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15m無線收發模塊怎麼用發射端的輸入信號應該怎麼加,接收端的信號是與發射端一樣嗎單片機怎麼識別
你這模塊我有,用法挺簡單,主機發送01信號,從機就能接受,要用三極體取反輸入單片機,可以是中斷接收,也可以查詢接受,具體放法網上有教程。編碼是比較簡單的,就是解碼有點小麻煩,如果距離很近就沒關系了,距離遠就要有好的編碼解碼放法。
你最好先看下接受模塊好不好,我那塊接受模塊有問題,沒有信號時竟然也能檢測到信號。沒信號是高電平,還是低電平忘了,好像低電平。你用萬能表看下,如果電壓不是vcc或GND,模塊有問題。
B. 您好 我想問問 315和單片機具體是怎麼連接的
以下是單片機實踐團為您回答:
1、一般對於315M的發射模塊,是需要自己特定的振盪器。
2、需要配合PT2262使用,用於調制信號。
3、315M模塊的那根DATA數據線是連接在PT2262上面的,然後2262的地址和數據口接在單片機上就行了。
4、建議您下載PT2262和PT2272的數據手冊,仔細閱讀下就會懂了。
5、不明白的地方,hi我。常在線。
C. 51單片機用315M無線接收模塊通信的問題
以下是單片機實踐團為您解答:
1、關於315M無線模塊,一般是一個串列的DATA口,超再生接收模塊也是這樣一個DATA數據口,不過兩者對通信數據(理解為通信波形)不是一致的,像你直接使用串列口的話很難或者說基本不可能做到,數據的一致。也就是你串口設置不會讓發送的數據解調出來。說白了,你調制與解調不可能都用串口那種很死的通信碼來實現。調制和解調不是一摸一樣的規則,不知道這樣說你明不明白。
2、建議使用專業的編碼與解碼晶元,或者採用MCU的普通口實現模擬的編碼解碼,不過這個很難做到良好的通信信道,也就是說會有干擾。而硬體的就不會,推薦PT2262和PT2272。
3、此款晶元也有他的不足,最大隻能做到6位的數據通信,對於正常的8位通信有些麻煩,卻也不影響什麼。舉個例子來說此晶元編解碼:你發送00100000(0x20)那邊也是00100000(0x20。然而你需要發送10000000就不能直接搞了你應該懂的,所以說你傳輸的數據是00-0x3F。
4、如果你只是想告知對方由一個狀態切換至另一個狀態,或者通信量在00-0x3F之間就完全可以採用硬體編解碼的方法。軟體的方法也是可以實現的,需要很好的理解,同時也需要反復調試,我可以給你AVR的例子。
5、常在線,Hi我
D. 315m超再生無線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的工作原理,怎麼用51單片機控制
SC2262和SC2272 只是一種編碼、解碼電路,
315m超再生無線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只是把數據信號調制在315M載波上 和 從315M 載波上把數據信號 檢波 下來,用SC2262和SC2272 編、解碼 可以不用 單片機,
用單片機 可以 不用編、解碼電路,單片機完全可以完成 編碼解碼功能,
超再生無線收發 可靠性差,現在有 NRF24L01的2.4G 收發模塊,可靠性好,
成本比315m超再生還便宜。
E. 如何將315M無線模塊應用在單片機上,模塊有PT2262/2272晶元
要是簡單的控制其實315M的配上編解碼晶元直接就能工作,比如PT2262(發)、PT2272(收)。。。畢竟2你只是簡單的控制個電機正反,2262最高能如入6路,2272也輸出6路,不過一般普通的是4路,另外分自鎖輸出和點動輸出
如果單片機的話直接接還真沒接過。。不過我感覺用51的串口通信應該就可以,一個用個AT89C2051這類的20腳小晶元,把P3.1:TXD 串口輸出接在31M發射模塊上,然後剩下的除了晶振和電源,復位引腳外都可以用於做按鍵檢測用。他有15個IO,P1是個標准8位口,P3比正常的少個P3.6,然後你在用於串口1個IO,剩下14個IO,按鍵應該足夠用了。然後在自己給編個碼,比如P1.0按下正轉輸出0x01,P1.1反轉輸出0x02.。。不過用單片機的話你遙控器只能是加個總電源開關,反正節能方面差點。。
然後是接收部分,同樣用串口接收,P3.0:RXD 串口輸入接在接收模塊的輸出DATA上。根據接收到的編碼來判斷哪個IO輸出。比如接收到0x01,認為是電機正轉,接收到0x02認為電機反轉。
F. 圖中是315M接收模塊解調輸出方波信號給單片機解碼的隔離電路,想問下圖中的二極體起什麼作用啊求解
三極體共射放大電路在基極與發射極之間反向並聯一隻二極體是防止有反向高電壓加在發射結上的一種保護鉗位措施。如果你是為了接受與單片機的信號隔離,建議你用光耦隔離,這樣能做到完全的電隔離。
G. 315M遙控開關自己有時候會開燈,是什麼原因我用的是單片機控制的
是不是電荷積累原因造成的?在放大輸入的前端,電容、二極體等非線性原件,通常認為起到隔直和單向截止的作用。實際上,線路上的雜訊使電容有微弱的導通,而晶體管在電壓作用下都存在著泄漏電流,當在設計中使輸入阻抗很大時,此時容易引發誤動作。在你的電路中,使用了單片機,它對放大電路是最大的干擾源,因為它是利用開關動作工作的,每次開關動作電流雖小,但陡升陡降,使敷銅線形成的電感發揮了作用。解決的方法是:將放大輸入與單片機電源分開走線,並使用一個不小於33μf的電容為輸入部分電源濾波;在輸入端與地之間並一個小電容0.1和一個大電阻100K,提供雜訊通道。在編程中,對已超過閾值的信號進行再次確認,甚至加1ms的延時,對輸入信號進行數字濾波。祝成功。
H. 51單片機如何通過315M超再生模塊實現無線傳輸。
1、關於315M無線模塊,一般是一個串列的DATA口,超再生接收模塊也是這樣一個DATA數據口,不過兩者對通信數據(理解為通信波形)不是一致的,像你直接使用串列口的話很難或者說基本不可能做到,數據的一致。也就是你串口設置不會讓發送的數據解調出來。說白了,你調制與解調不可能都用串口那種很死的通信碼來實現。調制和解調不是一摸一樣的規則,不知道這樣說你明不明白。
2、建議使用專業的編碼與解碼晶元,或者採用MCU的普通口實現模擬的編碼解碼,不過這個很難做到良好的通信信道,也就是說會有干擾。而硬體的就不會,推薦PT2262和PT2272。
3、此款晶元也有他的不足,最大隻能做到6位的數據通信,對於正常的8位通信有些麻煩,卻也不影響什麼。舉個例子來說此晶元編解碼:你發送00100000(0x20)那邊也是00100000(0x20。然而你需要發送10000000就不能直接搞了你應該懂的,所以說你傳輸的數據是00-0x3F。
4、如果只是想告知對方由一個狀態切換至另一個狀態,或者通信量在00-0x3F之間就完全可以採用硬體編解碼的方法。軟體的方法也是可以實現的,需要很好的理解,同時也需要反復調試,我可以給你AVR的例子。
I. 單片機測315m和433m遙控頻率
這個得用模擬電路抓信號,放大後用單片機控制頻率的鎖相環濾波,然後再分析信號是不是那邊發的標准信號。這么個思路理論上能比較精確的找出來源信號的頻段,但受制於天線和接收電路與頻率的匹配問題,適用的頻寬比較小。
J. 51單片機和315m無線收發模塊
315模塊是高電平有效的,而且脈沖寬度最好控制在1~10ms,如果只是簡單的控制,可將接收端用三極體反向接單片機中斷,根據電平寬度區別不同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