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單片機與單片機之間如何進行串列通信
1、將兩個單片機的RXD與TXD相連x0dx0a2、根據需要傳輸的數據編寫傳輸協議x0dx0a3、編寫串列通信程序,將自己需要發送的數據按照協議進行發送x0dx0a4、編寫接收程序,按照協議進行接收x0dx0a5、將兩個程序分別寫入兩個單片機,運行。
B. 單片機的通信方式有那些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在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51 單片機內部有一個全雙工串列介面。什麼叫全雙工串口呢?一般來說,只能接受或只能發送的稱為單工串列;既可接收又可發送,但不能同時進行的稱為半雙工;能同時接收和發送的串列口稱為全雙工串列口。串列通信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按順序傳送的通信方式,其突出優點是只需一根傳輸線,可大大降低硬體成本,適合遠距離通信。其缺點是傳輸速度較低。
C. 〔求助〕單片機跟電腦有哪些通信方式
單片機跟電腦有通信,與單片機和單片機之間的通訊方法是一樣的,一般以串口形式通訊。
當然可以通過 轉換,單片機 與 電腦、手機等設備都可以通訊(如用WIFI模塊進行網路通訊)
現在有ESP8266wifi模塊與單片機串口連接,手機APP、電腦 就可以直接控制 單片機。
附件是多個單片機之間的通訊 模擬實例。
D. soc能直接兩個單片機通訊嗎
可以的,通過管腳就可以通信
換句話說,不要想成是兩個單片機,想成是一個單片機控制一個晶元,道理都是一樣的。可以參考串口通訊的程序。
E. 單片機之間如何實現通信
兩個單片機之間串口通信,如果是用proteus模擬,最簡單了,兩個單片機的rxd,txd交叉連接就行了。要是實物最好用rs232連接通信,距離可以達到幾十米。再遠點距離,用rs485連接通信。總之,方法很多的,也很靈活的。
F. 單片機通信有三種,其中應用在對講機是採用
首先弄懂串列通信和並行通信以及串口通信和並口通信的概念。
串列通行:它是一個概念,它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就是通信線路
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實現雙向通信,適用於遠距離通信,但傳輸速度慢。它
包括普通的串口通信,I2C,SPI,UART...
串口通信:是一種實際通信方式,但是我們可以幾乎看成一樣.
串列介面:簡稱串口,或串列通信介面,或串列通訊介面(通常指com口)。
並行通信:如果一組數據的各數據位在多條線上同時被傳輸,那麼就是並行通信。
並口介面:就是一種介面,各數據位同時被傳輸,傳輸速度快,效率高,一邊可用於MCU。
串列通信又可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
單工:信息只能單向傳送。
半雙工:信息能雙向傳送但不能同時。
全雙工:信息能同時雙向傳送。
串列通信還可分為同步通信和非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兩根線):是把許多字元組成一個信息組,這樣,字元可以一個接一個地傳輸,但是,
在每組信息(通常稱為信息幀)的開始要加上同步字元,在沒有信息要傳輸時,要填上空字元,
因為同步傳輸不允許有間隙。同步方式下,發送方除了發送數據,還要傳輸同步時鍾信號,
信息傳輸的雙方用同一個時鍾信號確定傳輸過程中每1位的位置
非同步通信(一根信號線,沒有時鍾線):是一種很常用的通信方式。非同步通信在發送字元時,所發送的字元之間的時間
間隔可以是任意的。當然,接收端必須時刻做好接收的准備。發送端可以在任意時刻開始發送字元,
因此必須在每一個字元的開始和結束的地方加上標志,即加上開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夠
正確地將每一個字元接收下來。非同步通信的好處是通信設備簡單、便宜,但傳輸效率較低(因為開始位和停止位的開銷所佔比例較大)。
同步通信與非同步通信區別:
1.同步通信要求接收端時鍾頻率和發送端時鍾頻率一致,發送端發送連續的比特流;非同步通信時
不要求接收端時鍾和發送端時鍾同步,發送端發送 完一個位元組後,可經過任意長的時間間隔再發送下一個位元組。
2.同步通信效率高;非同步通信效率較低。
3.同步通信較復雜,雙方時鍾的允許誤差較小;非同步通信簡單,雙方時鍾可允許一定誤差。
4.同步通信可用於點對多點;非同步通信只適用於點對點。
單片機中的SPI、UART、I2C
1、SPI
SPI允許單片機和外圍設備或者單片機之間高速同步數據傳輸,SPI可以有主機和從機模式之選,通信的主從機之間通過移位寄存器同時交換數據。目前自己用的以主機模式居多。SPI需要四線:SS,MISO,MOSI,SCK。
通信過程:在設置好SPI的工作模式:包括SCK頻率(數據傳輸速率),工作速度,主從模式,以及數據接收發送對應的時鍾極性。在主模式下,將SS拉低表示通信的開始,然後通過向SPI數據寄存器中寫入一位元組的數據後自動啟動時鍾SCK開始進行一次通信,通信完成後會產生相應的中斷標志,標志一個位元組數據的傳送完成。通信完成後將SS腳拉高,表示通信過程已經結束。
注意SS引腳的設置:當設置為從機模式時,SS引腳應設置為輸入,拉低的時候SPI才能起作用,拉高的話是消極的SPI模式;在主機模式下,SS引腳可以設置,一般應設置為輸出,如果設置為輸入的話應保持為高,否則將不能進行正常的主機模式操作。
2、USART
USART的操作比較簡單,主要是設置波特率,數據格式,以及中斷允許位等,值得至於的是其USART IN SPI MODE,在SPI模式下的USART的操作跟SPI操作差不多,主要是Clock的設置,然後發送數據還是通過USART的中斷進行
3、I2C
I2C介面是簡單強大的通信介面,只需要兩根雙向匯流排(時鍾和數據線),SCL和SDA,即可實現一個主機和最多128個從機進行通信。模擬I2C介面的過程:啟動I2C,一般是在SCL為高時將SDA拉低啟動數據發送,SDA只有在SCL為低時才能拉高拉低有效,在SCL為高時拉高拉低SDA只是用於停止啟動I2C通信
I2C匯流排是 內部匯流排 ,用來連接內部系統內的晶元。
串口通信是用來和系統外部的設別通信的。比如設備和設備之間通信。
SPI,UAR,I2C都是串列通信方式,並行通信方式一般用的少,因為只適合
短距離,一般用於MCU比較多,因為MCU它對數據的傳輸速度有要求,而且
與塔相連的晶元一般會比較近。
MCU 他的屬性要比CPU(這里指單片機,其他地方應該也是) 強,它包括CPU的性能,
且還有CPU沒有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