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清空數據

linux清空數據

發布時間:2022-10-01 14:55:58

① 怎麼清空linux上的所有數據

使用rm命令直接刪除所有的文件即可。
rm -f *
或者
rm -f * .

② linux系統怎麼清理磁碟空間

1:清理殘余的配置文件

一般而言,當從 Ubuntu 系統中刪除了一個軟體之後,該軟體的殘余配置文件並沒有被刪除。如果確信以後不再使用該軟體,那麼保留其配置文件實在沒有必要,所以大可一並刪除之。

要刪除某個軟體的殘余配置文件,可以執行下面的操作:

在終端中執行 sudo synaptic,以便啟動 Synaptic 包管理工具。

點擊 Synaptic 右下角的 Status 按鈕進行切換。

現在,應該能夠在 Synaptic 的左邊看到 Not installed (resial config)。選擇它即可在右邊看到包含有殘余配置文件的包,可以在此選擇刪除該包。

2:清理下載的緩存包

在 Ubuntu 中通過 sudo apt-get install 安裝軟體時,其下載的包都緩存在 /var/cache/apt/archives/ 目錄中。如果要清理掉這些已下載的緩存包,那麼可以執行命令:

sudo apt-get autoclean

sudo apt-get clean

3:清理不再需要的包

在 Ubuntu 系統中安裝軟體時,該軟體的依賴通常也會自動安裝上。那麼,在刪除該軟體後,其依賴可能需要我們手動刪除之。可以運行 sudo apt-get autoremove 命令來解決這個問題。

4:清理無用的語言文件

Ubuntu 與其他 Linux 發行版一樣,是一個支持多語言界面的系統。其實,對使用自己母語的我們來說,通常保留中文即可,也可以保留自己所需要使用的語言,如英文。其他的語言文件則沒有必要保留。

為了清理這些無用的語言文件,需要在 Ubuntu 系統中安裝一個名為 localepurge 的小工具。

安裝 localepurge 是十分簡單的,只需執行 sudo aptitude install localepurge 命令就可以了。在安裝的過程中,程序會提示進入如下圖所示的畫面中進行配置。

localepurge

使用空格鍵可以選擇需要保留的區域配置,其他的則會被刪除。當以後在安裝程序時,此工具也會自動執行,勿需再次配置。中文用戶保留zh、zh_CN、zh_CN.*

5:清理無用的翻譯內容

可以使用 trans-purge 這組小工具來清理 *.desktop、mime-database、gconf schema 中的無用翻譯內容。

trans-purge 這組小工具使用過程如下:

下載源代碼:

wgethttp://pcman.sayya.org/desktop-purge.c
wgethttp://pcman.sayya.org/mime-purge.c
wgethttp://pcman.sayya.org/gconf-purge.c

安裝編譯依賴:

sudoapt-getinstalllibglib2.0-dev
編譯程序:
gcc`pkg-configglib-2.0--cflags--libs`-odesktop-purgedesktop-purge.c
gcc`pkg-configglib-2.0--cflags--libs`-omime-purgemime-purge.c
gcc`pkg-configglib-2.0--cflags--libs`-ogconf-purgegconf-purge.c
安裝程序:
sudocpdesktop-purge/usr/bin/
sudocpmime-purge/usr/bin/
sudocpgconf-purge/usr/bin/
執行清理:
手動清理:
sudodesktop-purge
sudomime-purge
sudogconf-purge

自動清理:

讓每次 apt-get 安裝軟體後自動進行清理。創建 /etc/apt/apt.conf.d/99-transpurge 文件,並添加下列內容:

DPkg
{
Post-Invoke{"if[$(psw-p"$PPID"|grep-cremove)!=1];then/usr/bin/desktop-purge>/dev/null;/usr/bin/mime-purge>/dev/null;/usr/bin/gconf-purge>/dev/null;elseexit0;fi";};
};

警告:無用翻譯在清除後無法還原

③ 如何清除linux的內存緩存,緩沖和交換空間

linux和其他操作系統一樣,已經實現了很有效的內存管理機制,但是任何一個進程損壞了系統的內存,那麼你就必須清理它,linux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刷新\清除RAM緩存。
注意:並不是什麼時候都需要清除RAM緩存的,大家都知道,linux查找數據都是優先從RAM緩存中查找的,一旦清空緩存,所有的數據都需要從磁碟讀取,所以只在需要的時候清空緩存,才是正確的選擇。
如何清除linux緩存?
1.只清除PageCache:

# 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2.清除dentries and inodes

# sync;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3.同時清除PageCache和dentries and inodes

#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對上面的命令的解釋:
sync將會刷新系統的buffer 緩存。
根據官方內核文檔描述,對drop_caches寫入值將會在不殺死任何應用服務的情況下清空緩存。
在生產環境中建議使用echo 1,因為它會優先清空磁碟緩存。

效果展示:

使用shell腳本自動在晚上2點清除RAM緩存:

vim clearcache.sh
#!/bin/bash
echo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 chmod 755 clearcache.sh
# crontab -e
0 3 * * * /path/to/clearcache.sh

如何清除交換空間?
簡單的清除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
1
# swapoff -a && swapon -a

結合上面的腳本:

vim clearcache.sh
#!/bin/bash
echo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 swapoff -a && swapon -a &&
printf '\n%s\n' 'Ram-cache and Swap Cleared'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滿意請採納,謝謝!

④ linux 清除緩存 釋放內存

這里的默認顯示單位是kb,我的伺服器是128G內存,所以數字顯得比較大。這個命令幾乎是每一個使用過Linux的人必會的命令,但越是這樣的命令,似乎真正明白的人越少(我是說比例越少)。一般情況下,對此命令輸出的理解可以分這幾個層次:

1.不了解。這樣的人的第一反應是:天啊,內存用了好多,70個多G,可是我幾乎沒有運行什麼大程序啊?為什麼會這樣?Linux好占內存!

2.自以為很了解。這樣的人一般評估過會說:嗯,根據我專業的眼光看的出來,內存才用了17G左右,還有很多剩餘內存可用。buffers/cache佔用的較多,說明系統中有進程曾經讀寫過文件,但是不要緊,這部分內存是當空閑來用的。

3.真的很了解。這種人的反應反而讓人感覺最不懂Linux,他們的反應是:free顯示的是這樣,好吧我知道了。神馬?你問我這些內存夠不夠,我當然不知道啦!我特么怎麼知道你程序怎麼寫的?

根據目前網路上技術文檔的內容,我相信絕大多數了解一點Linux的人應該處在第二種層次。大家普遍認為,buffers和cached所佔用的內存空間是可以在內存壓力較大的時候被釋放當做空閑空間用的。但真的是這樣么?在論證這個題目之前,我們先簡要介紹一下buffers和cached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buffer/cache?

buffer和cache是兩個在計算機技術中被用濫的名詞,放在不通語境下會有不同的意義。在Linux的內存管理中,這里的buffer指Linux內存的:Buffer cache。這里的cache指Linux內存中的:Page cache。翻譯成中文可以叫做緩沖區緩存和頁面緩存。在歷史上,它們一個(buffer)被用來當成對io設備寫的緩存,而另一個(cache)被用來當作對io設備的讀緩存,這里的io設備,主要指的是塊設備文件和文件系統上的普通文件。但是現在,它們的意義已經不一樣了。在當前的內核中,page cache顧名思義就是針對內存頁的緩存,說白了就是,如果有內存是以page進行分配管理的,都可以使用page cache作為其緩存來管理使用。當然,不是所有的內存都是以頁(page)進行管理的,也有很多是針對塊(block)進行管理的,這部分內存使用如果要用到cache功能,則都集中到buffer cache中來使用。(從這個角度出發,是不是buffer cache改名叫做block cache更好?)然而,也不是所有塊(block)都有固定長度,系統上塊的長度主要是根據所使用的塊設備決定的,而頁長度在X86上無論是32位還是64位都是4k。

明白了這兩套緩存系統的區別,就可以理解它們究竟都可以用來做什麼了。

什麼是page cache?

Page cache主要用來作為文件系統上的文件數據的緩存來用,尤其是針對當進程對文件有read/write操作的時候。如果你仔細想想的話,作為可以映射文件到內存的系統調用:mmap是不是很自然的也應該用到page cache?在當前的系統實現里,page cache也被作為其它文件類型的緩存設備來用,所以事實上page cache也負責了大部分的塊設備文件的緩存工作。

什麼是buffer cache?

Buffer cache則主要是設計用來在系統對塊設備進行讀寫的時候,對塊進行數據緩存的系統來使用。這意味著某些對塊的操作會使用buffer cache進行緩存,比如我們在格式化文件系統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兩個緩存系統是一起配合使用的,比如當我們對一個文件進行寫操作的時候,page cache的內容會被改變,而buffer cache則可以用來將page標記為不同的緩沖區,並記錄是哪一個緩沖區被修改了。這樣,內核在後續執行臟數據的回寫(writeback)時,就不用將整個page寫回,而只需要寫回修改的部分即可。

如何回收cache?

Linux內核會在內存將要耗盡的時候,觸發內存回收的工作,以便釋放出內存給急需內存的進程使用。一般情況下,這個操作中主要的內存釋放都來自於對buffer/cache的釋放。尤其是被使用更多的cache空間。既然它主要用來做緩存,只是在內存夠用的時候加快進程對文件的讀寫速度,那麼在內存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當然有必要清空釋放cache,作為free空間分給相關進程使用。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buffer/cache空間可以被釋放,這個理解是正確的。

⑤ linux資料庫伺服器根目錄dev/sda3滿了如何清理

你看下sda3下的文件是不是都是資料庫文件,如果資料庫文件不是很大,而是那些資料庫日誌很多的話,把那些資料庫日誌文件直接刪除即可,保留幾天的日誌。

⑥ linux刪除正在寫入的文件的數據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8

⑦ 刪的不徹底如何徹底刪除Linux文件

shred徹底刪除文件的方法:
$ shred -u file
shred會用一些隨機內容覆蓋文件所在的節點和數據塊,並刪除文件(-u參數)。
如果想清除的更徹底一點可以加-z 參數,意思是先用隨機數據填充,最後再用0填充。
$ shred -u -z file
shred的詳細參數:
-f, --force 更改許可權允許寫入(如有必要)
-n, --iterations=N 重寫N次,默認為3次
--random-source=FILE 從指定文件讀取數據
-s, --size=N 將文件粉碎為固定大小 (可使用後綴如K、M、C等)
-u, --remove 重寫後截短並移除文件
-v, --verbose 顯示進度
-z, --zero - add 用0覆蓋數據
–help 顯示幫助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⑧ linux怎麼清除history記錄

1、history -a將當前shell會話的歷史命令追加到命令歷史文件中,命令歷史文件是保存歷史命令的配置文件。

⑨ linux下怎樣清空.db後綴的資料庫文件

如果你是想把裡面的內容全部清除了,那很簡單,使用命令:
echo > *.db
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是想將這個資料庫文件中所存放的數據記錄清除掉的話,那你就相應的數據操作命令來刪除就好。進入資料庫之後,再執行SQL語句刪除就可以。

閱讀全文

與linux清空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菱宏光空調壓縮機 瀏覽:64
為什麼app佔用幾百兆 瀏覽:676
自動解壓失敗叫我聯系客服 瀏覽:482
易語言新手源碼 瀏覽:456
oa伺服器必須有固定ip地址 瀏覽:42
傳奇源碼分析是什麼 瀏覽:267
解放壓縮機支架 瀏覽:255
程序員禿頂搞笑相遇 瀏覽:6
IBM手機app商店叫什麼名字 瀏覽:834
jpeg壓縮質量 瀏覽:774
雲伺服器評測對比 瀏覽:145
java日期轉string 瀏覽:221
openfire源碼編譯 瀏覽:897
在線小工具箱引流網站源碼 瀏覽:337
非科班程序員自學 瀏覽:801
壓縮泡沫鞋底底材 瀏覽:219
程序員職場第一課2正確的溝通 瀏覽:679
遇到不合法app應該怎麼辦 瀏覽:91
匯編程序編譯後的文件 瀏覽:80
大智慧均線源碼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