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單片機內部時鍾和外部時鍾的問題
答:當單片機有內部時鍾的時候。其工作的時候是可以用內部時鍾和自己接外部時鍾。
這個是沒有硬性要求的,但是一般都用外部時鍾,因為外部時鍾比較穩定可靠。但是如果你想電路簡單也可用內部時鍾,不接外部時鍾。這個也是可以的。使用起來沒有什麼差別。
B. 單片機的時鍾電路 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有什麼不同
區別:
1、XTAL1和XTAL2引腳
內部時鍾方式:必須在XTAL1和XTAL2引腳兩端跨接石英晶體振盪器和兩個微調電容構成振盪電路。
外部時鍾方式:要求XTAL1接地,XTAL2腳接外部時鍾。
2、電容,頻率
內部時鍾方式: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頻率取值在1.2MHz~12MHz之間。
外部時鍾方式:對於外部時鍾信號並無特殊要求,只要保證一定的脈沖寬度,時鍾頻率低於12MHz即可。
3、產生信號
內部時鍾方式:單片機的XTAL1和XTAL2內部有一片內振盪器結構,但仍需要在XTAL1和XTAL2兩端連接一個晶振和兩個電容才能組成時鍾電路,使用晶振配合產生信號。
外部時鍾方式:直接向單片機XTAL1引腳輸入時鍾信號方波,而XTAL2管腳懸空。
(2)STC單片機外部時鍾擴展閱讀
晶體振盪器的在MCS-51單片機片內有一個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為XTAL1,輸出端為XTAL2,由該放大器構成的振盪電路和時鍾電路一起構成了單片機的時鍾方式。根據硬體電路的不同,單片機的時鍾連接方式可分為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
振盪信號從XTAL2端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它將該振盪信號二分頻,產生一個兩相時鍾信號P1和P2供單片機使用。
時鍾信號的周期稱為狀態時間S,它是振盪周期的2倍,P1信號在每個狀態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個狀態的後半周期P2信號有效。CPU就是以兩相時鍾P1和P2為基本節拍協調單片機各部分有效工作的。
C. 各位大俠: STC單片機能利用脈沖正弦波(50Hz)作為外部時鍾嗎
肯定不能,這是ARM,50hz,經過內部鎖相環倍頻也就是幾百hz,就連就基本的引腳始終的頻率都無法達到
D. 什麼是單片機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
單片機內部時鍾方式就是不外接晶振,使用內部的RC時鍾電路產生時鍾信號,不是所有單片機都有的,STC系列單片機具備這些功能,外部時鍾就是晶振或者其他脈沖源輸入到單片機。
E. (單片機)外部時鍾與內部時鍾區別、作用、使用條件
1)使用壽命。壽命主要指以下2方面:單片機開發產品擁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10年或是20多年;與微處理器相比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提高,MPU更新換代速度的不斷提升,部分已經成功上市,同時年齡較小的CPU核心同樣會隨著I/O模塊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生存周期較長。隨著新型CPU產品的出現,單片機領域也不斷擴展,用戶選擇餘地也相繼增加。目前單片機的主要發展趨勢就是32位、16位和8位單片機的共同進步。最初單片機主要是從8位開始的,隨著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32位單片機逐漸發展起來。比如32位的CPU單片機Mororola68k曾經就實現過八千萬枚的銷量,而16位單片機的發展從產量和品種兩種層面上看也有著巨大的進步,呈現出增長的態勢。[5]
(2)運行速度。MUP發展中的主要是不斷提升速度,主要是以時鍾頻率為主要標志,時鍾頻率逐漸增高。但是單片機卻和MUP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進一步提升單片機的抗干擾能力,減少噪音影響,單片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開始從降低時鍾頻率入手,為此不惜降低運算效率。從單片機內部系統入手,改變內在時序,在不提升時鍾頻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單片機的運算速度。[
F. stc單片機燒寫時,選外部時鍾會損壞單片機嗎
沒有損壞,只是因為你選了外部時鍾,他的波特率和編程軟體不匹配無法接受和發出正確的標志符,導致軟體和他通訊不上,所以無法燒錄,你只要是吧外部時鍾給換成11.0592這類的晶振就可以了
G. stc單片機下載程序,用外部時鍾還是內部時鍾
看你的需求,希望下載程序後想讓單片機使用「外部晶振/時鍾」還是「內部RC時鍾」?
如果你希望燒寫程序後單片機使用「外部晶振/時鍾」,就選擇「外部晶振/時鍾」,
那麼下載程序時:
①若單片機之前是使用「外部晶振/時鍾」,則本次燒寫單片機必須接有外部晶振或者外部時鍾。
②若單片機之前是使用「內部RC時鍾」,則本次燒寫可以不用接外部晶振或者外部時鍾,
不過燒寫完後,單片機啟動運行還是要接有外部晶振或者外部時鍾。
如果你希望燒寫程序後單片機使用「內部RC時鍾」,就選擇「內部RC時鍾」,
那麼下載程序時:
①若單片機之前是使用「外部晶振/時鍾」,則本次燒寫單片機必須接有外部晶振或者外部時鍾,
不過燒寫完後,單片機啟動運行就不要接外部晶振或者外部時鍾了。
②若單片機之前是使用「內部RC時鍾」,則本次燒寫不用接外部晶振或者外部時鍾。
H. stc單片機什麼情況下系統時鍾掛掉
STC15出廠時內配有片內RC振盪器時鍾,不用再外焊晶振及濾波電容。當有特殊要求時可由XTAL1和XTAL2引腳外接晶振產生時鍾信號,也可直接從XTAL1腳輸入外部時鍾信號,XTAL2腳懸空。
時鍾源輸出信號經過一個可編程時鍾分頻器與CPU、內部介面相連。片內RC振盪器或外接晶振產生的時鍾稱為主時鍾,頻率記為fosc。CPU和內部介面的時鍾稱為系統時鍾,頻率記為fsys。其關系為fsys=fosc/N。分頻系數N可通過特殊功能寄存器CLK_DIV進行選擇。其中CLKS2~CLKS0位為分頻系統選擇位。
STC15單片機的主時鍾fosc可以通過P5.4引腳輸出。
關於復位,分為冷啟動和熱啟動。冷啟動復位後上電復位標志位PDF為置1,可軟體清0。其在PCON寄存器內。今天才知道單片機的寄存器地址不能被8整除便不可直接操作位,需要用與操作讀取。例如上電復位標志位PDF在PCON寄存器中的D4位,即00010000。當讀取其值時,用a=PCON&0x10;讀取狀態。若PDF為1則為系統停電後再上電引起的硬復位,為0則是RST引腳人為使單片機復位、內部看門狗產生復位或操作IAP_CONTR寄存器實現的代碼復位。
STC15單片機在燒錄器中可設置低電壓檢測值。當內部電壓VCC低於低壓檢測門限電壓時,PCON寄存器中LVDF將自動置1。可在燒錄時選擇LVDF置1時單片機復位或是申請中斷停止程序。
I. STC單片機時鍾如何設置
簡單說就是,通過燒錄軟體選擇振盪器頻率,設置時鍾分頻寄存器確定系統時鍾頻率。一條語句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