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1單片機波特率如何設置
51單片機波特率設置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1) 工作方式0 ,2)工作方式1 。
1) 工作方式0
SM0=0且SM1=0時,串口選擇工作方式0,實質這是一種同步移位寄存器模式。 其數據傳輸的波特率固定為Fosc/12,數據由RXD引腳輸入或輸出,同步時鍾由TXD引腳輸出。
2)工作方式1
當SM0=0且SM1=1時,串口選擇工作方式1,其數據傳輸的波特率由定時/計數器T1、T2的溢出速率決定,可通過程序設定。當T2CON寄存器中的RCLK和TCLK置位時,用T2作為發送和接收波特率發生器,而RCLK=TCLK=0時,用T1作為波特率發生器,兩者還可以交叉使用,即發送和接收採用不同的波特率。數據由TXD引腳發送,由RXD引腳接收。
⑵ 51單片機串口通信時,程序波特率設定4800同時使SMOD=1波特率倍增
使SMOD=1的時候是指將波特率2400加倍,最終加倍後的為波特率4800,因此通信速率增大
程序波特率設定4800並且使SMOD=0時,這時候應該使用波特率2400進行通信,通信速率降低。
當單片機晶振使用12MHZ的時候,串口通信會有誤差,使用SMOD加倍會減少誤差。
--------網上搜不到答案,所以查詢資料後回答,供後人參考
⑶ PC與C51單片機 11.0592MHz的晶振,實現 串口連接 波特率自適應 的 匯編語言程序或者詳細思路,謝謝~
單片機要實現 串口連接 波特率自適應,這需要約定一個特定的同步字元,如空格,20H,電腦先發送一串空格,單片機接收後,判斷是否是空格,不是就調整波特率,直到接收正確為止。然後單片機返回一個回答,電腦就停止發送同步字元了。以後就可以正常通信了。
一般的串口程序,都是要由通信協議確定波特率的,不採用這種自適應的方式,畢竟不是可靠的。
因為波特率不是固定,單片機每次開機就要重新調整。另外,就算是適應了波特率,一旦受干擾,可以破壞了已經適應的波特率。因此,這種方案 並不可取。
⑷ STM32如何實現波特率自適應(通過一個鍵盤來控制STM32單片機做成的設備,因為我鍵盤的波特率有好幾種)
所謂串口的波特率自適應,如果你的鍵盤是發送固定格式的報文,那麼需要進行波特率檢測,就是把所有波特率全部試一遍,得到那個固定格式的報文的就是應該有的波特率。
按照這個思路去寫程序,不然你做不到波特率自適應。當然也許你會想到更好的演算法。
另外一個辦法是讓鍵盤發一個帶有0和1的報文序列。這樣通過判斷脈沖寬度也可以得到波特率,不過這個辦法復雜了點。
⑸ USB 轉串口 波特率 設置高和低 都可以啊 STC單片機串口下載程序時 單片機的波特率 是多少啊
這個沒有明確的規定波特率是多少,但有一個范圍如4800、9600、19200、38400這些應該都可以。不過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波特率太高不支持(會卡死),太低更不能。推薦9600夠用了。你用軟體下載程序的時候看準有一個波特率設置的選項的.另外可以通過命令查看串口波特率:右鍵我的電腦--管理--設備管理器--(右邊框)埠。查看我們用的是哪個通信埠,右鍵看其屬性,有個埠設置,裡面就有你想要的信息了。這個與下載的設置波特率速度一樣的(不一樣下載不了).至於單片機的波特率就不用我們去研究了.
⑹ mcs-51單片機有哪幾種定址方式
51單片機有7種定址方式:
1、立即定址方式
採用立即定址的指令一般是雙位元組的。第一個位元組是指令的操作碼,第二個位元組是立即數。因此,操作數就是放在程序存儲器中的常數。立即數前面應加前綴「#」號。
2、直接定址方式
採用直接定址的指令一般是雙位元組或三位元組指令,第一位元組為操作碼,第二,三位元組為操作數的地址碼。單片機中,直接地址只能用來表示片內低128位元組單元、專用寄存器和片內RAM的位地址空間。其中專用寄存器和位地址空間只能用直接定址方式來訪問。
3、寄存器定址方式
寄存器定址方式用於訪問選定的工作寄存器R0~R7、A、B、DPTR和進位CY中的數。其中R0~R7由操作碼低三位的8種組合表示,A、B、DPTR、C則隱含在操作碼之中。
4、寄存器間接定址方式
這種定址方式中,指令指定寄存器中的內容為操作數的地址。寄存器間接定址是用於訪問片內數據存儲器或片外數據存儲器。當訪問片內RAM
或片外的低256位元組空間時,可用R0或R1做為間址寄存器;當訪問片外整個64KB的地址RAM空間時,用16位寄存器DPTR做間址寄存器。這類指令都為單位元組的指令,操作碼的最低位表示是採用R0還是R1做間址器。
(6)單片機波特率自適應擴展閱讀:
51單片機功能特性
1,可以模擬63K程序空間,接近64K的16位地址空間;
2,可以模擬64Kxdata空間,全部64K的16位地址空間;
3,可以真實模擬全部32條IO腳;
4,完全兼容keilC51UV2調試環境,可以通過UV2環境進行單步,斷點,全速等操作;
5,可以使用C51語言或者ASM匯編語言進行調試;
6,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所有變數觀察,包括滑鼠取值觀察,即滑鼠放在某變數上就會立即顯示出它此的值;
7,可選使用用戶晶振,支持0-40MHZ晶振頻率;
8,片上帶有768位元組的xdata,您可以在模擬時選使用他們,進行xdata的模擬;
9,可以模擬雙DPTR指針;
10,可以模擬去除ALE信號輸出.;
11,自適應300-38400bps的所有波特率通訊。
⑺ 請問51單片機串口通信時波特率設定4800同時使SMOD=1(也就是波特率加倍)和直接設置波特率9600區別
使用的如果是stc_isp,下載程序的話,波特率會自適應的,設置多少都不受影響;如果是正常的單片機--pc通訊,那麼必須一致才可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性。你說的情況,要驗證後才知道結果。
⑻ 89C51串列通信中,單片機如何自動調節波特率,望高手指點!(最好有詳細的程序設計過程)
要一個串口,上報又需要另一個串口,這就要求單片機具有雙串口的功能,但我們知道一般的51
系列只提供一個串口,那麼另一個串口只能靠程序模擬。
本文所說的模擬串口, 就是利用51的兩個輸入輸出引腳如P1.0和P1.1,置1或0分別代表高低電
平,也就是串口通信中所說的位,如起始位用低電平,則將其置0,停止位為高電平,則將其置
1,各種數據位和校驗位則根據情況置1或置0。至於串口通信的波特率,說到底只是每位電平持續
的時間,波特率越高,持續的時間越短。如波特率為9600BPS,即每一位傳送時間為
1000ms/9600=0.104ms,即位與位之間的延時為為0.104毫秒。單片機的延時是通過執行若干條
指令來達到目的的,因為每條指令為1-3個指令周期,可即是通過若干個指令周期來進行延時的,
單片機常用11.0592M的的晶振,現在我要告訴你這個奇怪數字的來歷。用此頻率則每個指令周期
的時間為(12/11.0592)us,那麼波特率為9600BPS每位要間融多少個指令周期呢?
指令周期s=(1000000/9600)/(12/11.0592)=96,剛好為一整數,如果為4800BPS則為
96x2=192,如為19200BPS則為48,別的波特率就不算了,都剛好為整數個指令周期,妙吧。至於
別的晶振頻率大家自已去算吧
⑼ stc單片機驅動怎麼設置參數,例如波特率
stc單片機串口下載程序時
單片機的波特率可以任意設置,它會自適應。原則上在能夠正確握手的情況下設置高的波特率,這樣下載速度快。在使用光耦等隔離器件產生信號延時時,可以用低的速率,保證正確握手。
⑽ 求助,串口,這個程序波特率是隨便設置嗎
STC單片機串口下載程序時 單片機的波特率可以任意設置,它會自適應。原則上在能夠正確握手的情況下設置高的波特率,這樣下載速度快。在使用光耦等隔離器件產生信號延時時,可以用低的速率,保證正確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