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內核:用戶空間與內核空間的數據傳遞方式
Linux採用了段頁式存儲管理方式,Linux的虛擬地址空間為0~4G,如圖1,Linux內核將這4G空間分為兩部分,0~3G(0xC0000000~0xFFFFFFFF)的部分為用戶空間,供用戶進程使用,3~4G(0x00000000~0xBFFFFFFF)的部分為內核空間,專門供內核使用[4]。
八種用戶空間與內核空間的數據交換方式,這八種方式各有優劣,下面就每種方式的優劣做一下對比:
2. linux 每個用戶分配多大存儲空間
默認是共用,除非你開磁碟配額功能。
3. 安裝linux操作系統需要多大磁碟空間
一般6-10G,建議20G以上。
由於Linux的內核的來源是一樣的,
但由於發行版本不同,
具體需要磁碟大小看具體系統需求。
Linux內核比較小,
安裝系統其實用不了多大的磁碟空間,
不像MAX
OS
和windows
。為了獲得完整的用戶體驗,
建議磁碟空間保證在20G以上,
如果需要安裝很多軟體和服務,
那麼自然就要擴大磁碟容量了。
當然也可以在系統裝好之後擴充磁碟容量,
但為了避免麻煩和數據損失,
建議在安裝時多分一點兒空間。
4. linux查看空間大小
linux如何查看空間大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5. linux系統一般多大
你是說安裝的文件多大?還是安裝好後有多大?你是做伺服器用還是PC上用?
許多發行版的DVD都挺大,一般都4個G左右,但安裝好後能有多大要取決於你安裝什麼樣的環境,如果是最小化安裝,安裝完後可能不到200兆。如果是普通的桌面版現在應該有幾個G吧,有的發行版默認你自己搭積木式的搭建系統,這個就不好說了。像Gentoo和ArchLinux安裝好後,幾乎沒有人是一樣的,有相同的那就真是純屬巧合了。總的來說Linux的自由度太大了,從最極端的一切都自己編譯到最流行的別人封包好的桌面環境都有。
6. linux虛地址空間理論上的大小
在多任務操作系統中,每個進程都運行在屬於自己的內存沙盤中。這個沙盤就是虛擬地址空間(Virtual Address Space),在32位模式下它是一個4GB的內存地址塊。在Linux系統中, 內核進程和用戶進程所佔的虛擬內存比例是1:3,而Windows系統為2:2(通過設置Large-Address-Aware Executables標志也可為1:3)。這並不意味著內核使用那麼多物理內存,僅表示它可支配這部分地址空間,根據需要將其映射到物理內存。
虛擬地址通過頁表(Page Table)映射到物理內存,頁表由操作系統維護並被處理器引用。內核空間在頁表中擁有較高特權級,因此用戶態程序試圖訪問這些頁時會導致一個頁錯誤(page fault)。在Linux中,內核空間是持續存在的,並且在所有進程中都映射到同樣的物理內存。內核代碼和數據總是可定址,隨時准備處理中斷和系統調用。與此相反,用戶模式地址空間的映射隨進程切換的發生而不斷變化。
7. 請問,怎麼給LINUX下的用戶劃分空間比如二G或更多!!
那要看你有多少用戶了,home目錄一般會根據不同的用戶數,還有沒有用戶的配額來確定空間大小,不過as4這樣的版本一般都是使用lvm來管理磁碟空間,可以很靈活的增加和減少某個分區的空間,因此,可以大膽的隨便分一個大小給用戶空間,以後根據不同的需求再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