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心電圖單片機分析

心電圖單片機分析

發布時間:2022-12-06 17:01:48

Ⅰ 如何分析心電圖

對於心律失常的心電圖分析,簡易分析方法如下: (1)檢查有否偽差現象 (2)確定基本心律:明確基本心律是竇性或異位心律,或同時存在或相互轉變。 (4)了解心房的激動情況: ①是P波或F(f)波,或心房激動波消失; ②分析P波是否正常; ③測出心房率,是否正常; ④將P 波形態異常者挑出來,進行分析; ⑤測量P P間期是否致,找出過早或過緩出現及節律不齊者,以及有無竇房阻滯、竇性停搏等。 (3)了解心室激動情況: ①測出心室率,是否正常; ②測量QRS時限及觀察QRS形態是否正常; ③將QRS形態異常者選出,分析其出處; ④測量R R間期是否整齊,QRS波群有否過早或延遲出現。 (5)找出P波與QRS波群的關系: ①每P波後是否均有QRS波群跟隨,有無固定及規律性關系; ②如果P波顯示不清,應設法使P波顯露,如加做特殊導聯或增幅描記等。 (6)明確異常搏動的性質:分析每一個異常搏動,從其形態、發生時間推測激動的來源。 (7)綜合分析結果,對心律失常作出診斷結論。

Ⅱ 拿到心電圖該怎麼分析

心電圖分析九個步驟。
一,分析P波,主要看心律,心率,房室肥大。
二,PR間期。
三,QRS時限。
四,分析心電軸,判斷有無心室肥大及分支阻滯。
五,分析Q波和ST段,看有無心肌梗死及缺血。
六,分析T波和U波
七,分析ST段及Q-T間期。
八,分析其他心律失常。
十,結合臨床。

Ⅲ 幫我分析一下心電圖結果

ST輕度改變是心肌缺血表現,所以你會覺得胸悶;偶發房早、室早這個沒什麼的,不需處理的,只不過你可能偶爾會覺得有心悸的感覺。不需要治療的,就這份心電圖結果來看不需用葯的。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太過操勞,但也要適當運動。一定要吃葯的話,可以吃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葯,像丹參滴丸、穩心顆粒之類的,你也可以看中醫抓幾付中葯調理一下,西葯目前來看沒必要用的(這個是在你沒有其它基礎病的大前提下哈,如果有還是要及時治療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Ⅳ 請幫我看看這心電圖測量結果和分析報告!

分析:1.心率105bpm左右,竇性心動過速
2.P波時限146ms,>110ms,考慮左房肥大(前提是測量准確)
其餘正常
心電圖機自行分析中:
Sinus tachycardia 竇性心動過速
Right atrial eniargement 右房肥大
Borderline ECG 臨界心電圖
一般來講,是不看心電圖機的自動分析的。
在你提供的數據中,是沒有右房肥大的心電圖證據的,當肢體導聯的P波振幅>0.25mV或右胸導聯P波振幅>0.15mV才考慮右房肥大,而你給的數據是P146ms,考慮左房肥大。

總結:
心電圖診斷:
1.竇性心動過速
2.左房異常(考慮左房肥大)

這個結果會影響你的入職的
處理:如果不是病理性竇速,可以在調整心態後復查心電圖,一般會正常
至於左房肥大的診斷,建議進行心臟彩超檢查,以明確診斷,因為畢竟心電圖在房室肥大的診斷中不是最權威的,如果心臟彩超的結果正常,這個心電圖的左房肥大的結果是不予考慮的。

PS:
寫了這么多,把分給我把

Ⅳ 心電圖怎麼看

01 拿到心電圖報告,先看診斷結論,“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正常范圍”這樣的結論屬於正常。當出現“傳導阻滯、心肌梗死、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結論時,那麼,就要格外重視了;然後可以看具體的檢查參數,與正常參數做對比;最後就是看圖像,需要了解各種波形所代表的意義。

心電圖簡易分析:

1、拿到報告,先看診斷結論

當看到“竇性心律(不齊);心電圖正常范圍”這樣的結論時,那麼心電圖檢查都還正常,因為竇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而竇性心律不齊呢也並無大礙,都是正常的意思。當出現“傳導阻滯、心肌梗死、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結論時,那麼,就要格外重視了,必須及時和醫生進行溝通,尋求治療。

2、看具體的檢查參數

雖然說,心電圖主要是圖像,但是,報告中也會有具體的參數,通過對參數的對比,我們也能大致了解到心電圖的具體情況。正常范圍如下:

3、看圖像

電圖記錄紙上有許多小格子,要看懂心電圖,就要了解這些小格子所代表的意義。這些方格中每一條細豎線相隔1mm,每一條細橫線也是相隔1mm,它們圍成了1mm見方的小格。粗線是每五個小格一條,每條粗線之間相隔就是5mm,橫豎粗線又構成了大方格。心電圖記錄紙是按照國際規定的標准速度移動的,移動速度為25mm/s,也就是說橫向的每個小細格代表0.04s;每兩條粗線之間的距離就是代表0.2s。國際上對記錄心電圖時的外加電壓也是有規定的,即外加1mV電壓時,基線就應該准確地抬高10個小格,也就是說,每個小橫格表示0.1mV,而每個大格就表示0.5mV,每兩個大格就代表了這1mV。

心電圖上有各種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無)u波。要看懂心電圖,就要了解這些波形所代表的意義。如P波:正常心臟的電激動從竇房結開始。由於竇房結位於右心房與上腔靜脈的交界處,所以竇房結的激動首先傳導到右心房,通過房間束傳到左心房,形成心電圖上的P 波。 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動,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動, 後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動。 P 波時限為0.12秒,高度在肢體導聯為0.25mv,胸導聯為0.2mv。當心房擴大,兩房間傳導出現異常時,P 波可表現為高尖或雙峰的P波。

心臟的特殊傳導系統由竇房結、結間束(分為前、中、後結間束)、房間束(起自結間束,稱Bachmann束)、房間交界區(房室結、希氏束)、束支(分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為前分支和後分支)以及普肯耶纖維(Pukinje fiber)構成。心臟傳導系統與每一心動周期順序出現的心電變化密切相關。正常心電活動始於竇房結,興奮心房的同時經結間束傳導至房室結(激動傳,然後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纖維順序傳導,最後興奮心室。這種先後有序的電激動的傳播,引起一系列電位改變,形成了心電圖上相應的波段。

Ⅵ 心電圖結果自動分析的結果准確還是人工分析的結果准確

我只想說你們那的衛生院的醫生該拉出去斃了。庸醫啊
現在的心電圖機還沒有達到那麼智能的程度。要以人工分析的結果為準的。
另外疾病要症狀+體征+必要的檢查結果。才能確診。。
心電圖的分析要結合臨床實際情況來考慮的。光靠機子的那位大夫可以下崗了
你這個情況應該不是心梗的。。可以放心了

Ⅶ 哪位知道血壓、血氧、心電類的演算法編程,可以簡單介紹下,或者推薦下相關書籍嗎

心電演算法分常規心電圖演算法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演算法。兩類演算法無外乎兩點:檢波和定位。檢波需要准確找到每個心搏的QRS波,定位是要找到分別找到P波、T波和QRS波的起點和終點。在常規心電圖的自動診斷中,1000采樣率的條件下要求定位的准確性要控制在3~5個ms之間。對於Holter來講最重要的是檢波,因為Holter主要還是用來對異常心率做分析。要做好檢波和定位還需要掌握好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原理,這要求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特別是微積分、復變函數論、線性代數、數值分析和泛函分析。需要掌握數字濾波器的設計原理(熟練掌握微積分和復變函數論)、需要掌握小波分解和重構的原理(熟練掌握泛函分析是前提),還需要熟練掌握一些經典的演算法(熟練掌握數值分析和線性代數),比方說數據的插值和擬合,像三次樣條插值多項式可以用來做心電信號的基線糾漂,比方說矩陣的分解、線性方程組的求解演算法等等。總而言之,深厚的數學功底是做好心電演算法的前提。
至於血壓,心電做好了血壓也就差不多了。

Ⅷ 能教教我怎樣看/怎樣學心電圖嗎方法簡便的

( 一 ) 通過示教了解心電圖的描記方法。

( 二 ) 初步掌握正常心電圖的各波圖象,了解心電圖的分析步驟及心電圖各波段,:波形測量方法。

( 三 ) 寫出正常心電圖的正式報告。

二、器材:

心電機一台,分規,正常心電圖及心電圖報告單每人一套。

三、實習安排 :

( 一 ) 輪流看心電圖機操作方法。 ( 約 30 分鍾 )

( 二 ) 測量正常心電圖,邊分析邊記錄寫出完整報告後,交教師批改。 ( 約 2 個時 )

四、實習內容:

( 一 ) 心電圖的描記方法:

l .被檢查方面的准備:

(1)在進行描記心電圖前,讓被檢查者靜卧數分鍾。使全身肌肉鬆弛,在冬天應在比較溫暖的環境內進行,這樣可以減少因肌肉震顫而引起的干擾。

(2)對初次檢查心電圖者,在操作前要作些解釋工作,說明這種檢查是毫不痛苦的,也沒有什麼危險性,以減少和消除心理上的緊張。

(3)被檢查者一般採取卧位,宜用木床。如在鐵床上做,應注意絕緣,使身體不與其他任何金屬導電體接觸,可在床上墊上橡皮或塑料布,亦不能與牆壁和地面接觸,以免受到干擾。

(4)四肢及胸前安放電極的部位,要將皮膚擦洗干凈,並塗上導電液體,保持皮膚與電極良好接觸及導電性能。

2 .心電機的操作步驟:

(1) 接好地線,以防交流電干擾並保障病人安全。

(2) 接好導聯線,左手黃線,右手紅線,左足綠線,右足黑線,胸前白線。

(3) 接通交流電源:打開電源開關,將導聯變換器轉至「零」點,預熱 1 - 2 分鍾打開輸入開關。

(4) 定好標准:即加 1 毫伏特電壓可使記錄筆上移 10 毫米為准。如不夠 10 毫米或大於 10 毫米,可用靈敏度調節 ( 增益 ) 調節之。

(5) 關上輸入開關:將導聯變換器轉至 T 處然後開輸入開關,此時可見記錄筆隨心動而擺動,根據需要開記錄開關,即記錄了第 1 導聯心電圖,以後依同法按次記錄 II,Ⅲ , avR 、 avL , aVF Vl -- 6 等導聯。

(6) 記錄完畢後,關上電源開關,在記錄紙上註明姓名,測定時間,導聯等。

( 二 ) 心電圖的波形及各部分的意義:

正常心臟的活動,其興奮傳導的過程是由竇房結 → 心房 → 房室結 → 房室束 → 左,右束枝 → 蒲肯野纖維 → 心室肌纖維。在每一心動周期內,一個典型的心電圖有 5 個 ( 或 6 個 ) 波自左至右稱為 P 、 Q 、 R 、 S 、 T 及 U 波 ( 如下圖所示 ) ,並可分為下列部分, P - R 間期 QRS 間期、 Q - T 間期,及 P 一 R 段 S - T 段等。

圖 12 心電圖波及間期

1 . P 波: P 波代表心房激動時所產生的電位變化。 P 波的起點表示激動自竇房結達到心房,其終點表示心房全部受到激動,其方向和外形與激動在心房內傳導的途徑有關,其時限表示激動經過心房全部所需的時間。

正常心電圖的 P 波向上,而 aVR' 導聯中 P 波倒置: avL , Ⅲ 及 V 1 V 2 等導聯中 P 波可向上,倒置,或呈雙向: ( 圖 13)

正常向上的 P 波頂部圓滑。 P 波的時限不超過 0.11 秒,其振幅應小於 2.5 毫米。

圖 13 P 波的波型
在心電圖中只要有一個導聯的 P 波超出正常范圍,就代表 P 波有異常,提示心房有病變,若無 P 波常是節律問題。

2 . P - R 間期,心臟的激動經過心房,傳至房室結:再下傳至房室束左、右束支,後傳至兩心室,激動在房室結及房室束中的傳導比較慢,因之 P 波以後有一段間隙才發生心室激動, 自 P 波起點至 Q 1 由波群起點的間隙為 P - R 間期。 P - R 間期表示激動經過心房,房室結,房室束而達心室所需的時間。正常數值為 0.12 ~ 0.20 秒,嬰兒及心跳較速者, P - R 間期可較短。 P - R 間期延長常代表房室傳導阻滯。

3 . QRS 波群 =Q 波是 QRS 波群中第一個向下的波, R 波是 QRS 波群中第一個向上的波,其前面可以無向下的 Q 波, S 波是隨著 R 波之後的向下的波。 QRS 波群代表心室受激動時電壓的變化,其起點表示激動開始達到心室,其終點表示兩心室全部受到激動,其時限表示激動經過心室全部所需的時間,其形狀與激動在心室內傳播的途徑有關。由於心室各部分產生的激動的先後不一,所以 QRS 波群的形成是代表幾個部分激動過程所產生的電壓變化的綜合波。

正常 QRS 波群的時間不超過 0.10 秒。

在標准導聯中,每個導聯的 QRS 波群的振幅的絕對值相加大於 5 毫米,若小於 5 毫米則稱低電壓。胸導聯每個導聯 QRS 波振幅絕對值相加應大於 8mm 。

在胸導聯中 V 1 的 R 波一般不超過 10 毫米, V 5 的 R 波一般不超過 25 毫米,若電壓過高,提示心室肥大。

4 . S - T 段:起自 QRS 波群的終點至 T 波的起點, S - T 段應在零電位線,但可稍向上或向下偏移 ( 向下偏移不超過 0.5 毫米,向上不超過 1 毫米,但在 V 1 V 2 ,導聯中向上偏移可達 3 毫米, V 1 不超過 5 毫米 ) 。若 S 一 T 段上,下偏移超過正常范圍,可見於心臟病變等。

5 . T 波: T 波代表心室激動復原時的電壓變化,在正常情況下, T 波的方向應與 QRS 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 如在 aVR 導聯 T 波是倒置的,而 V 5 導聯的 T 波是向上的 ) 。

T 波的振幅在肢導聯一般是 2 - 6 毫米,在胸導聯可能高達 12 - 15 毫米,估計 T 波振幅大小時,應同時注意 QRS 波群振幅的大小,如 QRS 波群振幅小, T 波也小,如 QRS 波群振幅大, T 波也大。一般 T 波的振幅應不小於同一心動周期的 R 波的十分之一。 T 波改變的意義需結合臨床資料加以解釋,一般可見於心肌病變。

6 . Q - T 間期:代表心室激動開始到復極完畢所需的時間,此段肘間隨心搏速率而改變。心率快, Q - T 間期短。而心率慢, Q - T 間期較長。正常范圍是 0.36 - 0.44 秒。 Q - T 間期延長可見於心肌病變。

7.U 波 :U 波是在 T 波之後的一個較低的波,形成機制尚不甚明了。晚近學者多認為此波代表心室傳導纖維的復極,故亦有人稱之為蒲肯野氏纖維的 T 波。一般方向與 T 波一致,應較 T 波為低,通常不超過 0.5 毫米,但 V3 導聯的 U 波有時可達 3 毫米, U 波特別明顯時可見於低血鉀情況。

( 三 ) 心電圖的測量和分析方法

1. 波幅及時限的測量:心電圖紙上印有一系列大小的方格由橫線和豎線組成。橫線的間隙是 1 毫米, 1 毫米等於 0.1 毫伏,每五條橫線有一較粗的橫線,代表 0.5 毫伏橫線是用以測量心電圖波的波幅即電壓,通常用毫米或毫伏來表示。 ( 圖 14) 。測量時,在基線以上偏動波,均從基線的上緣量至波頂端,其垂直距離就地正向波的電壓,在基線以下的偏動波,則從基線的下緣量至波的最低點,這樣,可除去基線本身的寬度,如要測量波的總電壓,將正負波的絕對值相加即得。

心電圖上豎線的間隔是 1 毫米,相當於 0.04 秒,每五條豎線有一粗線,兩粗線間的時間是 0.2 秒,心電圖各波及段的時限均以秒為單位表示之 ( 圖 14) 測量時,選擇偏動較大的導聯,因為偏動大的波,其起點及終點比較清晰明確,便於測量,測量時限均以波或段的凸面為起止,而不以凹面為起止 ( 圖 15) 。

心電圖的測量用兩腳小分規進行之。

自 R - R 間期推算心率表

77.5 77.5 56 107 34 176

77 78 55 109 33 182

76 79 54 111 32 187

75 80 53 113 31 193

74 81 52 115 30 200

73 82 51 117.5 29 207

72 83 50 20 28 214

71 84.5 49 122.5 27 222

70 86 48 125 26 230

69 87 47 127.5 25 240

68 88 46 130 24 250

67 89.5 45 133 23 261

66 91 44 136 22 273

65 92.5 43 139 21 286

64 94 42 143 20 300

63 95 41 146 19 316

62 97 40 150 18 333

61 98.5 39 154 17 353

60 100 38 158 16 375

59 101.5 37 162 15 400

58 103| 36 166.5 14 42

57 105 35 171.5 13 461

2 .分析心電圖的方法,分析心電圖,按以下步驟進行:

(1) 將各導聯心電圖按標准肢導聯,加壓單極肢導聯及胸前導聯排列。檢查各導聯有無技術誤差,電壓標准化是否正確等。所謂電壓標准化,就是記錄心電圖時,調節電流計的靈敏度,當電流計通過 1 毫伏電壓的電流時,記錄筆偏動應為 10 毫米,不足或超過 10 毫米,則會影響波形電壓測量的准確性。

(2) 檢查每個心動周期,是否有 P 波,以及 P 波與 QRS 波群的關系是否正常,以確定心臟的節律究竟屬正常或異常。

(3) 用分規測量 P - P 間隔是否規律,測定時限,計其心率,計算的方法是,將 60 秒除以 P - P 間隔時間,即得每分鍾心率。例如 P - P 間隔為 0.8 秒,則心率二 60÷0.8 = 75 次 / 分。如遇心房顫動等心律不齊,則計 3 秒內的 QR8 波群數,乘以 20 ,即為每分鍾心室率。用同法可測心房率。

圖 14 心電圖紙的電壓線及時間線

圖 15 心電圖波的電壓和時間測量

(4) 檢查 P 波的形態、振幅及寬度,第Ⅱ導聯及 aVF 和 V 1 導聯的 P 波一般較為明顯著重在這些導聯辨認及測量波。

(5) 測量 P - R 間期,在標准導聯中,選擇 P 波寬而明顯且有 Q 波的導聯進行測量,如無 Q 波,則在有明顯 P 波及 QRS 波群最寬的導聯中測量之。

(6) 觀察各導聯 QRS 波群的波形,測量振幅,主要注意 V 1 V 5 , avL 及 aVF 導聯,測量 QRS 時限,以時限最長的導聯為准。

(7) 測量平均電軸,測量時只要求 I 及 Ⅱ 導聯 QRS 波群波幅的代數和查 P 。 45 表即可求出平均電軸的度數。

例見圖 16 ,圖 19

(8) 檢查 S - T 段有無偏移及其偏移程度,以無偏移或上下偏移若干毫米表示之。

(9) 檢查各導聯 T 波的形態,方向及高度,方向以向上,倒置及雙向表示之,高度以正常,低平及平坦表示之。

(10) 測定 Q - T 間期,選擇 T 波較高且終點明顯的導聯測量之。

(11) 根據以上分析所得資料,掌握心電圖改變的主要特徵。做出心電圖診斷。

圖 16 圖 17

I 導聯 QRS 波幅代數和= +6+ ( - 1) = 5 Ⅲ 導聯 QRS 波幅代數和= +1+ ( - 8) = 7

將 5 和- 7 查表可知平均電軸=- 45 0

五、小結:正常心電圖的指標

成人正常值

P 波
電壓:< 0.25MV

時間:< 0.11 〃

P — R 間期
0.12 〃- 0.2 ′

QRS 波群
時限:< 0.10 〃

Q 波:< 0..04 〃

電壓: aVF < 2MV

aVR < 0.5MV

L 1 +L 2 +L 3 > 1.5MV

RV 1 < 1.0MV

RV 5 < 2.5MV

V 1 R/S < 1

V 5 R/S > 1

RV 1 +SV 5 < 1.2MV

RV 5 +SV 1 < 4.0MV

Q 波< 1/4R

ST 段
上移: V 1 -V 3 < 3cm

其他導聯< 1mm

下移:< 0.5mm

T 波
高度應> 1/10R
參考資料:http://netclass.csu.e.cn/jpkc2004/zhenan/jpkc/sxzd/zcxdt/

Ⅸ 請問心電採集電路原理圖中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1、輸入電路:這部分電路主要負責與心電導聯電極的介面及各種導聯切換,心電採集信號經由此與後級差分放大器連接。
2、第一級放大:心電信號屬於mv量級的信號,必須由差分放大器放大才能滿足信噪比要求。
3、高通濾波/阻抗匹配:經第一級放大的信號中不僅包含我們需要的心電信號還夾雜著許多低頻雜波干擾,這就需要用本級高通濾波器來濾除,同時進行阻抗匹配提升信噪比。
4、第二級放大:本級作用同第一級一樣,放大信號補償濾波器對信號的衰減,滿足採集器對信號增益的要求。
5、工頻陷波:本級的作用是濾除來自交流電源的50Hz工頻干擾
6、光電隔離:本級旨在通過線性光耦切斷與電源的共地聯系,因為心電電極片是直接接觸人體的若不採取電氣隔離措施就有可能發生觸電危險,因此,心電放大器必須做成浮地放大器。
7、51單片機:經過光電隔離的心電信號由單片機採集處理再經串口送到PC上位機,由上位機軟體處理後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心電圖了。

閱讀全文

與心電圖單片機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2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6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