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什麼好用的linux終端模擬軟體嗎
推薦Xshell,linux最常用的終端模擬器。功能強大而且相對安全,支持SSH、SFTP、TELNET、RLOGIN和SERIAL。支持SSH1、SSH2以及Microsoft
Windows平台的TELNET協議。支持分頁環境、支持動態埠轉發、支持自定義鍵映射、支持用戶定義按鈕、支持VB腳本、支持IPv6、支持國際語言的UNICODE終端。
Xshell可以直接在Windows界面下訪問遠程端不同系統下的伺服器,從而更好地進行終端的遠程式控制制,且終端用戶還可根據需要在任何給定的時間中運用多個終端會話,以及與不同主機比較終端輸出或者給不同主機發送同一組命令,且還有著超多的功能包括標簽環境。廣泛拆分窗口、同步輸入和會話管理等來方便用戶的工作。
與其他同類型的終端模擬軟體相比,軟體的Screen不會閃屏,並且可以回滾,鍵盤映射的兼容性也比較好,可以展現tunnel等功能,並支持布局切換,同時它還支持ZModem協議,還支持tab、自定義腳本、保存密碼、多機管理等功能。
Xshell:
Xshell中文官網
⑵ Arch Linux是什麼
Arc Linux(或稱Arc)是一種以輕量簡潔為設計理念的Linux發行版。其開發團隊秉承簡潔、優雅、正確和代碼最小化的設計宗旨。Arc Linux項目受CRUX啟發,由Judd Vinet於2002年啟動。基本簡介 ArchLinux是個針對i686優化的linux發行版。最初靈感源於 Per Lideacute;n 開發的一個非常不錯的CRUX發行版。Arch 基本理念是快速、輕巧、彈性與簡單。其提供的安裝盤只包含安裝所需的基本系統,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選擇配置安裝相應的軟體。Archlinux採用滾動升級方式,提供多數軟體的最新穩定版本。 使用ArchLinux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快速、輕巧,一個基本的Archlinux系統只需要幾百M的磁碟空間。你或許會問ArchLinux有Gentoo、Crux快嗎?ArchLinux和Gentoo、Crux一樣快.他們的速度沒什麼區別。但要Gentoo、Crux構造出一個完整的桌面環境至少需要10小時,ArchLinux大約只需要1小時。也許你會說,Debian和Ubuntu的軟體包管理方式很方便!呵呵,Debian和Ubuntu有apt-get,ArchLinux則有pacman,而且ArchLinux依賴關系簡單! 你只要在AcrhLinux執行以下pacman -Syu你的系統就會被更新到最新!ArchLinux很喜歡新的產品。Archlinux 在distrowatch上的排名增長很快,足以證明Archlinux是一個優秀的發行版。基本技術 Archlinux使用自己的包管理器mdash;mdash;打包黨(Pacman),它把簡單的二進制包和易用的包構建系統結合在一起。用戶可以很容易地管理和定製包,不管是官方的Arch軟體包、用戶私人的軟體包還是第三方的包。分支系統也允許用戶很容易地編譯和維護用戶自定義的build腳本,軟體包和分支,從而促進社區的發展。軟體起源 Archlinux 產生於2003年初。最初的設計思想來源於兩個Linux發行版:PLD和CRUX。PLD採用的是 apt-get作為rpm系統的前端,便於系統的升級;CRUX 的軟體包的打包方式十分簡單,就是最簡單的tar.gz包,更易於管理和維護。但是它們都有很大的缺點:PLD採用的是 rpm系統,rpm 體系過於復雜,特別是依賴關繫上;CRUX的包管理又過於簡單,包文件連基本的包信息都沒有,而且是完全沒有依賴關系檢測的。於是,Archlinux 對這兩個發行版進行特性的綜合,揚長避短。最初的Archlinux 是Judd 用 LFS搭建起來的。
⑶ 哪個linux系統好用
redhat centos是用的比較多的 網上資料也多例如老男孩 《linux就該這么學》等等
⑷ 阿里雲輕量應用伺服器(Aliyun Linux鏡像)購買成功如何配置
在伺服器列表中點擊你要進入的輕量應用伺服器,能夠看到下圖中的控制台界面。
左側是操作功能列表,建站常用的功能全在這里了,只要把這里幾個功能操作一遍,就能輕松建站不求人。
右側是點擊左側功能區之後,看到對應的詳細信息和操作引導,照著做就很輕松完成了。
⑸ linux進程為什麼輕量
輕量級的進程是線程
⑹ 求 推薦個輕量linux 主要功能就是瀏覽器上網 頁
紅旗 ubunt以前常玩,現在不玩了
⑺ 我要個很輕量的中文LINUX桌面OS,安裝後大小在1.6G以內,開機內存佔用在50M以內,使用DEB或者RPM軟體包
Debian ……
定製安裝,安裝時用 LXDE 或者 XFCE界面就行了。
其實用 GNOME 界面也是沒問題的。不過你這個內存容量,啟動程序後就是問題了。所以雖好還是用內存佔用小的界面。瀏覽器也不要用太強大的……內存是問題的……
⑻ linux操作系統好用嗎
從Linux操作系統出現開始,使用Linux替代Windows的觀點和期待就一直存在。經過多年的發展,Linux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桌面計算機領域的佔有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當下的Linux操作系統是否已經在實用性上達到目標了呢?Linux距離Windows還有多遠的距離呢?
系統功能非常接近
對Linux持質疑態度的人們總是抱有一個論調,那就是在使用Linux系統之後,他們將無法完成在Windows平台上所進行的工作。
其實單純從具備的功能來說,Linux並不比Windows遜色,無論是處理日常辦公任務,還是進行一些家庭娛樂活動,Linux都可以輕松完成。可以說,Linux在桌面領域已經可以完成95%以上的Windows職能。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和Windows相比,Linux在一些方面還有所欠缺。
比如作為一個娛樂平台,在游戲軟體的支持方面,Windows令Linux陣營無法在短期內超越。不過反過來分析,也有不少工作是Linux系統可以完成而Windows卻很難完成的。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就是Linux的多桌面功能。一直以來這都是Linux在桌面系統領域引以為傲的功能,而內核級別的可定製能力以及在線式的應用程序獲取,也證明了Linux在模式上的優越性。
當然,由於Linux是一種產自技術圈子的操作系統軟體,在軟體技術領域一些成果發布的時候,也往往呈現出在Linux平台上發布早於Windows平台的態勢。事實上,從功能層面來說,Linux已經可以看作是一個主流的、成熟的操作系統了。
技術型與用戶型產品
盡管Linux具有了和Windows一樣的應用功能支持,甚至在某些方面支持的應用比Windows還要多。但事實上,Linux並沒有超越Windows成為最受歡迎的桌面操作系統,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用戶的使用習慣。
一般情況下,用戶會對自己所使用的產品有所期望,並猜測其功能和使用方法,進而在使用過程中形成經驗。我們通常將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指導用戶與產品進行交互的思維心理模型,稱為使用者模式。
從技術角度來看,Linux有很多Windows無法比擬的優勢。也許我們應該把Linux稱作是具有企業級技術的桌面操作系統。不過作為一種軟體產品,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將技術要素轉化成在用戶接受程度上的提升,將是決定用戶對產品認可度的核心問題。
微軟的操作系統從設計伊始就從使用者模式出發,並在數次產品版本更迭中汲取了大量的用戶意見,所以才能夠具備突出的易用性。
而對於Linux操作系統來說,設計者模式往往是與使用者模式並駕齊驅的,很多設計是從開發團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出發研製的。
即使Linux能夠從社區獲得一些用戶介面設計方面的反饋,但是由於整個系統是由不同套件組成,也即是由不同團隊設計的,在意見的匯總以及設計的統合方面,Linux還面臨一定困難。
對於使用了多年Windows操作系統的用戶來說,早已熟悉了該系統的各種慣例,而正是這種慣性,增加了用戶使用Windows時的親切感和舒適感。
對於計算機新手而言,也許學習Windows和學習Linux的差別並不太大。但是對於類似本專題中酒店行業用戶這樣的企業來說,要從Windows環境轉換到Linux環境,就會面臨著一定的阻力和成本壓力。
入主桌面尚待時日
如果不考慮Windows先入為主所帶來的各種效應,Linux成為能夠抗衡Windows的桌面操作系統,甚至超越Windows還需要很長時間嗎?也許我們無法預知確切的答案,不過這確實不是短期內能夠達到的目標,因為這不僅與產品特性有關,很大程度還在於「標准」。
雖然多種多樣的Linux發行版使得Linux陣營看起來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同時也使得有不同需要的用戶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產品版本,但是這種現狀對Linux陣營的幫助更大還是阻礙更大呢?這是一個值得開發者深思的問題。
從本質上來說,Linux這個詞涵蓋的范圍只是操作系統的內核部分。在內核基礎上,製作各種發行版的團隊整合了用戶界面和各種應用程序,才形成了最終應用於用戶的Linux套件。而這些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與Linux內核並沒有嚴格的一對一關系。
Linux既可以使用GNOME提供的圖形界面功能,也可以選擇使用KDE,而OpenOffice這樣的大型套件也可以在包括Linux在內的多種系統平台上使用。這意味著Linux系統的形態可以有很大的差別,這也使得各個Linux發行版之間難以獲得全面的統一。產品眾多、缺乏標准已經成為阻礙Linux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此外,標准方面的困難還包含另一層含義,那就是不同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和Linux之間始終沒有一個很好的互操作標准,這也增加了目前的Windows用戶走向Linux的擔心。
例如,雖然通過Wine這樣的程序,Linux能夠通過模擬的方式執行Windows程序,但對於日益復雜、包含大量周邊組件的Windows應用,Wine很難達到理想的兼容性。
一個在全球消費者領域獲得成功的桌面操作系統,必須要跨越單純的產品層面,成為一個符合行業標准、符合市場規律的產品,這是Linux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
走向未來 適者為王
最早,投身到Linux陣營當中的是一些想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想通過自身努力優化這個世界的理想家。而隨著Linux的成熟,不斷有更多的人因為Linux適合他們特定的需要而選擇Linux。
可以說,現在的Linux對那些特殊的用戶群體具有極高的實用性。例如對於對病毒極度頭痛的用戶、想在非主流配置上運行主流軟體功能的用戶、需要更多定製能力的用戶以及那些無力購買Windows的用戶來說,Linux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而對於那些只有一般需要的用戶,Linux也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它能夠完成大部分用戶的大部分工作。
但是,任何事物都符合適者生存這一道理。如果Linux想要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獲得成功,還必須付出大量的努力。
如果Linux不適合你現在的應用需求,你仍可以對其保持關注,隨著更多的人不斷為Linux做出貢獻,Linux的盛夏也許很快就能到來。
鏈接:Linux的實用性之路
1991年,Linus Torvalds公開了自己編寫的操作系統內核,這個小東西還只是一個自製的玩具,不過已經開始在少量人群中傳播。
1993年,Linux 1.0版本使用GPL進行發布,引起了技術團體的高度興趣,並引發了大量的研究、討論和思考活動。
1994年,Slackware作為基於Linux內核的第一個商業產品被開發出來,這意味著Linux的成熟度達到了在更多用戶計算機上運行的目標。
1996年,美國國家標准技術局確認1.2.13版本的Linux符合POSIX標准,這為Linux在商業領域的更大發展開辟了道路。
1999年,紅旗、中軟、Xteam、藍點等中文版Linux發行版開始在市場上展開爭奪,此時中文Linux的技術意味要大於產品化和易用性的考量,絕大多數用戶對Linux尚處於懷疑和觀望的階段。
同樣是在1999年,2.2版本的Linux內核大量增加了各種設備驅動程序,使得試用和使用Linux的用戶有了大幅度增長,提高了非技術用戶群體接受該系統的可能。
2001年,2.4版本內核發布,Linux發行版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在可用性上發展迅速,有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應用Linux系統。
2003年,2.6版本內核發布,對64位處理器、嵌入式處理器、文件系統、網路協議等方面的增強大大擴展了Linux的應用外延,底層的極大完善為Linux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006和2007年間,由於微軟在時隔多年之後終於再推新版Windows操作系統,以及涉及開源軟體產品的多次重量級收購合並,Linux產品在壓力下前行,在實用性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真正開始對Windows系統產生威脅。
⑼ 哪個linux發行版本最輕量
900MB內存已經不小了,接近1GB了,10G已經足夠安裝紅帽了,不要期望什麼輕量級版本,無論你的機器是專門用途的如網頁伺服器,還是自己當桌面使用,都是安裝紅帽版本為最好,如何很注重速度和性能,那就安裝紅帽企業版,就是調查優的問題,關閉不使用的服務,主要服務則優化配置文件的參數,如果你還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可以試著重新編譯內核,紅帽企業版是可以定製得很好的,就好像你帶著一個工具包,裡面有很多工具,但真正用到的就是一兩個工具,其它仍然放在工具包備用
⑽ linux那個版本最好用
目前主流和常用的Linux版本主要有:
1、Redhat 版本5.5和6.0最新;培訓、學習、應用、知名度最高的Linux發行版本,對硬體兼容性來說也比較不錯,版本更新很快,對新硬體和新技術支持較好。
2、Debian 版本5.0和6.0最新;社區版的Linux來說是較好的,文檔和資料較多,尤其是英文的。但在國內的佔有率有一定的局限性。關鍵是上手難,但在所有的Linux發行版本中,這個版本應該說是最自由的。
3、SuSe 版本11和11.4最新;最華麗的Linux發行版,很多人都這樣說,X windows和程序應用方面做得確實不錯。尤其與Microsoft的合作關系,應該是在所有的Linux發行版本中最親密的。
4、Ubuntu 版本9和10最新;最近幾年出來的,主要指Server版本,強項就是其desktop版,應用實在太廣泛了。
5、Centos 版本5.4和6.0最新;這個發行版主要是Redhat企業版的社區版,基本上跟redhat是兼容的,相對來說局限性教少。很多人都喜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