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51單片機驅動蜂鳴器發出「叮咚」的聲音,原代碼和原理圖。
蜂鳴器發出叮咚聲很難的,本身就是一個高頻率的震動,如果發出來了也很難聽,達不到預期效果,你可以用這個軟體去生成音樂代碼,同時可以參考下裡面的程序
http://www.heee.com/Documents/100623/100623160319.htm
❷ 求大神解釋下51單片機蜂鳴器的工作原理 下面是原理圖 急!
工作原理非常簡單:圖示電路為灌電流驅動方式(低電平有效),Q5為開關三極體,平時I/O口P3.6輸出高電平,因Q5為PNP型三極體,故高電平使得基極電位接近Vcc,三極體截止處於集電極迴路的蜂鳴器不響,當P3.6輸出低電平時Q5經由Vcc-Q5eb-R17-P3.6到地迴路獲得基極電流而飽和導通,蜂鳴器得電發出鳴響。
❸ 如下圖為51單片機控制蜂鳴器的部分電路,其中的Q2代表什麼,求大神指教
Q2,是三極體的標號,就像 R39,是電阻的標號一樣。
8550,是三極體的型號,就像 0.1K,是電阻的阻值一樣。
Q2、8552,是同一個元件。
❹ 51單片機之蜂鳴器
蜂鳴器是一種一體化結構的電子訊響器,採用直流電壓供電,廣泛應用於計算機、列印機、復印機、報警器、電子玩具、汽車電子設備、電話機、定時器等電子產品中作發聲器件。我們開發板上常用的蜂鳴器就是常常說的交流蜂鳴器或直流蜂鳴器(自激式蜂鳴器)。 直流蜂鳴器是給一定的驅動直流電壓就會響。而交流蜂鳴器是需要給蜂鳴器一個脈沖才會響。常見的有PWM波控制蜂鳴器的頻率。脈沖就是高低電平的切換,如下圖:一個方波脈沖
我們用單片機的IO口實現一種這樣高低電平的方波,驅動蜂鳴器發音。我們板子上配的就是交流蜂鳴器。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蜂鳴器的硬體電路:
蜂鳴器通過三極體驅動。我們利用杜邦線將蜂鳴器的一端J8連接到板子上P1.5管腳上。
示常式序: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
sbit beep = P1^5;
void delay(uint16 i)
{
while(i--);
}
void main()
{
while(1)
{
beep = ~beep;
delay(10);
}
}
該程序實現蜂鳴器的響和停,程序較為簡單,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
❺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求通俗易懂的講解
我是一名電子信息大專畢業的學生,下面51單片機最小系統的講解,你參考一下
51單片機共有40隻引腳.
下面這個就是最小系統原理圖,就是靠這四個部分,這個單片機就可以運行起來了.
一,一講解:
第一部分:電源組(上圖標記為1的部分)
40腳接電源5V,20腳接電源負極,在單片機裡面,負極也可以叫GND或者」地」,我們在單片機的應用中,習慣說負極為」地」,上面GND就是英文ground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地"的意思.
第二部分:晶振組(上圖標記為2的部分)
11.0592M晶振Y1與單片機的18,19腳並聯,因為這兩只腳,就是晶振工作的引腳.
22p電容C2一端接18腳,一端接地.
22p電容C3一端接19腳,一端接地.
這兩個電容,我們在10~30P之間選擇都是可以的,主要作用是,過濾掉晶振部分的高頻信號,讓晶振工作的時候更加穩定.
第三部分:復位組(上圖標記為2的部分)
10u電容C1正極接電源5V,C1負極接單片機的復位腳,第9腳.
1K電阻R17一端接單片機的復位腳,第9腳,一端接地.
就是通過這個10u和1k,就可以讓單片機一供電時,單片機自動復位,從零開始執行程序,這個就是復位的概念.
第四部分:其它功能組(上圖標記為4的部分)
這個腳是存儲器使用選擇腳,當這個腳接"地"時,那麼告訴單片機選擇外部存儲器,當這個腳接"5V"時,說明單片機使用內部存儲器.
因為選擇外部存儲器,太浪費單片機僅有的資源,所以這一腳永遠接電源5V(如上圖所示),使用單片機的內部存儲器,如果內部存儲器不夠容量,最多選擇更高級容量的單片機型號,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詳細看下面的帖子,單片機最小系統的通俗易懂講解:
網頁鏈接
滿意請採納,謝謝!
❻ 51單片機蜂鳴器程序是什麼
51單片機蜂鳴器程序為:
#include"reg52.h"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sbit beep=P1^5;
void delay(u16 i)
{
while(i--);
}
void main()
{
while(1)
{
beep=~beep;
delay(1000);//控制音調頻率
beep=~beep;/控制聲音大小
delay(10);
}
}
(6)51單片機蜂鳴器原理圖擴展閱讀:
BUZZER蜂鳴器的分類:
1、按其驅動方式的原理分,可分為:有源蜂鳴器(內含驅動線路,也叫自激式蜂鳴器)和無源蜂鳴器(外部驅動,也叫他激式蜂鳴器)。
2、按構造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電磁式蜂鳴器和壓電式蜂鳴器。
3、按封裝的不同,可分為:DIP BUZZER(插針蜂鳴器)和SMD BUZZER(貼片式蜂鳴器)。
4、按電流的不同,可分為:直流蜂鳴器和交流蜂鳴器,其中,以直流最為常見壓電式蜂鳴器,用的是壓電材料,即當受到外力導致壓電材料發生形變時壓電材料會產生電荷。同樣,當通電時壓電材料會發生形變。
電磁式蜂鳴器,主要是利用通電導體會產生磁場的特性,用一個固定的永久磁鐵與通電導體產生磁力推動固定在線圈上的鼓膜。
由於兩種蜂鳴器發音原理不同,壓電式結構簡單耐用但音調單一音色差,適用於報警器等設備。而電磁式由於音色好,所以多用於語音、音樂等設備。
❼ 51單片機送低電平就報警,想問下報警的原理請仔細點,謝謝了
圖中利用三極體來驅動蜂鳴器,此處PNP三極體9012工作在飽和產、截止狀態,即當其基極為高電平時截止,低電平時飽和。故當51單片機送低電平時Q1飽和導通,LS1得電發聲實現報警。
❽ 單片機蜂鳴器工作原理是什麼哪位高手可以指教一下
蜂鳴器工作發聲原理:
蜂鳴器的發聲原理由振動裝置和諧振裝置組成,而蜂鳴器又分為無源他激型與有源自激型。
無源他激型蜂鳴器的工作發聲原理是:方波信號輸入諧振裝置轉換為聲音信號輸出。
有源自激型蜂鳴器的工作發聲原理是:直流電源輸入經過振盪系統的放大取樣電路在諧振裝置作用下產生聲音信號。
電路原理:PORTC.3/T0 作為I/O 口通過三極體Q2 來驅動蜂鳴器LS1,而PORTC.2/PWM0 則作為PWM 輸出口通過三極體Q1 來驅動蜂鳴器LS2。另外在PORTA.3 和PORTA.2 分別接了兩個按鍵,一個是PWM 按鍵,是用來控制PWM 輸出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另一個是PORT 按鍵,是用來控制I/O 口驅動蜂鳴器使用的。連接按鍵的I/O 口開內部上拉電阻。
(8)51單片機蜂鳴器原理圖擴展閱讀:
蜂鳴器的應用領域
蜂鳴器廣泛應用領域:計算機行業(主板蜂鳴器,機箱蜂鳴器,電腦蜂鳴器)列印機(控制板蜂鳴器)、復印機、報警器行業(報警蜂鳴器,警報蜂鳴器)、電子玩具(音樂蜂鳴器)、農業、汽車電子設備行業(車載蜂鳴器,倒車蜂鳴器,汽車蜂鳴器,摩托車蜂鳴器)電話機(環保蜂鳴器)、定時器,空調,醫療設備等電聲行業。
❾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的功能詳解
單片機最小系統,或者稱為最小應用系統,是指用最少的元件組成的單片機可以工作的系統。
對51系列單片機來說,最小系統一般應該包括:單片機、晶振電路、復位電路。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
51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介紹:
1.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復位電路的極性電容C1的大小直接影響單片機的復位時間,一般採用10~30uF,51單片機最小系統容值越大需要的復位時間越短。
2. 51單片機最小系統晶振Y1也可以採用6MHz或者11.0592MHz,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更高頻率的晶振,51單片機最小系統晶振的振盪頻率直接影響單片機的處理速度,頻率越大處理速度越快。
3. 51單片機最小系統起振電容C2、C3一般採用15~33pF,並且電容離晶振越近越好,晶振離單片機越近越好4.P0口為開漏輸出,作為輸出口時需加上拉電阻,阻值一般為10k。
設置為定時器模式時,加1計數器是對內部機器周期計數(1個機器周期等於12個振盪周期,即計數頻率為晶振頻率的1/12)。計數值N乘以機器周期Tcy就是定時時間t。
❿ 單片機蜂鳴器
1、單片機與蜂鳴器連接圖已附.
2、通常P1、P2、P3口都可以用來作為控制,P0口也可以,但因其內部無上拉電阻,所以外接時,應接一1K的上拉電阻,其他一樣。有源蜂鳴器驅動電路設計,無須外加驅動電路。
3、C語言編程為:
#include<reg51.h>//頭文件
sbitd1=P1^2;//位定義,把P1口的P1.2位設為驅動口,當然其它口也可。
voidmain()//主函數
{
d1=0//單片機默認狀態為1,不用初始化了,此處直接賦值0則可驅動
};
此為最最簡單的電路程序設計。下載後,蜂鳴器一會一直處於鳴叫狀態。
你可以加一個延時函數,再把d1口置高,可讓它,叫一下關閉。也可以加個while(1)大循環,讓它「滴、滴」不停地叫。還可以設置一個按鍵,按一個亮一下。
隨程序的變化,現象也會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