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視中,低頻、中頻、高頻是怎樣區分的
根據國際電工協會IEC581標准,和我國的GB/T14277-93國家標准,是這樣劃分頻段的:
30-150Hz為低頻段,
150-500Hz為中低頻段,
500-5KHz為中高頻段,
5K-16KHz高頻段。
以上2個電聲技術標准都沒有列出16KHz以上的頻段叫什麼,在不規范的技術標准中,有人把這一段叫作超高頻段。
根據IEC581國際標準的規定,家用聲頻功率放大器的合格標准為40Hz-12.5KHz,振幅容差(不均勻度)應小於5dB。按照這個標准,目前市售優質功放都好於這個指標。
在家用優質前置放大器中,低音調節點一般設置在80Hz,中音調節點一般設置在1Kz,高音調節點一般有3種設置法,8KHz、10KHz、12KHz。
人耳理論上的可聽域為20-20KHz,但實際上大多數25歲以上的成年人聽不到16K以上的聲音,如果對聽覺不注意保護,如經常使用劣質耳機,那麼可聽域的高頻損失還會提前加大。比如,大多數成年人都聽不到電視機高壓包的高頻哼聲,這個聲音雖然比較輕,但還是可以聽到的,大多數小孩子都可以聽到,但沒有經過聽覺訓練的成年人基本都說聽不到,這個高頻哼聲是16KHz。
現代優質音頻放大器的頻段可以覆蓋0-250KHz,也就是可以放大次聲波和超聲波。雖然我們聽不到大多數頻段聲音,但這些不可聽的頻段參與了諧波的生成,對放大器的保真度有重要意義。
② 低頻高頻中頻是什麼
一般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在20Hz~16KHz,把150Hz以下的頻率稱為「低頻」,5KHz以上的頻率稱為「高頻」,其間稱為「中頻」。博弈游戲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
③ 所謂聲音的高頻、低頻、中頻,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
解讀低頻、中頻、高頻噪音分別指的什麼?
我們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所謂聲音頻率就是發聲源的振動頻率。頻率是用Hz做單位讀赫茲,低頻噪音是指頻率在500赫茲(倍頻程)以下的聲音。在人耳范圍內是在20-500Hz是低頻,即在一秒內振動20-500次所發出無規則的聲音稱之為低頻噪音。常規的定義,頻率在250Hz以下為低頻,頻率在500-2kHz為中頻,而高頻則是2kHz-16kHz。一般人所能聽到的聲音在20-20000Hz之間,20Hz以下的是次聲波,20000Hz以上的是超聲波。
低頻、中頻和高頻:
1.低頻噪音的聲音頻率范圍為20-200Hz,其中對人體影響較為明顯的頻率,主要為3-50Hz的頻率范圍。
按照低頻噪音的規定,200Hz以下為低頻:住宅小區的低頻噪音源主要有5大類:電梯、變壓器、高樓中的水泵、中央空調系統(包括冷卻塔)及交通雜訊等。在供電系統、地下車庫、電梯設備、供熱系統、排水供水系統、空調設備、通風設備的雜訊源中的12種典型雜訊源中9種大聲壓級所在頻段中是以低頻段多。因而低頻噪音成為居住區中影響大的雜訊源。
2.中頻和高頻沒有一個業界統一公認的數值。中頻段是自然音樂能量集中,重要的頻段,也是人耳聽覺靈敏的頻段。大體來說,如果說低頻影響的是聲音的豐滿度、混厚度、力度,那中頻影響的就是聲音的明亮度、清晰度和透明度。由於中頻跨度很大,所以中頻有分為中頻下段、中頻上段。當然這個分界又是沒有一個定規的。可分做1000Hz以下為中頻下段,4000Hz以上為中頻上段。
3.高頻噪音主要來自工業機器、現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築工地以及商場、體育和文娛場所的喧鬧聲等。這些高強度的雜訊危害著人們的機體,使人感到疲勞,產生消極情緒,甚至引起疾病。
④ 什麼是高頻中頻低頻
只是一個相對的定義而已,隨著時代不斷變化,一般中頻和高頻是可以發射的頻率也就是射頻,低頻是頻率很低的像音頻或者工頻這一類的
⑤ 什麼是高頻,中頻,低頻
低頻
從40Hz-80Hz這段頻率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中低頻
從80Hz-160Hz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響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長、寬、高尺寸有關。大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使耳朵不致於轟轟然。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呈凹陷狀態,而使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高頻
從2560Hz-5120Hz這段頻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的基音,它只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⑥ 請問什麼是低頻 中頻 高頻
打個小比方么.馬路上機器在挖地.那個打樁一樣的聲音,很震耳朵的就是低頻,人說話就是中頻.玻璃碎掉的聲音就是高頻.這個能理解吧. 查看原帖>>
⑦ 手機里的射頻,中頻,功放,高頻
手機在工作時有頻段之分,功放就是喇叭或外放
射頻信號就是高頻信號.就是我們所說的電磁波.可以向空間輻射.
視頻信號就是圖像信號.
中頻信號是高頻信號經過變頻而獲得的一種信號.為了使放大器的穩定的工作和減小干擾.一般的接收機都要將高頻信號變為中頻信號.電視機的圖像中頻信號是38MHZ.音頻的中頻信號是6.5MHZ.
中短波收音機的中頻信號是465KC
調頻收音機的中頻是10.7MHZ
調頻(FM)、調幅(AM)、短波(SW)、長波(LW)、中波(MW)
在一般的收音機或收錄音機上都有AM及FM波段,相信大家已經熟悉,這兩個波段是用來供您收聽國內廣播的,若收音機上還有SW波段時,那麼除了國內短波電台之外,您還可以收聽到世界各國的廣播電台節目。為了讓您對收音機的使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下就什麼是AM、FM、SW、LW作一簡單的說明。
事實上AM及FM指的是無線電學上的二種不同調制方式。AM: Amplitude Molation稱為調幅,而FM: Frequency Molation稱為調頻。只是一般中波廣播(MW: Medium Wave)採用了調幅(AM)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MW及AM之間就劃上了等號。實際上MW只是諸多利用AM調制方式的一種廣播,像在高頻(3- 30MHz)中的國際短波廣播所使用的調制方式也是AM,甚至比調頻廣播更高頻率的航空導航通訊(116-136MHz)也是採用AM的方式,只是我們日常所說的AM波段指的就是中波廣播(MW)。
那FM呢?它也同MW的命運相類似。我們習慣上用FM來指一般的調頻廣播(76-108MHz,在我國為87.5- 108MHz、日本為76-90MHz),事實上FM也是一種調制方式,即使在短波范圍內的27-30MHz之間,做為業余電台、太空、人造衛星通訊應用的波段,也有採用調頻(FM)方式的。
而SW呢?其實可以說是對短波的一種簡單稱呼,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高頻(HF:High Frequency)比較貼切。而短波這名稱是怎麼來的呢?以波長而言,中波(MW)介於200-600米(公尺)之間,而HF的波長卻是在10~100 米(公尺)之間,與上述的波長相比較,HF的波長的確是短了些,因此就把HF稱做短波(SW: Short Wave)。
同樣的,比中波MW更低頻率的150KHz-284KHz之間的這一段頻譜也是作為廣播用的,以波長而言,它大約在 1000~2000米(公尺)之間,和MW的200-600米相比較顯然"長"多了,因此就把這段頻譜的廣播稱做長波(LW: Long Wave)。實際上,不論長波(LW)、中波(MW)或者是短波(SW)都是採用AM調制方式
射頻Radio Frequency ,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射頻技術的分類:
自動識別技術
自動設備識別技術是目前國際上發展很快的一項新技術, 英文名稱為 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簡稱AEI。 該項技術的基本思想是通過採用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自動識別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光學技術和無線電技術兩個方面。其中光學技術中普遍應用的產品有:條形碼和攝像兩大類。這兩類產品目前已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並已為人們所熟知。比如:條形碼用於商品管理,攝像用於抓拍違章車輛等。
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依其採用的頻率不同可分為低頻系統和高頻系統兩大類;根據電子標簽內是否裝有電池為其供電,又可將其分為有源系統和無源系統兩大類;從電子標簽內保存的信息注入的方式可將其分為集成電路固化式、現場有線改寫式和現場無線改寫式三大類;根據讀取電子標簽數據的技術實現手段,可將其分為廣播發射式、倍頻式和反射調制式三大類。
1.低頻系統一般指其工作頻率小於30MHz,典型的工作頻率有:125KHz、225KHz、13.56MHz等,這些頻點應用的射頻識別系統一般都有相應的國際標准予以支持。其基本特點是電子標簽的成本較低、標簽內保存的數據量較少、閱讀距離較短(無源情況,典型閱讀距離為10cm)電子標簽外形多樣(卡狀、環狀、鈕扣狀、筆狀)、閱讀天線方向性不強等。
2.高頻系統一般指其工作頻率大於400MHz,典型的工作頻段有:915MHz、2450MHz、5800MHz等。高頻系統在這些頻段上也有眾多的國際標准予以支持。高頻系統的基本特點是電子標簽及閱讀器成本均較高、標簽內保存的數據量較大、閱讀距離較遠(可達幾米至十幾米),適應物體高速運動性能好、外形一般為卡狀、閱讀天線及電子標簽天線均有較強的方向性。
3.有源電子標簽內裝有電池,一般具有較遠的閱讀距離,不足之處是電池的壽命有限(3~10年);無源電子標簽內無電池,它接收到閱讀器(讀出裝置)發出的微波信號後,將部分微波能量轉化為直流電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維護。相比有源系統,無源系統在閱讀距離及適應物體運動速度方面略有限制......
⑧ 低頻,中頻和高頻的范圍分別是多少
低頻,中頻,高頻是一個相對概念,在不同地方的范圍是不同的。
如在調幅收音機中,聲音電信號是低頻,中頻為465KHZ,535KHZ以上就是高頻。
但在電視機中,全電視信號是低頻,中頻為37或38MHZ,高頻為48MHZ以上。
對於人耳聽音來說,低頻是200-300HZ以下,中頻200-300HZ至800-1000HZ,高頻是800-1000HZ以上。
(8)安卓大屏低頻中頻高頻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是描述周期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ν表示,單位為秒分之一,符號為s-1。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每個物體都有由它本身性質決定的與振幅無關的頻率,叫做固有頻率。頻率概念不僅在力學、聲學中應用,在電磁學、光學與無線電技術中也常使用。
測量方法
為了定量分析物理學上的頻率,勢必涉及頻率測量。頻率測量一般原理,是通過相應的感測器,將周期變化的特性轉化為電信號,再由電子頻率計顯示對應的頻率,如工頻、聲頻、振動頻率等。除此之外,還有應用多普勒效應原理,對聲頻的測量。
測量頻率的方法一般分為無源測頻法、有源測頻法及電子計數法三種。
無源測頻法(又可分為諧振法和電橋法),常用於頻率粗測,精度在1%左右。
有源比較法可分為拍頻法和差頻法,前者是利用兩個信號線性疊加以產生拍頻現象,再通過檢測零拍現象進行測頻,常用於低頻測量,誤差在零點幾Hz;
後者則利用兩個非線性信號疊加來產生差頻現象,然後通過檢測零差現象進行測頻,常用於高頻測量,誤差在±20 Hz左右。
電子計數法在測量范圍和精度上都有一定的不足,而電子計數法主要通過單片機進行控制。由於單片機的較強控制與運算功能,電子計數法的測量頻率范圍寬,精度高,易於實現。
⑨ 怎麼劃分高頻、中頻、低頻
1,人耳可聞的這個20-20000赫茲的音域范圍內,
(1)低頻:200赫茲以下,為低頻。50赫茲以下,是我們一般稱為「極低頻」的頻段。
(2)中頻:200-6000赫茲的中間頻段。即為中頻。
(3)高頻:6000赫茲以上,一直延伸到大約2萬赫茲。
2,各頻段特點:
極高頻:
16K-20K
色彩
提升有神秘感;
12K-16K
高頻泛音,光彩;
10K-12K
高頻泛音,光澤;
高頻和高頻低段:
8K-10K
S音;
6K-8K
明亮度、透明度,
提升齒音重、降落
聲音黯淡;
5K-6K
語言的清晰度,提升聲音鋒利、易疲勞;
中頻上段:
4K-5K
樂器表面響度,提升樂器距離近、降落
樂器距離遠;
4K
穿透力,提升
咳音;
2K-3K
對明亮度最敏感,提升聲音硬,不自然
中頻:
1K-2K
通透感、順暢感,提升有跳躍感、降落
鬆散;
800
力度,提升喉音重;
500-1K
人聲基音、聲音輪廓,提升語音前凸、降落語音收縮感;
300-500
語音主要音區,提升語音單調、降落語音空洞;
中頻低段:
150-300
聲音力度、男聲力度,提升聲音硬、無特色,降落:軟、飄;
低頻:
100-150
豐滿度,提升渾濁、降落單薄;
60-100
渾厚感,提升轟鳴(轟)、降落無力;
20-60
空間感,提升低頻共振(嗡)、降落空虛;
⑩ 低頻 中頻 高頻之間的劃分是怎樣定義的謝謝哦
低頻是50HZ~300HZ,中頻是1250HZ~3300HZ,高頻是6500HZ以上。
很多領域涉及「高頻低頻」,它指頻率的高低,不過一般而言是指物理上的各種振盪,其中電學裡面有很多振盪,可能是電流,質點,電磁場等振動,「高低頻」是對振動情況的描述,高頻低頻引起的結果也不一樣。
在電路里,電感對頻率不同的電流就有不同的阻抗(通俗的的講就是阻礙),電容也有類似性質。
一般BASS的EQ劃分是:低頻制50HZ到300HZ,中低頻是300HZ到1250HZ,中頻是1250HZ到3300HZ,中高頻是3300HZ到6500HZ,高頻是6500HZ以上。
(10)安卓大屏低頻中頻高頻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頻率的分類
1、工頻
中國使用的電是一種正弦交流電,其頻率是50Hz,即一秒鍾內做了50次周期性變化。交流電的頻率,工業術語叫做工頻。2013年,全世界的電力系統中,工頻有兩種,一種為50Hz,還有一種是60Hz。
2、聲頻
聲音是機械振動,能夠穿越處於各種物態的物質。這些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稱為介質。聲音不能傳播於真空。人耳聽覺的頻率范圍約為20~20000Hz,超出這個范圍的就不為我們人耳所察覺。低於20Hz為次聲波,高於20kHz為超聲波。聲音的頻率越高,則聲音的音調越高,聲音的頻率越低,則聲音的音調越低。
3、潮汐頻率
在天文潮汐學中,由於各種天體活動周期長,以赫茲的單位顯示不便,頻率常用的單位為:cph,即次/小時(cycle per hour)。如最常見的M2分潮的周期約為12.42h,則其頻率通常表示為0.08051c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