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用單片機驅動電機(3V,300mA),求具體驅動電路圖,越簡單越好
用單片機的管教連接一個三極體的基極,如下圖,三極體需要選擇最大電流大於300ma即可,這是最簡單的驅動電路
⑵ 51單片機最小系統 怎麼用小電流驅動大電流電路圖
三極體,紫薯布丁
⑶ 單片機驅動12V繼電器,如下電路的問題,求大神指點
左邊是內部電源,右邊是要輸出的電源,這樣的構成是可以的;
只要電源的容量足夠,是不會影響繼電器工作的;
⑷ 單片機PWM控制大電流,使其穩定可調驅動電路怎麼做
那就要現在MOS管G極門閥電壓低的管子PWM來自單片機電壓幅度為5V,所以G極門閥電壓必需低於5V的NMOS管,不然MOS不能很好導通,是電路效率低,管子發熱。使用這種管子就不需要驅動,比如2SK2844(東芝)最大工作電壓30V 工作電流35A 完全滿足你的 12W 100W的需要 還有一個容易買到的管子是IRF540。
⑸ 如何用單片機5V輸出驅動24V的電路
tlp521的三極體做功率驅動很不現實的。
首先,tlp521不是線性光耦,也就是說你給驅動端的5v電平,光耦另一端輸出的電流不確定。
其次,tlp521的輸出驅動電流很小,你這個電流太大,目前還沒有聽說用光耦做驅動器件的,並且三極體耐壓也不夠。
加一個mos管是最好的選擇,可以用一個p溝道的mos管,比如ir4435,兩塊錢搞定,直接用光耦驅動它就可以了。
補充:你要是想用繼電器的話也好辦,用8050三極體來驅動繼電器,你可以直接把三極體接在8255上,也可以把三極體接在光耦的輸出上,8050很常用的。
在8050的基極上串連一個1k的電阻,接在8255或是光耦的輸出端,記得加下拉電阻,10k夠了,8050的集電極接繼電器的控制端,射極接地,繼電器的另一個控制端接驅動電壓,然後用1n4148二極體(隨便一個二極體就可以,只要不是穩壓二極體,推薦4148)反向並聯在繼電器的兩個控制端上,繼電器另一端接燈泡,搞定了,這個電路我敢打包票,肯定沒有問題。直接用光耦驅繼電器太難為它了。
⑹ 單片機控制MOS管驅動12V電機電路
之所以用MOS驅動是因為單片機I/O驅動能力很弱(一般只有500mA左右的電流)。D14的作用是為Q1和Q4組成的互補輸出電路提供開啟電壓,讓Q1、Q4始終在開啟狀態。電源改成12V你不需要改任何東西。
⑺ 單片機PWM驅動電路
其中DC-IN 為 20V DC-OUT 為根據需要輸出電壓,可能為5V,可能為12V。VCC為5V。PWM為單片機輸出信號。DC-OUT輸出電流最大為2A(其中2圖中8050僅1.5A,是否有合適的三極體推薦)
⑻ 關於51單片機輸入/輸出口電壓和電流以及加驅動電路的問題
作為輸出埠:P0可吸收可輸出電流,多大不是很清楚,驅動LED沒問題,驅動NPN、PNP三極體都沒有問題。
P1P2P3隻能吸收電流,不能輸出電流(如第一種說法中提的「這個電流比較小」,而第二種說法里的「驅動NPN三極體也沒有問題」就需要實驗證明一下了,因為這個電流實在太小了),如特別需要,可外接上拉電阻。
輸出電流指得是輸出1時帶負載,吸收電流指得是輸出0時帶負載。
另外不同廠家的51單片機具體參數可能不同,不同型號的也不同。
我說的指的是ATMEL的AT89S51,至於Intel的MCS51早停產了,估計要找也不到了。
第三種說法:輸入指的是埠做輸入埠,比如P0.1做輸入,你會給它一個電壓,它根據你給的電壓是大於2.4V還是小於0.4V來判斷你給的是1還是0信號。而輸出指的是你將P0.1口作為輸出口時:輸出1,P0.1引腳的電壓接近於這個單片機的電源電壓,輸出0,P0.1電壓接近於0V。
⑼ 單片機IO口電流驅動問題
單片機的IO口,有一定的負載能力(灌電流,漏型),但電流很小,一般在10mA以內。所以,10個發光二極體,一個IO是無法同時驅動的,需要驅動一下,比如接入ULN2804等。
⑽ 單片機控制大電流
可以加大功率場效應管驅動,單片機可以直接驅動場效應管
電機繞組兩端要加電容濾波,要不然,不僅電機發熱嚴重,還易損壞大功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