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ps是

單片機ps是

發布時間:2022-09-23 00:56:18

A. 8051單片機復位後,PS的內容是什麼R3所對應的存儲單元的地址是多少

是PS還是SP啊?堆棧指針吧,指向07H,R3對應的地址就是03H,不過寄存器組是第零組才是這個地址。

B. 單片機縮寫的英文全稱及中文名稱

單片機縮寫的英文全稱是Microcontrollers,中文名稱就是單片機。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

單片機的使用領域已十分廣泛,如智能儀表、實時工控、通訊設備、導航系統、家用電器等。各種產品一旦用上了單片機,就能起到使產品升級換代的功效,常在產品名稱前冠以形容詞——「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機等。

(2)單片機ps是擴展閱讀:

單片機的單機應用的范圍:

1、測控系統。 用單片機可以構成各種不太復雜的工業控制系統、自適應控制系統、數據採集系統等, 達到測量與控制的目的。

2、智能儀表。 用單片機改造原有的測量、控制儀表, 促進儀表向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綜合化、柔性化方向發展。

3、機電一體化產品。單片機與傳統的機械產品相結合, 使傳統機械產品結構簡化, 控制智能化。

4、智能介面。 在計算機控制系統, 特別是在較大型的工業測、控系統中, 用單片機進行介面的控制與管理, 加之單片機與主機的並行工作, 大大提高了系統的運行速度。

5、智能民用產品。 如在家用電器、玩具、游戲機、聲像設備、電子秤、收銀機、辦公設備、廚房設備等許多產品中, 單片機控制器的引入, 不僅使產品的功能大大增強, 性能得到提高, 而且獲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C. 單片機中的IP是什麼意思

在 51 單片機中,IP是指interrupt priority,是中斷優先順序控制寄存器。其控制信息如下:

(IP.7:保留)
(IP.6:保留)
PT2(IP.5):若=1,定時器2中斷設為高優先順序(只適用於8052及其增強型)
PS(IP.4):若=1,串列中斷設為高優先順序
PT1(IP.3):若=1,定時器1中斷設為高優先順序
PX1(IP.2):若=1,外部中斷1設為高優先順序
PT0(IP.1):若=1,定時器0中斷設為高優先順序
PX0(IP.0):若=1,外部中斷0設為高優先順序

D. 簡述8051單片機的p0-ps各有什麼特點

本人從教科書摘錄整理的51單片機並行I/O口P0~P3特點,在附件中。

E. 51單片機的默認優先順序是INT0>IT0>INT1>IT1>PS 但是為什麼在使用的時候好像不起作用啊!要使用IP進行重設

1、設置TI=1,是人為的設置了串列發送請求完畢的中斷請求標志。但是你並沒有致能(es=1)串口中斷。實際上你的interrupt5的處理程序也沒有寫,是空的。(注意這點)
2、你既然沒有設置it0=1(跳變觸發中斷),那麼就是IT0=0(低電平觸發)。
3、當一個低電平來的時候,就進入你的interrupt0處理程序。並且硬體自動清標記位置。執行完畢 beer=1。
4、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中斷請求標志IT=1,於是產生了中斷嵌套。執行完高級中斷後,進入低級中斷interrupt5。之後是空白。。。。
5、結果就是你描述的:蜂鳴器一直響,數碼管停止顯示。
不知道我這樣描述,你能不能理解。呵呵

F. MCS-51系列單片機的中斷系統分為幾個優先順序如何設定

MCS-51單片機有兩個中斷優先順序。

在51單片機中,有2個可編程定時/計數器·5個中斷源,2個優先順序,21個專用寄存器。另有8位CPU的4kbytes程序存儲器(ROM) ,128bytes的數據存儲器(RAM),32條I/O口線·111條指令,大部分為單位元組指令。

優先順序設定方法:

1、IP的狀態由軟體設定,某位設定為「1」,則相應的中斷源為高優先順序中斷;某位設定為「0」,則相應的中斷源為低優先順序中斷。

2、同一優先順序中的中斷申請不止一個時,則有中斷優先權排隊問題。

3、同一優先順序的中斷優先權排隊,由中斷系統硬體確定的自然優先順序形成,其排列從高到低為外部中斷0;定時/計數器0;外部中斷1;定時/計數器1;串列口。

4、每個中斷源的中斷優先順序都是由中斷優先順序寄存器(IP)中的相應位的狀態來規定的。

(6)單片機ps是擴展閱讀:

51系列是基本型,包括8051、8751、8031、8951.這四個機種區別,僅在於片內程序儲存器。8051為4KBROM,8751為4KBEPROM,8031片內無程序儲存器,8951為4KBEEPROM。

其他性能結構一樣,有片內128B RAM,2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5個中斷源。其中,8031性價比較高,又易於開發,目前應用面廣泛。

MCS-51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CS-51單片機

G. MCS-51系列單片機的有幾個中斷源各中斷標志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清除各中斷標志

標准51有5個中斷向量(不算復位),分別是外部中斷0,定時器0,外部中斷1,定時器1,串列口;總共有6個中斷標志,串列口的發送和接受共享一個中斷向量。
各個終端標志產生情況如下:
外部中斷可以設置邊沿觸發或者電平觸發,邊沿觸發進入中斷程序後硬體自動清中斷標志,電平觸發需要軟體清標志位;
定時器T0,T1計數溢出產生中斷,進入中斷程序硬體自動清標志位;
串列口發送完成或者接收到數據就觸發中斷,由於是兩個中斷標志共享一個中斷向量,所以需要在中斷程序里由軟體判斷是發送中斷還是接受中斷,並且只能由軟體清標志位;
以上是標准51的中斷系統,52由於多了一個T2定時器(T2定時器跟T0,T1功能相差很大,T2要強大很多),因此多了一個中斷向量2個中斷標志(溢出中斷和T2外部中斷),T2中斷標志必須由軟體清除標志位
中斷使能位於IE寄存器
各中斷標志位於相應的模塊控制寄存器裡面
模塊
位地位
位名稱
說明
T1
TCON.7
TF1
T1溢出標志
T0
TCON.5
TF0
T0溢出標志
T2
T2CON.7
TF2
T2溢出中斷標志
T2CON.6
EXF2
T2外部中斷標志
外部中斷1
TCON.3
IE1
外部中斷1標志
外部中斷0
TCON.1
IE0
外部中斷0標志
串列口
SCON.1
TI
發送中斷標志
SCON.0
RI
接受中斷標志

H. 畫圖說明單片機的程序狀態字寄存器ps+w中各位的定義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I. 單片機頻率是和哪個對應的,機器周期還是時鍾周期

對應的是時鍾周期
時鍾周期:
時鍾周期也稱為振盪周期,定義為時鍾脈沖的倒數(可以這樣來理解,時鍾周期就是單片機外接晶振的倒數,例如12M的晶振,它的時間周期就是1/12
us),是計算機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時間單位。
在一個時鍾周期內,CPU僅完成一個最基本的動作。對於某種單片機,若採用了1MHZ的時鍾頻率,則時鍾周期為1us;若採用4MHZ的時鍾頻率,則時鍾周期為250us。
由於時鍾脈沖是計算機的基本工作脈沖,它控制著計算機的工作節奏(使計算機的每一步都統一到它的步調上來)。顯然,對同一種機型的計算機,時鍾頻率越高,計算機的工作速度就越快。
8051單片機把一個時鍾周期定義為一個節拍(用P表示),二個節拍定義為一個狀態周期(用
S表示)。
機器周期:
在計算機中,為了便於管理,常把一條指令的執行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每一階段完成一項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儲器讀、存儲器寫等,這每一項工作
稱為一個基本操作。完成一個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時間稱為機器周期。一般情況下,一個機器周期由若干個S周期(狀態周期)組成。
8051系列單片機的一個機器周期同6個
S周期(狀態周期)組成。前面已說過一個時鍾周期定義為一個節拍(用P表示),二個節拍定義為一個狀態周期(用S表示),8051單片機的機器周期由6個狀態周期組成,也就是說一個機器周期=6個狀態周期=12個時鍾周期。

J. 用單片機實現PS/2滑鼠的設計

我也想知道,不過這么點分好像沒人回吧,等你這實在沒人回了,我出100分,大家分享

1鍵盤功能及工作原理

PC鍵盤功能主要有按鍵識別、去抖、重鍵處理、發送掃描碼、自動重發、接收鍵盤命令、處理命令等。鍵盤有編碼鍵盤和非編碼鍵盤。編碼鍵盤程序設計簡單,但硬體電路復雜,價格較高;非編碼鍵盤用軟體來實現識別鍵、編碼轉換、去抖等功能,硬體電路簡單,價格便宜。現代微機系統中廣泛採用非編碼鍵盤。PC鍵盤多採用18行×8列的二維矩陣行列結構。採用行掃描法識別按下的按鍵。

2PS/2協議

PS/2協議是外設與主機之間通信的一種同步雙向串列協議。在該協議中主機擁有較高的優先順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終止外設正在進行的發送過程。PS/2協議採用的傳送數據幀的格式為:1位起始位(0)、8位數據位、1位奇偶校驗位、1位停止位(1)。數據發送時低位在前,高位在後。外設每收到主機發來的1幀數據,都要緊隨該幀的停止位發送一個握手位ACK(0)應答主機。然後,外設還要發1幀應答數據(0xF0),表示外設已經完整地接收到了主機的命令;而主機則不需發送握手位,也不需要發送應答幀。

PS/2通訊協議是一種雙向同步串列通訊協議。通訊的兩端通過Clock(時鍾腳)同步,並通過Data(數據腳)交換數據。兩個腳Clock(時鍾腳)和Data�數據腳都是集電極開路的,所以必須接大阻值的上拉電阻。它們平時保持高電平,有輸出時才被拉到低電平,之後自動上浮到高電平.任何一方如果想抑制另外一方通訊時,只需要把Clock(時鍾腳)拉到低電平。如果是PC機和PS/2鍵盤間的通訊,則PC機必須做主機,也就是說,PC機可以抑制PS/2鍵盤發送數據,而PS/2鍵盤則不會抑制PC機發送數據。一般兩設備間傳輸數據的最大時鍾頻率是33kHz,大多數PS/2設備工作在10~20kHz。推薦值在15kHz左右(14.8KHz),也就是說,Clock(時鍾腳)高、低電平的持續時間都為34μs。每一數據幀包含11~12個位,具體含義如表1所列。

表1數據幀格式說明

1個起始位總是邏輯0

8個數據位(LSB)低位在前

1個奇偶校驗位奇校驗

1個停止位總是邏輯1

1個應答位僅用在主機對設備的通訊中

2.1鍵盤到PC鍵盤介面的通信

當時鍾線和數據線均為高電平時,允許鍵盤發送數據,系統將接收數據;當時鍾線被拉為低電平時,表明系統禁止數據傳輸。圖1給出了發送時序,包含1個低電平觸發的起始位、8位數據位、1個奇校驗位和1個高電平的結束位。

圖1發送時序圖

當時鍾頻率為15kHz時,從Clock(時鍾腳)的上升沿到數據位轉變時間至少要5μs。數據變化到Clock(時鍾腳)下降沿的時間至少也有5μs,但不能大於25μs,這是由PS/2通訊協議的時序規定的。如果時鍾頻率是其它值,參數的內容應稍作調整。發送時一般都是按照數據幀格式順序發送。其中數據位在Clock(時鍾腳)為高電平時准備好,在Clock(時鍾腳)的下降沿被PC機讀入。PS/2設備到PC機的通訊時序如圖2所示。

從PS/2向PC機發送一個位元組可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1)檢測時鍾線電平,如果時鍾線為低,則延時50μs;

(2)檢測判斷時鍾信號是否為高,為高,則向下執行,為低,則轉到(1);

(3)檢測數據線是否為高,如果為高則繼續執行,如果為低,則放棄發送(此時PC機在向PS/2設備發送數據,所以PS/2設備要轉移到接收程序處接收數據);

(4)延時17μs(如果此時正在發送起始位,則應延時34μs);

(5)輸出起始位(0)到數據線上。這里要注意的是:在送出每一位後都要檢測時鍾線,以確保PC機沒有抑制PS/2設備,如果有則中止發送;

(6)輸出8個數據位到數據線上;

(7)輸出校驗位;

(8)輸出停止位(1);

(9)延時25μs(如果在發送停止位時釋放時鍾信號則應延時42μs);

通過以下步驟可發送單個位:

(1)准備數據位(將需要發送的數據位放到數據線上);

(2)延時17μs;

(3)把時鍾線拉低;

(4)延時34μs;

(5)釋放時鍾線;

(6)延時17μs。

2.2PC系統到鍵盤的通信協議

若時鍾線出現高電平,數據線出現低電平,表明系統請求發送,鍵盤准備產生同步時鍾脈沖串,並接收數據。包含了1個低電平觸發的起始位、8位數據位、1個奇校驗位、1個應答位、1個高電平的結束位。圖2為時序圖。

圖2時序圖

由於PS/2設備能提供串列同步時鍾,因此,如果PC機發送數據,則PC機要先把時鍾線和數據線置為請求發送的狀態。PC機通過下拉時鍾線大於100μs來抑制通訊,並且通過下拉數據線發出請求發送數據的信號,然後釋放時鍾。當PS/2設備檢測到需要接收的數據時,它會產生時鍾信號並記錄下面8個數據位和一個停止位。主機此時在時鍾線變為低時准備數據到數據線,並在時鍾上升沿鎖存數據。

而PS/2設備從PC機讀到數據。具體連接步驟如下:

(1)等待時鍾線為高電平。

(2)判斷數據線是否為低,為高則錯誤退出,否則繼續執行。

(3)讀地址線上的數據內容,共8個bit,每讀完一個位,都應檢測時鍾線是否被PC機拉低,如果被拉低則要中止接收。

(4)讀地址線上的校驗位內容,1個bit。

(5)讀停止位。

(6)如果數據線上為0(即還是低電平),PS/2設備繼續產生時鍾,直到接收到1且產生出錯信號為止(因為停止位是1,如果PS/2設備沒有讀到停止位,則表明此次傳輸出錯)。

(7輸出應答位。

(8)檢測奇偶校驗位,如果校驗失敗,則產生錯誤信號以表明此次傳輸出現錯誤。

(9)延時45μs,以便PC機進行下一次傳輸。

讀數據線的步驟如下:

(1)延時17μs;

(2)把時鍾線拉低�

(3)延時34μs�

(4)釋放時鍾線�

(5)延時17μs�

(6)讀數據線。

下面的步驟可用於發出應答位;

(1)延時12μs;

(2)把數據線拉低;

(3)延時5μs;

(4)把時鍾線拉低;

(5)延時34μs;

(6)釋放時鍾線;

(7)延時5μs;

(8)釋放數據線。

(1)鍵盤命令及執行過程

①FFH:(FAAA)復位鍵盤。系統通過此軟體復位命令使鍵盤進入程序復位和內部自測試,稱為基本保證測試(BAT)。復位鍵盤的過程如下:

a.鍵盤收到FFH後立即回送ACK(FAH)作答;

b.鍵盤介面收到ACK後,將鍵盤時鍾和數據線置為高電平;

c.鍵盤檢測到此狀態後開始BAT操作;

d.如果BAT正確完成,鍵盤發送AAH以表示結束,否則以FDH(或其它任何值)表示診斷有誤。

②FEH:(XX)重新發送。當系統檢測到從鍵盤送來的任何傳輸錯誤時,它便向鍵盤發送FEH命令。鍵盤接收到此命令後,將重新送出原來的內容。

③FDH~F7H:空操作(保留未用)。

④F6H:(FA)設置預設值。此命令使鍵盤所有條件復位到電源接通時的預設狀態,鍵盤繼續掃描。

⑤F5H:(FA)設置預設值和停止鍵盤。此命令使鍵盤所有條件復位到電源接通時的預設狀態,並停止鍵盤掃描,等待下一個鍵盤命令。

⑥F4H:(FA)啟動鍵盤。鍵盤接收到此命令後,用ACK(FAH)作答,清除輸出緩沖器,並啟動鍵盤開始掃描。

⑦F3H+XX:(FA)設置拍發速率和延時參數。每當按下任一鍵時,鍵盤以拍發速率連續送出鍵的接通碼,直到鍵被釋放為止。延時參數是指按下一鍵後,鍵盤輸出的響應時間。系統預設設置:拍發速率=10個/s±20%,延時=500ms±20%。

當要改變設置時可以使用F3H命令,並後跟一個位元組的參數。參數定義如表1所列。

表1

計算拍發速率和響應延時的公式如下:

註:預設的延時參數值為2CH。

此命令的執行過程如下:

a.鍵盤收到F3H命令後,用FAH予以響應,並停止掃描和等待隨後的參數;

b.鍵盤若收到隨後的設置參數,用另一個ACK響應,並按其參數設置新的拍發速率和響應延時,之後重新開始掃描(若鍵盤原來是開放的);

c.鍵盤若收到FAH命令,但無隨後的設置參數,則鍵盤結束命令設置,並保持原來的拍發速率和響應延時,停止掃描。

⑧F2H,F1,EFH:保留未用。

⑨F0H+XX:(FA)設置鍵盤掃描碼命令。此命令用於設置鍵盤的掃描碼,後跟參數指定三種掃描碼的哪一種。鍵盤復位時,默認掃描碼是第二種。

掃描方式1:01H行列掃描,按鍵發送:<E0>XX,放開發送:<E0>(80+XX)

掃描方式2:02H編碼掃描,按鍵發送:<E0>XX,放開發送:<E0>FOXX

掃描方式3:03H簡單模式,按鍵發送:XX放開發送:不發送

⑩EEH:(EE)回送命令。此命令用於輔助診斷,要求鍵盤接收到EEH時也要回送EEH予以響應。若鍵盤原來是開放的,則繼續掃描。

⑾EDH+XX:(FA)置位/復位LED指示器。鍵盤右上角有三個LED指示器,分別反映Caps、Num和Scroll三個鍵的鎖定情況。參數位元組如表2所列。

表2

此命令執行過程與F3H相似。若命令後跟參數,則按參數設定LED狀態並繼續掃描。若僅有命令無參數,則不改變LED原狀態,並停止掃描。

(2)鍵盤響應

鍵盤在下列四種情況下都會向鍵盤介面發送數據。

①按下任一鍵,鍵盤以拍發速率向介面發送鍵盤接通掃描碼。

②釋放所按下的鍵,鍵盤發送斷開掃描碼。

③系統向鍵盤發送鍵盤命令後,鍵盤回送應答。

④當用戶按鍵速度超出鍵盤所能容納的最大鍵個數時,鍵盤做出響應。

後三種情況稱為鍵盤響應。響應位元組有7個,定義如下。

①FEH:重新發送響應。當鍵盤收到一個無效的鍵盤命令,或者檢測到奇偶錯的鍵盤命令時,鍵盤回送響應位元組為FEH,要求系統重發鍵盤命令。

②FAH:正常應答。對任何一個有效的鍵盤命令,鍵盤回送FAH予以響應。

③00H:超限應答。當用戶按鍵速度超出鍵盤所能容納的最大鍵符個數時(16個位元組的緩沖器),鍵盤發送00H。

④FDH:診斷故障應答。鍵盤接受軟體復位命令,執行自測試過程中。若檢測到故障,則以FDH應答。此時,鍵盤停止掃描並等待下一個鍵盤命令。

⑤AAH:診斷正常應答。鍵盤在軟體復位過程中,正常完成BAT測試,以AAH應答。

⑥FEH:回響命令的應答,對鍵盤FEH命令的應答。

⑦F0H:斷開掃描碼前綴,鍵盤對鍵符按下後釋放的應答,第一個位元組為F0H,第二個位元組為接通掃描碼(有幾個鍵例外)。

3硬體設計

PC系列鍵盤採用18行×8列的矩陣行列結構。89C51單片機有4個8位I/O埠,因此可以採用P0、P2口再加上P3口的2個(P3.6和P3.7)作為行掃描線。P1口作為列輸入線(如果用P0口作列輸入線,必須加上拉電阻)。採用P3.0、P3.1作為數據線和時鍾線與PC系統進行通信,用P3.2、P3.4、P3.5控制鍵盤上的3個指示燈。硬體原理如圖3所示。

圖3硬體原理圖

鍵盤與計算機通過一個五芯(PS/2介面為六芯)插座相接,4個有效引腳的定義分別是電源(VCC)、地(GND)、串列時鍾線(SCK)、串列數據線(SIO)。

4軟體設計

①消抖及重鍵處理:通過軟體上延時程序來消除抖動;採用後按鍵優先處理,即多鍵同時按下時,只重復發送最後按下鍵的掃描碼。

②程序包括鍵盤掃描子程序、發送鍵碼子程序、發送數據子程序、接收命令子程序、定時器1中斷服務程序、主程序等。鍵盤掃描子程序用於掃描鍵狀態,將被按鍵的位置號存入緩沖器中;發送鍵碼子程序用於將緩沖區鍵的接通碼或斷開碼發送給計算機鍵盤介面或者存在鍵盤密碼緩沖區中;發送數據子程序用於將數據發給計算機鍵盤介面;接收命令子程序用於接收計算機鍵盤介面發來的鍵盤命令;定時器1中斷服務子程序用於給程序中的延時提供標准時鍾,並具有軟體看門狗功能,防止軟體出現死機現象;主程序用於系統初始化,子程序調度,鎖定狀態的顯示等。

圖4~6是主要軟體模塊的流程圖。單片機源程序見本刊網路補充版(http://www.dpj.com.cn)。

圖4主程序流程圖

圖5掃描鍵盤程序流程圖

圖6發送緩沖區鍵碼子程序流程圖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ps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皓強工具解壓步驟 瀏覽:688
部隊抗洪搶險命令範文 瀏覽:886
歐姆龍plc編程軟體使用教程 瀏覽:592
ai文件pdf 瀏覽:911
騰訊雲伺服器掛載混合雲 瀏覽:758
智能小車用什麼單片機 瀏覽:463
java怎麼給窗口關閉 瀏覽:940
列舉51單片機的定址方式 瀏覽:706
剪輯app怎麼寫長篇文字 瀏覽:400
app專屬流量過月租怎麼不更新 瀏覽:654
王者程序員都有誰 瀏覽:76
給牛換腳掌解壓 瀏覽:387
圍棋有多少種演算法 瀏覽:602
unity資源包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704
阿里雲伺服器遠程鏈接不成功 瀏覽:482
文件系統pdf 瀏覽:766
原神安卓區服什麼意思 瀏覽:37
貝殼app怎麼線上發布 瀏覽:160
如何挑選安卓系統機頂盒 瀏覽:54
安卓快充使用有什麼注意事項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