型表。
5、程序存儲器(ROM):8051共有4K位元組程序存儲器(ROM),用於存放用戶程序和數據表格。
6、定時/計數器(ROM):8051有兩個16位的可編程定時/計數器,以實現定時或計數,當定時/計數器產生溢出時,可用中斷方式控製程序轉向。
7、並行輸入輸出(I/O)口:8051共有4個8位的並行I/O口(P0、P1、P2、P3),用於對外部數據的傳輸。
⑸ 在線等答案,請單片機高手進, 說明一下單片機8031,8051,8751的區別
三個都是INTEL公司推出的。同是8位單片機。
8031是8051單片機的前身。8031單片機沒有內部存儲器,也就是說,程序需要燒寫到另外的一個存儲晶元,這兩個晶元必須同時出現才能使用。
8051單片機比8031多了一個內部的4K的ROM,剛開始的時候,你如果要應用8051單片機的話,需要把程序寄給INTEL讓他們代為燒寫程序。燒寫完的程序不能擦除(所以應用的只有那些訂貨在上千片單片機的客戶)。之後出現了編程器,擁有編程器的開發者可以自己用編程器燒寫程序。但寫完之後也不能擦除。
8071單片機和前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個4K的EPROM,晶元的上面有個圓的玻璃片,如果紫外光透過玻璃片照射進去就能把在裡面的程序擦除。達到可擦寫的目的。(修改程序)
BTW:之後,INTEL開放了他們的這些晶元資料,使得其他廠家也可以根據上述三者的架構來仿製這類單片機,並且在上面加了很多功能,比如串列介面、PWM功能、flash存儲器。但凡是使用這種架構的單片機都統稱為:「51單片機」 。
這也是為什麼51單片機比較流行的原因,很多廠家都製造這類單片機,他們結構一樣指令一樣,所以程序和電路都通用。萬一這個廠家的晶元沒買的,還可以用其他廠家的51晶元來代替。
⑹ MCS51系列單片機的內部資源有哪些說出8031、8051和8751的區別
內部資源有:
1、2個定時器
2、內一個串口
3、128B的RAM
4、4個IO口
5、8位數據匯流排
6、16位地址匯流排
7、2個外部中斷
8031、8051和8751的區別:
8031:沒有容ROM,只能擴展ROM才能寫程序。
8051:有4K的ROM。
8751:有4K的EPROM。
8031、8051和8751的特點:
1、8031的特點:8031晶元中沒有程序存儲器ROM,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增加程序存儲器和一塊邏輯電路373。大部分外部程序存儲器是EPROM的2764系列。如果用戶想修改寫在EPROM上的程序,在寫之前必須用一個特殊的紫外線燈來擦拭它。寫入外接程序內存的程序代碼幾乎沒有隱私。
2、8051的特點:8051晶元中有4K ROM,不需要外存,373,體現了「單片機」的簡單性。但是不能把你的程序燒錄到它的Rom中,必須把它交給晶元廠來燒錄,是一次性的。而且你和晶元廠將來都不能重寫它的內容。
3、8751的特點:8751與8051基本相同,但8751中有4K的EPROM。用戶可以在單片機的EPROM中編寫自己的程序,進行現場試驗和應用。EPROM的重寫也需要用紫外線燈擦除一段時間,然後燒掉。
⑺ 8051單片機訪問片外ROM與片外RAM的讀寫信號各是什麼。
ALE/PROG 地址鎖存控制信號:在系統擴展時,ALE用於控制把P0口的輸出低8位地址送鎖存器鎖存起來,以實現低位地址和數據的隔離ALE有可能是高電平也有可能是低電平,當ALE是高電平時,允許地址鎖存信號,當訪問外部存儲器時,ALE信號負跳變(即由正變負)將P0口上低8位地址信號送入鎖存器。當ALE是低電平時,P0口上的內容和鎖存器輸出一致。
在沒有訪問外部存儲器期間,ALE以1/6振盪周期頻率輸出(即6分頻),當訪問外部存儲器以1/12振盪周期輸出(12分頻)。進行擴展時ALE會以1/6振盪周期的固定頻率輸出,因此可以做為外部時鍾,或者外部定時脈沖使用。
PORG為編程脈沖的輸入端:PSEN 外部程序存儲器讀選通信號:在讀外部ROM時PSEN低電平有效,以實現外部ROM單元的讀操作。
1、內部ROM讀取時,PSEN不動作;
2、外部ROM讀取時,在每個機器周期會動作兩次;
3、外部RAM讀取時,兩個PSEN脈沖被跳過不會輸出;
4、外接ROM時,與ROM的OE腳相接。
EA/VPP 訪問和序存儲器控制信號
1、接高電平時:
CPU讀取內部程序存儲器(ROM)
擴展外部ROM:當讀取內部程序存儲器超過0FFFH(8051)1FFFH(8052)時自動讀取外部ROM。
2、接低電平時:CPU讀取外部程序存儲器(ROM)。 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知道,8031單片機內部是沒有ROM的,那麼在應用8031單片機時,這個腳是一直接低電平的。
3、8751燒寫內部EPROM時,利用此腳輸入21V的燒寫電壓。
⑻ 51單片機中所說的8031是什麼
是指單片機的系列,有8031,8051,8052,8751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