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封裝形式的各種封裝形式
封裝大致分為兩類:DIP直插式和SMD貼片形式。具體有:
1、PFPF(plastic flat package)
塑料扁平封裝。塑料QFP 的別稱(見QFP)。
2、MSP(mini square package)
QFI 的別稱(見QFI),在開發初期多稱為MSP。QFI 是日本電子機械工業會規定的名稱。
3、LQFP(low profile quad flat package)
薄型QFP。指封裝本體厚度為1.4mm 的QFP,是日本電子機械工業會根據制定的新QFP外形規格所用的名稱。
4、piggy back
馱載封裝。指配有插座的陶瓷封裝,形關與DIP. QFP. QFN 相似。在開發帶有微機的設備時用於評價程序確認操作。
5、QTCP(quad tape carrier package)
四側引腳帶載封裝。TCP 封裝之一,在絕緣帶上形成引腳並從封裝四個側面引出。是利用TAB 技術的薄型封裝(見TAB. TCP)。
(1)51單片機常用的封裝方式擴展閱讀:
舉例分析封裝類型:
元器件的封裝都是有國際標準的,不同的元器件封裝形式不一樣,即使是同一個器件也可以有多個封裝,例如:
1、貼片三極體:SOT23-2
三極體有三個腳,發射極-基極-集電極,它的封裝就是這三個腿在PCB板上的1:1投影,即,將貼片三極體平放在PCB上後,焊盤與三極體的三個腿正好重合。
2、貼片電阻封裝:0805
貼片電阻有多種封裝規格,如1210,0805,0603,0402等。
3、單片機封裝:LQFP48
相信STC89C51單片機大家都見過,對DIP-40的封裝也都了解,下面看LQFP-48的封裝,這種封裝形式有4個邊,每個邊是12個引腳,一共是48個。
B. AT89C51的封裝形式
AT89C51的封裝形式:DIP40、PLCC44、TQFP44、PQFP44。
AT89C51是一種帶4K位元組FLASH存儲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電壓、高性能CMOS 8位微處理器,俗稱單片機。
管腳說明
VCC:供電電壓。
GND:接地。
P0口:P0口為一個8位漏級開路雙向I/O口,每腳可吸收8TTL門電流。當P0口的管腳第一次寫1時,被定義為高阻輸入。
P0能夠用於外部程序數據存儲器,它可以被定義為數據/地址的低八位。在FIASH編程時,P0口作為原碼輸入口,當FIASH進行校驗時,P0輸出原碼,此時P0外部必須接上拉電阻。
C. 89C51單片機的封裝是什麼
雙列直插的DIP40,貼片的:PLCC44、PQFP44
還有一種COB的封裝形式,中文成為邦定。常常看見一些電路板上有一坨圓圓的黑乎乎的東西就是,這種封裝特點是開發者把寫好的程序寄給生產單片機的廠商,他們直接在出廠前就把程序固定在裡面。然後再賣給你(當然,訂貨量至少要一千或一萬以上的才能做)。這樣能降低成本(一顆晶元才幾毛),保密性高(競爭對手想破解你的產品也沒轍,因為不知道你用的具體是什麼型號的單片機)
D. 51單片機的引腳結構和功能
mcs-51
單片機引腳功能
mcs單片機都採用40引腳的雙列直插封裝方式。圖2-9為引腳排列圖,
40條引腳說明如下:
1、主電源引腳vss和vcc
①
vss接地
②
vcc正常操作時為+5伏電源
2、外接晶振引腳xtal1和xtal2
①
xtal1內部振盪電路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是外接晶體的一個引腳。當採用外部振盪器時,此引腳接地。
②
xtal2內部振盪電路反相放大器的輸出端。是外接晶體的另一端。當採用外部振盪器時,此引腳接外部振盪源。
3、控制或與其它電源復用引腳rst/vpd,ale/
,
和
/vpp
①
rst/vpd
當振盪器運行時,在此引腳上出現兩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由低到高跳變),將使單片機復位
在vcc掉電期間,此引腳可接
圖2-9
8051引腳排列圖
上備用電源,由vpd向內部提供備用電源,以保持內部ram中的數據。
②
ale/
正常操作時為ale功能(允許地址鎖存)提供把地址的低位元組鎖存到外部鎖存器,ale
引腳以不變的頻率(振盪器頻率的
)周期性地發出正脈沖信號。因此,它可用作對外輸出的時鍾,或用於定時目的。但要注意,每當訪問外部數據存儲器時,將跳過一個ale脈沖,ale
端可以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八個lsttl電路。
對於eprom型單片機,在eprom編程期間,此引腳接收編程脈沖(
功能)
③
外部程序存儲器讀選通信號輸出端,在從外部程序存儲取指令(或數據)期間,
在每個機器周期內兩次有效。
同樣可以驅動八lsttl輸入。
④
/vpp
、
/vpp為內部程序存儲器和外部程序存儲器選擇端。當
/vpp為高電平時,訪問內部程序存儲器,當
/vpp
為低電平時,則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
對於eprom型單片機,在eprom編程期間,此引腳上加21伏eprom編程電源(vpp)。
4、輸入/輸出引腳p0.0
-
p0.7,p1.0
-
p1.7,p2.0
-
p2.7,p3.0
-
p3.7。
①
p0口(p0.0
-
p0.7)是一個8位漏極開路型雙向i/o口,在訪問外部存儲器時,它是分時傳送的低位元組地址和數據匯流排,p0口能以吸收電流的方式驅動八個lsttl負載。
②
p1口(p1.0
-
p1.7)是一個帶有內部提升電阻的8位準雙向i/o口。能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四個lsttl負載。。
③
p2口(p2.0
-
p2.7)是一個帶有內部提升電阻的8位準雙向i/o口,在訪問外部存儲器時,它輸出高8位地址。p2口可以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四個lsttl負載。
④
p3口(p3.0
-
p3.7)是一個帶有內部提升電阻的8位準雙向i/o口。能驅動(吸收或輸出電流)四個lsttl負載
E. 51單片機怎麼學
剛接觸單片機的時候可能可以從郭天祥的「十天學會單片機」開始,邊看視頻教程,邊自己編程試試,賣一套他配套的開發板(市面上的單片機開發板包羅萬象,大同小異),雖然他的板子我個人覺得比較貴,但學習的話最好還是一整套都用他的東西吧。一定要試著自己編寫,而不是光看視頻就覺得自己是會了,不去動手寫程序。當然,學單片機的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C語言基礎了,如果用匯編也是可以的,不過個人建議還是用C比較容易上手。基本的教程和程序都走通了之後,可以自己寫一些簡單的小程序,實現一些可視化的效果。比如讓流水燈有不同的變化趨勢等等。 基本上,走通了程序,就算入門了吧。個人感覺,雖然單片機看似簡單,但實際上玩精還是挺有難度的。程序只是一方面,硬體也應該是需要學習的。總之,簡單入門很快,但真正學精需要時間,有機會可以溝通下。
F. 現在的51單片機主要的封裝形式有哪幾種
不同廠家生產的51單片機封裝形式不一樣,管腳數目也可能不同,根據需要和市場供應狀況來選取
G. 大家好,51單片機貼片封裝有哪幾種體積越小越好。用什麼燒錄器
STC系列單片機(屬於 51 & 52),有 8 腳貼片,16腳貼片,20腳貼片 - - - ,
有 STC-ISP 串口燒錄軟體,硬體用 RS232 轉TTL & USB轉TTL(USB轉TTL淘寶價在10元以內)。
H. mcs51 單片機 的封裝形式
at89s52,現在最常用的了
51,52都是51核的機子,就是52內存多了128b,at89系列的基本上都是51結構的。由於教科書上都是40腳的標准51結構(三匯流排),所以推薦8951,52,如果不需要那麼多i/o口,那可以使用at89s2051之類的小晶元也行,還省地方,但這些晶元就不是三匯流排結構了,管腳也比40腳少了不少。另外,at90系列的則是avr核心的機子,但管腳排部都兼容相應的at89xx的機子。
另:at89s系列的機器支持spi模式編程,直接用電腦的usb、lpt或者com口引線出來燒寫程序就行(軟體可以去atmel下),燒寫程序遠比c系列的方便。
I. 求單片機大神解答,我買的設備單片機是STC89C52RC的,是方形的,有44個引腳,有P4口的。
同一類單片機根據應用所需,會形成多種封裝,對51單片機而言,常用的為DIP40封裝,即雙列直插40引腳,參見下圖:
J. 51單片機的引腳結構和功能
T89C2051是精簡版的51單片機,精簡掉了P0口和P2口,只有20引腳,但其內部集成了一個很實用的模擬比較器,特別適合開發精簡的51應用系統,畢竟很多時候我們開發簡單的產品時用不了全部32個I/O口,用AT89C2051更合適,晶元體積更小,而且AT89C2051的工作電壓最低為2.7V,因此可以用來開發兩節5號電池供電的攜帶型產品。
本文以ATMEL公司生產的51系列家族的AT89S51和AT89C2051兩種單片機來講解,兩種單片機是目前最常用的單片機,其中AT89S51為標准51單片機,當然其功能比早期的51單片機更強大,支持ISP在系統編程技術,內置硬體看門狗。。。
一、AT89S51單片機引腳介紹
AT89S51有PDIP、PLCC、TQFP三種封裝方式,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採用40Pin封裝的雙列直接PDIP封裝,外形結構下圖。
晶元共有40個引腳,引腳的排列順序為從靠晶元的缺口(見右圖)左邊那列引腳逆時針數起,依次為1、2、3、4。。。40,其中晶元的1腳頂上有個凹點(見右圖)。在單片機的40個引腳中,電源引腳2根,外接晶體振盪器引腳2根,控制引腳4根以及4組8位可編程I/O引腳32根。
1、主電源引腳(2根)
VCC(Pin40):電源輸入,接+5V電源
GND(Pin20):接地線
2、外接晶振引腳(2根)
XTAL1(Pin19):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入端
XTAL2(Pin20):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出端
3、控制引腳(4根)
RST/VPP(Pin9):復位引腳,引腳上出現2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將使單片機復位。
ALE/PROG(Pin30):地址鎖存允許信號
PSEN(Pin29):外部存儲器讀選通信號
EA/VPP(Pin31):程序存儲器的內外部選通,接低電平從外部程序存儲器讀指令,如果接高電平則從內部程序存儲器讀指令。
晶元實物圖片 晶元引腳功能
4、可編程輸入/輸出引腳(32根)
AT89S51單片機有4組8位的可編程I/O口,分別位P0、P1、P2、P3口,每個口有8位(8根引腳),共32根。每一根引腳都可以編程,比如用來控制電機、交通燈、霓虹燈等,開發產品時就是利用這些可編程引腳來實現我們想要的功能,盡情發揮你的想像力吧,實現你想要的:) 強大無比。。。
PO口(Pin39~Pin32):8位雙向I/O口線,名稱為P0.0~P0.7
P1口(Pin1~Pin8):8位準雙向I/O口線,名稱為P1.0~P1.7
P2口(Pin21~Pin28):8位準雙向I/O口線,名稱為P2.0~P2.7
P3口(Pin10~Pin17):8位準雙向I/O口線,名稱為P3.0~P3.7
上面就是AT89S51單片機引腳的簡單介紹,其它51系列家族的單片機8031、8051、89C51等引腳和89S51兼容,只是個別引腳功能定義不同。
二、AT89C2051單片機引腳介紹
AT89C2051為20引腳小型封裝,2K內部程序存儲器,15個可編程I/O口線,沒有P0口和P2口的16根I/O線,內部集成了一個模擬比較器。AT89C2051單片機的引腳排列如下圖所示。
晶元實物圖片 晶元引腳功能
晶元共有20個引腳,引腳的排列順序為從靠晶元的缺口(見上圖)左邊那列引腳逆時針數起,依次為1、2、3。。。20,在單片機的20個引腳中,電源引腳2根,外接晶體振盪器引腳2根,復位引腳1根以及P1、P3口可編程I/O引腳15根。
1、主電源引腳(2根)
VCC(Pin20):電源輸入,接+5V電源
GND(Pin10):接地線
2、外接晶振引腳(2根)
XTAL1(Pin5):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入端
XTAL2(Pin4):片內振盪電路的輸出端
3、控制引腳(1根)
RST/VPP(Pin1):復位引腳,引腳上出現2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將使單片機復位。
4、可編程輸入/輸出引腳(15根)
P1口: 8位準雙向I/O口線,P1.0~P1.7 ,共8根
P3口: 8位準雙向I/O口線,P3.0~P3.5、P3.7,共7根
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標准51單片機有32根可編程I/O口線,89C2051精簡掉P0、P2口16根I/O線後,應該還有16根I/O口線,現在只有15根,另一根跑那裡去了呢?!前面講到AT89C2051內部集成了一個模擬比較器,正是因為集成了模擬比較器把另一根引線佔用了,比較器的輸出端佔用了一個I/O口,它就是P3.6口,引腳P3.6沒有接出來的,所以少一根I/O口線。在編程時,P3.6就只能用來讀比較器的狀態了,不能象其它I/O口一樣用來驅動外部指示燈等設備了,不過模擬比較器很實用的,在開發中就可以省去外加比較器的麻煩,圖為比較器的原理。
三、主要性能參數介紹
AT89S51
·與MCS-51產品指令系統完全兼容
·4k位元組在系統編程(ISP)Flash閃速存儲器
·1000次擦寫周期
·4.0-5.5V的工作電壓范圍
·全靜態工作模式:0Hz-33MHz
·三級程序加密鎖
·128×8位元組內部RAM
·32個可編程I/O口線
·2個16位定時/計數器
·6個中斷源
·全雙工串列UART通道
·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模式
·中斷可從空閑模喚醒系統
·看門狗(WDT)及雙數據指針
·掉電標識和快速編程特性
·靈活的在系統編程(ISP位元組或頁寫模式)
AT89C2051
·與MCS-51產品指令系統完全兼容
·2k位元組可重擦寫閃速存儲器
·1000次擦寫周期
·2.7V-6V的工作電壓范圍
·全靜態操作:0Hz-24MHz
·兩級加密程序存儲器
·128×8位元組內部RAM
·15個可編程I/O口線
·2個l6位定時/計數器
·6個中斷源
·可編程串列UART通道
·可直接驅動LED的輸出埠
·內置一個模擬比較器
·低功耗空閑和掉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