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藍牙耳機音質怎麼調節
藍牙耳機的音質跟耳機的單元,還有調校有關,在出廠前就是調校好的,所以藍牙耳機的音質不能調節,你想問的是不是音量的調節,調節音量藍牙耳機上都是由實體按鍵或者觸控按鍵可以操作。
Ⅱ 藍牙音質差是什麼原因
現今藍牙通訊的技術被多方面的使用在手機、家居、穿戴等等,多種通訊裡面都可以看見它的存在,進幾年來,也在「無線」的普及之下,藍牙又再度出現在市面上,被人們所知,特別是消費者,對藍牙的音頻編碼,都會感到很好奇,有一些人認為音質表現不好,那麼又是什麼在影響著它的音質呢?今天就一同來看看吧!
說到藍牙的音質,我們可以先看看音頻技術的發展史,現今主流常見的藍牙技術,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是為5.0與4.2,最早的1.0的帶寬也就只有每秒723.1Kbit/s,而且那時候的藍牙因為帶寬速度比較低,是會影響到大多數的音質,因此1.0之後的2.0,數據寬頻也已經往上提升到了每秒2.1Mbit(EDR),就已這樣的標准來說,常見的AAC以及MPS等等的壓縮編碼之音頻文件,想來也已經足以。
真正的音質因素,也是因為藍牙無線標准下,傳輸音頻的協議,還有編碼技術等等,現今市面上也已經可以看到編碼技術已經達到了四種,分別是AAC、SBC、APTX、LDAC,大家應該都能知道他們的不同,但是具體不同在哪呢?
首先第一種「SBC」,這一個也就是人們說的子帶編碼,也可以說是最早的一個編碼格式,早在先前的1.1時代的藍牙協議A2DP,在此協議誕生之後,藍牙組織了強制規定的編碼格式,也就是這種SBC,除此之外,因為出現的比較早,所有的藍牙也都支持了這一種編碼格式。
但是因為SBC的編碼演算法,不是太好,在一樣的數據量之下,音質表現還不比MP3以及AAC還要好,這主要致使這樣的因素,是在於這種藍牙的傳輸過程,是需要經過轉碼的,但是在每一次的轉碼之下,都會耗損掉一些細節部分,就拿MP3來說,本身音檔是MP3的,但是因為需要的是SBC,那麼就得經過轉碼,而轉碼過程必須要先轉換為PCM,在來才會轉到SBC,這兩次的轉碼,都會耗損掉一定的音質細節,這也是為什麼MP3聽起來的質感還不錯,但轉到SBC之後,整體落差就很大的原因了。
第二個「AAC」,屬於高級音頻的編碼,說起這個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了,它是杜比實驗室為了音樂社區,所研發提供的技術,也是屬於一種高壓縮比的編碼演算法,但當藍牙支持AAC格式的文件時,自然也支持AAC的傳輸,且AAC編碼的音感比起SBC以及MP3來說,相差實在太大,好上太多了,有聽過這三者音質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其中差距。現今就以蘋果是使用這種編碼技術,同時也兼容MP3,不難看出AAC是屬於一種相當好用的音頻格式,擁有128Kbps的AAC對比MP3的224Kbps的空間來看,雖說空間小了快近達一半,不過空間以及結構方面,AAC以及MP3的編碼出來之後,風格還是有些許不一樣的。
第三個「apt-X」這一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是屬於一種子帶ADPCM的數字音頻壓縮,原本是在CSR的公司,後面被高通收購了,目前廣泛使用在安卓程式中,這也是為什麼能夠廣泛的看到它在各個手機廠牌中,有「apt-X」的標簽了。從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它總共有三種模式,分別是aptX、aptX HD以及aptX Low Latency。
依照其名字不難看出apt-X屬於傳統,aptX HD屬於高品質,而最後一種也就是低時間延遲的aptX了,不過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就是apt-X了,它所使用的大概是300Kbps左右的數據,也實現了更高品質的傳輸,在音質方面,有益於高效的編碼,這也讓聲音保留的細節更多,聽感也好過於AAC、SBC以及MP3了。
最後一種「LDAC」也是索尼所研發推出的一種「無線」編碼技術,最早在15年的時候,於CES消費設備有出現過一次,它總共有三種傳輸,以質量最優的990Kbps、默認的660Kbps普通版本,以及最後的標准330Kbps,主要是為了保有連接的質量。
綜合上述來看,在這么高的傳輸速度之下,也已經盡可能減少了音質細節的損耗,也已經真正做到了無損音樂,不過因為索尼LDAC的特殊,現今在市面上的兼容設備也已經少了很多,不過不得不說,在這么多的測試之下,測試者表示LDAC加持過的藍牙音質聽感,要好過其他幾種編碼。除此之外需要多加註意的,索尼所推出的LDAC雖說是標榜無損,但是仍舊有相當的音損存在,即便仍舊有損耗音頻細節,但相比其他編碼形式,還是強上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