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9誰知道單片機原理與運用的這個題怎麼編啊記錄籃球比分,最高分199:199,可修改記錄,可顯示
#include"reg52.h"
#define u8 unsigned char
#define u16 unsigned int
sbit UP_1 = P1^1; //第一隊加分鍵
sbit DOWN_1 = P1^2; //第一隊減分鍵
sbit UP_2 = P1^3; //第二隊加分鍵
sbit DOWN_2 = P1^4; //第二隊減分鍵
sbit Change = P1^5; //交換鍵
sbit Begin = P1^6; //開始鍵
sbit Pause = P1^7; //暫停鍵
sbit Beef = P2^4; //蜂鳴器
sbit an = P2^3; //段選
sbit wei = P2^2; //位選
u8 Grate_1=0; //第一隊計分
u8 Grate_2=0; //第二隊計分
u8 Grate_change=0; //換場標志
u8 Time = 99; //總時間
u16 Flag=0; //計時次數
u8 leddata[]={
0x3F, //"0"
0x06, //"1"
0x5B, //"2"
0x4F, //"3"
0x66, //"4"
0x6D, //"5"
0x7D, //"6"
0x07, //"7"
0x7F, //"8"
0x6F, //"9"
};
void InitTimer1(void)
{
TMOD = 0x10; //定時器1設為模式1
TH1 = 0xFC;
TL1 = 0x18; //1ms
EA = 1; //開總中斷
ET1 = 1; //開定時器1中斷
// TR1 = 1; //
}
void delay(u8 d) //延時
{
u8 a,b,c;
for(c=d;c>0;c--)
for(b=17;b>0;b--)
for(a=16;a>0;a--);
}
void beef(u8 d) //發聲
{
u8 a,b,c;
for(c=d;c>0;c--)
for(b=17;b>0;b--)
for(a=16;a>0;a--)
{
Beef=~Beef;
}
}
void display(u8 grate_1,u8 grate_2,u8 time) //顯示
{
u8 w1,w2,w3,w4,w7,w8;
w1=grate_1/10; //計算第一隊分數十位
w2=grate_1%10; //計算第一隊分數個位
w3=grate_2/10; //計算第二隊分數十位
w4=grate_2%10; //計算第二隊分數個位
w7=time/10; //計算時間十位
w8=time%10; //計算時間個位
P0=0xff; //消隱,該段顯示第一隊分數十位
wei=1;
P0=0xfe; //送位碼
wei=0;
P0=0xff;
an=1;
P0=leddata[w1]; //送段碼
an=0;
delay(5);
P0=0xff; //顯示第一隊分數個位
wei=1;
P0=0xfd;
wei=0;
P0=0xff;
an=1;
P0=leddata[w2];
an=0;
delay(5);
P0=0xff; //顯示第二隊分數十位
wei=1;
P0=0xfb;
wei=0;
P0=0xff;
an=1;
P0=leddata[w3];
an=0;
delay(5);
P0=0xff; //顯示第二隊分數個位
wei=1;
P0=0xf7;
wei=0;
P0=0xff;
an=1;
P0=leddata[w4];
an=0;
delay(5);
P0=0xff; //顯示時間十位
wei=1;
P0=0xbf;
wei=0;
P0=0xff;
an=1;
P0=leddata[w7];
an=0;
delay(5);
P0=0xff; //顯示時間個位
wei=1;
P0=0x7f;
wei=0;
P0=0xff;
an=1;
P0=leddata[w8];
an=0;
delay(5);
}
void main()
{
InitTimer1(); //初始化定時器1
UP_1 = 1; //以下初始化IO口
DOWN_1 = 1;
UP_2 = 1;
DOWN_2 = 1;
Change = 1;
Begin = 1;
while(1)
{
if(UP_1==0) //如果第一隊加分鍵按下
{
ET1 = 0; //關閉定時器1中斷
delay(5); //稍加延時
while(UP_1==0);//等待按鍵抬起
Grate_1++; //第一隊分數加1
ET1 = 1; //開啟定時器1中斷
}
if(DOWN_1==0) //如果第一隊減分鍵按下
{
ET1 = 0;
delay(5);
while(DOWN_1==0);
Grate_1--; //第一隊分數減1
ET1 = 1;
}
if(UP_2==0) //如果第二隊加分鍵按下
{
ET1 = 0;
delay(5);
while(UP_2==0);
Grate_2++; //第二隊分數加1
ET1 = 1;
}
if(DOWN_2==0) //如果第二隊減分鍵按下
{
ET1 = 0;
delay(5);
while(DOWN_2==0);
Grate_2--; //第二隊分數減1
ET1 = 1;
}
if(Change==0) //如果換場鍵按下
{
ET1 = 0;
delay(5);
while(Change==0);
Grate_change=Grate_1; //一下三行語句完成分數交換顯示
Grate_1=Grate_2;
Grate_2=Grate_change;
ET1 = 1;
}
if(Begin==0) //如果開始鍵按下
{
delay(5);
while(Begin==0);
TR1 = 1; //開啟定時器1
}
if(Pause==0)
{
delay(5);
while(Pause==0);
TR1=0;
}
if(Time<=0) //如果時間計數到0
{
Time=99; //恢復初始時間
TR1 = 0; //關閉定時器1
beef(100); //發聲
}
display(Grate_1,Grate_2,Time); //顯示分數、時間
}
}
void Timer1Interrupt(void) interrupt 3 //定時器1中斷函數
{
TH1 = 0xFC; //重賦初值
TL1 = 0x18;
Flag++; //中斷次數加1
if(Flag>=1000)//1000次也就是1秒到
{
Flag=0;
Time--; //秒變數減1
}
}
B. 求解單片機原理題1、請說明80C51單片機的堆棧的作用和操作規律。補考試題,求解,急急急
1.堆棧用於響應中斷或調用子程序時保護斷點地址,也可通過棧操作指令(push
和pop保護和恢復現場)其中入棧時先SP+1再將內容壓入當前SP所指示的堆棧單元
中,出棧則先將SP所指示的內部ram單元中內容送入直接地址定址的單元中,再將
SP減1.
2.中斷允許寄存器的功能是控制CPU對中斷的開放和屏蔽以及每個中斷源是否允許
中斷結構包括EA(CPU中斷總允許位),ES(串列口中斷允許位)ET1(定時器1中
斷允許位)EX1(外部中斷1中斷允許位)ET0(定時器0中斷允許位)EX0(外部中
斷0中斷允許位)
3.T機=12/fosc=12/(6*E6)=2us
X=2*E13-T/T機=8192-200/2=8092=1F9CH=1111 1100 1110 0B
因為TL1的高3位未用, 修正後X=1111 1100 0001 1100B=FC1CH
4.LJMP為長轉移指令,可轉向64KB程序存儲器的任一單元;SJMP為相對轉移指令
,偏移范圍-128~+127共259位元組;AJMP為絕對轉移指令,轉移目的在指令後一個
存儲單位所在2K區間內。
5.按鍵抖動:在觸點抖動期間檢測按鍵的通與斷狀態,可能導致判斷出錯,即按
鍵一次按下或釋放被錯誤認為是多次操作。
6.汽車的溫控系統,測控系統,防盜報警等多項系統中應用單片機。汽車電子中
涉及A/D和D/A轉換的模塊基本都會有單片機的存在。以下以汽車倒車雷達為例,
雷達控制部分由89C51單片機構成,前端數據採集由超聲波測距,系統由發射和接
收裝置來獲取數據,根據所測得的距離來判斷是否調用聲音報警程序,距離小於
預置點時,調用報警模塊。
C. 單片機:若系統晶振頻率是12MHZ,利用定時器/計數器1定時1ms,在方式0下的定時初值為
1、系統晶振頻率是12M,則機器周期=12/12=1us;
2、定時1ms=1*1000=1000us;
3、工作在方式0下:最大計數值是2^13=8192;
4、定時初值=8192-(1*1000)=7192;
5、換算成十六進制數為:定時初值=1C18H。
定時器中斷是由單片機中的定時器溢出而申請的中斷。51單片機中有兩個定時器T0和T1。
定時/計數器T0和T1分別是由兩個8位的專用寄存器組成,即定時/計數器T0由TH0和TL0組成,T1由TH1和TL1組成。
此外,其內部還有2個8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TMOD負責控制和確定T0和T1的功能和工作模式,TCON用來控制T0和T1啟動或停止計數,同時包含定時/計數器的狀態。
(3)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畫圖題擴展閱讀
定時器工作流程介紹:
定時器工作的流程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以51為例用定時器0方式一產生50毫秒的定時)
1、確定使用哪個定時器,使用哪種方式,這一步通過TMOD設置,TMOD的低四位是設置定時器0的,高四位是用來設置定時器1的;
其中的M0,M1是用來設置定時器工作在哪種方式,GATE一般用不要設置,C/T是選擇計數模式還是定時模式的,如:TMOD = 0X01,就說明定時器0工作在方式1。
2、接下來就要設置定時的時間,用定時器定時50毫秒,可以用這種方式TH0 = (65535 - 50000) / 256,TL0 = (65535 - 50000) % 256;
可以這樣理解:因為這是定時器的初值,也就是說計數脈沖就是在這個數的基礎上向上遞增,到達65535後就溢出產生中斷。
3、第三步打開中斷,使用IE寄存器,首先打開總中斷EA = 1,這一步是所有中斷所必須的,然後打開定時器0中斷,ET0 =1。
4、這時准備工作結束,啟動定時器,使用TCON寄存器,TR0 = 1,實現了一個50毫秒的定時。
D.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06試卷試題下載-樣卷的答案
單片機期末試卷 樣卷
1. P0、P1、P2、P3四個均是___8__位的__並行____口(填"串列"還是"並行"),其中P0的功能是____地址/數據分時復口___;P2口的功能是____高8位地址口_______;而__P3__是雙功能口;___P1___是專門的用戶口。
2. 程序一般是由三種基本結構構成:順序、__循環結構____和分支結構。
3. MCS-51指令共有七種定址方式,分別是立即數定址、直接定址、__寄存器定址_、寄存器間接定址、變址定址、相對定址、___位定址____。
4. MOV DPTR,#Tab的作用是用來設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MOV DPTR,#data16的作用是用來設定___地址指針____________。
6. 片內RAM可進行位定址的空間位地址范圍是_____00H-FFH_________________。
7. MCS-51的存儲器空間配置從功能上可分為四種類型:__片內程序存儲器__、 內部數據存儲器、_外部數據存儲器__、外部程序存儲器。
8. MCS-51的指令按其功能可分為五大類:__數據傳送指令_______、_算術運算指令____、邏輯運算類指令、位操作指令、控制轉移指令。
8. 十進制數:-54的8位補碼表示為 11001010 。
9.12根地址線可選2^12= 4K 個存儲單元,32KB存儲單元需要 15 根地址線。
8. 十進制數-89的16進制數表示為 59H 。
10.MCS-51內部的定時器/計數器共有_ 2___個,分別是___T0、T1_____________。
11.DJNZ <源操作數>,rel屬於五大類指令中的___控制轉移指令______類指令,其操作碼助記符含義是___減1不為0循環轉移_____。
9. MCS-51指令系統中 direct表示的含義是:___片內存儲器地址____。
10. 輸入輸出設備與主機的連接部分稱為輸入輸出介面,介面有三大作用:__隔離與定址__作用、___所存與緩沖_作用和信號電平與形式的變換作用。
11. MCS-51單片機有____5___個中斷源,它們的中斷向量地址分別是:__外中斷0 / INT0_;_ _外中斷1 / INT1_;__T0__;__T1__;__串列埠(RI、TI)_。__2__級中斷優先順序別
12. 子程序的調用是___絕對調用___和___長調用____;中斷服務子程序的結尾一定是用指令__RET1____。
二、選擇正確的答案:
13. 存儲器的地址范圍是0000H~03FFH,它的容量為( A )。
(A)1KB (B) 2KB (C) 3KB (D) 4KB
14. MOVX A , @R0 指令是採用( D )定址方式,指令作用在( )區間。
(A)寄存器,外部數據存儲器 (B)直接,程序存儲器
(C)寄存器間接 ,內部數據存儲器(D)寄存器間接,外部數據存儲器
15. A7H和5BH兩個立即數相加後,和為( C ),(CY)是( )。
(A)1CH,0 (B) C1H,0
(C) 02H,1 (D) C1H,1
16. 若(A)=86H,(PSW)=80H,則執行RRC A指令後(A)=( A )
(A)C3H (B) B3H (C) 0DH (D) 56H
17.如果(P0)=65H ,則當
CPL P0.2
SETB C
MOV P0.4 ,C
執行後(P0)=( C )
(A)61H (B) 75H (C) 71H (D) 17H
18. MCS-51指令系統中執行時間最長且長達4 個機器周期的是( D )指令。
(A)比較轉移(B)循環轉移 (C)增減量 (D)乘除法
19. 8031單片機中,將累加器A中的數送入外RAM的40H單元,可執行的指令( D )。
(A) MOV R1 ,40H (B) MOV R1 ,#40H
MOVX @R1 , A MOVX R1 , A
(C) MOVX 40H , A (D) MOV R1, #40H
MOVX @R1 , A
19.不屬於單片機與輸入輸出設備進行信息交換的方式是( D )。
(A) 無條件傳送方式 (B) 查詢方式
(C) 中斷方式 (D) 存儲器直接存取方式
20.已知累加器A的數值為98H,它與0FAH相加,相加後會影響標志位CY、AC和OV位。各個位的值是( D )。
(A) 0、0、0 (B) 1、0、1 (C) 1、1、1 (D) 1、1、0
21 在中斷服務子程序中,至少應有一條( D )
(A)傳送指令(B)轉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斷返回指令
22.要用傳送指令訪問MCS-51片外RAM,它的指令操作碼助記符應是( B )
(A)MOV(B)MOVX (C)MOVC (D)以上都行
23.A/D轉換方法有以下四種,ADC0809是一種採用( C )進行A/D轉換的8位介面晶元。
(A) 計數式 (B) 雙積分式 (C) 逐次逼近式 (D) 並行式
24.8051單片機內有( B )個16位的定時/計數器 ,每個定時/計數器都有( )種工作方式。
(A) 4, 5 (B) 2, 4 (C) 5, 2 (D) 2, 3
25. 要使MCS-51能夠響應定時器T1中斷,串列介面中斷,它的中斷允許寄存器IE的內部應是( A )
(A)98H (B)84H (C)42H (D)22H
26.(每小題1分)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MOV 20H , R1 (√) (2). ADDC A , 2030H (× )
(3). CLR A (√) (4). MOVX 40H , #30H(×)
(5). ORG 3000H (√) (6). MOVC @A+PC , A(×)
(7). MOVX A ,2000H (×) (8). DJNZ #data , rel (×)
(9). INC @R5 (×) (10). DEC DPTR (×)
(11). MOV R1 ,@ R2 (×) (12). SWAP R1 (×)
(13). SETB 2000H (×) (14). JZ A , LOOP (×)
(15) DA R2 (×)
二、分析程序並寫出結果:(每小題5分,共20分)
1. 已知(R0)=20H, (20H ) =10H, (P0) =30H, (R2) =20H, 執行如下程序段後
MOV @R0 , #11H
MOV A , R2
ADD A , 20H
MOV PSW , #80H
SUBB A , P0
MOV 40H , A
結果是:( 40H ) =
(20H)←11H
(A)←20H
(A)←(A)+(20)
(CY)=1
(A)-(P0)-(CY)→(A)即(A)←00H
(A)+45H→(A)即(A)←45H
(40H)←45H
2. 已知 ( R0 )=20H, (20H )=36H, (21H) =17H, (36H) =34H, 執行過程如下:
MOV A , @R0
MOV R0 , A
MOV A , @R0
ADD A , 21H
ANL A , #21H
RL A
MOV R2 , A
則執行結束(R0)= 36H (R2)= D6H
3. 執行下面一段程序;
MOV SP, #60H
MOV A, #10H
MOV B, #01H
PUSH A
PUSH B
POP A
POP B
A , B的內容是:(A)= 01H (B)= 10H
4. 設在31H單元存有#23H,執行下面程序:
MOV A, 31H
ANL A, #0FH
MOV 41H, A
MOV A, 31H
ORL A, #0F0H
SWAP A
MOV 42H, A
則(41H)= 03H (42H)= 02H
三、簡答及識圖題:(共13分)
1.寫出五個特殊寄存器的名稱及其主要用途。
1) 累加器ACC
2) B寄存器 主要用於乘法和除法操作。
3) TCON 定時/計數器 控制寄存器
4) TM0D 定時/計數器方式控制寄存
5) SCON 串列通信控制寄存器
6) PSW 程序狀態字寄存器
7) IE 中斷允許寄存器
2. 如圖所示,請寫出27128的地址范圍。
4000H---7FFFH
1.(8分)為下列程序段的每一行注釋;並說明整個程序段的功能。
MOV R2,#08h ;
LOOP: MOV A,@R0 ;
ADD A,@R1 ;
MOV @R0,A ;
INC R0 ;
INC R1 ;
DJNZ R2, LOOP ;
功能說明:
1.(10分)為下列程序段的每一行注釋;並說明整個程序段的功能、給出結果。
MOV R2,#03h ;
MOV A,R2 ;
MOV DPTR,#Tab1 ;
MOV R0,#30H ;
LOOP: MOV A,@A+DPTR ;
MOV @R0,A ;
ANL A,#0FH ;
INC R0 ;
DJNZ R2, LOOP ;
Tab1: DB 3FH,09H,0A4H,0FEH,66H,58H,22H,30H,54H,0AH
DB 11H,28H,0FCH,26H,88H,99H
功能說明:
程序段運行結果:
3. (5分)如圖所示,請寫出IC1、IC2、IC3、IC4的地址范圍。
IC1:_0000H---1FFFH_____ IC2:_2000H---3FFFH________
IC3:__4000H---5FFFH_____IC4:__6000H---7FFFH________
4. (3分)如圖所示,請寫出ROM(1)、ROM(2)的地址范圍(其中P2.4、P2.5為低電平)。
ROM(1):_B000H---BFFFH____ROM(2):__7000H-7FFFH___
四、編程題:(共12分)
1. (6分)編一程序段,將位元組地址30H~3FH單元的內容逐一取出減1,然後再放回原處,如果取出的內容為00H,則不要減1,仍將0放回原處。
MOV R7,#10H
MOV R1,#30H
LOOP:CJNE @R1,#00H,NEXT
MOV @R1,#00H
SJMP NEXT1
NEXT:DEC @R1
NEXT1:INC R1
DJNZ R7,LOOP
SJMP $
END
2. (6分)按以下要求編寫單片機定時器的初始化程序段,晶振頻率6MHZ。
(1) T0作為定時,定時時間為10ms.
(2) T1作為計數,記滿1000溢出。
解: (1) ① T0的工作方式0時: tmax=213× =213×2us=16.384ms
定時10ms可達要求,則X=213- =213- =3192=C78H=6318H
②T0工作在方式1時: tmax=216× =216×2us=131.072ms
定時10ms也可達要求,則X=216- =EC78H
③T0工作在方式2或3時: tmax=28× =28×2us=512us
定時500us,循環20次,X=28- =06H
(2) 方式0:213-100=8092=1F9CH=FC1CH
X=M-計數值 方式1:216-100=FF9CH
方式2或3:28-100=9CH
① DELAY: MOV TMOD #00H(#01H / #10H / #11H)
(MOV R3 ,#14H)
MOV TH0 , #63H
MOV TL0, #18H
SETB TR0
LP1: JBC TF0 ,CLOSE
SJMP LP1
CLOSE: SJMP $
RET
你在網路裡面搜索 很多的
E. 採用單片機控制一個電磁鐵線圈的電路原理圖
無論控制什麼都是一個驅動電路即可,如果線圈電流很大可以多加一級放大電路。採用共射級方式連接即可。
F.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1、單片機原理是指一種在線式實時控制計算機的原理方式。在線式就是現場控制,需要的是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較低的成本,這也是和離線式計算機(比如家用PC)的主要區別。
2、應用:單片機普遍設置有並行地址匯流排、數據匯流排、控制匯流排,這些引腳用以擴展並行外圍器件都可通過串列口與單片機連接,另外,許多單片機已把所需要的外圍器件及外設介面集成一片內,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不要並行擴展匯流排,大大減省封裝成本和晶元體積,這類單片機稱為非匯流排型單片機。
更多關於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2b50a5161584110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G. 單片機電路圖怎麼畫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含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單片機誕生於1971年,經歷了SCM、MCU、SoC三大階段,早期的SCM單片機都是8位或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51,此後在8051上發展出了MCS51系列MCU系統。單片機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4位、8位單片機,隨著工業控制領域要求的提高,開始出現了16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運行速度可以媲美電腦CPU的高速單片機。
單片機作為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領域,根據發展情況,從不同角度,單片機大致可以分為通用型/專用型、匯流排型/非匯流排型及工控型/家電型。通用型:80C51式通用型單片機,它不是為某種專門用途設計的;專用型單片機是針對一類產品甚至某一個產品設計生產的,例如為了滿足電子體溫計的要求,在片內集成ADC介面等功能的溫度測量控制電路。匯流排型:匯流排型單片機普遍設置有並行地址匯流排、 數據匯流排、控制匯流排,這些引腳用以擴展並行外圍器件都可通過串列口與單片機連接,另外,許多單片機已把所需要的外圍器件及外設介面集成一片內,因此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不要並行擴展匯流排,大大減省封裝成本和晶元體積,這類單片機稱為非匯流排型單片機。控制型:一般工控型定址范圍大,運算能力強;用於家電的單片機多為專用型,通常是小封裝、低價格,外圍器件和外設介面集成度高。 顯然,上述分類並不是惟一的和嚴格的。例如,80C51類單片機既是通用型又是匯流排型,還可以作工控用。
H.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復習題
6.在下列MCS-5l單片機各條指令中,錯誤的是( A )。
A.MOVC @A+DPTR,A B.MOV A, @R0 C.MOV 20H, A D.MOV B, A
8. 單片機上電復位後,堆棧區的最大允許范圍是 B 個單元。
A.64 B.120 C.128 D.256
9. 單片機8031的ALE引腳是( C )。
A.輸出高電平 B.輸出低電平 C.輸出矩形脈沖,頻率為fosc的1/6
D.輸出矩形脈沖,頻率為fosc的1/2
10.單片機8031的XTAL1和XTAL2引腳是( D )引腳。
A、外接定時器 B、外接串列口 C、外接中斷 D、外接晶振
11.MCS—51的串列數據緩沖器SBUF用於( D )。
A.存放運算中間結果 B.暫存數據和地址 C.存放待調試的程序
D.存放待發送或已接收到的數據
12. 假定設置堆棧指針SP的值為37H,在進行子程序調用時把斷點地址進棧保護後,SP的值為( D )。
A.6H B.37H C.38H D.39H
13. 與定時工作方式1和0比較,定時工作方式2不具備的特點是( B )。
A.計數溢出後能自動重新載入計數初值 B.增加計數器位數
C.提高定時精度 D.適於循環定時和循環計數應用
14. 單片機中的程序計數器PC用來( B)。
A.存放指令 B.存放正在執行的指令地址
C.存放下一條指令地址 D.存放上一條指令地址
15. 在MCS-51指令中,下列指令中( C)是無條件轉移指令。
A.LCALL addr16 B.DJNZ direct,rel C.SJMP rel D.ACALL addr11
16.MCS-51系列單片機的中斷系統具有( A )。
A、5個中斷源 B、6個中斷源 C、2個中斷源 D、3個中斷源
17.指令和程序是以( C )形式存放在程序存儲器中。
A、源程序 B、匯編程序 C、二進制編碼 D、BCD碼
18.當需要從MCS-51單片機程序存儲器取數據時,採用的指令為B( )
A、MOV A, @R1 B、MOVC A, @A + DPTR
C、MOVX A, @ R0 D、MOVX A, @ DPTR
二、填空題
22.對單片機而言,連接到數據匯流排上的輸出口應具有(鎖存) 功能。
23.決定程序執行的順序是(PC) 寄存器,該寄存器復位時的值為 (0000h)。
24.單片機內包含組成微機的三個主要功能部件是CPU、存儲器和(I/O口)。
25.MCS-8051系列單片機字長是(8)位,有(40)根引腳。
26.ALE信號的作用是(鎖存允許)。
27.8051復位後,PC=(0000)H。
28.將CY與A的第0位的非求或的指令是(ORL C,ACC.0),若原A=0,執行後A=(0)。
29.8051的堆棧指針是(SP)。
30.8155的定時器是(14)位的。
31..MCS-51單片機的P0口和P2口除了可以作為並行口進行數據的輸入/輸出外,通常還用來構建系統的(地址)和(數據)。
32.MCS-51單片機外部中斷請求信號有電平方式和(邊沿觸發),在電平方式下,當採集到INT0、INT1的有效信號為(高電平)時,激活外部中斷。
33.MCS-51單片機指令ANL A,20H中源操作數的定址方式是(直接)。
34.將CY與A的第0位的「非」求「或」的指令是ORL C,/ACC.0,若原A=0,執行後A=(0)
35.MCS-51單片機指令ADDC A,#20H中源操作數的定址方式是(間接)。
36.串列通訊中有 (同步)和非同步兩種基本方式。
37.單片機內包含組成微機的三個主要功能部件是(cpu)、(存儲器)和(IO口)。
38.8051的堆棧指針是(sp)。
39.8155的定時器是(14)位的。
40.C51中存儲類型XDATA定義的是(外部)存儲空間,其地址范圍是(0000h~ffffH)
I. 用單片機測量電阻的原理
用一個電源、一個已知阻值的電阻跟待測電阻構成一個分壓電路,然後將待測電阻上的分壓輸入模數轉換電路,將電壓轉換成數字量,然後經過事先編好的程序,將轉換成電阻值的數字顯示在LED或LCD上。示意圖如下(畫圖不易,記得點贊哦!)
J.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及c51程序設計 第二版 課後習題答案 楊加國 謝維成編著
指導教師簽字
學生簽字
2009年3月15日
題目來源
指導教師推薦□v 自選□ 其它□
題目類別 基礎研究□ 應用研究□v 其它□
一、調研資料的准備
時鍾模塊主要是用於對時、分、秒、年、月、日和星期的計時。該模塊採用的晶元為DS12C887 時鍾晶元。此晶元集成度高,其外圍的電路設計非常的簡單,且其性能非常好,計時的准確性高。
DS12C887為雙列直插式封裝。其具體與單片機的連接如下所述:AD0~AD7雙向地址/數據復用線與單片機的P0口相聯,用於向單片機交換數據;AS 地址選通輸入腳與單片機的 ALE 相聯用於對地址鎖存,實現地址數據的復用;CS 片選線與單片機的 P2.6 相聯,用於選通時鍾晶元;DS 數據選通讀輸入引腳與單片機的讀選通引腳相聯,用於實現對晶元數據的讀控制;R/W 讀/寫輸入與單片機的寫選通引腳相聯,用於實現對時鍾晶元的寫控制;MOT 直接接地,選用 INTEL 時序。IRQ引腳與 8051 的 INT1 相連,用於為時間的採集提供時間基準。
二、選題依據
當前,在世界范圍內,一個以微電子技術,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先導的,以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為中心的信息革命方興未艾。為使我國盡快實現經濟信息化,趕上發達國家水平,必須加速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而計算機技術怎樣與實際應用更有效的結合並有效的發揮其作用是科學界最熱門的話題,也是當今計算機應用中空前活躍的領域。
三、選題目的
本次實驗的完成證明了單片機的儲存功能, 從另一個角度上,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功能的發展前景。當前,時髦的儲存器比比皆是,我們的這個小小的設計也許在這些MP3,MD3面前算不了什麼, 但是如果我們能在這個領域發展到微型晶元的程度,我們也許可以領導一代儲存器的新潮流。
四、選題要求
五、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 2008年12月---2009年2月 資料准備階段
大量閱讀與該課題有關的資料及相關的論文,醞釀課題實施方案及相關措施
第二階段 2009年3月---2009年4月中旬 初稿寫作
根據開題報告及指導教師對課題內容、完成形式的要求得到相應的資料及結果。及時聽取導師的意見,完善方案措施;繼續開展研究;爭取有一定的成果並完成初稿接受檢查。
第三階段 2009年4月中旬
根據導師對初稿的評定結果進行改進,以利於論文的繼續進行。
第四階段 2009年4月下旬---2009年6月定稿
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並交導師評閱,根據導師提出的要求進行必要修改,進一步完善論文的攥寫
六、完成畢業論文所需條件
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通過仔細查閱書籍、期刊,進一步在互聯網上搜索學習與選題有關的專業知識,完成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並適當進行調研及相關實驗等。
七、主要參考文獻
《單片機原理與介面技術》,余錫存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7.
《MCS-51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蔡美琴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8.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張友德、謝偉毅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3.
單片機原理介面與應用》,黃遵熹主編,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5.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劉華東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8.
劉文濤.MCS-51單片機培訓教程(C51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51系列單片機及C51程序設計》,王建校、楊建國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4.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朱月秀、濮陽檳、駱經備主編,科學出版社,2004.3.
《新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潘永雄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2.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孫俊逸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李全利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
《單片機原理及其介面技術》第二版,胡漢才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2.
夏繼強. 單片機實驗與實踐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1.
楊將新,李華軍,劉東駿.單片機程序設計及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謝維成,楊加國.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及C51程序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評委評語及其建議:
選題依據充分,意義、目的明確,調研資料准備豐富,進度安排合理;完成任務所需條件具備,可以進行論文的寫作。
評委簽字:
系(院、部)部蓋章:
2009 年 3月10-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