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與ppi

單片機與ppi

發布時間:2022-11-18 03:58:27

⑴ 三菱PLC與單片機怎麼實現485通訊

PLC用485介面與單片機通訊方法:
單片機端採用的RS232串口而PLC上為RS485介面,二者陣腳定義和邏輯電平有所差別故完成二者之間的通訊需要其他器件來進行轉換調整。
1. PC/PPI線纜。
通過PC/PPI線纜來連接單片機和s7-200,數據通訊無誤;
2. RS232 - RS485轉接頭。
轉接頭說明中RS232 介面是DCE方式,可以和DTE 終端設備串口直連,和DCE設備相連需要用交叉線連接。
關於串口設備連接線使用交叉線還是直連線的簡單區分:
若線纜兩端一公頭一母頭,則採用直連線;
若線纜兩端同為公頭或母頭,則採用交叉線。

⑵ 西門子PLC中的PPI是什麼意思

西門子PPI通訊協議 S7-200 PLC之PPI協議
通過硬體和軟體偵聽的方法,分析PLC內部固有的PPI通訊協議,然後上位機採用VB編程,遵循PPI通訊協議,讀寫PLC數據,實現人機操作任務。這種通訊方法,與一般的自由通訊協議相比,省略了PLC的通訊程序編寫,只需編寫上位機的通訊程序資源 S7-226的編程口物理層為RS-485結構,SIEMENS提供MicroWin軟體,採用的是PPI(Point to Point)協議,可以用來傳輸、調試PLC程序。在現場應用中,當需要PLC與上位機通訊時,較多的使用自定義協議與上位機通訊。在這種通訊方式中,需要編程者首先定義自己的自由通訊格式,在PLC中編寫代碼,利用中斷方式控制通訊埠的數據收發。採用這種方式,PLC編程調試較為煩瑣,佔用PLC的軟體中斷和代碼資源,而且當PLC的通訊口定義為自由通訊口時,PLC的編程軟體無法對PLC進行監控,給PLC程序調試帶來不便。
SIEMENS S7-200PLC的編程通訊介面,內部固化的通訊協議為PPI協議,如果上位機遵循PPI協議來讀寫PLC,就可以省略編寫PLC的通訊代碼。如何獲得PPI協議?可以在PLC的編程軟體讀寫PLC數據時,利用第三個串口偵聽PLC的通訊數據,或者利用軟體方法,截取已經打開且正在通訊的埠的數據,然後歸納總結,解析出PPI協議的數據讀寫報文。這樣,上位機遵循PPI協議,就可以便利的讀寫PLC內部的數據,實現上位機的人機操作功能。
軟體設計
系統中測控任務由SIEMENS S7-226PLC完成,PLC採用循環掃描方式工作,當定時時間到時,執行數據採集或PID控制任務,完成現場的信號控制。計算機的監控軟體採用VB編制,利用MSComm控制項完成串口數據通訊,通訊遵循的協議為PPI協議。
PPI協議
西門子的PPI(Point to Point)通訊協議採用主從式的通訊方式,一次讀寫操作的步驟包括:首先上位機發出讀寫命令,PLC作出接收正確的響應,上位機接到此響應則發出確認申請命令,PLC則完成正確的讀寫響應,回應給上位機數據。這樣收發兩次數據,完成一次數據的讀寫[5]。
其通訊數據報文格式大致有以下幾類:
1、讀寫申請的數據格式如下:

SD LE LER SD DA SA FC DASP SSAP DU FCS ED
SDStart Delimiter)開始定界符(68H)
LE:(Length)報文數據長度
LER:(Repeated Length)重復數據長度
SD: (Start Delimiter)開始定界符(68H)
SA:(Source Address)源地址,指該地址的指針,為地址值乘以8
DA:(Destination Address)目標地址,指該地址的指針,為地址值乘以8
FC:(Function Code)功能碼
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目的服務存取點
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源服務存取點
DU:(Data Unit)數據單元
FCS:(Frame Check Sequence)校驗碼
ED:(End Delimiter)結束分界符(16H)
報文數據長度和重復數據長度為自DA至DU的數據長度,校驗碼為DA至DU數據的和校驗,只取其中的末位元組值。
在讀寫PLC的變數數據中,讀數據的功能碼為 6CH,寫數據的功能碼為 7CH。
2、PLC接收到讀寫命令,校驗後正確,返回的數據格式為 E5H
3、確認讀寫命令的數據格式為:

SD SA DA FC FCS ED
其中SD為起始符,為10H
SA為數據源地址
DA為目的地址
FC為功能碼,取5CH
FCS為SA DA FC的和的末位元組
ED為結束符,取16H
PPI協議的軟體編制
在採用上位機與PLC通訊時,上位機採用VB編程,計算機採用PPI電纜或普通的485串口卡與PLC的編程口連接,通訊系統採用主從結構,上位機遵循PPI協議格式,發出讀寫申請,PLC返回相應的數據。程序實現如下:
1、串口初始化程序:
MSComm1.CommPort = 1
MSComm1.Settings = "9600,e,8,1"
MSComm1.InputLen = 0
MSComm1.RThreshold = 1
MSComm1.InputMode = comInputModeBinary
PPI協議定義串口為以二進制形式收發數據,這樣報文的通訊效率比ASCII碼高。
2、串口讀取數據程序,以讀取VB100數據單元為例:
Dim Str_Read(0 To 32) 『定義發送的數據為位元組為元素的數組。
Str_ Read (32) = &;H16 『相應的數組元素賦值,按照以下格式:
Str_ Read (29) = (100*8) \ 256 『地址為指針值,先取高位地址指針
Str_ Read (30) = (100*8) Mod 256 『取低位地址指針
Str_ Read (24) = 1 『讀取的數據長度(Byte的個數)
For I=4 to 30
Temp_FCS = Temp_FCS Str_Read(i)
Next I
Str_Read(31)= Temp_FCS Mod 256 『計算FCS校驗碼,其它數組元素賦值省略。
68 1B 1B 68 2 0 6C 32 1 0 0 0 0 0 E 0 0 4 1 12 A 10 2 0 1 0 1 84 0 3 20 8B 16
PLC返回數據 E5 後,確認讀取命令,發送以下數據:
10 2 0 5C 5E 16
然後上位機VB程序接受到以下數據:
68 16 16 68 0 2 8 32 3 0 0 0 0 0 2 0 5 0 0 4 1 FF 4 0 8 22 78 16
首先識別目標地址和源地址,確認是這次申請的返回數據,然後經過校驗檢查,正確後解析出第26號數據(&;H22)即為VB100位元組的數據。
3、串口寫入數據程序,以寫VB100數據單元為例:
Dim Str_Write(0 To 37) 『定義發送的數據為位元組為元素的數組。
Str_Write (37) = &;H16 『相應的數組元素賦值,按照以下格式
Str_Write (35) = &;H10 『要寫入的數據值
68 20 20 68 2 0 7C 32 1 0 0 0 0 0 E 0 5 5 1 12 A 10 2 0 1 0 1 84 0 3 20 0 4 0 8 C B9 16
PLC返回數據 E5 後,確認寫入命令,發送以下數據:
10 2 0 5C 5E 16
然後上位機VB程序接受到以下數據:
68 12 12 68 0 2 8 32 3 0 0 0 0 0 2 0 1 0 0 5 1 FF 47 16
這是PLC正確接收並寫入信息的返回數據。
4、串口接收程序:
在數據接收程序中,利用VB中MSComm控制項,一次接收緩沖區中的全部數據,存放到數組形式的暫存單元中,然後分析每個元素的值,得到讀寫的數據。
Dim RCV_Array() As Byte
Dim Dis_Array As String
Dim RCV_Len As Long
RCV_Array = MSComm1.Input 『取出串口接收緩沖器的數據。
RCV_Len = UBound(RCV_Array)
ReDim Temp(0 To UBound(RCV_Array))
For i = 0 To RCV_Len
Dis_Array = Dis_Array &; Hex(RCV_Array (i)) &; " "
Next i
Text1.Text = Dis_Array 『接收到的數據送顯示。
在程序的讀寫過程中,一次最大可以讀寫222個位元組,目前給出的數據讀寫為整數格式。

數據類型 Str_ Read(27)
S 04H
SM 05H
I 81H
Q 82H
M 83H
V 84H
以上程序,是以讀寫PLC的V變數區為例,利用PPI協議還可以讀寫S7-200PLC中的各種類型數據,包括I、Q、SM、M、V、T、C、S等數據類型,能夠直接讀出以上變數中的位、位元組、字、雙字等,其中讀位變數時,是讀取該位所在的位元組值,然後上位機自動識別出該位的值。按照讀寫的數據類型,其中Str_ Read(27)的值各不同:
在控制系統中,PLC與上位計算機的通訊,採用了PPI通訊協議,上位機每0.5秒循環讀寫一次PLC。PLC編程時,將要讀取的檢測值、輸出值等數據,存放在PLC的一個連續的變數區中,當上位機讀取PLC的數據時,就可以一次讀出這組連續的數據,減少數據的分次頻繁讀取。當修改設定值等數據時,進行寫數據的通訊操作。 更多信息:http://www.linkkey.co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點擊圖片看大圖:
500)this.width=500">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點擊圖片看大圖:
500)this.width=500">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點擊圖片看大圖:
500)this.width=500">

⑶ PPI通訊和MPI通訊是什麼概念

PPI是一種主從協議,CPU既可以做主站,又可以做從站,主站靠PPI協議管理與從站通訊。所有的通信程序運行在主CPU上,從站設備不需要專門的通信代碼。

MPI是一種適用於少數站點間通信的網路,多用於連接上位機和少量PLC之間近距離通信。

MPI網路通信的速率是19.2Kbit/s~12Mbit/s,MPI網路較多支持連接32個節點,較大通信距離為50M。通信距離遠,還可以通過中繼器擴展通信距離,但中繼器也佔用節點。



CPU進行數據交換的方法

基於PPI協議實現兩個CPU之間進行數據交換:

1、硬體連接

PPI通信建立在485的硬體基礎上,因此需要製作一根至少包含一對雙絞線的屏蔽線,兩端分別接DB9頭子的3腳和8腳,屏蔽層接DB9頭子的金屬外殼。

2、合理分配CPU地址

PPI通信要求PPI網路內每個CPU具有不同地址,Micro/WIN默認為0,CPU默認為2,因此建議主PLC的地址設置為2,從PLC地址依次設置為11、12、13……依次類推。

3、正確初始化

通過初始化特殊寄存器SMB30,將主CPU埠0配置為PPI主站模式,同時將數據緩存區清零。

4、正確准備數據

數據必須按照規定將相應的數據填入緩沖區,例如數據發送緩沖區為VB200,那麼VB200就是狀態字,不需要填寫,用於讀取指令執行的狀態。

5、適時調用收發指令

PPI通信指令只有兩條,分別是:網路讀和網路寫,調用也很簡單,只需要指定本次讀寫己方的埠和數據緩沖區地址。

6、正確進行指令調用

⑷ 單片機用oled和lcd顯示有什麼區別

  1. LED顯示屏是一種通過控制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的顯示方式,靠燈的亮滅來顯示字元。用來顯示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行情、視頻、錄像信號等各種信息的顯示屏幕。OLED顯示屏由於同時具備自發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於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范圍廣、構造及製程較簡單等優異之特性,被認為是下一代的平面顯示器新興應用技術。

  2. OLED被稱為有機發光二極體或有機發光顯示器。整體上講,OLED的產業化目前已經開始,其中單色,多色和彩色器件已經達到批量生產水平,大尺寸全彩色器件目前尚處在研究開發階段,但產能仍較低。OLED是通過電流驅動有機薄膜本身來發光的,發的光可為紅、綠、藍、白等單色,同樣也可以達到全彩的效果。所以說OLED是一種不同於CRT,LED和液晶技術的全新發光原理。而LED顯示屏是由LED點陣和LEDPC面板組成,通過紅色,藍色,白色,綠色LED燈的亮滅來顯示文字、圖片、動畫、視頻,內容可以隨時更換,各部分組件都是模塊化結構的顯示器件。傳統LED顯示屏通常由顯示模塊、控制系統及電源系統組成。顯示模塊由LED燈組成的點陣構成,負責發光顯示;控制系統通過控制相應區域的亮滅,可以讓屏幕顯示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單色、雙色屏主要用來播放文字的,全彩LED顯示屏不僅可以播放文字,圖片,動畫,還可以播放視頻等多種格式。

  3. 總的來說LED顯示屏,OLED是完全不同的成像技術。

  4. 另外LCD為液晶顯示屏,本身不發光,需要背光源。其由TFT基板與CF(彩膜)基板貼合而成,內充液晶。通過TFT基板提供電場來控制液晶旋轉的角度,從而起到控制液晶穿透率的作用。彩膜上印刷有RGB三種顏色色塊,背光源的光線透過透明的TFT基板,透過液晶分子,然後透過CF基板。受各個色塊下液晶分子的穿透率不同的影響,色塊發出不同亮暗的紅綠藍三色,可混合成顯示所需的顏色。
    而OLED為有機發光二極體,屬於自發光器件,不需要背光源;構造為在TFT基板上蒸鍍在通電下可以自發光的RGB三色有機膜層。通過TFT基板控制電流大小,即可控制RGB有機膜層的發光亮暗,從而混合出顯示所需的顏色。
    目前市場主流的顯示技術還是為TFT-LCD技術,OLED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在工藝良率、大尺寸、高PPI、使用壽命、製作成本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但其在低功耗、高色域、寬視角、可彎曲、更薄更輕、可透明方面有顯著的優勢。


⑸ 傳統影像與數碼影像ppi的單位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對應關系是怎樣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3

⑹ 單片機px有沒有可能大於7

單機PX有可能大於7。
px全稱為pixel,像素長度,像素長度,我個人將px看作相對單位,因為在具體世界中和m這種絕對單位不同,根據設備的ppi大小發生改變,那麼就不算是一個絕對單位。

⑺ 請問PPI是什麼

1、Procer Price Indexes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產分為三個階段:一、 完成階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續;二、 中間階段:商品尚需作進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階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PPI的調查產品有4000多種(含規格品9500多種),覆蓋全部39個工業行業大類,涉及調查種類186個。

根據價格傳導規律,PPI對CPI有一定的影響。PPI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CPI反映消費環節的價格水平。整體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後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後波及消費品。產業鏈可以分為兩條:一是以工業品為原材料的生產,存在原材料→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傳導。另一條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生產,存在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食品的傳導。在中國,就以上兩個傳導路徑來看,目前第二條,即農產品向食品的傳導較為充分,,2006年以來糧價上漲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條,即工業品向CPI的傳導基本是失效的。

由於CPI不僅包括消費品價格,還包括服務價格,CPI與PPI在統計口徑上並非嚴格的對應關系,因此CPI與PPI的變化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是可能的。CPI與PPI持續處於背離狀態,這不符合價格傳導規律。價格傳導出現斷裂的主要原因在於工業品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以及政府對公共產品價格的人為控制。

在不同市場條件下,工業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價格傳導有兩種可能情形:一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成本上漲引起的工業品價格(如電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最終會順利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二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由於供大於求,工業品價格很難傳遞到消費品價格上,企業需要通過壓縮利潤對上漲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結果表現為中下游產品價格穩定,甚至可能繼續走低,企業盈利減少。對於部分難以消化成本上漲的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可以順利完成傳導的工業品價格(主要是電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目前主要屬於政府調價范圍。在上游產品價格(PPI)持續走高的情況下,企業無法順利把上游成本轉嫁出去,使最終消費品價格(CPI)提高,最終會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

2、Pixels per inch

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擁有的像素(Pixel)數目。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當然,顯示的密度越高,擬真度就越高。

⑻ 單片機和西門子PLC通訊問題!!

485晶元換75LBC184,驅動能力比75176強多了,引腳順序與75176相同,可以直接替換MAX485和75176。在A腳上加10K上拉電阻,在B腳上加10K下拉電阻。這兩個電阻很重要。

⑼ DPI和PPI

不論是DPI還是PPI,實際都是一種換算的概念,即將圖片承載的信息換算為現實中的圖片(即人眼能實際看到的圖像)。DPI和PPI的區別在於換算的途徑不同,DPI面向的是印刷受體,而PPI面向的是熒幕。

PPI是英文Pixels Per Inch的縮寫,意為像素每英寸。英寸是常用的長度單位,大約相當於2.54厘米。而像素是專用於熒幕的概念,指的是熒幕可以解析的最小的點。因此,PPI值得是像素在熒幕上的密度,PPI越高圖像就越清晰

舉例來說,如果電腦屏幕是2K解析度,即1920×1080像素,它的圖像寬為1920像素。而如果這個電腦屏幕的物理寬度是19.2英寸,電腦屏幕是解析度就是1920/19.2=100PPI。

DPI是英文Dots Per Inch的縮寫,意為點每英寸。應粗你還是那個英寸,但是點的意義有很多。一般來講,你可以把Dot理解為取樣點,即物理設備可以解析的最小單位。在印刷時,它就可以作為印刷網點,而在滑鼠等電子設備上,可以理解為最小操作閾值(即設備會把多麼遠的兩個點當作一個點來處理)。

我們仍然拿1920×1080像素的圖片來舉例子,如果印刷設備的解析能力剛好是100DPI,而且你要印製的紙張尺寸剛好是19.2英寸,那麼印刷設備就可以剛好把一個像素作為一個取樣點,印刷完成後圖片的保真度是百分之百(也就是圖片所有的視覺信息都被印刷出來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幾個數值都不那麼整好,因此保真度會產生損失。

1.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圖片解析度越高越好 我們可能不會有精力去關心圖片信息量的DPI是多少,印刷設備的DPI又是多少這種細節的問題。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圖片只要足夠大,印刷就會清晰。

2.如果有可能,使用准確的數值 許多軟體可以幫助你了解圖片實際尺寸下的PPI,比如使用Photoshop,在300PPI下創建A4的文件(尺寸21×29.7厘米,對應解析度2480×3508像素)並做出圖片,那麼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完美印刷。

正如前文所述,大多印刷設備的解析能力是300DPI,因此在該圖片的信息量下,1個像素剛好對應1個點,甚至不需要柵格處理。而如果你強行使用400PPI來創建A4尺寸的文件,拿到300DPI的設備上會被柵格,說不定還不如300DPI的質量好(畢竟是有損處理,但這種差別未必能看得出來)。

下圖是蘋果官方對iPhone 機型的介紹:

拿iPhone7 Plus來說:

屏幕尺寸:5.5英寸

手機解析度(像素):1920 (高)x 1080(寬)

PPI:401

屏幕尺寸:表示手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單位是英寸。1英寸(inch)=2.54厘米(cm)

手機解析度:解析度可以從顯示解析度與圖像解析度兩個方向來分類。

顯示解析度(屏幕解析度):屏幕 圖像 的精密度,是指 顯示器 所能顯示的 像素 有多少。由於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像素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面就越 精細 ,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

圖像解析度:單位英寸中所包含的像素點數,其定義更趨近於解析度本身的定義。

解析度的單位:(dpi 點每英寸 )、lpi(線每英寸)和ppi( 像素每英寸 )。但只有lpi是描述光學解析度的尺度的。雖然dpi和ppi也屬於解析度范疇內的單位,但是他們的含義與lpi不同。而且lpi與dpi無法換算,只能憑經驗估算。ppi和dpi經常都會出現混用現象。但是他們所用的領域也存在區別。從技術角度說,「像素」只存在於電腦顯示領域,而「點」只出現於列印或印刷領域。

ppi:Pixels Per Inch,屏幕像素密度,每英寸屏幕所擁有的像素數,在電腦顯示領域使用。

dpi:Dots Per Inch,每英寸長度上的點數,在列印領域使用。

屏幕像素密度,解析度,屏幕尺寸的關系

所以美工使用PS作圖的大小為手機解析度的大小。

如需要設計適配iPhone7的手機,我們使用1334 x 750px大小

但有一點是特殊的,就是iPhone6(s) plus、iPhone7 plus,我們需要使用2208 x 1242px大小,

原因:

ppi為326的手機,使用的為@2x的素材,對於ppi是401的手機,理論上蘋果應該用401/326 * @[email protected]的素材。但是這個奇葩的比例對開發者而言很難切圖。所以蘋果為方便開發者用的是@3x的素材,然後再縮放到@2.46x上,實際上是縮放到2.46/3=83%。實際上蘋果選取了一個接近比例的87%。

這樣算下來,物理解析度和虛擬分比率的比例是87%,也就是1920/0.87=2208,1080/0.87=1242.

好處就是開發者更方便,比如准備素材時,字型大小可以直接調成3x的。

概述

前段時間看了小米8的發布會,其中屏幕參數是如下介紹的:

當時我就在想這都是怎麼算出來的,雖然我知道 PPI 是指屏幕每一英寸上包含的像素點,但是稍微往深一想我發現我對這些參數真的很迷茫,好奇心驅使我做了些調查。

像素,英文為 Pixel ,是我們日常最熟悉不過的了,但是深入進去會發現其蘊含的知識量是巨大的,此篇對於像素話題也只是淺嘗輒止,拋磚引玉。

討論像素需要分不同的場景: 1. 數字圖像 我們程序員日常工作中接觸並討論的像素大多是指這個范疇。

光柵圖片(Bitmap)是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例如 jpg,jpeg,png,gif,bmp等等,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矢量圖了。 光柵圖片是由一個一個像素組成的,那麼像素包含哪些信息?有物理尺寸嗎?

每個像素由顏色信息組成,有的還包含一個透明度信息。因為可以通過三原色 Red , Blue , Green 來混合出很多種顏色,所以一個像素就可以使用存儲這三種顏色的一個數據結構表示。一個像素佔用內存的大小,與其使用多少位來表示這些顏色有關,例如最簡單的像素只有一個 bit ,那麼它只能表示兩個狀態,0或者1,對應到圖像上也就是黑白。當一個像素達到24 bit 的時候,RGB每個通道佔8位,可以組合出來的顏色已經有1677萬色(256 256 256=16,777,216)種了,而人類眼睛可以分辨的顏色也只有大概1000多萬種,此時就是真彩色了。當然還有32位真彩色,感興趣的可以去研究。

圖片來自 維基網路

那麼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此處的像素沒有物理尺寸,僅僅是一些數據,只有將其顯示在物理設備上才會存在物理尺寸。

可以通過下圖感受一下

圖片來源

討論解析度仍然需要分討論場景 1. 數字圖像 此時解析度是用來描述圖片的像素信息的,比如我們說一張圖片的解析度是1280 720,那麼僅僅是說明這張圖片是由1280個像素 720個像素組成的。如下圖所示,至於這張圖片的尺寸有多大,清晰還是模糊,這取決於它自身的存儲格式以及用來顯示它的設備。

2. 硬體顯示設備 是指這塊屏幕所包含的像素(這個像素是物理上的,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例如小米8的屏幕解析度為2248x1080,說明這塊屏幕包含了這么多物理像素。

那麼圖片的解析度與屏幕的分別率是什麼關系呢?這需要清楚了 PPI 後才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DPI 是印刷業使用的單位,其表示的是列印紙上每一英寸包含的墨點數量,而 PPI 是電子屏幕上每一英寸上包含的可定址物理物理顯示單元。其中英寸是西方慣用長度單位,等於2.54厘米。這兩個概念之所以如此容易混淆,就是因為一些軟體提供商做的孽,例如Microsoft,Adobe,Apple 等等,他們經常將這兩個概念互換使用。

PPI : Pixels Per Inch, 每一英寸上包含的像素個數。 這個值越高,屏幕的顯示能力越強,例如小米8 PPI的計算方式如下圖所示

可見小米8的 PPI 是401.6,而其官方宣稱為402,估計是四捨五入了,不過不知道半個像素怎麼處理,知道的可以告訴我一下。

DPI : Dots Per Inch, 每一英寸上包含的點個數。 與PPI計算方式一樣,只是應用的領域不同,這個用在印刷業的。

至此我們可以回答圖片的解析度與屏幕的解析度的關系了,以小米8為例,按照 圖片比例全屏 顯示某一張圖片: 第一:當將一張1080 2248像素的圖片顯示在Mi8上時,屏幕上的每一個物理像素對應一個圖片像素,可以完美顯示。 第二:當將一張2000 2248像素的圖片顯示在Mi8上時,Mi8的屏幕在寬度上是無法顯示的,所以顯卡會將圖片光柵化,通過一定的演算法將2000個像素減少到1080個像素,由於是從多到少的處理,所以圖片是清晰的。 第三:當將一張720*1280像素的圖片顯示在Mi8上時,顯卡會將圖片光柵化,將圖片以其中一邊為標准拉伸,圖片會變模糊。

Pt :漢語翻譯為 ,是一個物理尺寸,長度為1/72 英寸,在概念上Pt與Px毛關系也沒有,但是在 photoshop 中就有關系了。 photoshop 中的pt卻是一個相對單位(這幫二貨各種混用)

換算公式: 1pt= (DPI / 72) px

dp : Density-independent Pixels, 這個是Android基於物理設備的 ppi 抽象出來的一個單位。它是以 160dpi 的屏幕為基準定義的,在 160dpi 的屏幕的屏幕上 1dp=1px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其

換算公式: 1dp=(屏幕ppi/ 160)px

目前Android系統的屏幕分類如下表 |密度分類| 屏幕密度 | |--|--| |ldpi |120dpi | |mdpi |160dpi | |hdpi |240dpi | |xhdpi |320dpi | |xxhdpi |480dpi | |xxxhdpi |640dpi |

sp : Scale-independent Pixels,其與dp基本一樣,也是像素無關的,但是是用在描述字體的大小上。其尺寸會同時相應屏幕密度以及用戶對字體的偏好設置。 例如:在手機的字體設置為默認大小時,使用 dp sp 描述字體的大小是一樣的,如下圖

但是當我們改變了手機的字體默認設置的字型大小後, dp 描述的字體大小沒有變化,但是 sp 描述的字體大小卻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如下圖。

除此之外 dp sp 再無差異,一般建議字體使用 sp 作為單位。

dip 就是 dp 互為別名,沒有任何區別,其與 px 關系見上文。

以上就是關於顯示接觸GUI開發的程序員應該了解的,本來以為很簡單,但是調查後發現再往深研究我將會陷入泥潭無法自拔。同時我也感受到,人類社會發展到目前的水平,任何一個門類的知識都足以讓一個人投入終身的時間去研究,那我們程序員除了賺錢養家是不是應該找個自己感興趣方向忠貞不渝的投入一生業余精力去嘗試研究一番呢?在此我覺得我很挫敗,突然發現自己這么大年紀了竟然沒有愛好,如果愛好美女這個不算的話。。。!

我們的原圖是一份長寬都是1800像素的圖片。

這張圖片長寬都是1800像素 ,對它自己而言,DPI和PPI沒有意義。
它的解析度參數,僅僅是1800像素而已。

假設我們的所有印刷機、列印機、噴繪機,在原尺寸下都將1像素映射為1個點(即1Px/Dots),可以進行下面這些計算。

如果我們使用300DPI的印刷機,原尺寸列印這張圖,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1Px/Dots) / 300 DPI = 6 in 即長寬都是6英寸(15.24厘米)。

如果我們使用220DPI的列印機, 原尺寸列印這張圖,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1Px/Dots) / 220 DPI ≈ 8.19 in 即長寬都是8.19英寸(20.8厘米)。

如果我們使用72DPI的噴繪機, 原尺寸列印這張圖,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1Px/Dots) / 72 DPI = 25 in 即長寬都是25英寸(63.5厘米)。

使用81PPI的一般顯示器,原尺寸顯示這張圖, 那麼它的長寬為:
1800 Px / 81 PPI ≈ 22.2 in 即長寬都是22.2英寸(56.4厘米)。

顯示器的PPI 我們假設顯示器是方形像素,那麼顯示器的PPI是由它的解析度和長寬共同決定的。

即顯示器的橫向PPI=顯示器的橫向解析度(Px)/顯示器的寬度(in)。

我們常說的顯示器的英寸數,是其對角線的長度。 對於16:9的顯示器來說,PPI可以這樣計算:
PPI = sqrt { (像素寬 * 像素高) / [16 * 9 * 英寸數^2 / (16^2 + 9^2)] }

舉例來說,1920*1080像素的24寸顯示器,PPI就是:
PPI = sqrt { (1920 * 1080) / [16 * 9 * 24^2 / (16^2 + 9^2)] } ≈ 91.7878

下面的表格計算了常見顯示器尺寸的PPI,你可以用這個公式檢驗:

⑽ 解析度和ppi的關系

PPI(Pixel per inch)——像素解析度,與圖像解析度只有一字之差,為了在字元外觀上更容易區分,本文用「PPI」英文稱之,不用像素解析度漢字表述。實際上稱其是「解析度」有些牽強,不如稱為「采樣率」更加合適,但考慮應讓非專業人士盡量少地接觸術語,還堅持統一用「解析度」吧,反正「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PPI」的全寫是「Pixel(像素) per(每一) inch(英寸)」,連起來:每一英寸距離內所包含的像素數量,是數字圖像中像素的排列規則,即以英寸為單位的像素采樣密度。
轉換成生活中的實例如,種地:一米間隔插幾根秧苗;電影院:每排有幾個座位;學生站隊:大臂向前看齊還是小臂向前看齊;這些都是排列規則,即采樣密度。

拓展資料:

解析度可以從顯示解析度與圖像解析度兩個方向來分類。

顯示解析度(屏幕解析度)是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有多少。由於屏幕上的點、線和面都是由像素組成的,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面就越精細,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解析度是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

可以把整個圖像想像成是一個大型的棋盤,而解析度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經線和緯線交叉點的數目。顯示解析度一定的情況下,顯示屏越小圖像越清晰,反之,顯示屏大小固定時,顯示解析度越高圖像越清晰。

圖像解析度(ImageResolution)指圖像中存儲的信息量。這種解析度有多種衡量方法,典型的是以每英寸的像素數(PPI,pixel per inch)來衡量。當然也有以每厘米的像素數(PPC,pixel per centimeter)來衡量的。

圖像解析度決定了圖像輸出的質量,圖像解析度和圖像尺寸(高寬)的值一起決定了文件的大小,且該值越大圖形文件所佔用的磁碟空間也就越多。圖像解析度以比例關系影響著文件的大小, 即文件大小與其圖像解析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保持圖像尺寸不變,將圖像解析度提高一倍,則其文件大小增大為原來的四倍。

參考資料:網路詞條 解析度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與ppi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3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5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7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5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2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