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追蹤路由

linux追蹤路由

發布時間:2022-09-28 02:46:06

linux路由追蹤命令是什麼

一般是traceroute

㈡ linux查看路由命令應該怎麼做

linux的路由設置命令主要是route:
1、添加路由命令: route add -net 192.168.0.0/24 gw 192.168.0.1 增加一個到192.168.X.X的網段,網關為192.168.0.1。
2、刪除路由命令:route del -net 192.168.0.0/24 gw 192.168.0.1
3、新增默認路由: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4、查詢路由表 : route -n

㈢ linux必學的60個命令

Linux常用的命令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安裝和登錄命令、文件處理命令、系統管理相關命令、網路操作命令、系統安全相關命令、其它命令。

安裝和登錄命令:login、shutdown、halt、reboot、install、mount、umount、chsh、exit、last。

文件處理命令:file、mkdir、grep、dd、find、mv、ls、diff、cat、ln。

系統管理相關命令:df、top、free、quota、at、lp、adser、groupadd、kill、crontab。

網路操作命令:ifconfig、ip、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rlogin、rcp、finger、mail、 nslookup。

系統安全相關命令:passwd、su、umask、chgrp、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其它命令:tar、unzip、gunzip、unarj、mtools、man、unendcode、uudecode。

Linux簡介

Linux,全稱GNU/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Linux得到了來自全世界軟體愛好者、組織、公司的支持。

它除了在伺服器方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外,在個人電腦、嵌入式系統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使用者不僅可以直觀地獲取該操作系統的實現機制,而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修改完善Linux,使其最大化地適應用戶的需要。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體。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路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不僅僅是被網路運維人員當作伺服器使用,甚至當作網路防火牆,這是Linux的一大亮點。

㈣ Linux 命令大全

linux上可用的命令分別是在/usr/bin,
/usr/sbin,
/bin,
/sbin這些目錄當中,可以用man命令查看每一個命令的使用手冊,用man查出來的,是最靠譜

㈤ 在Linux中查詢路由器的情況,用什麼命令

linux 中查詢路由使用 route 命令.

linux route命令的使用詳解
route命令用於顯示和操作IP路由表。要實現兩個不同的子網之間的通信,需要一台連接兩個網路的路由器,或者同時位於兩個網路的網關來實現。在Linux系統中,設置路由通常是 為了解決以下問題:該Linux系統在一個區域網中,區域網中有一個網關,能夠讓機器訪問Internet,那麼就需要將這台機器的IP地址設置為 Linux機器的默認路由。要注意的是,直接在命令行下執行route命令來添加路由,不會永久保存,當網卡重啟或者機器重啟之後,該路由就失效了;要想永久保存,有如下方法:

1.在/etc/rc.local里添加
2.在/etc/sysconfig/network里添加到末尾
3./etc/sysconfig/static-router :
any net x.x.x.x/24 gw y.y.y.y

格式:route
格式:/sbin/route
用於列印路由表(display the current routing table)。
在非root用戶使用時需要使用完整路徑執行route命令。

命令參數
[root@linux ~]# route [-nee]
[root@linux ~]# route add [-net|-host] [網域或主機] netmask [mask] [gw|dev]
[root@linux ~]# route del [-net|-host] [網域或主機] netmask [mask] [gw|dev]
觀察的參數:
-n :不要使用通訊協定或主機名稱,直接使用 IP 或 port number;
-ee :使用更詳細的資訊來顯示
增加 (add) 與刪除 (del) 路由的相關參數:
-net :表示後面接的路由為一個網域;
-host :表示後面接的為連接到單部主機的路由;
netmask :與網域有關,可以設定 netmask 決定網域的大小;
gw :gateway 的簡寫,後續接的是 IP 的數值喔,與 dev 不同;
dev :如果只是要指定由那一塊網路卡連線出去,則使用這個設定,後面接 eth0 等

格式:route -n
格式:/sbin/route -n
用於列印路由表,加上-n參數就是在輸出的信息中不列印主機名而直接列印ip地址。

格式:route add default gw {IP-ADDRESS} {INTERFACE-NAME}
用於設置默認路由,其中,
參數{IP-ADDRESS): 用於指定路由器(網關)的IP地址;
參數{INTERFACE-NAME}: 用於指定介面名稱,如eth0。使用/sbin/ifconfig -a可以顯示所有介面信息。

例:route add default gw mango

格式:route add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ev {INTERFACE-NAME}
添加到指定網路的路由規則,其中
參數{NETWORK-ADDRESS}: 用於指定網路地址
參數{NETMASK}: 用於指定子網掩碼
參數{INTERFACE-NAME}: 用於指定介面名稱,如eth0。

例1:route add -net 192.56.76.0 netmask 255.255.255.0 dev eth0
例2:route add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dev eth0

格式:route add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reject
設置到指定網路為不可達,避免在連接到這個網路的地址時程序過長時間的等待,直接就知道該網路不可達。

例:route add -net 10.0.0.0 netmask 255.0.0.0 reject

格式:route del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ev {INTERFACE-NAME}
格式:route del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reject
用於刪除路由設置。參數指定的方式與route add相似。

輸出詳解
route命令輸出的路由表欄位含義如下:
Destination 目標
The destination network or destination host. 目標網路或目標主機。

Gateway 網關
The gateway address or '*' if none set. 網關地址,如果沒有就顯示星號。

Genmask 網路掩碼
The netmask for the destination net; '255.255.255.255' for a
host destination and '0.0.0.0' for the default route.

Flags:總共有多個旗標,代表的意義如下:
o U (route is up):該路由是啟動的;
o H (target is a host):目標是一部主機 (IP) 而非網域;
o G (use gateway):需要透過外部的主機 (gateway) 來轉遞封包;
o R (reinstate route for dynamic routing):使用動態路由時,恢復路由資訊的旗標;
o D (dynamically installed by daemon or redirect):已經由服務或轉 port 功能設定為動態路由
o M (modified from routing daemon or redirect):路由已經被修改了;
o ! (reject route):這個路由將不會被接受(用來抵擋不安全的網域!)
o A (installed by addrconf)

o C (cache entry)

Metric 距離、跳數。暫無用。
The 'distance' to the target (usually counted in hops). It is
not used by recent kernels, but may be needed by routing dae-
mons.

Ref 不用管,恆為0。
Number of references to this route. (Not used in the Linux ker-nel.)

Use 該路由被使用的次數,可以粗略估計通向指定網路地址的網路流量。
Count of lookups for the route.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F and
-C this will be either route cache misses (-F) or hits (-C).

Iface 介面,即eth0,eth0等網路介面名
Interface to which packets for this route will be sent.

範例一
單純的觀察路由狀態

[root@linux ~]#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0.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eth0
0.0.0.0 192.168.10.30 0.0.0.0 UG 0 0 0 eth0
[root@linux ~]# route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0.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 255.255.0.0 U 0 0 0 eth0
default server.cluster 0.0.0.0 UG 0 0 0 eth0

此外,觀察一下上面的路由排列順序喔,依序是由小網域(192.168.10.0/24 是 Class C),逐漸到大網域(169.254.0.0/16 Class B) 最後則是預設路由 (0.0.0.0/0.0.0.0)。然後當我們要判斷某個網路封包應該如何傳送的時候,該封包會經由這個路由的過程來判斷喔!舉例來說,我上頭僅有三個路由,若我有一個傳往 192.168.10.20 的封包要傳遞,那首先會找 192.168.10.0/24 這個網域的路由,找到了!所以直接由 eth0 傳送出去;如果是傳送到 Yahoo 的主機呢? Yahoo 的主機 IP 是 202.43.195.52,我通過判斷
1)不是 192.168.10.0/24,
2)不是 169.254.0.0/16 結果到達
3)0/0 時, OK !傳出去了,透過 eth0 將封包傳給 192.168.10.30 那部 gateway 主機啊!所以說,路由是有順序的。因此當你重復設定多個同樣的路由時,例如在你的主機上的兩張網路卡設定為相同網域的 IP 時,會出現什麼情況?會出現如下的情況: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0.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92.168.10.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1
也就是說,由於路由是依照順序來排列與傳送的,所以不論封包是由那個介面 (eth0, eth1) 所接收,都會由上述的 eth0 傳送出去,所以,在一部主機上面設定兩個相同網域的 IP 本身沒有什麼意義!有點多此一舉就是了。除非是類似虛擬主機 (Xen, VMware 等軟體 ) 所架設的多主機時,才會有這個必要~

範例二
[root@linux ~]# route del -net 169.254.0.0 netmask 255.255.0.0 dev eth0
# 上面這個動作可以刪除掉 169.254.0.0/16 這個網域!
# 請注意,在刪除的時候,需要將路由表上面出現的資訊都寫入
# 包括 netmask , dev 等等參數喔!注意注意
[root@linux ~]# route add -net 192.168.100.0 netmask 255.255.255.0 dev eth0
# 透過 route add 來增加一個路由!請注意,這個路由必須要能夠與你互通。

# 舉例來說,如果我下達底下的指令就會顯示錯誤:
route add -net 192.168.200.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200.254
# 因為我的環境內僅有 192.168.10.100 這個 IP ,所以不能與 192.168.200.254這個網段直接使用 MAC 互通!這樣說,可以理解喔!?
[root@linux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0.30
# 增加預設路由的方法!請注意,只要有一個預設路由就夠了喔!
# 在這個地方如果您隨便設定後,記得使用底下的指令重新設定你的網路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如果是要進行路由的刪除與增加,那就得要參考上面的例子了,其實,使用 man route 裡面的資料就很豐富了!仔細查閱一下羅!你只要記得,當出現『SIOCADDRT: Network is unreachable』這個錯誤時,肯定是由於 gw 後面接的 IP 無法直接與您的網域溝通 (Gateway 並不在你的網域內)。

㈥ linux如何查看路由表

關於路由表的一個例子解析
查看命令:netstat -rn
先執行帶-r選項的netstat命令,列出路由表,然後以-n選項再次執行該命令,以數字格式列印出ip地址(我們這樣做是因為路由表中的一些表項是網路地址,而不是主機地址。如果沒有- n選項,netstat命令將搜索文件/etc/networks並列出其中的網路名.。這樣會與另一種形式的名字—網路名加主機名相混淆)。學習Linux可看書籍《Linux就該這么學》。

㈦ linux怎麼traceroute

如果能夠跳過就先跳過,安裝後再找相關的rpm包安裝即可,traceroute這個軟體包用於跟蹤路由信息,如果你不用這個功能也可以不裝。

㈧ Linux系統中tracert命令使用詳解

Linux系統中Tracert命令用來顯示數據包到達目標主機是所經過的路徑。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linux系統中tracert命令使用詳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Linux系統中tracert命令使用詳解

Tracert命令用來顯示數據包到達目標主機所經過的路徑,並顯示到達每個節點的時間。命令功能同Ping類似,但它所獲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詳細得多,它把數據包所走的全部路徑、節點的IP以及花費的時間都顯示出來。該命令比較適用於大型網路。

命令格式:

tracert IP地址或主機名 [-d][-h maximumhops][-j host_list] [-w timeout]

參數含義:

-d 不解析目標主機的名字;

-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到目標地址的最大跳躍數;

-j host_list 按照主機列表中的地址釋放源路由;

-w timeout 指定超時時間間隔,程序默認的時間單位是毫秒。

linux系統中tracert命令用法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computer-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如果不使用參數,將顯示連接情況,如圖2-23所示。

補充:linux系統中tracert命令原理

tracert命令也稱作路由跟蹤命令,用於確定IP資料庫包訪問目標所採取的路徑,通過IP生成時間(TTL)欄位和ICMP錯誤信息來確定,從個網路到主機之間的網路狀況。

tracert命令原理與ping命令為相似,都是通過向目標發送數據包,並通過數據包響應及丟失情況,從而判斷本地與目標主機之間的網路狀況,所不同的是tracert命令能夠反映出網路中各個路由節點信息,以及網路狀況,並且可以用以跟蹤路由節點,以及監控伺服器狀況等作用。

㈨ linux下tracert命令的作用

1.命令格式:
traceroute [參數] [主機]
2.命令功能:
traceroute指令讓你追蹤網路數據包的路由途徑,預設數據包大小是40Bytes,用戶可另行設置。
具體參數格式:traceroute [-dFlnrvx][-f<存活數值>][-g<網關>…][-i<網路界面>][-m<存活數值>][-p<通信埠>][-s<來源地址>][-t<服務類型>][-w<超時秒數>][主機名稱或IP地址][數據包大小] 《Linux就該這么學》 一起學習linux
3.命令參數:
-d 使用Socket層級的排錯功能。
-f 設置第一個檢測數據包的存活數值TTL的大小。
-F 設置勿離斷位。
-g 設置來源路由網關,最多可設置8個。
-i 使用指定的網路界面送出數據包。
-I 使用ICMP回應取代UDP資料信息。
-m 設置檢測數據包的最大存活數值TTL的大小。
-n 直接使用IP地址而非主機名稱。
-p 設置UDP傳輸協議的通信埠。
-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將數據包送到遠端主機上。
-s 設置本地主機送出數據包的IP地址。
-t 設置檢測數據包的TOS數值。
-v 詳細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
-w 設置等待遠端主機回報的時間。
-x 開啟或關閉數據包的正確性檢驗。
4 實例:
實例4.1 : traceroute www..com
實例4.2:跳數設置
命令:traceroute -m 10 www..com

㈩ linux如何查看路由表

使用 route 命令可以查看 Linux 內核路由表。

Route命令是用於操作基於內核ip路由表,它的主要作用是創建一個靜態路由讓指定一個主機或者一個網路通過一個網路介面,如eth0。當使用"add"或者"del"參數時,路由表被修改,如果沒有參數,則顯示路由表當前的內容。

設置內核路由表的命令格式是:

# route [add|del] [-net|-host] target [netmask Nm] [gw Gw] [[dev] If]

(10)linux追蹤路由擴展閱讀

route命令參數介紹:

-c顯示更多信息

-n不解析名字

-v顯示詳細的處理信息

-F顯示發送信息

-C顯示路由緩存

-f清除所有網關入口的路由表。

-p與add命令一起使用時使路由具有永久性。

閱讀全文

與linux追蹤路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在vps上搭建自己的代理伺服器 瀏覽:742
nginxphp埠 瀏覽:401
內臟pdf 瀏覽:150
怎麼看雲伺服器架構 瀏覽:83
我的世界國際服為什麼登不進伺服器 瀏覽:994
微盟程序員老婆 瀏覽:928
intellij創建java 瀏覽:110
java連接odbc 瀏覽:38
啟動修復無法修復電腦命令提示符 瀏覽:359
手機編程是什麼 瀏覽:98
山東移動程序員 瀏覽:163
蘇州java程序員培訓學校 瀏覽:477
單片機液晶驅動 瀏覽:854
魔拆app里能拆到什麼 瀏覽:130
新預演算法的立法理念 瀏覽:144
wdcpphp的路徑 瀏覽:134
單片機p0口電阻 瀏覽:926
瀏覽器中調簡訊文件夾 瀏覽:594
五菱宏光空調壓縮機 瀏覽:68
為什麼app佔用幾百兆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