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和標準的Linux 2.6.25 Kernel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其主要增加了以下的內容:
基於ARM架構增加Gold-Fish平台,相應增加的目錄如下:
kernel/arch/arm/mach-goldfish kernel/include/asm-arm/arch-goldfish 。
Gold-Fish平台採用的是ARM926T CPU作為BaseBand處理器, 該CPU主頻至少為200M HZ. 採用MSM7201A CPU(ARM 11)作為主CPU, 其主頻為528M HZ.
增加了yaffs2 FLASH文件系統,相應增加的目錄為:
kernel/fs/yaffs2 實際上,Android包經過編譯後生成的system.img和ramdisk.img文件就是yaffs2格式的包.
增加了Android的相關Driver,相應目錄為:
Kernel/drivers/android
Android內核主要分為:
Android IPC系統: Binder
Android 日誌系統: Logger
Android 電源管理: Power
Android 鬧鍾管理: Alarm
Android 內存控制台: Ram_console
Android 時鍾控制的GPIO: Timed_gpio
增加了switch處理, 相應的目錄為:
kernel/drivers/switch/
增加了一種新的共享內存處理方式, 相應增加的文件為:
kernel/mm/ashmem.c
其他的Android內核為Linux-2.6.25內核所做的補丁等等,例如BlueTooth, 在此不做詳細分析
GoldFish平台相關的驅動文件如下:
字元輸出設備:
kernel/drivers/char/goldfish_tty.c
圖象顯示設備: (Frame Buffer)
kernel/drivers/video/goldfishfb.c
鍵盤輸入設備:
kernel/drivers/input/keyboard/goldfish_events.c
RTC設備: (Real Time Clock)
kernel/drivers/rtc/rtc-goldfish.c
USB Device設備:
kernel/drivers/usb/gadget/android_adb.c
SD卡設備:
kernel/drivers/mmc/host/goldfish.c
FLASH設備:
kernel/drivers/mtd/devices/goldfish_nand.c kernel/drivers/mtd/devices/goldfish_nand_reg.h
LED設備:
kernel/drivers/leds/ledtrig-sleep.c
電源設備:
kernel/drivers/power/goldfish_battery.c
音頻設備:
kernel/arch/arm/mach-goldfish/audio.c
電源管理:
kernel/arch/arm/mach-goldfish/pm.c
時鍾管理:
kernel/arch/arm/mach-goldfish/timer.c
㈡ 關於學習安卓底層,懂得進
我幹了3年Android sdk開發,覺得到了瓶勁沒法更進一步,於是花了一年多點時間,大概摸到點門徑。根據前輩的經驗,Android底層完全入門需要兩年。
先說下我的入門過程:
第零步,下載源碼,我下的4.2的,框架層源碼10G,內核2G多,ctags給框架層建的標簽文件都有600M,當時讓我有點震撼,用的vim+ctags+cscope來閱讀,還算不錯,架構挺清晰的。
第一步,我找到了一本好書《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它講了Android框架層的啟動,初始化,服務框架初始化,Binder,消息循環,Package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據作者說後面會出講UI子系統的第二卷,拭目以待。其實這本書看了幾十頁我就發現需要第二步的知識,否則看不下去,於是跳去第二步。
第二步,學習Linux系統編程,在看《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的時候我發現,框架層的Native部分,全是Linux編程。為了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花了4個月學習了《Linux系統編程手冊》(TLPI)這本1000多頁的書,我以前是搞WIndows文件系統這塊的,所以C語言還比較熟,TLPI的習題很有意思,量也比較大,堅持下來還是收獲很多。
第三步,花了4個月學習了一些Linux內核的知識,看了LKD,PLKA看了一半多。越學越沒底,覺得不懂得越來越多,不過這個也正常,只有靠慢慢磨,估計以後要不斷的磨這塊。
第四步,回頭看Android源碼,這次一口氣看完了《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終於對框架層有了譜。同時真的數次把我看暈,前面看Linux內核源碼都沒這么暈,不斷在Java層和Native層之間跳有點磨腦漿。其中我又覺得Java的基礎沒有打太牢,回去補了一個月的《Core Java》第八版。但是這書沒有涉及UI子系統,於是又看了《Android內核剖析》
第五步,《Android內核剖析》(這本書實際上是講框架層的,作者也是個搞嵌入式的,所以他在寫框架層的時候文筆不太好,很羅嗦,不過還是有很多看點,到他後來寫做ROM,玩開發板時估計是說到了他的本行,一下子遛起來了看得出還是挺有水平的,這本書知識有點舊畢竟講的是2.3很多代碼已經過時,但是作者很多點子很有參考價值)這本書講UI子系統和按鍵/觸摸消息處理系統還是很有分量的,尤其13章View繪制那裡,結合源碼研究很有收獲。而後面他講編譯框架和ROM相關的東西都是挺寶貴的資料。
第六步,為了再補一下其他諸如電源管理模塊等子系統的知識看了,《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個人認為這個系列看起來有點不太舒服,不過作為補充印證還是比較有價值。
第七步,《Android系統源代碼情景分析》,羅升陽的源碼分析大作,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分析得更細致,但缺點是涉及到模塊比較少,選用的源碼也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更舊一點。看完書後需要去研究作者的博客,東西挺多的,一定讓你滿意。
第八步,買塊開發板自己玩。這步我還沒走到,原因是我覺得我還差點准備知識。可能要再幾個月,到時准備入塊6410或者樹莓派。
最後,由於我11年以前都是搞Windows這塊的,所以對Linux知識不是很了解,不得已看了這么些書,如果是一直做Linux的人,很多步驟估計可以省掉了。直接上源碼才是正道。
我本身做著移動GIS開發的工作,學框架層全是因為興趣,但招聘平台Android框架層開發人員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有不少定製ROM,智能電視的工作都處於人才難求狀態,畢竟有一定的門檻,現在各種ios培訓,讓奔著錢干開發的人紛紛湧入,而ios只能幹sdk開發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鳥大牛全擠在SDK開發這塊,我覺得不太妙。 反觀Android這邊,雖然入門菜鳥沒有搞ios來錢,但是可持續性很好,從sdk-》框架》驅動》內核這樣幹下去。干著干著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Linux開發者/嵌入式開發者的人也不少,新人,老手,菜鳥大牛各居其位,層次性很好。
㈢ android內核、wp7內核、wp8內核、windows 8內核 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它們和 linux 又有什麼聯系
wp8採用windows8內核 windows8基於windows NT開發 windows系統其實是微軟和IBM合作開發的後來一鍵產生分歧 微軟單幹了
Android採用linux內核 由谷歌開發
㈣ 怎樣評價羅升陽的android系統源代碼分析
我幹了3年Android sdk開發,覺得到了瓶勁沒法更進一步,於是花了一年多點時間,大概摸到點門徑。根據前輩的經驗,Android底層完全入門需要兩年。 先說下我的入門過程: 第零步,下載源碼,我下的4.2的,框架層源碼10G,內核2G多,ctags給框架層建的標簽文件都有600M,當時讓我有點震撼,用的vim+ctags+cscope來閱讀,還算不錯,架構挺清晰的。 第一步,我找到了一本好書《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它講了Android框架層的啟動,初始化,服務框架初始化,Binder,消息循環,Package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據作者說後面會出講UI子系統的第二卷,拭目以待。其實這本書看了幾十頁我就發現需要第二步的知識,否則看不下去,於是跳去第二步。 第二步,學習Linux系統編程,在看《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的時候我發現,框架層的Native部分,全是Linux編程。為了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花了4個月學習了《Linux系統編程手冊》(TLPI)這本1000多頁的書,我以前是搞WIndows文件系統這塊的,所以C語言還比較熟,TLPI的習題很有意思,量也比較大,堅持下來還是收獲很多。 第三步,花了4個月學習了一些Linux內核的知識,看了LKD,PLKA看了一半多。越學越沒底,覺得不懂得越來越多,不過這個也正常,只有靠慢慢磨,估計以後要不斷的磨這塊。 第四步,回頭看Android源碼,這次一口氣看完了《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 第一卷》,終於對框架層有了譜。同時真的數次把我看暈,前面看Linux內核源碼都沒這么暈,不斷在Java層和Native層之間跳有點磨腦漿。其中我又覺得Java的基礎沒有打太牢,回去補了一個月的《Core Java》第八版。但是這書沒有涉及UI子系統,於是又看了《Android內核剖析》 第五步,《Android內核剖析》(這本書實際上是講框架層的,作者也是個搞嵌入式的,所以他在寫框架層的時候文筆不太好,很羅嗦,不過還是有很多看點,到他後來寫做ROM,玩開發板時估計是說到了他的本行,一下子遛起來了看得出還是挺有水平的,這本書知識有點舊畢竟講的是2.3很多代碼已經過時,但是作者很多點子很有參考價值)這本書講UI子系統和按鍵/觸摸消息處理系統還是很有分量的,尤其13章View繪制那裡,結合源碼研究很有收獲。而後面他講編譯框架和ROM相關的東西都是挺寶貴的資料。 第六步,為了再補一下其他諸如電源管理模塊等子系統的知識看了,《深入理解android》系列,個人認為這個系列看起來有點不太舒服,不過作為補充印證還是比較有價值。 第七步,《Android系統源代碼情景分析》,羅升陽的源碼分析大作,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分析得更細致,但缺點是涉及到模塊比較少,選用的源碼也比《Android的設計與實現》更舊一點。看完書後需要去研究作者的博客,東西挺多的,一定讓你滿意。 第八步,買塊開發板自己玩。這步我還沒走到,原因是我覺得我還差點准備知識。可能要再幾個月,到時准備入塊6410或者樹莓派。 最後,由於我11年以前都是搞Windows這塊的,所以對Linux知識不是很了解,不得已看了這么些書,如果是一直做Linux的人,很多步驟估計可以省掉了。直接上源碼才是正道。 我本身做著移動GIS開發的工作,學框架層全是因為興趣,但招聘平台Android框架層開發人員還是蠻有競爭力的有不少定製ROM,智能電視的工作都處於人才難求狀態,畢竟有一定的門檻,現在各種ios培訓,讓奔著錢干開發的人紛紛湧入,而ios只能幹sdk開發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一堆新手老手,菜鳥大牛全擠在SDK開發這塊,我覺得不太妙。 反觀Android這邊,雖然入門菜鳥沒有搞ios來錢,但是可持續性很好,從sdk-》框架》驅動》內核這樣幹下去。干著干著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Linux開發者/嵌入式開發者的人也不少,新人,老手,菜鳥大牛各居其位,層次性很好。 轉載
㈤ 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 怎麼樣
《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適用於Android 4.3以上的版本。全書從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入手,全面剖析進程/線程、內存管理、Binder機制、GUI顯示系統、多媒體管理、輸入系統等核心技術在Android中的實現原理。書中講述的知識點大部分來源於工程項目研發,因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希望可以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全書分為編譯篇、系統原理篇、應用原理篇、系統工具篇共4篇22章,基本涵蓋了參與Android開發所需具備的知識,並通過大量圖片與實例來引導讀者學習,以求盡量在源代碼分析外為讀者提供更易於理解的思維方式。 《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既適合Android系統工程師,也適合於應用開發工程師來閱讀提升Android開發能力。讀者可以在《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Android系統,並將所學知識自然地應用到實際開發難題的解決中。
㈥ 基於android的內核與系統架構源碼分析怎麼樣
如今,大家面對市場中種類繁多的手機必然挑的眼花繚亂。不過,在智能手機占據主要地位的今天,挑選手機的主要因素就是挑選一款性能高的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就是其中的一個必然選擇。Android系統架構和其操作系統一樣,採用了分層的架構。Android分為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核心層。 Android系統架構之應用程序 Android會同一系列核心應用程序包一起發布,該應用程序包包括email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語言編寫的。 Android系統架構之應用程序框架 開發人員也可以完全訪問核心應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該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簡化了組件的重用;任何一個應用程序都可以發布它的功能塊並且任何其它的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發布的功能塊(不過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限制)。同樣,該應用程序重用機制也使用戶可以方便的替換程序組件。 隱藏在每個應用後面的是一系列的服務和系統, 其中包括; * 豐富而又可擴展的視圖(Views),可以用來構建應用程序, 它包括列表(lists),網格(grids),文本框(text boxes),按鈕(buttons), 甚至可嵌入的web瀏覽器。 * 內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s)使得應用程序可以訪問另一個應用程序的數據(如聯系人資料庫), 或者共享它們自己的數據 * 資源管理器(Resource Manager)提供 非代碼資源的訪問,如本地字元串,圖形,和布局文件( layout files )。 * 通知管理器 (Notification Manager) 使得應用程序可以在狀態欄中顯示自定義的提示信息。 * 活動管理器( Activity Manager) 用來管理應用程序生命周期並提供常用的導航回退功能。 有關更多的細節和怎樣從頭寫一個應用程序,請參考 如何編寫一個 Android 應用程序. Android系統架構之系統運行庫 1)程序庫 Android 包含一些C/C++庫,這些庫能被Android系統中不同的組件使用。它們通過 Android 應用程序框架為開發者提供服務。以下是一些核心庫: * 系統 C 庫 - 一個從 BSD 繼承來的標准 C 系統函數庫( libc ), 它是專門為基於 embedded linux 的設備定製的。 * 媒體庫 - 基於 PacketVideo OpenCORE;該庫支持多種常用的音頻、視頻格式回放和錄制,同時支持靜態圖像文件。編碼格式包括MPEG4, H.264, MP3, AAC, AMR, JPG, PNG 。 * Surface Manager - 對顯示子系統的管理,並且為多個應用程序提 供了2D和3D圖層的無縫融合。 * LibWebCore - 一個最新的web瀏覽器引擎用,支持Android瀏覽器和一個可嵌入的web視圖。 * SGL - 底層的2D圖形引擎 * 3D libraries - 基於OpenGL ES 1.0 APIs實現;該庫可以使用硬體 3D加速(如果可用)或者使用高度優化的3D軟加速。 * FreeType -點陣圖(bitmap)和矢量(vector)字體顯示。 * SQLite - 一個對於所有應用程序可用,功能強勁的輕型關系型資料庫引擎。 2)Android 運行庫 Android 包括了一個核心庫,該核心庫提供了JAVA編程語言核心庫的大多數功能。 每一個Android應用程序都在它自己的進程中運行,都擁有一個獨立的Dalvik虛擬機實例。Dalvik被設計成一個設備可以同時高效地運行多個虛擬系統。 Dalvik虛擬機執行(.dex)的Dalvik可執行文件,該格式文件針對小內存使用做了優化。同時虛擬機是基於寄存器的,所有的類都經由JAVA編譯器編譯,然後通過SDK中 的 “dx” 工具轉化成.dex格式由虛擬機執行。 Dalvik虛擬機依賴於linux內核的一些功能,比如線程機制和底層內存管理機制。 Android系統架構之Linux 內核 Android 的核心系統服務依賴於 Linux 2.6 內核,如安全性,內存管理,進程管理, 網路協議棧和驅動模型。 Linux 內核也同時作為硬體和軟體棧之間的抽象層。
㈦ 如何評價《1616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 第2版》
、《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第2版)(冊)》
本書既適合Android系統工程師適合於應用發工程師閱讀提升Android發能力讀者本書潛移默化習程更深刻理解Android系統並所知識自應用實際發難題解決
二、《Android Studio應用發實戰詳解》
本書適合Android初級讀者、Android應用發員、Android者、Android Studio發員、Android智能家居、Android穿戴設備研發員習作相關培訓校專院校相關專業教用書
三、《深入解析Android 虛擬機》
本書幾乎涵蓋Dalvik VM系統所主要內容並且講解通俗易懂特別利於讀者習並消化
四、《Android傳器發與智能設備案例實戰》
本書幾乎涵蓋Android傳器外設發所需所主要內容講解通俗易懂
五、《構建安全Android App》
本書介紹主流Android安全技術發並應用整Android應用發代碼
六、《Android 應用測試指南》
《Android應用測試指南》本移測試實用工具書本書針前流行技術、框架工程質量改進工具進行介紹步步清晰指導家何寫應用程序測試用例利用各種測試手段保證Android項目質量
七、《精通Android網路發》
本書幾乎涵蓋Android網路應用所主要內容講解通俗易懂
㈧ 深入理解android內核設計思想 第2版 多少頁
都是好書啊,我都有,linux內核設計比較理論,講述操作系統的一些基本概念但結合linux這個特定的OS,從總體上把握linux內核的設計思想,而深入理解Linux內核則比較具體的講解內核的設計實現引用的代碼比較多,比較細,比較雜,要細細分析。都挺不錯,如何你比較入門,可以先看linux內核設計,但要結合代碼分析,不然也很難入門,深入理解比較難,如果有一定水平,可以入手。
㈨ 安卓內核與rom有什麼區別
安卓內核與rom的區別:
1、android 的內核都是linux的內核。
(1)Android內核是基於Linux2.6內核的(目前最新開發版本是2.6.31),它是一個增強內核版本,除了修改部分Bug外,它提供了用於支持Android平台的設備驅動。
(2)AndroidBinder,基於OpenBinder
框架的一個驅動,用於提供 Android 平 台 的 進 程 間 通 訊 (IPC, 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
(3)源代碼位於drivers/staging/android/binder.c Android電源管理(PM),一個基於標准Linux電源管理系統的輕量級的Android電源管理驅動,針對嵌入式設備做了很多優化。
2、rom和每個手機廠商有關,每個rom都有對應手機型號、系統本版的驅動程序。
(1)安卓ROM是手機重新刷入系統的一個程序包,安卓系統在手機市場里佔有率很高,所以安卓ROM發展很快,國內比較知名的安卓ROM有米柚,樂蛙,網路雲,深度等。
(2)ROM是一種只能讀出事先所存數據的固態半導體存儲器。其是。通常用在不需經常變更資料的電子或電腦系統中,資料並且不會因為電源關閉而消失。
(3)ROM所存數據,一般是裝入整機前事先寫好的,整機工作過程中只能讀出,而不像隨機存儲器那樣能快速地、方便地加以改寫。ROM所存數據穩定,斷電後所存數據也不會改變;其結構較簡單,讀出較方便,因而常用於存儲各種固定程序和數據。除少數品種的只讀存儲器(如字元發生器)可以通用之外,不同用戶所需只讀存儲器的內容不同。
㈩ Android內核剖析的作品目錄
第1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Linux基礎 2
1.1 Linux文件系統概述 2
1.2 Linux啟動過程 4
1.3 常用Linux 命令 6
1.4 Shell腳本備忘 9
1.5 Make腳本備忘 15
第2章 Java基礎 26
2.1 類裝載器DexClassLoader 26
2.2 JNI調用機制 32
2.3 非同步消息處理線程 37
第3章 Android源碼下載及開發環境配置 44
3.1 Mac系統的配置 44
3.2 在Linux中配置USB連接 46
3.3 在Eclipse中調試Framework 46
第4章 使用git 51
4.1 安裝git 52
4.2 git倉庫管理 52
4.3 git merge用法 57
4.4 git rebase用法 58
4.5 git cherry-pick用法 61
4.6 git reset用法 62
4.7 恢復到無引用提交 63
4.8 git remote用法 65
4.9 git 配置 67
4.10 同時使用git和svn 71
4.11 其他git常用命令示例 72
第2部分 內核篇
第5章 Binder 78
5.1 Binder框架 78
5.2 設計Servier端 80
5.3 Binder客戶端設計 81
5.4 使用Service類 82
5.5 系統服務中的Binder對象 88
第6章 Framework概述 92
6.1 Framework框架 92
6.2 APK程序的運行過程 94
6.3 客戶端中的線程 94
6.4 幾個常見問題 95
第7章 理解Context 98
7.1 Context是什麼 98
7.2 一個應用程序中包含多少個Context對象 99
7.3 Context相關類的繼承關系 99
7.4 創建Context 100
第8章 創建窗口的過程 106
8.1 窗口的類型 106
8.2 token變數的含義 108
8.3 創建應用窗口 111
8.4 創建子窗口 121
8.5 系統窗口Toast的創建 136
8.6 創建窗口示例 139
第9章 Framework的啟動過程 142
9.1 Framework運行環境綜述 142
9.2 Dalvik虛擬機相關的可執行程序 143
9.3 zygote的啟動 147
9.4 SystemServer進程的啟動 155
第10章 AmS內部原理 160
10.1 Activity調度機制 160
10.2 內存管理 192
10.3 對AmS中數據對象的理解 211
10.4 ActivityGroup的內部機制 214
第11章 從輸入設備中獲取消息 221
11.1 Android消息獲取過程概述 221
11.2 與消息處理相關的源碼文件分布 223
11.3 創建InputDispatcher線程 226
11.4 把窗口信息傳遞給InputDispatcher線程 227
11.5 創建InputChannel 229
11.6 在WmS中注冊InputChannel 232
11.7 在客戶進程中注冊InputChannel 233
11.8 WmS中處理消息的時機 234
11.9 客戶窗口獲取消息的時機 235
第12章 屏幕繪圖基礎 237
12.1 繪制屏幕的軟體架構 237
12.2 Java客戶端繪制調用過程 239
12.3 C客戶端繪制過程 241
12.4 Java客戶端繪制相關類的關系 244
第13章 View工作原理 247
13.1 導論 247
13.2 用戶消息類型 249
13.3 按鍵消息派發過程 252
13.4 按鍵消息在WmS中的派發過程 263
13.5 觸摸消息派發過程 266
13.6 導致View樹重新遍歷的時機 274
13.7 遍歷View樹performTraversals()的執行過程 293
13.8 計算視圖大小(measure)的過程 296
13.9 布局(layout)過程 308
13.10 繪制(draw)過程 313
13.11 動畫的繪制 331
第14章 WmS工作原理 340
14.1 概述 340
14.2 WmS主要內部類 348
14.3 窗口的創建和刪除 355
14.4 計算窗口的大小 371
14.5 切換窗口 379
14.6 ()的執行過程 398
14.7 窗口動畫 406
14.8 屏幕旋轉及Configuration的變化過程 409
第3部分 系統篇
第15章 資源訪問機制 414
15.1 定義資源 414
15.2 存儲資源 415
15.3 styleable、style、attr、theme的意義 417
15.4 AttributeSet與TypedArray類 420
15.5 獲取Resources的過程 425
15.6 Framework資源 431
第16章 程序包管理(Package Manager Service) 439
16.1 包管理概述 439
16.2 packages.xml文件格式 442
16.3 包管理服務的啟動過程 446
16.4 應用程序的安裝和卸載 455
16.5 intent匹配框架 463
第17章 輸入法框架 467
17.1 輸入法框架組成概述 468
17.2 輸入法中各Binder對象的創建過程 469
17.3 輸入法主要操作過程 477
17.4 輸入法窗口內部的顯示過程 490
17.5 向編輯框傳遞字元 503
17.6 輸入法相關源碼清單 504
第4部分 編譯篇
第18章 Android編譯系統 508
18.1 Android源碼文件結構 509
18.2 從調用make命令開始說起 509
18.3 編譯所需腳本文件之間的協同關系 512
18.4 如何增加一個proct 523
18.5 如何增加一個項目 528
18.6 APK編譯過程 533
18.7 Framework的編譯 544
18.8 編譯android.jar 547
18.9 編譯adt插件 553
18.10 總結 554
第19章 編譯自己的Rom 555
19.1 嵌入式系統的內存地址空間 555
19.2 各種映像(Image)文件的作用 559
19.3 編譯Nexus S(NS)的Image文件 562
19.4 使用fastboot寫入Image文件 566
19.5 最後驗證 567
第5部分 硬體驅動篇
第20章 基於TI OMAP處理器的 Techshine 開發板介紹 573
20.1 Techv-35XX開發板概述 574
20.2 交叉編譯環境配置 575
20.3 x-loader編譯 578
20.4 u-boot編譯 578
20.5 Techv-35XX Linux驅動和內核配置及編譯 579
20.6 Techv-35XX Android驅動編寫 584
20.7 Techv-35XX Android開發環境建立 589
20.8 編譯Android Donut 590
20.9 Android根文件系統的製作 591
20.10 相關Image文件的燒寫 591
20.11 Android 根文件系統安裝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