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T89S52單片機IO埠輸出電平(電壓)和輸出電流的詳細參數
答: 單片機的輸出電壓是5V,輸出電流you稱為拉電流,其拉電流是很小的,遠沒用單片機的灌電流大。而單片機的灌電流也只有20MA 左右。 一個單片機的所以IO口的輸入輸出電流總和不能大於55-70毫安左右。
現在你知道了吧,其實單片機的驅動能力是很小的,你要想驅動蜂鳴器、繼電器之類的要加放大電路,比如三極體放大, 要驅動電機要加UN2003 之類的晶元放大。
『貳』 單片機I0口輸出的電流時多少啊
一樓的回答說錯了吧。既然都說PIC的輸出電流較大,怎麼還比51的20mA要低10mA呢。
我查了一下AT89C51的數據手冊,51單片機的單個IO引腳拉電流最大隻能達到16mA,但一個IO口8引腳同時工作,比如P1的8個引腳同時工作,總共不能超過25mA。
而pic單片機的單個IO引腳最大的灌電流和拉電流都是25mA,但如果一個IO口共8個引腳一起工作時候,最大拉電流和灌電流不超過75mA。
『叄』 430單片機IO口高低電平分別輸出多大電流
430單片機IO口高低電平驅動能力一般以拉電流和灌電流表徵。
灌電流就是電流流向IC元件,拉電流就是電流從IC元件流出。
不管是灌電流還是拉電流,430單片機每個IO埠的輸出晶體管都能夠限制輸出的電流最大為6mA,保證系統安全。
『肆』 如何計算單片機IO口輸出的高、低電平為多少伏
51單片機IO口輸出高電平時,接近VCC,可以按VCC來計算。
你使用5V供電,IO輸出高電壓平應該按5V計算。
LED限流電阻=
(
5V
-
led工作時端電壓
)
/
led工作電流
LED電壓一般
2到3V,按平均2.5V,工作電流按10ma
限流電阻=
(5-2.5)V/10ma
=
0.25k
=
250歐,一般選200-1000歐都可以.
『伍』 51單片機IO口電流是多少
一般低電平可輸出電流10ma左右,外部負載電阻小時可以達幾十毫安,但容易損壞單片機,因此要加以限制,高電平只能 輸出300-500 ua,即使對地短路,電流也不會超過1ma
『陸』 不是說單片機的IO口只可以輸出10ma的電流嗎
單片機IO口能接受(不是輸出)的電流一般為10mA,是有條件的,是IO口的電平還是低電平(約2V以內),如果不加限流電阻,用IO口直接驅動LED,一方面LED的工作電壓會升高,另一方面,IO口的電平也會升高,100mA的結果是綜合的。而且不能長時間這樣,否則單片機有可能會損壞。
『柒』 關於單片機的輸出電流與電壓的困惑
這個原因很簡單,
可以說單片機IO口輸出的是電壓信號,電流輸出能力很低
當開路或者電流非常小(幾毫安以下)時,他的輸出的電壓是恆定的。
但是當輸出接的負載要求的電流比較大的時候,單片機的io口就驅動不起來了,
這時候IO口的輸出電流還是那麼大,但是輸出電壓就變小了
『捌』 單片機I/O口的輸出電壓和電流時多少啊
這個要看單片機的具體型號了,不同的單片機工作電壓可以不同的,I/O輸出的電壓也就不同了.
即使輸出電壓相同,輸出電流也可能不同的.
單片機的datasheet里,一般都有相關的准確參數的,查看一下就知道了。
『玖』 各位大俠問一下:一般單片機I/O口的吸入與扇出電流是多少
除開51系列單片機,一般單片機I/O口的吸入與扇出電流是20mA左右.51系列單片機吸入電流為10-20mA,看是哪個I/O口,扇出電流為200uA,也不至於只有20uA,20uA連個三極體都驅動不起來,還有什麼用處
幾種常用單片機I/O口線的驅動能力
在控制系統中,經常用單片機的I/O口驅動其他電路。幾種常用單片機I/O口驅動能力在相關的資料中的說法是:GMS97C2051、AT89C2051的P1、P3的口線分別具有10mA、20mA的輸出驅動能力,AT89C51的P0、P1、P2、P3的口線具有10mA的輸出驅動能力。在實際應用中,僅有這些資料是遠遠不夠的。筆者通過實驗測出了上述幾種單片機的I/O口線的伏安特性(圖1、圖2),從中可以得到這些I/O口的實際驅動能力。
說明:1、測試方法:所測試的口線輸出的信號是周期為4秒的方波。當測試口線為低電平時的驅動能力時,該口線通過電阻箱接+5V電源,測出該口線對地的電壓,從而計算出通過電阻的電流,即灌電流;測出這樣的一組數據,得到口線為低電平時的伏安特性曲線。當測試口線為高電平時的驅動能力時,該口線通過電阻接地,測出該口線對地的電壓,從而計算出通過電阻的電流,即拉電流;測出這樣的一組數據,得到口線為高電平時的伏安特性曲線。2、AT89C2051、GMS97C2051的P1.0和P1.1及AT89C51的P0口的8條口線為漏極開路,其輸出伏安特性取決於外接的上拉電阻,本實驗不包括這些口線。實驗發現,GMS97C2051的P1口為高電平時能夠驅動CMOS和LSTTL,但驅動能力較差,其輸出伏安特性曲線未標在圖2中。3、圖中繪出LSTTL電平的上下限值VOL(MAX)=0.5V和VOH(MIN)=2.7V,據此可求出口線的最大扇出N。
AT89C51:P0、P1、P2、P3口線為低電平時,NL≤38,P1、P2、P3口線為高電平時,NH≤10,取N=10。
AT89C2051:P1、P3口線為低電平時,NL≤91,P1、P3口線為高電平時,NH≤9,取N=9。
GMS97C2051:P1、P3口線為低電平時,NL≤51,P3口線為高電平時,NH≤17,取N=17。
根據圖1、圖2及上述說明,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這幾種晶元的I/O口線的低電平的驅動能力明顯高於高電平的驅動能力;2)GMS97C2051的P3口作I/O口的驅動能力為:N=17,P1口高電平的驅動能力相對較差,最好不用P1口高電平作驅動;3)AT89C2051的P1、P3口做I/O口的驅動能力為:N=9;4)AT89C51的P1、P2、P3口做I/O口的驅動能力為:N=10。
根據以上結論,筆者建議用I/O口線的低電平來作驅動輸出;典型的驅動電路如圖3。
『拾』 單片機I0口輸出的電流時多少啊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個的型號的?51系列的還是PIC的,如果是51的話,每個I/O口輸出的電流時很小的,但可以灌入的電流比較大,有20多ma吧!可以吧電路改成輸入的形式,PIC
的輸出電流比較大,有10多ma!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