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系列單片機上電復位後堆棧指針sp的初始值為多少最大容量是多少
答:51系列單片機上電復位後堆棧指針SP的初始值為07H,即SP=07H。堆棧區最大容量是120位元組,即08H~7FH全為堆棧區。可事實上沒有這么用的,也不可能用這么多,內部RAM主要用於存放程序運行中的變數。
⑵ 為什麼mcs51單片機復位後,sp的初值是07H而不是81H
sp這個寄存器裡面存的是07H。
RAM初始化前七個被用作為R1-R7
堆棧指針只能在07H上。
07H也是地址。
你說的81H是特殊寄存器sp的地址。
也就是說地址81H裡面的值是07H。
特別要注意的是片內RAM高128位元組區和特殊寄存器SFR的
地址是相同的。間接定址存取片內ram數據。直接定址存取SFR。
概括就是,這兩塊地址獨立的,你說的兩個數都是不同塊的地址。
⑶ 單片機復位後,SP中的內容為什麼,編程中最好用什麼指令指向更大值
復位後SP=07H。用MOV指令就可以了,52一般設為7FH以後,51一般可以設為5F以後。
MOV
SP,#7FH
MOV
SP,#5FH
等等。
⑷ 當「SP被賦值後」單片機復位後其值應為多少
SP被賦值後單片機復位後其值應為:
SP值為07H。
復位期間不產生ALET和~PSEN信號。
復位後PC值為0000H。
P0---P3口值為FFH。
⑸ 51單片機系統復位後,SP初始化為多少 壓的第一個數放在哪裡堆棧區域只能設置在哪
系統復位後,SP初始化為07H關於堆棧中第一個數不同作者編寫程序時,初始化堆棧指令也不完全相同,這是作者的習慣問題MCS-51單片的堆棧原則上可以設在內部RAM的任意區域內 。但是,一般設在31H~7FH的范圍之間
⑹ 單片機上電復位後,SP的初值為多少當P0口用作數據/地址匯流排時 需要接( )
SP的初始值是
07H
當P0用做數據地址匯流排
時,需要接緩存器
74HC373
⑺ 為什麼單片機復位後SP的值寫為60H(應該說30-7F都是可以的啊)
單片機復位後SP的值一般要用一條指令賦值為60H,這只是個別人寫程序的愛好與習慣罷了,沒有任何規定必須是賦值60H,更沒有任何原因必須選60H。
就單片機復位後,SP=07H,不用重新賦值也是可以的,否則,為什麼當初設計者會這么設計呢。由於51單片機的堆棧是向上增長的,所以,為了避免堆棧區與用戶數據區互相影響,才將SP設置在60H以後,比較合理的是賦值為6FH,這樣堆棧區可用70H~7FH,預留有16個單元足夠,也不浪費。
⑻ 單片機復位後,堆棧指針sp的值如果不對其修改會有什麼情況
對於51單片機復位後,堆棧指針sp的值為07H,如果不對其修改,會有情況,這要寫程序時是怎樣使用工作寄存器的。當程序中有調用子程序的指令,或有中斷服務程序時,要有堆棧操作,就會從08H單元開始使用堆棧區。而從08H單元開始正是1區工作寄存器區,如果程序中用到了1區的寄存器R0~R7,那麼堆棧操後將會破壞了R0~R7的數據。
⑼ 當「SP被賦值後」單片機復位後其值應為多少
單片機復位後,應注意:
1、復位期間不產生ALET和~PSEN信號,表明在復位期間不會有任何取指操作。
2、復位後PC值為0000H。
3、SP值為07H。
4、P0---P3口值為FFH。
5、其餘各寄存器在使用時一般先賦值。
⑽ 單片機復位後PC.SP.P1~P3的初始狀態
51單片機復位後PC.SP.P1~P3的初始狀態分別為:0000H,07H,F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