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單片機,要想實現雙向同時進行無線數據傳輸,是不是需要兩個波段的不同的一對無線收發模塊
常見無線模塊都是半雙工的(nRF2401、nRF24L01+、nRF905、CC1101等)
如要實現全雙工,最簡單的辦法是在每一個節點設備上同時使用2個模塊(可相同型號,亦可不同型號)。使用時分別使用不同的工作頻率(通道)即可。
如只用一個模塊,就需要使用更高的速率,同時進行分時傳輸,以達到接近全雙工的目的。
⑵ 兩個單片機之間的無線傳輸
選擇通訊模塊完成傳輸
1:用rf905進行數據傳輸,兩塊單片機都通過串口將數據發送給905,然後通過905發送出去。
2:用PT2262發也可以,如果你不考慮成本的話,你可以用51的一個埠控制一個繼電器當按鍵用
建議nrf24l01這個模塊,spi協議,程序不是很難寫
⑶ 單片機無線通信
看你具體是什麼晶元。
有兩種可能。一是單片機通過一個協議將數據傳給無線模塊,無線模塊負責發送,並給單片機一個回饋信號,說明發送成功或失敗。另一種是相當於用導線連在一起,單片機自己檢測數據的完整性。不過這樣會佔用單片機較多的資源。
⑷ 單片機無線通信方式
多年前就有個東西叫做電子標簽,可以參考這個。
大概原理是電子標簽其實是個超低功耗的有源射頻卡,間歇性的發送自身的ID信息,當然這個范圍是比較小的,讀卡器對附近的這些電子標簽進行統一識別和管理。
可以考慮用TI的成熟方案,與單片機的介面簡單,集成度高,而且功耗超低,一顆紐扣電池可以用2年。
詳細的方案設計和應用常式,在TI網站很多,在射頻晶元欄目里。
⑸ 如何利用單片機實現無線通信
可以採用nordic公司的無線收發晶元nR905,其數據傳輸率可以達到78.5kbps,可以實現高速半全雙工通信。nR905通過SPI介面和MCU進行數據傳送,在配合幾個簡單控制信號,即可以完成可靠的數據收發了。
⑹ 單片機如何跟電腦實現無線傳輸數據
這與電腦和單片機有線通信是同一個原理,只是增加了無線調制發送和接收。傳輸協議和波特率沒有改變。市面應該有這類發射和接收模塊。如果買不到,也可以自己做,但這就需要較高的電路水平才可以做到,涉及到調制解調,無線電的發射和接收電路,發射頻率的選擇,再加上單片機和電腦的通信程序編寫,一個人即使有水平,也需要2-3個月才可以完成。
⑺ 有無線的方式在兩個51單片機之間傳輸數據
單向傳輸是單工,不同時的雙向傳輸就是半雙工,同時雙向傳輸就是雙工,這三種模式都是說的同同一頻段下。具體支持哪種就看模塊的核心晶元了。
我知道的,51單片機用的最多的是nrf905,全雙工晶元,淘寶有現成模塊。但是我覺得不是實時的大量的數據傳輸的話半雙工就夠了,nrf24l01晶元,半雙工,淘寶也有現成模塊,一個10元左右。可能還有其他的,我就知道這兩個。
⑻ 單片機與電腦上位機的無線數據傳輸通訊方案
單片機uart是有中斷的,你可以利用中斷,只要賦值結束就不用管它了,賦值很快的,肯定用不了1ms,這段時間你可以讓單片機干別的,一旦發送結束,他會申請中斷,你可以根據情況進行中斷處理。
⑼ 如何將單片機溫度感測器採集到的數據通過無線傳給pc
RF24L01有增強版的模塊,傳輸距離據說可達2Km,其51驅動網上一大把,過程大概是這樣:把讀取的溫度16進制數存到一個寄存器,把這個寄存器的內容發送給RF24L01,啟動發送。電腦端也要搞一個單片機,驅動24L01,當收到信號,會產生中斷,單片機把數據讀出來,通過串口傳給PC即可(推薦使用usb轉串口的小板子,就幾塊錢,使用很方便,不需要給板子加max232了)。PC串口收到數據,在串口助手中勾選16進制顯示,就是16進制的溫度了,或者單片機把16進制的溫度轉化成字元串形式發到PC,這樣串口助手不用勾選16進制顯示,直接就能顯示成溫度。
⑽ 單片機與電腦怎樣實現無線通訊
沒那麼簡單。首先你要有usb
的電路才能接入電腦usb插口。這需要硬體。所以最好買現成的單片機板。兩邊也需要軟體來處理。不是初學者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