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nux操作系統 安裝步驟
事先檢查:
基本上你必須先檢查一下你的武裝配備喔:
· 下載並燒錄 Red Hat 7.2 的可開機光碟:不要問我如何燒錄~~
enigma-i386-disc1.iso
enigma-i386-disc2.iso
強烈的建議您不要使用 HTTP 來捉這兩個檔案,就是不要使用 IE 或者是 Netscape 之類的瀏覽器來捉這兩個檔案,因為檔案太大了,在傳輸的過程中會有捉錯的情況,所以就會很麻煩....建議使用續傳軟體,或者是直接以 FTP 軟體到中山大學的 FTP 站捉,不但具有續傳功能不怕斷線,捉到的檔案也會比較正常(已經有很多朋友在 BBS 上面留言,發現捉的檔案無法燒錄啰!)。此外,也建議直接下載新的核心,以方便後來的核心編譯工作!目前新的核心已經出到了 linux-2.4.17 (截至 2002/02/16 為止),通常 VBird 都是在中山大學下載的,你可以到底下來看看呦!
中山大學關於核心
再提醒一次喔!由於 Red Hat 7.1 到 Red Hat 7.2 這兩版都是使用 kernel 2.4.xx 的系統核心,所以你必須要下載的是 2.4.xx 版本的核心喔!以 VBird 為例,目前個人都是使用 linux-2.4.17.tar.gz 這一個檔案的啦!你也可以在我們這里下載喔!
linux-2.4.17.tar.gz
· 進入 BIOS 設定開機順序:
基本上如果是不太舊的版子都會支援光碟開機的,使用 CD-ROM 開機的好處是比較快,而且也不用再去做 Linux 安裝開機片,確認的方法如下:
o 按電源鍵開機;
o 在進入系統之前會出現 Del 字樣(每個廠牌不太相同),此時按下鍵盤上的 Delete 鍵;
o 進入 BIOS 之後以方向鍵選擇 『BIOS Features Setup』這一項,或者是 『Advanced BIOS Features』,不管如何,反正只要看到 『BIOS Features』字樣的那一項就對了!;
o 將方向鍵移動至 『Boot Sequence』 或者是 『First Boot Device』; 這一項,按鍵盤上的『Page Up』 或 『Page Down』 按鍵,選擇『CD-ROM』 為第一開機順位即可。這里注意一下,如果你的機器並不支援 CD-ROM 開機的話,你一定找不到 CD-ROM 這一項,這時請製作開機片吧,並將此項調整為『A』為第一順位;
o 按鍵盤上 『ESC』 鍵退出;
o 將方向鍵移動至 『Save and Exit』 這一項按 『Enter』 及 『Y』 確認後重新開機即可!
· 製作 Linux 開機片:
a. 隨便找一台 Windows 電腦,開啟 MS-DOS 視窗;
b. 將可開機 Linux 光碟放入光碟機中,在 MS-DOS 視窗鍵入:
C:\WINDOWS> cd E:\dosutils
上面的 E 為你的光碟機代號;
c. 在 DOS 提示字元下鍵入:
E:\dosutils> rawrite -f e:\images\boot.img -d a:
上面的 e 為你的光碟機代號,這時在軟碟機放入一片空白的軟碟片後,按『Enter』即可。
開始安裝:
這樣就准備妥當了!正式進入安裝吧!特別說明,由於 VBird 不太喜歡使用 X-Windows 系統,所以通常我都使用文字介面安裝的,因此底下將以 文字 介面作為介紹,而且,由於許多畫面不是很重要,因此 VBird 並沒有將畫面秀出來喔!
1. 開機==>放入 Red Hat 7.2 的光碟機後,以 CD-ROM 開機或者以剛剛做好的 Linux 軟碟開機;
2. 選擇安裝模式==>進入歡迎畫面,之後在『 boot: 』的地方輸入:『 text 』以文字介面安裝!這個時候 Red Hat 會載入一些模組,所以會花費一些時間。
3. 選擇語系==>然後在選擇語系的地方輸入『 English 』;因為文字介面好象沒有支援中文的樣子!?
4. 鍵盤模式==>同樣的,鍵盤先選擇『 us 』即可;
5. 滑鼠模式==>由於我沒有滑鼠,所以直接按『 tab 』鍵到『 OK 』按下 Enter 即可;
6. 歡迎畫面==>按 Enter 即可;
7. 選擇系統模式==>如前所述,這里共分為 Workstation, Server 與 Custom 等等,由於 Workstation 與 Server 會將你舊有的硬碟 Partition 給殺掉,因此我們就直接以『 Custom System 』來安裝吧!
8. 要不要 Linux 自動幫你規劃硬碟==>開什麼玩笑!當然要自己規劃自己的硬碟啰!請選擇『 Manually partition 』這一項;
9. 選擇硬碟分割工具==>硬碟分割工具當然是選擇比較簡單的啦!那麼我們就選擇『 Disk Druid 』這個有點像圖形介面的咚咚吧!
10. 硬碟分割==>進入 Disk Druid 介面之後,應該有點像底下的圖,不過由於 VBird 不會捉圖,所以底下的畫面是『錯誤的』喔! Red Hat 7.2 版已經不是這個樣子的圖示了!因為他還有加入 ext3 呢!呵呵!不過基本的使用方式還是差不多啦!底下來說一說吧
基本上你會看到類似上面的話面,總共會顯示你的目前硬碟的磁區,如上面說的,『 Primary IDE 的硬碟中的 Mater 為 hda 』!這點請特別留意啰!好了,如果你要將舊有的 FAT 磁區安裝 Linux 的話,那麼你就必須將該磁區『 Delete 』掉才行,不論如何,請看一下你的剩餘硬碟資料空間(註:常常有很多的朋友來信問到,咦!我的 E 槽明明還有 5GB 的空間,為什麼不能安裝 Linux 呢?!就是這個問題啦!因為 Linux 的磁區與 Windows 的 FAT 並不相同呀!所以你必須將原有的 FAT 磁區砍掉後,才能規劃出新的 Linux 磁區呀!所以要看一下硬碟的 Free 喔!)我這里建議的分割方式有機種(請注意,第三個安裝的選項是關於 Proxy 的設定方面,如果你要安裝 Proxy 套件的話,才建議多加這些磁區!因為據說這樣分割的硬碟會讓 Proxy 的效能比較好!):
1. 另外,進入每一個磁區之後,你必須要決定:
『 Mount point 』就是磁區啦;
『 Filesystem type 』除了一定要有一個 Swap 之外,你可以選擇 Ext3 這個新的磁區喔!似乎有稍微快一點呢;
『 hda, hdb 』這個是硬碟啦!這里請小心選擇!
『 Fixed Size 』由於我們都需要給每一個磁區固定的大小,所以這里就選擇 Fixed Size 這一個,但是在最後一個磁區(通常是 /backup 這一個)時,我通常都會選擇『 Fillall available space 』將其他剩下的空間都給他!
『 Force to be a primary partition 』除非特別需求,例如你的這個磁區是開機區,但是卻可能落在 8 GB 以後的磁區內,那麼才需要將這個勾選,否則這個選項不要管他!
『 Check for bad blocks 』除非你的硬碟是有壞軌的,否則『千萬不要選』不然硬碟檢查真的好慢....好慢.....
VBird 的分割結果(3.6 GB 硬碟):
/dev/hda1 2204 /
/dev/hda2 996 /var
/dev/hda3 502 /backup
/dev/hda5 100 /proxy1
/dev/hda6 100 /proxy2
/dev/hda7 100 /proxy3
/dev/hda8 100 /proxy4
/dev/hda9 64 Swap
2. 選擇安裝的開機管理系統==>Red Hat 7.2 提供兩個開機管理系統,由於 VBird 比較習慣使用 Lilo ,所以這里我是選擇『 Lilo Boot Loader 』的!如果你要試一試其他的多重開機控制軟體,不反對啦!但是,這里 VBird 仍是以 Lilo 來作為說明的!
3. 選擇開機管理系統安裝的磁區==>如果沒有特殊的需要,就直接選擇『 MBR Master Boot Record 』吧!
4. 載入額外的模組==>這個選項專門提供給系統中特殊裝置使用的!由於我們的裝置都很普通,所以這里就按『 OK 』跳過去吧!
5. 開機系統的名稱==>你可以選擇其他的名稱,當然也可以不用理他,以預設的名稱輸入之,例如,如果你已經存在有 Windows 系統,那麼很可能 Lilo 秀出來的卻是 DOS 字樣,你可以修改啦!這個可以在未來 Lilo 的部分說明,所以先不要管啦!
6. 網路卡設定==>『先再次強調,VBird 這一次的安裝是預計要安裝兩塊螃蟹卡的,由於具有相同的晶片組,所以我在安裝的時候僅先安裝一塊而已!並且,這一塊網路卡預設是做為內部虛擬網路之用的!另外一塊會在後面才安裝上去!』。如果你不是使用很奇怪的卡,那麼這個步驟應該會出現網路卡的設定的!(我在這個步驟中預設是當作內部網路之用!所以先給他一個虛擬 IP 喔!)
首先將 DHCP 前面的 [*] 取消(按空白鍵);
然後按上下鍵來設定你的網路條件成為:
IP:192.168.1.2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2
Primary DNS:139.175.10.20
Secondary DNS:163.28.112.1
7. 主機名稱的設定==>給自己一個名字吧!例如我的主機為 vbird.adsldns.org 啰!這里寫錯也不要緊,後面會提到修改 host name 的方法!
8. 防火牆的設定==>由於我們會在後續的步驟中更改一些防火牆機制,所以這里不用設定啰!選擇『 No Firewall 』那一個項目;
9. 選擇語系==>通常我只選擇兩個語系,分別是『 English 』與『 Taiwan, R. O. C. 』這兩個!
10. 選擇預設語系==>由於我不使用 X-Windows ,而終端機界面(純文字界面的情況下)並沒有辦法提供中文的顯示,選擇中文作為預設的語系反而會在純文字界面下出現亂碼!!所以我都是選擇『 English 』作為我的預設語系啰!
11. 選擇時區==>在台灣,當然選擇『 Asia/Taipei 』啰!
12. 設定密碼==>這里要特別告誡大家,密碼最好『多於八個字元』,並且含有『非英文或數字的特殊符號』為較佳的選擇!當然啰,你也不能忘記呀!選擇 Password 會有兩次,提供你輸入正確的密碼!
13. 設定使用者 ID ==>我這里通常都先不設定的!所以就跳過去吧!先不設定啰!
14. 選擇加密的條件==>也使用預設值就可以了!所以按下『 tab 』鍵移動至『 OK 』後,按下 Enter 吧!
15. 套件選擇==>呵呵!終於來到重頭戲了!底下提供三個選擇,你可以參考看看!通常,如果你的硬碟很大的話,那麼將游標移動到最底下,選擇『 Every thing 』來個完全安裝即可!但是為了安全性,不建議選擇 Every Thing 啦!VBird 建議以『建議二』的方式來安裝,不過,如果你的硬碟很小的話,那麼就選擇『建議一』來安裝吧!無論如何, VBird 的系統中是以『 建議二 』安裝的!
1. 大概就這樣吧!若想要跟 VBird 一樣的系統,那就直接以『建議二』安裝啰!
2. 開始正式安裝啰==>這個時候系統會跟你說:『安裝的過程中,會將資訊都記錄在 /var/install.tmp 檔案中』不理他,直接給他『 OK 』下去!然後系統就會正式的作底下的工作啰:
1. 先 Formating ,這個動作蠻快的,但是如果你前面選擇了『 check bad blocks 』那麼可能就會花很長一段時間!
2. 再來是 Copying files ,然後是:
3. Package Installation !通常是蠻快的,由於我們安裝的套件並不多!不過,如果你是選擇 Every Thing 的話,那麼可能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喔!過程中需要抽換光碟片喔!
3. 製作開機片==>Boot Disk 最好作一下吧!有備而無患呀!
4. 完成安裝==>螢幕顯示出 Complet 的時候,哈哈!恭喜你啦!這樣就 OK 啰!
注意事項:
· 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你的安裝過程會跟我的不一樣?!呵呵!由於 VBird 的安裝是比較簡易的,包括我也沒有安裝 X-Windows 呀!所以當然也就沒有 X-Windows 的測試的畫面啰!因此,如果你再安裝的過程中選擇了跟我不一樣的套件,不用擔心,安裝過程會有些許的不相同的!
· 在安裝完成之後,請千萬記得『取出光碟片』,不然又會在進入一次安裝畫面喔!
· 同時建議,安裝完成之後,請進入您的 BIOS 當中,將開機的順序改回來『 C、A 』或『 C only 』反正就是讓硬碟開機啦!
好了!這樣應該就已經安裝完畢了!請繼續往下看看吧!而且,相當的建議您,在正式的進行架站之前,請依序看一下底下的網頁,最好不要跳著看,不然的話,嘿嘿嘿嘿!出現什麼問題可不要怪我!因為,照著順序看會對你的 Linux 認識比較有幫助啦
B. linux操作系統怎麼安裝
一、安裝前的准備
Linux安裝光碟支持由光碟機啟動安裝,用戶只要對BIOS進行相應設置,就可以由光碟直接啟動進入Linux的安裝界面。在正式安裝Linux操作系統之前,用戶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硬碟空間
Linux需要在硬碟上建立自己的磁碟分區,如果用戶不希望對現有系統下的硬碟進行重新分區,建議使用一些第三方工具軟體,如Partition Magic等,對硬碟上已經存在的分區進行壓縮,從而為安裝Linux騰出足夠空間。用戶需要為Linux預留大約500兆硬碟空間,既可以位於已經存在的擴展分區,也可以是沒有被劃分分區的硬碟空間。Red Hat Linux 6.0可以在安裝過程中自己創建分區,所以用戶所要做的只是為Linux操作系統預留足夠的硬碟空間即可。
2.記錄用戶機器硬體配置信息
雖然Linux的安裝過程已經被盡可能的簡化,但是Linux仍然有可能不能自動檢測到用戶系統中的所有硬體配置。用戶在安裝過程中可能要回答某些硬體的設置問題,為了保證安裝的系統可用,好用,建議用戶在安裝之前記錄下系統的硬體配置信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在Windows下用滑鼠右擊「我的電腦」,選中「屬性」,在出現的對話框中點擊「設備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戶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用戶尤其應當注意顯示器、顯卡和音效卡的配置情況。
二、開始安裝
注意,在啟動Linux的安裝過程之後,沒有類似Windows系統安裝中「退出安裝」的功能選項。如果用戶在安裝過程中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不能繼續進行安裝時,可以同時按下「Ctrl+Alt+Delete」鍵退出安裝過程,等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之後重新進行安裝。
Red Hat Linux的安裝過程採用圖形界面,由鍵盤進行控制。其中「Tab」鍵用於在不同的選項之間移動,空格鍵用於選定或取消對某一項的選擇,「Enter」鍵用於按動屏幕中高亮度突出顯示的按鈕。在屏幕的底部顯示可能會用到的鍵盤命令。
1.啟動安裝過程
安裝過程一開始,首先出現歡迎對話框,用戶按「Enter」鍵繼續。Red Hat先會詢問用戶使用何種語言、用戶使用的鍵盤類型(默認選項為美式鍵盤」)以及安裝軟體的位置(選擇「本地CD-ROM)。在隨後的升級或安裝系統的詢問中選擇「安裝」,使用何種安裝類型選擇「自定義安裝」。
Red Hat在用戶對上述問題作出答復之後,檢測用戶系統中是否存在SCSI 設備。如果Linux自己沒有找到任何的SCSI 設備,就會詢問用戶是否使用了SCSI 設備。大多數用戶可以回答「否」,如果用戶確實使用了SCSI 設備,就要在列出的SCSI 設備驅動中進行選擇,並提供一些基本的配置參數以便使Linux系統能夠正常使用該設備。
2.使用Disk Druid建立Linux文件系統
在第1個過程結束之後,Red Hat將會提示用戶建立Linux文件系統。在被詢問使用何種工具時,選擇Disk Druid。(見^22020305a^1)
現在用戶需要在預留的硬碟空間中創建兩個分區。第一個分區作為Linux的根(root)分區,用於安裝Linux文件。第二個分區作為交換分區,用於補充用戶的物理內存。該分區相當於Windows 系統中的交換文件,但是Linux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交換分區。在硬碟預留空間添加分區的方法如下:
按「F1」鍵添加分區,輸入「/」作為安裝點(mount point),選擇Linux Native(Linux本地分區)作為分區類型,然後在設定完分區大小之後按「OK」完成分區添加過程。
用戶可以按照同樣的步驟添加一個交換分區。注意「安裝點」一項空出,選擇「Linux Swap」作為分區類型,交換分區的大小不能低於用戶物理內存的實際大小。例如,如果用戶內存為36MB,交換分區的大小至少應當為36MB。
Disk Druid將會顯示出用戶添加的兩個分區的信息:一個較大的根分區和一個較小的交換分區。用戶選擇「OK」,當Red Hat詢問用戶是否將所做的改動保存到分區表時回答「是」。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分區的添加過程。
在添加完分區之後,用戶需要對新分區進行格式化。Red Hat首先格式化交換分區,然後再格式化根分區。建議用戶在格式化過程中選擇「檢查損壞的區塊」選項。
3.安裝可選軟體包
用戶可能已經發現在Red Hat Linux光碟中,除了核心操作系統之外,還含有大量功能強大的實用軟體。如圖像處理功能可以與Photoshop媲美的Gimp,使用廣泛的Web伺服器Apache等。Linux的安裝程序規定了一組默認安裝的軟體,包括E-mail客戶端軟體、Telnet、 FTP 以及Web瀏覽器等。但是在默認情況下將不安裝列印機支持程序和DOS/Windows 連接程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安裝哪些軟體。(見^22020305b^2)
下面對Linux的X Window系統做一個簡單介紹。X Window系統為用戶提供了Linux系統下類似於Windows系統的圖形化用戶界面。但是與Windows不同,X Window支持多個介面,其中包括最著名的GNOME和KDE。X Window並不直接決定用戶的桌面環境,而是由X Window的一個部件窗口管理器進行控制。目前流行的窗口管理器有幾十種之多,其中一些採用類似Win 95/98 的用戶介面,而另外一些則模仿Mac系統的用戶介面。GNOME和KDE都屬於桌面環境,在窗口管理器之上提供一系列方便用戶使用Linux系統的工具和應用程序。
這里筆者對X Window系統進行介紹的目的是希望用戶理解。如果需要在Linux系統中使用圖形界面,就應當確保在系統的安裝過程中選擇安裝了所有必需的X Window軟體包,包括GNOME和KDE。GNOME 有可能已經被設定為默認安裝軟體,用戶只有通過手動選擇安裝KDE。
一旦用戶選擇了需要安裝的所有軟體包,點擊「OK」,然後Red Hat 就會告訴用戶將要創建安裝記錄,再次選擇「OK」之後,安裝程序開始將用戶選定的軟體復制到硬碟上。當復制過程中出現黑屏時,用戶大可不必緊張,因為這是安裝程序啟動了自帶的屏幕保護程序。用戶可以通過點擊任何一個鍵盤鍵回到安裝界面。
接下
我要在筆記本上安裝如下操作系統
1、Vista Home Basic
2、ubuntu linux 8.04
3、fedora 9
4、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應該按照怎樣的順序安裝呢,最好要在GRUB的啟動菜單選擇想要啟動的操作系統。
安裝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C. 如何在Linux系統上安裝和配置Backup Exec 12.5 Oracle Agent
BE11d的Oracle Agent與以前的版本有本質的不同,它採用RMAN來備份Oracle資料庫,也支持Linux系統上的Oracle資料庫,很多用戶對它的配置還不熟悉,特別是在Linux系統上的配置,下面是我所做的一個配置實例。中文部分是我加的說明。
[root@ora10g lib]#/opt/VRTSralus/bin/AgentConfig // 安裝好RALUS之後,請使用root用戶來配置代理程序。
Symantec Backup Exec Remote Agent Utility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Configure database access
2. Configure Oracle instance information
3.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1 // 要完成兩個部分的配置,資料庫訪問和Oracle實例,下面先配置資料庫訪問。
Configuring machine information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Add system credentials for Oracle operations
2. Edit system credentials used for Oracle operations
3. Remove system credentials used for Oracle operations
4. View system credentials used for Oracle operations
5.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1 // 添加新的Linux系統級訪問憑據。
Enter a user name that has local system credentials: oracle // Oracle是Linux上面的用戶,它必須是beoper組的成員。usermod -G將用戶加入多個組//usermod –G groupusername
Enter the password:
Re-enter password:
Validating credentials.......
Do you want to use the full computer name/IP address for Oracle operations? (Y/N):n // 指定名字的好處是,避免因為計算機名字或IP地址的變化導致Recovery Catalog中的記錄信息混亂。
Do you want to use a custom port to connect to the media server ring Oracle operations? (Y/N): n
// 默認的埠號是5633,建議不要改動它,除非這個埠己經被其它應用程序佔用,如果這里做出了改變,介質伺服器端也要做同樣的修改。
Commit Oracle operation settings to the configuration file? (Y/N): y
SUCCESS: Successfully added the entry to the configuration file.
//上述配置中的計算機名(如果沒有指定就是在介質伺服器上連接這台機器時所使用的名字或IP地址),用戶名和密碼必須也介質伺服器全局選項中Oracle選項頁中配置的為Oracle和DB2所設置的驗證信息完全一致。
Configuring machine information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Add system credentials for Oracle operations
2. Edit system credentials used for Oracle operations
3. Remove system credentials used for Oracle operations
4. View system credentials used for Oracle operations
5.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5
Symantec Backup Exec Remote Agent Utility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Configure database access
2. Configure Oracle instance information
3.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2 // 下面來配置Oracle實例信息。
If this computer is a RAC node, you must perform additional steps for configuration before you continue. Refer to the readme for these additional steps.
Configuring the Oracle Agent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Add a new Oracle instance to protect
2. Edit an existing Oracle instance
3. Delete an existing Oracle instance
4. View Oracle instance entries that have been added in the Remote Agent Utility
5.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1
Select an Oracle instance to configure
Entry 1. orcl // 如果RALUS檢測到了系統中的Oracle實例,實例名會列在這里供用戶選擇,如果你的實例名沒有出現在這里,請檢查Listener和資料庫的狀態。
Enter the number 0 to go back
Enter your selection: 1
Enter the Oracle database SYSDBA user name: sys // Oralce DBA的賬號,推薦使用sys。
Enter the Oracle database SYSDBA password:
Re-enter password:
Validating credentials.......
Enter the media server name or IP address: be11d // 這里輸入介質伺服器的名字
Do you use a recovery catalog? (Y/N):n // 如果你己經安裝好了用做Recovery Catalog的實例並做了初始化,就在這里輸入實例名和登錄賬號,如果沒有Recovery Catalog就選n,RMAN編錄信息將被寫入控制文件。
Do you want to use a customized job template? (Y/N): n // 這里不需要定義作業模板名,因為你在RMAN腳本中可以使用send 「NBBSA_JOB_TEMPLATE=模板名」命令為每個備份指定不同的模板名,當然你要預先在介質伺服器端創建好這個模板。
Commit Oracle operation settings to the configuration file? (Y/N): y
Renamed file /u01/app/oracle/oracle/proct/10.2.0/db_1/lib/libobk.so to /u01/app/oracle/oracle/proct/10.2.0/db_1/lib/libob
Created symbolic link for /opt/VRTSralus/bin/libobk.so at /u01/app/oracle/oracle/proct/10.2.0/db_1/lib/libobk.so // 配置向導在Oracle資料庫的庫文件目錄下將libobk.so鏈接到RALUS的文件,BE接管了RMAN向磁帶機寫入數據的備份介面,RMAN向 sbt或sbt_tape設備寫入數據時,RALUS會把數據傳送到介質伺服器。
SUCCESS: Successfully added the entry to the configuration file.
Configuring the Oracle Agent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Add a new Oracle instance to protect
2. Edit an existing Oracle instance
3. Delete an existing Oracle instance
4. View Oracle instance entries that have been added in the Remote Agent Utility
5.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5
Symantec Backup Exec Remote Agent Utility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ptions:
1. Configure database access
2. Configure Oracle instance information
3. Quit
Please enter your selection: 3
[root@ora10g lib]# /etc/init.d/VRTSralus.init start // 配置完成,啟動RALUS。
Starting Symantec Backup Exec Remote Agent ......
Starting Symantec Backup Exec Remote Agent: [ OK ]
##################################################################################
安裝代理
安裝文檔
配置agent
主要文件為ralus.cfg這里注意配置格式,需要將media server改為BE server的hostname或者IP address,
1. From the /etc/VRTSralus/ directory, open the RALUS.CFG file using a text editor
2. To add additional media servers, add the following line:
SoftwareVERITASBackup ExecEngineAgentsAgent Directory List <Suffix>=<Media Server Name>
where <Suffix> is a UNIQUE identifier, 'A', 'B', 'C', '1', '2', '3', and where <Media Server Name> is the name or IP address of the Backup Exec 10.x media server.
D. linux無網情況下 如何安裝 sbt
一、下載sbt安裝包
從sbt官網下載地址:http://www.scala-sbt.org/download.html下載安裝包,以sbt-0.13.13.tgz為例。
二、安裝
1、將下載的二進制包移動到/usr/local目錄,解壓縮文件包
tar zxvf sbt-0.13.13.tgz
mv sbt-launcher-packaging-0.13.13 sbt //重命名目錄
2、創建啟動sbt的腳本文件
cd /usr/local/sbt/
vi sbt
在打開的sbt文本文件中添加
#!/bin/bash
SBT_OPTS="-Xms512M -Xmx1536M -Xss1M -XX:+CMSClassUnloadingEnabled -XX:MaxPermSize=256M"
java $SBT_OPTS -jar /usr/local/sbt/bin/sbt-launch.jar "$@"
然後按Esc鍵 輸入 :wq 保存退出,注意紅色字體中的路徑是定位到解壓的sbt文件包中的sbt-launch.jar文件的絕對路徑
3、修改sbt腳本文件許可權
chmod u+x sbt
4、配置PATH環境變數
可以選擇配置~/.bashrc 或 /etc/profile,此處以配置 /etc/profile 為例
vi /etc/profile
在文件尾部添加如下代碼後,保存退出
export PATH=/usr/local/sbt/:$PATH
使配置文件立刻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三、測試sbt是否安裝成功
第一次執行時,會下載一些文件包,然後才能正常使用,要確保聯網了
sbt sbt-version
E. linux軟體安裝方法
你需要先下載軟體,下載之後解壓,然後根據提示進行操作。有關軟體安裝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首先進入條碼標簽列印軟體下載專區,點擊軟體免費下載試用,
全功能試用版,有三個版本,簡體版、繁體版、英文版等,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下載合適的版本。軟體默認下載的是簡體版。
F. LINUX操作系統怎麼安裝
一、安裝前的准備
Linux安裝光碟支持由光碟機啟動安裝,用戶只要對BIOS進行相應設置,就可以由光碟直接啟動進入Linux的安裝界面。在正式安裝Linux操作系統之前,用戶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1.硬碟空間
Linux需要在硬碟上建立自己的磁碟分區,如果用戶不希望對現有系統下的硬碟進行重新分區,建議使用一些第三方工具軟體,如Partition
Magic等,對硬碟上已經存在的分區進行壓縮,從而為安裝Linux騰出足夠空間。用戶需要為Linux預留大約500兆硬碟空間,既可以位於已經存在的擴展分區,也可以是沒有被劃分分區的硬碟空間。Red
Hat
Linux
6.0可以在安裝過程中自己創建分區,所以用戶所要做的只是為Linux操作系統預留足夠的硬碟空間即可。
2.記錄用戶機器硬體配置信息
雖然Linux的安裝過程已經被盡可能的簡化,但是Linux仍然有可能不能自動檢測到用戶系統中的所有硬體配置。用戶在安裝過程中可能要回答某些硬體的設置問題,為了保證安裝的系統可用,好用,建議用戶在安裝之前記錄下系統的硬體配置信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在Windows下用滑鼠右擊「我的電腦」,選中「屬性」,在出現的對話框中點擊「設備管理」。其中包含了用戶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用戶尤其應當注意顯示器、顯卡和音效卡的配置情況。
二、開始安裝
注意,在啟動Linux的安裝過程之後,沒有類似Windows系統安裝中「退出安裝」的功能選項。如果用戶在安裝過程中碰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不能繼續進行安裝時,可以同時按下「Ctrl+Alt+Delete」鍵退出安裝過程,等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之後重新進行安裝。
Red
Hat
Linux的安裝過程採用圖形界面,由鍵盤進行控制。其中「Tab」鍵用於在不同的選項之間移動,空格鍵用於選定或取消對某一項的選擇,「Enter」鍵用於按動屏幕中高亮度突出顯示的按鈕。在屏幕的底部顯示可能會用到的鍵盤命令。
1.啟動安裝過程
安裝過程一開始,首先出現歡迎對話框,用戶按「Enter」鍵繼續。Red
Hat先會詢問用戶使用何種語言、用戶使用的鍵盤類型(默認選項為美式鍵盤」)以及安裝軟體的位置(選擇「本地CD-ROM)。在隨後的升級或安裝系統的詢問中選擇「安裝」,使用何種安裝類型選擇「自定義安裝」。
Red
Hat在用戶對上述問題作出答復之後,檢測用戶系統中是否存在SCSI
設備。如果Linux自己沒有找到任何的SCSI
設備,就會詢問用戶是否使用了SCSI
設備。大多數用戶可以回答「否」,如果用戶確實使用了SCSI
設備,就要在列出的SCSI
設備驅動中進行選擇,並提供一些基本的配置參數以便使Linux系統能夠正常使用該設備。
2.使用Disk
Druid建立Linux文件系統
在第1個過程結束之後,Red
Hat將會提示用戶建立Linux文件系統。在被詢問使用何種工具時,選擇Disk
Druid。(見^22020305a^1)
現在用戶需要在預留的硬碟空間中創建兩個分區。第一個分區作為Linux的根(root)分區,用於安裝Linux文件。第二個分區作為交換分區,用於補充用戶的物理內存。該分區相當於Windows
系統中的交換文件,但是Linux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交換分區。在硬碟預留空間添加分區的方法如下:
按「F1」鍵添加分區,輸入「/」作為安裝點(mount
point),選擇Linux
Native(Linux本地分區)作為分區類型,然後在設定完分區大小之後按「OK」完成分區添加過程。
用戶可以按照同樣的步驟添加一個交換分區。注意「安裝點」一項空出,選擇「Linux
Swap」作為分區類型,交換分區的大小不能低於用戶物理內存的實際大小。例如,如果用戶內存為36MB,交換分區的大小至少應當為36MB。
Disk
Druid將會顯示出用戶添加的兩個分區的信息:一個較大的根分區和一個較小的交換分區。用戶選擇「OK」,當Red
Hat詢問用戶是否將所做的改動保存到分區表時回答「是」。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分區的添加過程。
在添加完分區之後,用戶需要對新分區進行格式化。Red
Hat首先格式化交換分區,然後再格式化根分區。建議用戶在格式化過程中選擇「檢查損壞的區塊」選項。
3.安裝可選軟體包
用戶可能已經發現在Red
Hat
Linux光碟中,除了核心操作系統之外,還含有大量功能強大的實用軟體。如圖像處理功能可以與Photoshop媲美的Gimp,使用廣泛的Web伺服器Apache等。Linux的安裝程序規定了一組默認安裝的軟體,包括E-mail客戶端軟體、Telnet、
FTP
以及Web瀏覽器等。但是在默認情況下將不安裝列印機支持程序和DOS/Windows
連接程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安裝哪些軟體。(見^22020305b^2)
下面對Linux的X
Window系統做一個簡單介紹。X
Window系統為用戶提供了Linux系統下類似於Windows系統的圖形化用戶界面。但是與Windows不同,X
Window支持多個介面,其中包括最著名的GNOME和KDE。X
Window並不直接決定用戶的桌面環境,而是由X
Window的一個部件窗口管理器進行控制。目前流行的窗口管理器有幾十種之多,其中一些採用類似Win
95/98
的用戶介面,而另外一些則模仿Mac系統的用戶介面。GNOME和KDE都屬於桌面環境,在窗口管理器之上提供一系列方便用戶使用Linux系統的工具和應用程序。
這里筆者對X
Window系統進行介紹的目的是希望用戶理解。如果需要在Linux系統中使用圖形界面,就應當確保在系統的安裝過程中選擇安裝了所有必需的X
Window軟體包,包括GNOME和KDE。GNOME
有可能已經被設定為默認安裝軟體,用戶只有通過手動選擇安裝KDE。
一旦用戶選擇了需要安裝的所有軟體包,點擊「OK」,然後Red
Hat
就會告訴用戶將要創建安裝記錄,再次選擇「OK」之後,安裝程序開始將用戶選定的軟體復制到硬碟上。當復制過程中出現黑屏時,用戶大可不必緊張,因為這是安裝程序啟動了自帶的屏幕保護程序。用戶可以通過點擊任何一個鍵盤鍵回到安裝界面。
G. linux無網情況下 如何安裝 sbt
1、下載sbt通用平台壓縮包:sbt-0.13.5.tgz
http://www.scala-sbt.org/download.html
2、建立目錄,解壓文件到所建立目錄
$ sudo tar zxvf sbt-0.13.5.tgz -C /opt/scala/
3、建立啟動sbt的腳本文件
/*選定一個位置,建立啟動sbt的腳本文本文件,如/opt/scala/sbt/ 目錄下面新建文件 名為sbt的文本文件*/
$ cd /opt/scala/sbt/
$ vim sbt
/*在sbt文本文件中添加
SBT_OPTS="-Xms512M -Xmx1536M -Xss1M -XX:+CMSClassUnloadingEnabled -XX:MaxPermSize=256M"
java $SBT_OPTS -jar /opt/scala/sbt/bin/sbt-launch.jar "$@"
然後按esc鍵 輸入 :wq 保存退出,注意紅色字體中的路徑是定位到解壓的sbt文件包中的sbt-launch.jar文件的絕對路徑*/
/×修改sbt文件許可權×/
$ chmod u+x sbt
4、配置PATH環境變數,保證在控制台中可以使用sbt命令
$ vim ~/.bashrc
/*在文件尾部添加如下代碼後,保存退出*/
export PATH=/opt/scala/sbt/:$PATH
/*使配置文件立刻生效*/
$ source ~/.bashrc
5、測試sbt是否安裝成功
/*第一次執行時,會下載一些文件包,然後才能正常使用,要確保聯網了,安裝成功後顯示如下*/
$ sbt sbt-version
[info] Set current project to sbt (in build file:/opt/scala/sbt/)
[info] 0.13.5
H. linux 安裝方法
一,裝一個虛擬機(如果系統配置較高,內存需512)
二,刪除一個空的分區,用來裝LINUX,沒有光碟機,最少電腦里得有一個LINUX的ISO備份.還得有一軟碟機和LINUX啟動盤.
具體操作,有一點點的麻煩.建議多看看這方面的書.如何從硬碟安裝LINX.
詳解從硬碟安裝linux
從硬碟安裝linux
1>從網上下載redhat
iso安裝文件。並放在同一文件夾中
2>用WinISO解開第一張盤的.iso文件(如解到cd1文件加中)不用全部解出,只要
dosutils子文件夾就可以了。
3>進入MS-DOS打開cd1文件夾的dosutils子文件夾(加入cd1在c盤:
c:
cd
cd1
cd
dosutils)運行autoboot.exe
4>根據提示,選擇從硬碟安裝(加入你下載的.iso文件在d:redhat中,就選
擇/hda5
在路徑欄填寫/redhat).
5>接下來您就進入了redhat的安裝界面了。
6>dos下的安裝步驟參照從光碟安裝的步驟.
注意:一定請從dos下安裝,沒有所謂的可以從windows安裝的說法。
把所有幾張的安裝文件iso放到同一文件夾中
我今天才在電腦上裝上了linux8.0!順便把我摸索出來的方法提供給大家,以供參
考!
從網上下載到linux8.0,為.iso文件。用下載到的isobuster軟體釋放為.tao文件
。六個文件全部拷貝到要裝的電腦中。用釋放出來的rawrite.exe和boot.img在
2000下製成啟動盤。用啟動盤啟動,出現安裝畫面按回車鍵。
rh9硬碟安裝指南
1]解開第一張盤的.iso文件,只釋放dosutils文件夾,比如我們把這具文件夾釋
放到c盤[fat32格式]的sutils目錄下。\dosutils里有一個TRANS.TBL,要把此
文件刪除才可以安裝,否則系統提示:hd安裝不支持圖形安裝,system
reboot
2]重啟進入DOS,進入我們前面舉例的c:\dosutils目錄,然後運行
autoboot
選擇本地磁碟安裝即可
注意:
1.解開dosutils文件夾時,最好不要用什麼winiso等等,用mount或者demon
tool等
掛上映象,然後把dosutils拷出來
2.安裝光碟映象一定要放在fat32分區的根目錄下
第二、第三張
redhat
ISO安裝時用不用到的?1>從網上下載redhat
iso安裝文件
。並放在同一文件夾中
I. linux系統怎麼安裝
Linux系統跟windows系統的安裝不大一樣,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Redhat Linux 9.0為例
一、 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關於機器配置:Linux設計之初衷就是用較低的系統配置提供高效率的系統服務!因此安裝Linux並沒有嚴格的系統配置要求,只要Pentium以上的CPU、64MB以上的內存、1GB左右的硬碟空間即可正常安裝基本的Linux系統並能運行一些系統服務;要順暢地運行Linux的圖形界面,建議內存要在128MB以上。
其它硬體支持上:Linux目前支持幾乎所有的處理器(CPU)。另外要提一下,如果你手頭的Linux版本較早的話,可能只支持很少的顯卡、音效卡類型,而一般現在所使用的版本,如本文後例的RedHat Linux9.0,就不需擔心這些了。
關於安裝方式:Redhat Linux 9.0可以有兩種方式進行安裝。一種是硬碟安裝,即從網上直接下載Linux的ISO映像文件。一共包括三個文件①shrike-i386-disc1.iso;②shrike-i386-disc2.iso;③ shrike-i386-disc3.iso,這就好似三張安裝光碟。接著使用Daemon Tool之類的虛擬光碟機軟體將其解壓出來,找到dosutils目錄,執行裡面的autoboot.bat批處理文件即可。
另一種最方便的就是光碟安裝(一般是3CD)。 Redhat Linux 9.0保留了以前版本中的字元模式安裝界面,並同時具有「豪華」的GUI圖形化界面。在開始安裝時RedHat 9會對安裝光碟介質進行檢測,以防止在安裝過程中的因光碟無法讀取等情況造成安裝失敗,非常實用
二、 實際安裝過程。
無論是從硬碟安裝還是光碟安裝,最終都會進入如下的安裝過程。全圖形化界面,我們可以很快上手。
第一步:選擇安裝語言:RedHat支持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語言,當然包括中文。這一步比較簡單,直接選中簡體中文一項點「next」即可。選擇為簡體中文後,剩下的安裝步驟即為全中文,在安裝結束後,Linux的界面也將默認為簡體中文!
第二步:選擇鍵盤類型。在這一步里是要我們選擇在系統上使用的鍵盤布局類型,一般點選其默認「U.S. English」即可
第三步:選擇你的滑鼠類型。這一步和上一步一樣,一般以其默認即可。這里有點小小的問題需注意:盡量在列表中找到與你滑鼠相匹配的類型,否則安裝完成後的系統操作會出現錯誤。比如你還用的是比較 老的串口(扁口)滑鼠,要在「設備」一欄內選擇與其對應的埠
第四步:確定安裝類型。一共提供了四個選擇。上面三項其實是省心設計,因為要定製自己的Linux系統,完全可以選擇第四項「定製」!而如果你想要安裝過程更快一些,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途選擇前面三項。每一項都有說明,大家應該不難理解,這里不在詳述。我們選「定製」進入下一步
第五步:確定磁碟分區方式。REDHAT Linux 9.0提供了兩種分區方式——自動分區和使用DISK DRUID程序進行手動分區。
其中自動分區選擇,如果你是新購的計算機,硬碟上沒有任何操作系統,建議使用此選項,它會自動根據磁碟和內存的大小,分配磁碟空間和SWAP空間。一定注意要是硬碟沒有安裝過任何操作系統,因為它會自動刪除原先硬碟上的數據並格式化成為Linux的分區文件系統(EXT2、EXT3等格式)!
而手動分區就更好一些。如果你的系統已安裝過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統,就可以用這種DISK DRUID程序的方式進行手動分區。利用DISK DRUID可以很方便的對磁碟分區進行刪除、添加和修改
第六步:開始磁碟分區。這是Linux安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Linux有自己的文件系統格式(redhat linux默認為EXT3),而且其分區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無法識別,所以要為Linux單獨開辟一個(或若干個)分區。在使用DISK DRUID對磁碟分區進行操作時,有四個重要的參數需要仔細設定:它們是掛載點、文件系統類型、分區大小以及驅動器
以下對四個參數作個簡單說明:
1、 掛載點:它指定了該分區對應Linux文件系統的哪個目錄。意思就是將不同的物理磁碟上的分區映射到不同的目錄,這樣可以實現將不同的服務程序放在不同的物理磁碟上,當其中一個分區損壞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分區數據。
2、 文件系統類型:可選擇的類型有EXT2、EXT3、REISERFS、SWAP等。前兩個是系統默認類型,SWAP是建立虛擬內存空間。
3、 大小:以MB為單位。這里主要提一下SWAP分區大小,一般設為物理內存的兩倍,如果你的物理內存大於1GB,SWAP分區建議設置為2GB。
4、 驅動器:即是指計算機中有多個物理磁碟,可以很方便的選擇你要進行分區操作的那個物理磁碟。類似於「FDISK」分區中的操作。
第七步:配置引導裝載程序。當你機子還有windows系統存在時,就要注意在這里配置一下了。框內部分即為你機器里安裝的所有系統列表,如果沒有發現其它系統而你確實安裝過的,可以點「添加」進行加入,不然計算機將會默認啟動Linux,你先前的操作系統將無法啟動!點「編輯」可以設定某個系統的啟動等待時間
第八步:網路配置。如果你是撥號上網的話,就直接選NEXT;而如果你是通過區域網或是寬頻上網,就需要填寫IP和網關。到這一步,安裝程序會自動檢測計算機的所有網路設備,故要進行配置,直接點選安裝程序檢測到的本機網路設備,再點「編輯」即可進行配置。可以選擇DHCP動態分配和手動配置兩種方式,請根據你的網路類型而定此步的設置。
第九步:防火牆配置。這一步是網路安全配置。對系統安全要求較高的朋友可以選擇「高級」級別,而一般的用戶勾選「使用默認的防火牆規則」即可。另外就是注意「允許進入」一項,在這里對你的Linux將要開展的一些服務作規劃,如要架設WEB伺服器,上網沖浪,應當勾選「www(HTTP)」一項;「SSH」是一種對系統進行保護的安全機制,建議勾選
接下來是選擇系統默認使用語言、時區選擇、以及設置根口令這三步。由於這幾步沒什麼需要注意的,按其默認點下一步即可,唯有設置根口令一步提醒一下,只有在管理時才使用根帳號。
第十步:欲安裝軟體組選擇。即定製你的Linux程序組,從上往下有「桌面」、「應用程序」、「網路組件」等詳盡的分類,當選定某一個組件後,點擊「細節」可以查看此組件所包含的子組件數(前面也有數字提示)
要使Linux以圖形界面啟動,就點選「X窗口系統」;在「應用程序」中「圖形化互聯網」也應點選,這樣才能在Linux系統下正常的瀏覽網頁及進行各種網路應用。一般說來,在「 程序組件」所示的所有選項中,可以點選右邊的「細節」按鈕一個一個的去看看,挑自己最實用的安裝
第十一步:開始安裝。經過前面十步,現在終於可以開始安裝了。Linux比起windows操作系統的安裝來說,要慢得多,根據你機器的配置情況,此過程會持續一小時左右.期間會讓提示讓你插入第二張、第三張光碟,因此得乖乖的呆在電腦面前!OK,一小時過後,滿足的使用你的Linux系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