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redmine是裝在windows還是linux好
在我看來各有好處也各有弊端。雙系統,好處在於,一台電腦有2個系統。而且互相不幹擾。且對於電腦的配置要求要比虛擬機低。無論是widows還是linux,要想裝到電腦上並能夠正常的啟動。到要有一些配置要求。它們的要求雖然不同,但是由於是不會同時啟動。windows工作了,linux必然歇息。linux起來了,windows肯定關閉。所以,只要滿足兩套系統中要求較高的那個系統就好了。虛擬機就不是了。電腦啟動後為了維持運作要佔用一部分資源。再來個虛擬機軟體,它也要佔用資源。虛擬機裡面還要有系統。那些系統還要佔用資源。一塊蛋糕就那麼大,開機後,為了維持運作,分掉一塊。虛擬機軟體啟動,再佔用一塊。虛擬機裡面的系統啟動還要分走一塊。三分兩分到最後所剩無幾了。我就有這種經歷。以前一台3G內存的Linux電腦裝VirtualBox。VirtualBox裡面裝win7。我給win7多少內存?給多了,影響物理主機上linux系統的運行。給少了,win7啟動慢的不是一星半點。win7從開機到它完全啟動五六分鍾。有時更長。有一次,虛擬機裡面上網找個資源,用迅雷下載。點下IE的圖標。滑鼠變成沙漏在屏幕中間轉來轉去幾分鍾就是打不開。內存佔用飆到80%以上。這不耽誤事嘛。所以,雖然可以說要根據情況酌情考慮,但是問題是如何酌情?有時這個分寸確實不那麼容易把握。再說安裝。裝系統有一個步驟是免不掉的,就是分區。在這個問題上,我的看法是虛擬機要比雙系統容易。我用linux的時候,還沒有GPT和UEFI。那時還是傳統的MBR和BIOS。y有經驗的人就知道了,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和MBR主引導記錄的時代,硬碟分區有所謂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的概念。要裝雙系統,網上和書上往往會說"把電腦上最後一個邏輯分區縮小,或清除其中的數據"。這話對於電腦硬碟有些概念的人一看就懂。但是對於那些平時只會按滑鼠的人來說,一看就蒙。我用linux這么些年,來知道也有10年,看到的,聽到的因為分區錯誤把電腦搞糟的事情在不是一件兩件。即使現在,用GPT了,硬碟不在用所謂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了。但是,還是要把硬碟中最後一個區給縮小。怎麼操作?這是個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的問題。網上說用某個軟體操作,滑鼠點這里,按哪裡。這里改一改,那裡調一調,然後確定,一切OK。實際呢?網上說的軟體是英文版,用戶下載的是中文版。這用戶萬一英文單詞詞彙量少。滑鼠都不知道往哪按。或者,網上說的分區工具和用戶下載安裝的的確的同一種,但是版本不同。網上寫的,可能是用以前的低版本的工具來操作。用戶手裡是新版。可能新版老版之間操作界面上有點不同。結果又暈了。再或者,網上說用工具A,可是用戶卻是怎麼找也找不到工具A,只下載安裝了工具B。雖然說,工具A,工具B都可以分區,但是,對於缺少經驗的人來說,往往就不知道該怎麼了。網上寫的,書上教的和自己的不一樣,或不完全一樣。思路怎麼轉換?不會不懂。所以,我說,雙系統的分區對於某些人是個問題。虛擬機就好一些。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提到虛擬機往往是物理主機是windows,虛擬機裡面裝linux。windows裝起來很簡單,甚至於去商店買電腦的時候就已經預裝了。就算沒裝,電腦城的人往往也會為顧客裝上。分區的事情,不用用戶動手。只是虛擬機裡面的系統,怎麼分區。即使分區不對了,也不會把電腦本身的重要分區例如C盤搞掉。導致不能開機。最後再說聯網。這個問題上,我傾向虛擬機。在網路上經常有人問:我的虛擬機不能上網,怎麼?虛擬機連不上網路,那真實的物理主機能不能上網?如果能,就先用真機聯網,打開網路,要是谷歌也能用,那更好。有問題,網路一下。要是谷歌也能用,就聽完度娘的再聽聽谷哥這么說。要是雙系統,麻煩了。linux不能上網,重啟系統,換到windows下,上網找網路找谷哥。費了半天勁,找到點答案。再重啟,進到linux。問題解決的好說,萬一沒解決,又遇到新狀況,網上說的和自己的情況不太一致。又不會了,沒轍,再重啟換windows,上網路谷歌吧。萬一碰上個網路知識幾乎是零,有問題全靠網路衛士,騰訊管家。360助手的人,那有得折騰的。所以,我覺得,雙系統和虛擬機各有千秋。具體怎麼選要看用戶自己的想法了。但是別指望這哪種法能絕對百分百的簡單好用。
『貳』 在linux不聯網的情況下,如何安裝redmine
你可以下載Bitnami-Redmine這個執行包放到linux上,然後執行就一勞永逸了!!
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http://inhu.net/install-bitnami-redmine-with-lnmp.html
『叄』 如何在Linux上安裝Redmine
參考下http://blog.csdn.net/dj0379/article/details/53460601
『肆』 虛擬機裝的linux系統,現在要在linux上裝TestLink和Redmine。求詳細步驟。本人linux白痴。緊急求助。
什麼linux? ubuntu還是Fedora或suse
『伍』 如何在linux中安裝redmine
到官網下載對應版本的tar包,地址http://www.redmine.org/projects/redmine/wiki/Download
,然後tar -xzvf +文件全名 進行解壓
後面的就是相應的安裝和配置了
『陸』 如何在Linux上安裝Redmine
Version: virtualbox + ubuntu 16.04
To do:
定製ubuntu 16.04,即添加個人配置以及個人文件後重新生成可以直接光碟引導的ubuntu ISO安裝鏡像
Try:
嘗試了remastersys, PinguyBuilder,clonezilla(再生龍),結果都不算順利。
remastersys已不被支持。也可能因為這個,在我這基於16.04製作的ISO鏡像感覺不含啟動信息,無法直接引導;
PinguyBuilder製作的ISO鏡像光碟機引導時界面如下:
並沒有Install的選項
3. clonezilla 生成的ISO鏡像仍需要使用clonezilla工具進行恢復,使用不便
PS: 我沒有ubuntu物理機,都用的virtualbox,即在virtualbox中安裝一個干凈的ubuntu16.04, 完成軟體安裝和配置,重新生成ISO,再新建一個虛擬ubuntu,驗證生成ISO是否可以正確光碟引導。
『柒』 linux下redmine怎麼安裝redmine
只能去伺服器更改了。更改步驟如下:1. 修改 安裝目錄/redmin/apps/redmine/htdocs/config/database.yml,更對對應的用戶名,密碼,資料庫地址,埠號
proction:
adapter: mysql2
database: bitnami_redmine
host: 127.0.0.1
username: root
password: ""
port: 3307
encoding: utf8
socket: /home/hyadmin/redmin/mysql/tmp/mysql.sock
development:
adapter: mysql2
database: redmine_development
host: localhost
username: root
password: ""
encoding: utf8
# Warning: The database defined as "test" will be erased and
# re-generated from your development database when you run "rake".
# Do not set this db to the same as development or proction.
test:
adapter: mysql2
database: redmine_test
host: localhost
username: root
password: ""
encoding: utf8
2. 進入如下目錄
cd 安裝目錄/redmin/apps/redmine/htdocs/script
3. 執行如下命令,進入ruby
./rails console proction
4. 取得你要修改的用戶對象(ruby>代表進入ruby環境)
ruby> admin_user = User.find_by_login('你要改的用戶名')
5.修改admin用戶對象密碼
ruby> admin_user.password = '你的密碼'
注: 這個密碼不能太短,否則報錯。
6.保存admin用戶對象信息
ruby> admin_user.save!
7.退出ruby環境
ruby> quit
這樣應該就可以用yourpassword這個新密碼登錄系統了
『捌』 安裝redmine 3.0需要怎樣的linux伺服器配置
Bitnami Redmine安裝和插件配置
公司要進行敏捷開發管理,最後選擇Redmine作為管理工具。
而Redmine本身的安裝非常麻煩,要安裝mysql,ruby,redmine,apach。
顯然這不是一個偷懶的人應該做的,最後找到Bitnami Redmine這個統一桶,傻瓜式一鍵安裝。
『玖』 我在用linux進行安裝的時候,比如我要安裝REDMINE 在搭載ruby的時候 是不是必需要用它的在線包管理程序
你在線安裝它會自動解決依賴關系,如果你自己下載安裝需要自行解決依賴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