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年頭,如果精通51單片機,模電,數電,可以找什麼工作能找月5000K薪以上的嗎
-
北漂和廣深5000的話很正常--
-不過需要幾個要素-
第一,敲門磚最好有,不然難有機會面試!(文憑)
第二,自己精通?那至少得准備一個自己設計的實驗產品,即使是簡單的LED流水也算!
第三,自己厲害有自信的話,可以跟老闆談任務制,就是做完一個項目獎金加多少%!完成項目越多越好!
第四,呆一個地方久點,這樣的話,你在公司做的歷史項目,永久給你獎金,只要項目還在使用中!
第五,既然精通,那去找公司研究所或者研發部,這樣的話5天8小時5K不是問題的!
第六,職位--當然是軟硬工程師咯!熟悉公司性質後,可以向總工程師發展,1W一個月!
第七,經驗越高越好,一手資料都能自己搞定(讀懂E文)。
第八,也是最重要的,工資一口價喊高點,肯定點,但是你心裡要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公司項目!
-
以上由我北京同學和深圳同學平時交流得出!自己則暫時在廣州悟出!
個人見解,基本就這樣了!
希望能幫助到你!
2. 怎麼樣才算精通51單片機 希望一些資深 有工作經驗的談談 在下是在校大三生 想向嵌入式軟體方面發展
精通兩個字,我覺得作為本科生最好不要談,如果真要寫到簡歷里去的話,最好用熟練掌握這類的詞語,否則會讓內行人笑話,覺得你自視比較高(有時候再多問問,一般沒有太多經驗的學生就很容易露馬腳)。
我玩了10多年單片機,最初從51起步,到AVR、PIC、合泰、義隆、三星、STM這些我都接觸過,不過我自己感覺還不敢說精通,單片機裡面內容太多,硬體設計稍微好一些,軟體設計演算法什麼都可以說無窮無盡,實現功能只是最簡單的第一步,後面要考慮如何使系統實現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可維護性(最好不容易壞,而且生產過程調試要簡單,最好不要調),要做的工作多著呢。舉個現實的例子,你做一個溫度控制器,把一個電熱水壺的水溫控制在室溫到100度中間的任意一個溫度上(溫度可以設定),控制精度0.05攝氏度,你用51做做看看。
對於51,我個人感覺,資料比較多,但性能總體一般,像AT89S52之類的性價比極低,而STC單片機可靠性還存在疑問。51隻是你學單片機的第一步,但絕不能作為自己精通單片機的標志。有機會多去一些工程設計網站看看,你會看到更廣闊的一個世界,同時能看到自己是如何微不足道了。
3. 51單片機如何使用
使用51單片機需要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至少要搭建一個最小系統;
2、你需要編制一個51的控製程序;
3、你需要將程序編譯連接成HEX或BIN格式的代碼並下載或燒錄到51單片機。
這樣你就可以使用這款51單片機了。
4. 51單片機已經入門,怎樣才能達到精通的境界
自己動手在51單片機上移植一個uCos-ii的操作系統,做一個有按鍵、顯示、實時時鍾、串口通訊等功能的系統,做完了就差不多了。
我認識一個51的高手,20年前曾經用51做過一個近百萬像素的LED點陣,我很佩服他。
5. 精通51單片機的說說
我理解你問的是為什麼要執行setb P3.4/P3.5後才能做計數端用,對嗎?
1、單片機的IO口是雙向的,既可以輸入也可以輸出,其內部結構是帶有一個弱上拉電阻的,這個電阻的下面是一個受IO口(輸出)控制的晶體管。
2、作輸出用時,當你clr P3.4時,這個晶體管導通,於是輸出低電平;當你setb P3.4時,這個晶體管截止,由那個弱上拉電阻將輸出拉到高電平。
3、做輸入用時,P3.4的電平應該由外部電路決定。但此時如果前述的那個晶體管導通,那麼外部無論如何也無法將P3.4驅動到高電平(導通的晶體管等效電阻很小)。此時只能將P3.4口置1,也就是讓那個晶體管截止,因為上拉電阻很弱(阻值較大,一般幾十K歐姆),所以外部電路很容易驅動P3.4到高或者低電平。
4、計數端(P3.4、P3.5)是「輸入」端,所以需要將其輸出置1。實際上所有IO端作輸入端用的時候,都需要將其埠輸出置1.
5、至於P0驅動LED,那是另一個問題,它是用於輸出的,不用於輸入。你的LED正極接Vcc,負極接P0.x,當其輸出低時,前述的晶體管導通,有電流流過LED就亮了,反之晶體管截止,沒有電流LED就不會亮。這是通常的用法,因為簡單且功耗低,其實完全可以反過來(高電平亮,低電平滅),有興趣你可以自己想想如何實現。
6. 請問怎樣才算學會單片機51
網上有很多賣單片機實驗板的,買個100元以內的看看,你要是自己能設計出來這個,就算是學會了。
7. c51單片機要學成什麼樣才能算學好了,並且可以接觸其他單片機
可以這么講,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即使做了一輩子51單片機設計,也不會說自己51單片機學好了。原因在於,搞51單片機開發,不是能使用開發板編程、能畫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圖、能做PCB、甚至能搞什麼飛控、機器人就算學好了。這好比武術,真正的大師強調的的是內功,而不是拍幾個花架子。
以我的經驗,搞51單片機開發是一項系統的綜合性工程,學習永無止境。那麼搞51單片機的內功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對各種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源電路、控制電路、感測電路、數據採集處理電路、通信電路甚至抗干擾電路、防雷擊電路等等都爛熟於胸,應用得心應手。同時對編程能力、編程技巧、編程演算法、編程語言都掌握的十分全面。最重要的是,做出的產品經得起實踐檢驗,這也只能算一名合格工程師。
至於說什麼時候可以接觸其他單片機,這個問題倒簡單,隨時隨地。因為一個善於學習的人,知道怎麼分配精力,怎麼學習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有利。
8. 入門了51單片機後該怎樣去提升,精通,給個具體做法
工科是實踐的學科,唯有動手做項目才能事半功倍。
單片機是智能化儀器的核心器件,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而不是數據處理。單片機必須與外圍電路構成一個完整的數字系統,才能完成特定的功能。基本的輸入電路有:按鍵、鍵盤矩陣、A/D、脈沖計數;輸出電路有:七段數碼管、LCD、D/A、繼電器、可控硅。學會編程式控制制這些硬體,還有中斷、定時器、通信等模塊也要掌握。
僅有一塊單片機開發板是不夠的,要買一塊麵包板,再買一些元器件,動手搭建電路,檢驗自己的能力。
實踐一段時間後,自己覺得有收獲,對單片機確實感興趣,就可以開始學習新的單片機知識,如精簡指令集(RISC)的 單片機,如 PIC 系列。
9. 51單片機要學得很精嗎
1.51很簡單,也很重要,主流的單片機都是在此基礎上,所以務必把基礎打好。
2.「學精」這個詞本來就沒有標准,個人認為能用51做一些小製作就OK了,能把51的功能都弄懂就行了,重要的是一種單片機的思想,有這種思想,多難的單片機都可以學會。
3.總之,把51學好是基礎,但沒必要「學精」,學會一種思想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