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ndroid OpenGL ES2.0開啟了深度測試但是在一定距離還是呈現透明
short類型。16位。低3位是playindex。高13位是depthindex。調用方法直接int depth=depthImagePixel.depth就OK了
⑵ android中如何動態修改ImageView中圖片的大小 比如說點擊該圖片後圖片能變大
使用點陣圖(Bitmap)再重新繪制遍
//原點陣圖
Bitmap btm1 = BitmapFactory.decodeResource(Main.this.getResources(), R.drawable.hh);
BitmapDrawable bd1=BitmapDrawable(btm1);
imageView.setBackgroundDrawable(bd1);
放大後 滑動時計算 圖片的邊是否在屏幕外,如果在屏幕外就可移動,比如 向上滑動,是想看圖片下面的部分,此時計算圖片的底邊是否在屏幕外,如果是,就可以向上移動圖片。
Scaletype的設置的方式包括:
1、在layout xml中定義android:scaleType="CENTER"
2、或在代碼中調用imageView.setScaleType(ImageView.ScaleType.CENTER);
(2)android位深度擴展閱讀:
根據位深度,可將點陣圖分為1、4、8、16、24及32點陣圖像等。每個像素使用的信息位數越多,可用的顏色就越多,顏色表現就越逼真,相應的數據量越大。
例如,位深度為 1 的像素點陣圖只有兩個可能的值(黑色和白色),所以又稱為二值點陣圖。位深度為 8 的圖像有 2^8(即 256)個可能的值。位深度為 8 的灰度模式圖像有 256 個可能的灰色值。
RGB圖像由三個顏色通道組成。8 位/通道的 RGB 圖像中的每個通道有 256 個可能的值,這意味著該圖像有 1600 萬個以上可能的顏色值。
有時將帶有 8 位/通道 (bpc) 的 RGB 圖像稱作 24 點陣圖像(8 位 x 3 通道 = 24 位數據/像素)。通常將使用24位RGB組合數據位表示的的點陣圖稱為真彩色點陣圖。
⑶ Android還可以走多久
2019年5月8日早晨,當我們三易生活的編輯們圍坐在一起,討論昨晚召開的Google I/O 2019大會時,有一位同事突然說了一句:
「昨晚的會啊,我看了,那麼無聊,簡直就像是黔驢技窮一樣」。
我們瞬間愣了一下——這話從何而來?但很快,我們大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他說得沒有錯,但也正因為如此,谷歌的目的才真的是達到了。
是的,谷歌首先出了款值得一罵的手機
驍龍670主控,4+64GB內存配置,後置大底單攝(這個CMOS客觀來說還行),5.6英寸的1080P普通全面屏而且屏佔比很低……說實在的,雖然它依舊能夠憑借谷歌強悍的拍照演算法在低光環境下秒殺iPhone X(注意,不是XS)、雖然它依舊集成當前最安全的手機加密晶元Titan M,但是當谷歌宣布這樣一套配置的「全新手機」Pixel 3a售價高達399美元(約合人民幣2700元)之後,我們毫不奇怪地看到互聯網上傳來了一片罵聲。
這是什麼概念呢?首先,在美國亞馬遜網上商城中,這個價位已經足夠買三星Galaxy S8(395美元)、LG V35(354.99美元)等老旗艦,而它們不管是在性能、屏幕效果、拍照水準還是本身的做工和各種外圍功能上,都是完全壓倒「全新的」谷歌Pixel 3a的。
不僅如此,實際上如果大家熟悉「谷歌手機」曾經的 歷史 ,還會發現更多問題——比如說,曾經的Nexus系列雖然配置平平、做工一般,但每代都使用著旗艦等級的SoC,而且價格極為便宜;後來的Pixel系列盡管變得高價,但首先配置並不是槽點,更何況此前的三代Pixel旗艦一直都有著「單攝吊打多攝」的優勢拍照演算法,作為面向大眾消費者的「谷歌旗艦」也算是貴得有道理。
相比之下,這一次的Pixel 3a從一開始就被定性為老旗艦Pixel 3的「廉價版」:配置不升反降、功能只有閹割沒有創新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價格即使對於老外們來說也並不廉價。如此叫人完全提不起勁的產品發布,被形容為「無聊」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全新的Android Q卻著實值得好評
說實在的,我們並不認為谷歌真的就是黔驢技窮——盡管昨日的Pixel 3a/3a XL的確吸引力嚴重不足,但大家別忘了,谷歌開的本來就不是「手機發布會」,而是Google I/O,是一次綜合性的年度產品發布和成績匯報。
那麼,除了Pixel 3a,谷歌昨晚還發布了什麼呢?當然是全新的安卓系統啊!具體來說,是全新的Android Q Beta3版本。當然,說是Beta3,其實這一次的更新幅度遠大於前兩次小規模測試的Beta版本,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其實才算是Android Q的第一個真正的公開測試亮相。
具體來說,這一次的Android Q可謂是一款完全針對未來移動設備的操作系統:在無線網路方面,它提供了對5G制式的原生支持;在設備形態方面,Android Q終於加入了官方的折疊屏界面適配方案,一舉解決了折疊屏手機APP自動縮放的問題;而在AI解決方案上,Android Q這一次帶來了不需要聯網的本地AI演算法,可以實現離線語音助手、離線自動給視頻添加字幕等既神奇、又保護用戶隱私的功能。
除此之外,Android Q還有更嚴格的APP許可權控制——諸如在後台偷偷給手機定位這樣的操作,從今以後將會無所遁形;當然,為了進一步強化手機安全性、敦促廠商們更及時地給消費者提供更新,谷歌甚至還引入了類似Windows上的「功能補丁」概念,允許操作系統直接通過應用商店更新一部分系統核心組件,無需苦等新版系統或安全補丁推送。
其實,「谷歌手機」曾經也並沒有這么不堪
同時推出了兩款不太走心的手機和一款滿是未來黑 科技 的新操作系統,谷歌這是什麼騷操作?其實,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就得搞清楚,「谷歌手機」的 歷史 ,以及它和業界的關系。
2010年,谷歌發布了初代的Nexus One手機。值得注意的是,它雖然是當時性能最高的安卓手機,但卻並非是一款「全能旗艦」。這是因為Nexus One本身更多地擔負著演示最新安卓技術的任務,它就像是一款現成的「開發平台」。由此,谷歌一方面為這台手機配備了一個水平非常一般的攝像頭,另一方面也確實給它定了一個可稱得上實惠的價格。
性能旗艦、搭載最新安卓系統、但與此同時拍照一般、多媒體性能平平、價格也不與其他旗艦重疊……再加上谷歌選擇和多家手機廠商保持合作關系,「輪流代工」且產量始終不大的平衡術,可以說,在整個Nexus手機的 歷史 上,「谷歌手機」都很少真正威脅到同期業界主流旗艦們的地位。它僅僅只是極客、開發者圈子裡的一個神話而已。
但是,當幾年前Nexus終結、Pixel接班的時候,大家發現「谷歌手機」變了:它開始重視拍照、開始搭載各種各樣非主流的谷歌自有技術,最重要的是,Pixel逐漸擺脫了合作代工模式,價格也提高到了和其他品牌旗艦相同的水準。
於是,當時許多人開始驚呼:谷歌這是終於要直接「進場」,和其他安卓手機廠商搶飯碗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谷歌在下一盤大棋
谷歌能夠和其他手機廠商們直接搶飯碗么?從研發和生產水平上來說,他們確實有這個能力。但從戰略規劃的層面上來說,谷歌其實是萬萬不能這樣做的。
Android Q這一次拉攏的參與測試的廠商
畢竟,對於當前的谷歌來說,有一件事要遠比在自有手機上賺幾個小錢更加重要:那就是進一步解決安卓系統的碎片化、進一步統一安卓生態、進一步把所有的安卓手機都做到比iPhone體驗更好……
為了做到這一點,谷歌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一方面利用自家應用商店在海外市場的強勢地位,強制要求所有的開發者對新系統進行適配,一方面施壓手機廠商,告誡其必須要保證新款手機「一月一安全更新」,保證系統體驗緊跟谷歌的節奏。
但是,這樣一來,手機廠商們自然就有理由不樂意了:系統更新費時費力又不賺錢,給老機型更新新系統還會影響到新型號的銷售。為此,谷歌又不得不在「大棒」之外再額外附送一部分福利,比如說引入更多廠商參與安卓的早期測試,讓大家提早熟悉新系統;又比如說通過「Project Treble」一類的技術簡化系統更新流程,降低廠商們的工作量。當然,還有更加直接的,那就是刻意限制自身「谷歌手機」的市場競爭力,避免與安卓生態的夥伴們形成直接競爭關系。
可以說,本次的Pixel 3a系列智能手機,無異於谷歌的一次「自黑」行為,但它也同時給其他所有的安卓手機廠商吃了一顆定心丸:
「安卓生態我必須縮緊,但智能手機的錢可以讓給大家賺,就這么說好了喔。」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是下個十年要進入的時代,而且現在已經有蓄勢待發的意思,但是人工智慧跟 Android 開發完全不沖突,人工智慧它是一門技術與科學,它可以應用於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同樣,它也可以應用於手機端,這兩年也有不少手機廠商推出了 AI 晶元,以後人工智慧在手機上的應用會有很大潛力。
那有人可能會擔心,未來 Android 會不會如當初的塞班一樣很快就被取代呢?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正是由於有了諾基亞的前車之鑒,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危機意識都很強,想再出現一例諾基亞這樣的事情是很難了,再說了,Android 和 iPhone 的背後要知道那可是 Google 和 Apple 啊,這兩家富可敵國的 科技 公司,想要被顛覆那基本就是做夢,現在想要出現第三個操作系統那得經過 Google 和 Apple 的允許才行,所以,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手機將永遠會是 Android 和 iPhone 的天下,而隨著 科技 的發展,未來取代手機的絕對不是另外一種手機,而可能會是新的載體,如眼鏡、手錶之類的。
而整個手機市場,Android 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份額都會是主流,那麼就會永遠有 Android 開發的需求,Android 開發因此就不會被淘汰,只不過,當人人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那麼移動市場增量就沒那麼快了,當你的爺爺奶奶倍都擁有一部智能手機的時候,智能手機的增長也就基本到頭了,現在看看全球智能設備的總量,已經基本是緩慢增長的狀態了,想對應的,一些移動開發的崗位也會逐漸減少,而且對 Android 開發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那些技術不過關,一些靠復制粘貼混日子的開發者,終將被淘汰,而那些有真正技術實力的人,會得到更好的職位與待遇,從這個方面來說,其實會是好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對Android有定位,才能知道將來要往哪裡努力。
第一類競爭對手的特點就是取代與否的問題,蘋果和華為都是立足取代對方,或者占據對方更多的市場。以目前Android市場佔有率來看,最壞的情況就是共存。
第二類競爭對手的特點是兼容,就是這類跨平台方案都是想一勞永逸,一套代碼編譯到處運行。目前看他們的解決方案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總是與原生應用差了那麼點意思。
再看應用場景:
APP這類公司,目前的狀態基本是快速發展期已過,目前是存量競爭時代,更多的工作是維護,職位相對穩定,更多的需求是如何讓APP運行的更穩定,所以這方面的人才還會繼續招聘。
這類公司例如小米、vivo、OPPO等公司,這類公司主要是賣手機為主,也就是深度定製,這類需求未來10年還會存在,以我接觸的面試情況看,大多數定製類的公司還會做其他企業的定製需求,所以這塊目前需求還比較旺盛,不用太擔心機會減少。
這塊應該是Android還能繼續存活下去的新概念,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能聯網,這就需要大量的智能硬體設備,那麼放眼看,成本最低的還是Android系統,當然一些特別極端的需求,可能要選別的系統,但是一些常見的智能設備,基本還是用Android的,就算被鴻蒙取代,那麼他們的開發流程也相差不大,可以短時間內平滑過去。
總結,Android的未來相對來說還算明朗,只要Google不瞎嘚瑟,好好維護Android,我相信還可以撐個10-20年。我的依據就是PC,Windows從95年發布窗體交互開始,到今年已經快30年了,並且還在更新,智能手機真正發展起來也就是2008年開始的,到現在也就十幾年的時間,所以我覺得後續隨著一些人年齡增大,會出現很多老程序員轉行,而新程序員會選擇人工智慧方向,那麼手機這塊必然還會有一個小的缺口,所以大家正在做手機研發的還是不要放棄,繼續深挖,最好是把整個手機系統全部吃透,那麼後面就算到50歲、60歲,只要你的身體 健康 ,依然有的是就業機會。
⑷ 什麼是Android系統深度優化、定製、開發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
定製操作系統是相對於原生操作系統來說的,某些開源的操作系統,例如Linux和Android允許終端廠商免費使用,終端廠商可以在其基礎上做一些修改,以達到自身的一些目的。
根據對操作系統修改的程度,可以分為一般的定製和深度定製。定製一套自己的UI界面這樣的屬於一般的定製,對原生系統的改動很小,同時也很容易兼容原生應用。有些廠商卻對系統的更深層做了修改。
手機操作系統可以分為內核層、中間層和應用層。基於Linux操作系統進行定製的系統,底層就是Linux系統的內核,中間層包含了名為Dalvik的JAVA虛擬機,應用層則是根據原生系統修改後加入的各種應用。每個應用程序都運行在自己的進程上,享有Dalvik虛擬機為它分配的專有實例。
所謂深度定製,一般是指對中間層做修改,就是修改Dalvik虛擬機的一些設置。例如OMS操作系統集成了大量的增強型中間件,以更好地支持各種應用,並不是簡單復制安卓系統。
那麼為什麼廠商喜歡定製操作系統?因為操作系統本身最大的特點並不是定製,是通用性。而國內廠商無力研發全新的操作系統,或者嘗試研發但是都不夠成功,那麼退而求其次,選擇定製的操作系統來兼容市場上已有的大量應用,同時通過適度修改來滿足自身的應用集成需求,這種選擇是合理的,一定程度上講也是必然的。
⑸ OBOO鷗柏安卓廣告機系統位深度24/32哪個更兼容
位深度最好是降到24。
之前也反饋位深度32的有過這種情況,後面播放也會異常。
32位深是印刷的cmyk格式,安卓不支持這種格式,安卓支持的是rgb這種格式。
⑹ 手機操作系統的Android
Android 英文原意為「機器人」,Andy Rubin於2003 年在美國創辦了一家名為Android 的公司,其主要經營業務為手機軟體和手機操作系統。Google 斥資4 000 萬美元收購了Android 公司。Android OS[7] 是Google(谷歌)與由包括中國移動、摩托羅拉、高通、宏達和T-Mobile 在內的30 多家技術和無線應用的領軍企業組成的開放手機聯盟合作開發的基於Linux 的開放源代碼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並於2007 年11 月5 日正式推出了其基於Linux 2.6 標准內核的開源手機操作系統,命名為Android,是首個為移動終端開發的真正的開放的和完整的移動軟體,支持廠商有摩托羅拉、HTC、三星、LG、索尼愛立信,聯想,中興等。
Android 平台最大優勢是開發性,允許任何移動終端廠商、用戶和應用開發商加入到Android 聯盟中來,允許眾多的廠商推出功能各具特色的應用產品。平台提供給第三方開發商寬泛、自由的開發環境,由此會誕生豐富的、實用性好、新穎、別致的應用。產品具備觸摸屏、高級圖形顯示和上網功能,界面友好,是移動終端的Web 應用平台。 Android版本概覽 版本號 名稱 發布時間 特性 Android1.1 未命名 2008年9月 內置應用商店;支持html網頁瀏覽 Android 1.5 Cupcake
紙杯蛋糕 2009年4月30日 來電照片顯示;採用webkit瀏覽器;支持復制粘貼操作;屏幕虛擬鍵盤 Android 1.6 Donut
甜甜圈 2009年9月15日 重新設計的Android Market手勢;支持CDMA網路;文字轉語音系統;查看應用程序耗電;支持虛擬私人網路(VPN);支持更多屏幕解析度;支持OpenCore2媒體引擎 Android2.0/2.0.1/2.1 Eclair
松餅 2009年10月26日 優化硬體速度;支持更多解析度;優化UI;新的瀏覽器的用戶介面和支持HTML5;新的聯系人名單;改進Google Maps;支持Microsoft Exchange;支持相機閃光燈;改進虛擬鍵盤;支持藍牙2.1;支持動態桌面的設計 Android 2.2/2.2.1 Froyo
凍酸奶 2010年5月20日 3G網路共享功能;Flash的支持;App2sd功能;全新的軟體商店;更多的Web應用API介面的開發 Android 2.3 Gingerbread
姜餅 2010年12月7日 優化垃圾回收和優化處理事件;原生代碼可直接存取輸入和感應器事件、EGL/OpenGLES、OpenSL ES;新的管理窗口和生命周期框架;支持VP8和WebM視頻格式,提供AAC和AMR寬頻編碼,提供了新的音頻效果;支持前置攝像頭、SIP/VOIP和NFC;一鍵文字選擇復制粘帖;改進電源管理系統;新的應用管理方式 Android 3.0 Honeycomb
蜂巢 2011年2月2日 優化針對平板 ;全新設計的UI增強網頁瀏覽功能 ;n-app purchases功能 Android 3.1 Honeycomb
蜂巢 2011年5月11日 優化Gmail;全面支持Google Maps;將Android手機系統跟平板系統再次合並;任務管理器可滾動,支持USB輸入設備(鍵盤、滑鼠等) ;支持Google TV.支持XBOX 360無線手柄;widget支持優化 Android 3.2 Honeycomb
蜂巢 2011年7月13日 支持7英寸設備;引入了應用顯示縮放功能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冰激凌三明治 2011年10月19日 全新的UI;新Chrome Lite瀏覽器,有離線閱讀,16標簽頁,隱身瀏覽模式;截圖功能;Gmail加入手勢、離線搜索功能,UI優化;新功能People:以聯系人照片為核心,集成了Twitter、Linkedin、Google+等通訊工具;新增流量管理工具,可查看每個應用產生的流量,限制和禁用流量 Android 4.1 Jelly Bean
果凍豆 2012年6月28日 特效動畫幀速提高至60fps,增加三倍緩沖;增強通知欄;全新搜索UI、智能語音搜索和Google Now;桌面插件自動調整大小;語言和輸入法擴展;新的輸入類型和功能;新的連接類型 Android 4.2 Jelly Bean
果凍豆 2012年10月30日 鍵盤手勢輸入功能;改進鎖屏功能,鎖屏狀態下支持桌面掛件和直接打開照相功能;可擴展通知,允許用戶直接打開應用;Gmail郵件可縮放顯示;用戶連點三次可放大整個顯示頻,兩根手指進行旋轉和縮放,專為盲人用戶設計的語音輸出和手勢模式導航 Android 4.3 Jelly Bean
果凍豆 2013年7月25日 多用戶登錄;智能藍牙;OpenGL ES3.0;數字版權加密(DRMs) Android 4.4 KitKat
奇巧 2013年9月4日 支持兩種編譯模式;RAM優化;新圖標、鎖屏、啟動動畫和配色方案;新的撥號和智能來電顯示;加強主動式語音功能;集成Hangouts IM軟體;全屏模式;支持Emoji鍵盤;輕松訪問在線存儲;無線列印;屏幕錄像功能;內置字幕管理功能;計步器應用;低功耗音頻和定位模式;新的接觸式支付系統;以及新的藍牙配置文件和紅外兼容性。 Android 5.0 Lollipop
棒棒糖 2014年10月15日谷歌將為自家的語音服務Google Now 加入一個名為 OK Google Everywhere 的全新功能。 Android 5.0 將會加入更多的健身功能。 整合碎片化。 支持64位處理器。 使用ART虛擬機。 Android6.0Marshmallow
棉花糖 2015年5月28日1。鎖屏下語音搜索。
2.指紋識別。
3.更完整的應用許可權管理。
4.Doze電量管理。
5.Now on Tap功能。
6.App Links。 1、Smartisan OS
Smartisan OS是由羅永浩帶領的錘子科技團隊基於Android深度定製的手機操作系統。
2015年1月18日,在2015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錘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Smartisan OS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獲得「2014 中國互聯網年度創新產品大獎」和「最佳用戶體驗獎」兩個獎項。
SmartisanOS和其他第三方ROM相比變革最大的是在UI交互設計方面 ,Smartisan OS與其他定製UI最大的不同之處是Smartisan OS的視覺美感。視覺美感分為很多層面:圖標設計、交互設計、字體選用等等。
在圖標設計方面,現今扁平化的風潮讓用戶產生了審美疲勞,而Smartisan OS的工程師們重繪了大量第三方應用圖標,以擬物化為主,這與市場上所有的其他安卓系統有著明顯的區別,Smartisan OS的圖標重繪水平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屬頂尖。
此外,Smartisan OS的交互動畫非常精緻,充滿了擬物化的設計元素。
Smartisan OS的字體渲染做得非常漂亮。據官方的說法,他們是改進了安卓的底層渲染機制,這才讓字體渲染能夠達到他們滿意的效果。
「多宮格」模式找應用是Smartisan OS最大的賣點,其獨有的各種「宮格」顯示模式,使得移動圖標很方便,也更多地用於查找應用程序。相比於大部分ROM找應用必須要滑來滑去,Smartisan OS直接按菜單鍵即可呼出「多宮格」模式,可以預覽所有的App。而且由於Smartisan OS採用的是擬物化的圖標設計,所以即使是縮小到81宮格模式下,各個圖標的視覺特徵也十分明顯,很方便查找。
2、IUNI OS
IUNI OS最早的內部代號叫Aurora, 英文里的「極光」一詞。負責人劉世超表示,IUNI OS中的OS主要是指「OUR SERVICE」,其本義是通過深度定製的安卓操作系統,為用戶提供獨特的體驗與服務。這種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優雅文藝的設計風格、精簡輕快的實用功能、精緻悅動的交互體驗以及純凈精良的服務傳遞。
支持廠商:IUNI
3、Sense
HTC自主研發的Sense,是一款基於Android系統研發的智能手機系統。
支持廠商:HTC
4、LG Optimus
基於標准Android修改的LG Optimus系統
支持廠商:LG
5、CyanogenMod
CyanogenMod是一個基於開源Android系統,供某些手機使用的二級市場固件。它提供一些在官方Android系統或手機廠商沒有提供的功能 ,例如:支持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 FLAC (無損音頻壓縮編碼)音頻格式的音樂,多點觸控, 從SD外置存儲器運行程序,壓縮緩存,大量APN的名單,重新啟動功能,Wi-Fi無線網路支持,藍牙,USB網路分享等。CyanogenMod也是第一個使用BFS作任務管理器的操作系統。CyanogenMod聲稱提供比官方固件版本更高性能和更可靠。
6、小米MIUI系統
MIUI是小米公司旗下基於Android系統深度優化、定製、開發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能夠帶給國內用戶更為貼心的Android智能手機體驗。從2010年8月16日首個內測版發布至今,MIUI已經擁有國內外1億的發燒友用戶,享譽中國、英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荷蘭、瑞士、巴西等多個國家。MIUI是一個基於CyanogenMod而深度定製的Android流動操作系統,它大幅修改了Android本地的用戶介面並移除了其應用程序列表(Application drawer)以及加入大量來自蘋果公司iOS的設計元素,這些改動也引起了民間把它和蘋果iOS比較。MIUI系統亦採用了和原裝Android不同的系統應用程序,取代了原裝的音樂程序、調用程序、相冊程序、相機程序及通知欄,添加了原本沒有的功能。由於MIUI重新製作了Android的部分系統資料庫表並大幅修改了原生系統的應用程序,因此MIUI的數據與Android的數據互不兼容,有可能直接導致的後果是應用程序的不兼容。MIUI是一個由中國一班愛好者一起開發的定製化系統,根據中國用戶的需求而作出修改,現正處於Beta測試階段,在收集用戶意見後每逢周五均會提供OTA升級。現時MIUI系統由小米科技負責開發,而小米科技在2011年8月發布推出一部預載MIUI,名為小米手機的智能手機,2012年5月15日發布「青春版小米手機。
2010年8月16日深度定製的Android手機系統MIUI誕生,每周五更新。
2011年8月16日MIUI一周年,同時小米公司也推出第一款小米手機 MiOne
2012年8月16日,小米正式宣布MIUI中文名為「米柚」,並發布基於android4.1的MIUI4.1版本,最大特點如絲般順滑。更安全的操作系統,內置科大訊飛提供的全球最好的中文語音技術,內置由金山快盤提供的雲服務,可以在網頁上瀏覽通訊錄,發送簡訊。通過簡訊和網路找回手機功能,還有大字體模式。
2012年8月16日也是MIUI二周年,小米手機發布一周年。在今天,雷軍在發布小米手機二代時,同時也公布了MIUI的中文名「米柚」,並向我們介紹了MIUI v4.1的功能。
MIUI是小米公司基於Android原生深度優化定製的手機操作系統,對Android系統有超過100項優化和改進。MIUI還是中國首個基於互聯網開發模式進行開發的手機操作系統,根據社區發燒友的反饋意見不斷進行改進,並在每周更新迭代。從2010年8月16日首個內測版發布至今,MIUI受到了全球23個國家、1億手機發燒友的追捧。
小米主要特色
1)綠色簡約
MIUI提供綠色、干凈的ROM空間,不會集成其他繁雜的第三方應用軟體
2)獨特用戶體驗設計
MIUI根據中國用戶習慣,自主原創了全套的用戶體驗設計體系。更貼近你的使用習慣和心理習慣,讓你上手操作更簡單、更貼心。
3)個性操作界面體驗
MIUI全球首創「百變主題」以及「百變鎖屏」功能,為你帶來更為華麗、極致個性的手機操作界面感官體驗。
4)更好電話簡訊體驗
MIUI從電話、簡訊功能細節入手,對Android原生系統進行了多達近百項的深度優化、微創新,努力為用戶提供智能手機中最好的電話以及簡訊使用體驗。用戶話語權的「活」系統,MIUI團隊開發人員與用戶打成一片、組建用戶榮譽開發組,將系統功能選擇權交與用戶。根據用戶意見、建議選擇功能進行開發,並在每周五進行更新、升級。
5)雙版本共存
MIUI實行獨特的開發版和穩定版共存模式,滿足不同用戶需求:開發版著重於嘗鮮和快速更迭,延續原有的模式,每周五升級,不斷測試開發新功能;穩定版則著重穩定性,更新周期更長,大約1到2個月。
7、Emotion UI
Emotion UI是華為基於Android進行開發的情感化用戶界面。獨創的Me Widget整合常用功能,一步到位;快速便捷的合一桌面,減少二級菜單;繽紛海量的主題,何止讓你眼花繚亂。觸手可及的智能指導,瀟灑脫離小白狀態。貼心的語音助手,即刻解放你的雙手。隨時隨地,盡情愉悅體驗。
支持廠商:華為
8、Blur
Blur是摩托羅拉(Motorola)基於谷歌Android平台開發的應用界面,除了基本的Android特性之外,Blur最突出的特色是注重網路社交功能。Blur已經集成了很多國外知名社交網路的組件,包括Facebook、Twitter、Gmail、MySpace、Yahoo、Picasa 等,只要用戶將Email與社交網路賬戶綁定,來自於這些社交網路的信息就會自動推送到手機當中。
支持廠商:摩托羅拉
9、Flyme OS
魅族手機操作系統。 全新Flyme OS 1.0是魅族為其新一代智能手機傾力開發的創新之作,凝聚了魅族多年來對智能手機用戶體驗的深度發掘和在其歷代操作系統上演進優化的經驗和技術實力,力求為魅族手機提供更強大的應用功能和更卓越的操作感受。Flyme OS 1.0將提供邏輯更清晰、操作線程更短的用戶交互,令功能一目瞭然、易用順手。系統應用也將結合各項快速操作方式而更加智能
貼心。新系統UI將全面革新,在清新簡潔的基礎上使界面表現更富個性化,視覺效果超乎想像,操作中新增大量動態效果,令指尖感受更加逼真,界面隨心而動。同時,魅族精心研發、積極布局的手機雲服務在新系統上也開始了新一輪創新。數據備份、同步,手機遺失查找、定位鎖定等雲服務將藉此獲得全面升級,並將新提供手機聯系人間的文件雲傳輸等多項新增服務。憑借對系統的全面優化,魅族手機的多媒體影音功能也將更加強大,並將搭載高品質全無損的在線音樂服務。相信Flyme OS 1.0將成為Android4.0時代標志性的深度定製人性化操作系統,更多精彩讓我們一同期待魅族未來公布的新系統細節。
10、網路雲
網路雲智能終端平台是深度整合了網路核心技術與服務的智能終端軟體平台。
支持廠商:戴爾,天語,海爾
11、中國移動OMS
Open Mobile System是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和Google合作聯合開發的一款基於Linux內核Android平台構建的開放式手機操作系統簡稱OMS,它在原有Android平台基礎上針對中國市場做了特殊優化,加入了中移動運營的3G網路TD-SCDMA的支持。在界面和開機畫面上和Android有著細微的區別,在針對中國用戶的中文錄入、簡體中文顯示都進行了特殊的優化,未來還會加入中國移動自己的產品等功能,Open Mobile System是2008年4月份開始的一個系統定製計劃,經過1年的修改調試後預計將在2009年4月份開始正式推向市場,同時首款使用oms系統的是聯想oPhone手機。如今的OMS2.5完全兼容android2.2。用戶體驗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經達到或者超越android原生系統。
搭載OMS系統的手機被稱為Ophone,為中國移動的定製機,聯想、摩托羅拉、華為等多家企業均有此類手機。
⑺ Android:安卓發展史
1973手機館| 數碼文化
手機 歷史 未來發展
深度好文 全面詳細
近幾年來,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穩定在60-70%,從誕生到擊敗Windows Phone(微軟)、Symbian(諾基亞)、BlackBerry OS(黑莓),安卓只用了非常短的時間。
Android這個詞最先出現在法國作家維里耶德利爾·亞當在1886年發表的科幻小說《未來夏娃》中,作者把外表像人類的機器起名為「安德羅丁」(android)。
而安卓的創始人則是大名鼎鼎的安迪·魯賓,196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1986年獲得紐約州尤蒂卡學院計算機學士學位,之後加入卡爾·蔡司擔任機器人工程師。
1989年,魯賓到開曼群島 旅遊 ,遇到了蘋果公司一位叫Bill Caswell的工程師,之後被推薦到蘋果公司,於是26歲的魯賓便加入了蘋果公司。
1989年到1992年,安迪·魯賓在蘋果擔任軟體工程師,工作期間,由於喜歡研究機器人,還得到了一個外號:Android(機器人)。
1990年,蘋果將手持電腦部門和通訊設備部門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個新公司General Magic,中文叫通用魔術,主要研究個人通訊器一類的手持設備,也就是智能手機,兩年後,魯賓加入了這個新公司。
通用魔術不僅研發出了早期的手機系統Magic Cap,還做出了便攜的移動設備,是智能手機和手機系統的奠基者。
由於概念太超前,只有少數幾個生產商和通訊公司能勉強接受,之後通用魔術公司破產,部分人員後來都成為了谷歌、蘋果、微軟的高級工程師,毫不誇張的說一定程度上對蘋果和安卓都有極大的影響,這個偉大公司我們之後單獨講。
而安迪·魯賓則選擇了加入了三名蘋果公司元老成立的Artemis公司,參與開發互動式互聯網電視WebTV。1997年,Artemis公司被微軟收購,魯賓留在微軟,繼續 探索 機器人項目。
1999年,魯賓離開微軟,在矽谷中心城市帕羅奧圖租了一個零售商店做實驗室,研究各種機器人。
之後安迪·魯賓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家名為「Danger」的公司,名字來自美國電視劇《迷失太空》,劇中有個機器人經常發出「Danger!」警告。
開發一個可聯網的相機,為了吸引投資人的興趣,他們為相機加上了鍵盤、無線通訊等模塊,做成了可上網的智能手機Sidekick,並決定與運營商進行合。
2002年10月,Danger發布了SideKick首款產品Hiptop,這是一台具有革命性的無線設備,支持網上沖浪、收發電子郵件、網上聊天、在線 游戲 、電子郵件、小說、通訊功能。
之後陸續發布了Hiptop2、Hiptop3、SideKick iD、SideKick LX、SideKick 2008、摩托羅拉Q700、Sidekick 2009,直到2011年,三星還推出了Sidekick 4G。
2002年初,在斯坦福大學給矽谷工程師講課,談到了Sidekick的研發過程,恰好台下坐著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受到Sidekick的啟發,佩奇有了開發手機和一個移動操作系統的想法。
Danger公司成立之後,安迪·魯賓從工程師轉變為管理者,公司運營不理想,雖然SideKick是超越了時代的產品,但商業上卻無比失敗,之後魯賓選擇了卸任CEO。
2003年10月,安迪·魯賓聯合幾位朋友創建Android公司,自己也把所有積蓄投入了進去。
一開始Android主要是針對數碼相機開發操作系統,但是無法引起投資者的興趣。
由於很喜歡機器人這個稱呼,安迪·魯賓購買了Android.com 作為個人網站的域名,2008年Android.com變成了安卓開發聯盟的本部。
一開始,安迪·魯賓就把Android的商業計劃確定為免費向手機生產商開放,然後向運營商出售增值服務。
但Android的經營一直不太良好,關鍵時間安迪·魯賓還得靠朋友的資助才維持了公司的運營,為此只好尋找投資,就這樣谷歌走了進來。
2005年1月,安迪·魯賓和西爾斯到谷歌山景城總部會談,Google三駕馬車,只有拉里·佩奇欣賞魯賓的構想。
45天之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會面,Android四位創始人全部到齊, 向 谷歌展示了一款軟體原型,谷歌也直接表明態度:想要收購Android。
正缺投資的Android接受了谷歌的收購提議,據說交易價格為5000萬美元。
2005年7月11日,Android團隊搬進了谷歌。
一開始Android略有點抗拒成為谷歌的一部分,谷歌會對每一行代碼進行審查,保證質量和統一性,但是Android一直反對,兩年後,谷歌才如願以償,但Android在谷歌一直是特立獨行,像孤兒一樣閉門造車。
因為谷歌的移動戰略是把自己的應用安裝到其他手機上,而Android的理念不僅要把應用裝到其他手機里,還要把自己的系統裝到手機里。
要想推廣Android,谷歌還需要開發出運行這款軟體的手機,為了找到願意銷售手機的運營商,安迪·魯賓不停遊走在晶元生產商、智能手機生產商、移動運營商之間尋找合作。
時間來到了2007年,谷歌一邊加緊安卓系統的完善和開發,一邊尋找生產手機的合作夥伴。
在美國手機銷售由運營商控制,沒有一家運營商感興趣,Verizon、Sprint、AT&T都不感興趣,與T-Mobile談判了6個月後,還是被拒絕。
關鍵時刻,恰好Android聯合創始人尼克·西爾斯,曾擔任過T-Mobile的營銷高管,成功說服了CEO羅伯特·道森答應了合作。
谷歌終於找到了願意銷售Android手機的運營商,但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件大事,2007年1月蘋果推出了智能手機,2007年6月正式發售。
全觸屏的體驗式革新給谷歌帶來了巨大壓力,打亂了谷歌的步伐,但也讓谷歌和安卓因禍得福。
Android在正式發行之前,有兩個內部測試版本,分別是阿童木、發條機器人。
而第一部搭載Android系統的手機也有兩個版本,第一個代號Sooner,使用HTC Excalibur的機身,T-Mobile的定製版本叫Dash。第二個代號Dream, 採用了新的設計和觸摸屏。
普通的Sooner版本採用的是早期的Android M3系統,很粗糙,軟硬體開發度都比較低,原型機既不支持觸摸功能,也不支持3G網路和WiFi,外形還非常像黑莓的翻版。
早期版本Android系統的主頁的風格借鑒了MacOS的風格,底部有一個Dock可以顯示五個應用圖標,按Home鍵彈出快捷方式抽屜,操作完全用搖桿鍵切換圖標,與蘋果全觸控的交互邏輯完全沒法競爭。
半路殺出個蘋果之後,谷歌不得不放棄之前計劃,跟隨蘋果趨勢,轉向更激進的Dream版本,跟進觸屏趨勢,重新設計系統。
原始Android M3版本有太多全鍵盤的交互邏輯,時間緊急,谷歌只好以側滑蓋方式保留了全鍵盤,在默認狀態下以屏幕觸控進行交互。
谷歌正在不停地完善新系統的主屏幕、通知欄、撥號鍵盤、快捷方式、日歷、Gmail、電子市場等等最基礎的功能。
另一邊,初代iPhone已經發布。
2007年11月5日,谷歌也趕緊展示了Android系統,並宣布建立一個聯盟組織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研發改良Android系統。
該組織由34家手機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運營商、晶元製造商、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電信營運商組成。
2008年,Android.com變為OHA(手機開放聯盟)的官方網站,在Android上,魯賓吸取了Magic Cab和Sidekick的教訓,為了讓更多廠商生產相關的設備,堅持Android開源。
時間來到了2008年6月,蘋果發布了iPhone 3G,而到8月份,谷歌終於發布了Android 0.9 Beta版,終於是一個嶄新完善的系統了。
在展示了Android系統一年以後,終於有了成品亮相,2008年9月22日,谷歌正式對外發布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又名HTC Dream。9月23日,谷歌發布了Android1.0。
手機是由運營商T-Mobile定製,台灣HTC代工製造。早在魯賓洽談製造Sidekick手機的時候就和HTC有過交流,看來多年的合作默契也是後來谷歌手下HTC手機部門開發Pixel的原因之一。
HTC G1發布後,對手iPhone的暢銷反而又幫了谷歌和安卓一把,AT&T獲得了iPhone在美國的獨家銷售權,其他運營商找不到可以與iPhone匹敵手機,被迫開始關注Android。
之後大廠摩托羅拉也開發出了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Droid,Verizon甚至花一億美元推廣摩托羅拉Droid。
2009年4月,T-Mobile宣布,G1銷量突破一百萬台。到2010年末僅僅推出三年的Android已經超越稱霸十年的諾基亞Symbian系統。
站穩腳步後,谷歌推出了自己旗下第一款自主品牌手機,Nexus one(HTC G5),依然由HTC代工生產。
2010年,新設計了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設計,靈感源於男女廁所門上的圖形符號。
安卓系統雖然不是谷歌100%說了算,但英文的Android和中文安卓,以及這個綠色機器人都是谷歌的商標,只有谷歌可以直接用,其他廠商則必須打上Powered by Android的標識。
2009年4月,Android 1.1發布三個月後,Androud1.5發布,這也是第一個有公共代號的版本:紙杯蛋糕。
從這個版本開始,Android每次會以英文字母的順序,以甜點作為版本代號。
從Android 10開始,Android不再按照零食或甜點的字母順序命名,而是轉換為版本號。
安卓逐漸強大,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蘋果的助力,也有運營商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開源。
而創始人安迪魯賓則慢慢在Android的發展方面失去了話語權,桑達爾·皮采(Sundar Pichai)接管了Android、Chrome和谷歌的大多數產品。
2013年3月,安迪魯賓離開了Android部門,負責谷歌的機器人部門,2014年離開谷歌,投入到自己的創業孵化公司。
2015年,安迪魯賓創立了一家手機公司Essential,並於2017年發布Essential Phone,2020年2月Essential宣布停止運營。
而正在孕育的Essential Phone 2、Essential Phone3全都無疾而終。
大部分數據來自網路
⑻ 安卓7與安卓5的區別
基本簡介
1、Android 7.0是Google推出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最終官方代號,定名為「Nougat」(牛軋糖)。
2016年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在美國西部時間2016年5月18-20日召開,地點為山景城的Shoreline Ampitheatre圓形劇場。在這里,新版的Android N系統正式發布。
2016年8月22日,Google正式推送Android 7.0 Nougat正式版。
2、Android5.0是一代Android操作系統。谷歌將Android5.0命名為AndroidL,該系統帶來了全新的體驗。北京時間(2014年10月16日),谷歌推出了AndroidL系統,這一系統正式的名稱為Android5.0Lollipop,昵稱「棒棒糖」,分為32位版和64位版。
主要變化
1、Android 7.0
分屏多任務
進入後台多任務管理頁面,然後按住其中一個卡片,然後向上拖動至頂部即可開啟分屏多任務,支持上下分欄和左右分欄,允許拖動中間的分割線調整兩個APP所佔的比例。目前,安卓7.0開發者預覽版支持全部第三方應用嘗試分屏操作,但個別應用適配可能存在問題,分屏後可能導致界面顯示不全等問題。
全新下拉快捷開關頁
在安卓7.0中,下拉打開通知欄頂部即可顯示5個用戶常用的快捷開關,支持單擊開關以及長按進入對應設置。如果繼續下拉通知欄即可顯示全部快捷開關,此外在快捷開關頁右下角也會顯示一個「編輯」按鈕,點擊之後即 可自定義添加/刪除快捷開關,或拖動進行排序。
通知消息快捷回復
安卓7.0加入了全新的API,支持第三方應用通知的快捷操作和回復,例如來電會以橫幅方式在屏幕頂部出現,提供接聽/掛斷兩個按鈕;信息/社交類應用通知,還可以直接打開鍵盤,在輸入欄里進行快捷回復。
通知消息歸攏
安卓7.0會將同一應用的多條通知提示消息歸攏為一項,點擊該項即可展開此前的全部通知,允許用戶對每個通知執行單獨操作。
夜間模式
安卓7.0中重新加入了夜間深色主題模式,該功能依然需要在系統調諧器中開啟,從頂部下劃打開快捷設置頁,然後長按其中的設置圖標,齒輪旋轉10秒鍾左右即可提示已開啟系統調諧器,之後用戶在設置中即可找到「系統調諧器」設置項。
點開其中的「色彩和外觀」,即可找到夜間模式,開啟後即可使用全局的深色主題模式,同時亮度和色彩也會進行一定的調整,該功能可以基於時間或地理位置自動開啟。另外,系統調諧器中也提供了RGB紅綠藍三色調節滑動條,允許用戶手動精細調節,例如減少藍色或增加紅色以提供類似護眼模式的效果。
流量保護模式
安卓7.0新增的流量保護模式不僅可以禁止應用在後台使用流量,還會進一步減少該應用在前台時的流量使用。其具體實現原理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其有可能使用了類似Chrome瀏覽器的數據壓縮技術。此外,谷歌還擴展了ConnectivityManager API的能力,使得應用可以檢測系統是否開啟了流量保護模式,或者檢測自己是否在白名單中。安卓7.0允許用戶單獨針對每個應用,選擇是否開啟數據保護模式。
全新設置樣式
安卓7.0啟用了全新的設置樣式,首先每個分類下各個子項之間的分割線消失了,只保留分類之間的分割線。全新的設置菜單還提供了一個綠色的頂欄,允許用戶通過後方的下拉箭頭,快速設定勿擾模式等。
除了勿擾模式外,頂欄菜單還可以顯示諸多其他的設置狀態,例如數據流量的使用情況,自動亮度是否開啟等。谷歌也在安卓7.0的設置中加入了漢堡菜單,在二級設置界面中的左上角,你就會看到這個漢堡菜單,點擊後即可看到所有設置項,方便用戶快速跳轉。
改進的Doze休眠機制
Google在安卓7.0中對Doze休眠機製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在此前的安卓6.0中,Doze深度休眠機制對於改善安卓的續航提供了巨大的作用。而在安卓7.0中,谷歌對Doze進行了更多的優化,休眠機制的使用規則和場景有所擴展,例如只要手動在後台刪掉應用卡片,關屏後該應用就會被很快深度休眠。
系統級電話黑名單功能
安卓7.0將電話攔截功能變成了一個系統級功能。其它應用可以調用這個攔截名單,但只有個別應用可以寫入,包括撥號應用、默認的簡訊應用等。被攔截號碼將不會出現在來電記錄中,也不會出現通知。另外用戶也可以通過賬戶體系備份和恢復這個攔截名單,以便快速導入其它設備或賬號。
菜單鍵快速應用切換
雙擊菜單鍵,就能自動切換到上一個應用。此外,如果你不停地點擊菜單鍵的話,就會在所有應用中不間斷地輪換,應用窗口會自動放大,頂部還會出現倒計時條,停止點擊且倒計時結束後,當前應用會自動放大並返回到前台。
2、Android 5.0
碎片問題
Android 5.0 版本的碎片化問題將不那麼嚴重,之後版本碎片化問題將越來越少。
數據遷移
iPhone用戶忠誠度高,一方面由於其用戶體驗更具黏性,而常被忽視的一點是Android至今尚未實現個人數據跨終端的轉移。Google 董事長施密特上個月親自撰寫博客,教用戶如何從 iPhone 向 Android 手機導入通訊錄。
谷歌賬戶只能保存通訊錄、日歷等。音樂照片電影之類的數據可以隨意在設備間移動算是安卓的一個不算亮點的亮點,而游戲進度的遷移就需要繁瑣的第三方軟體甚至是ROOT許可權了,雖然在單機游戲方面蘋果如果更換設備或卸載重裝無法恢復進度,只能重頭玩起。Android的MD5簽名驗證規則導致一些系統數據的備份還原只能在同一手機上進行。
獨立平板
2013年11月谷歌終於在Play商店中開放了平板專區,更早些時候在SDK中加入了平板優化。Nexus平板比iPad落後太多。杜阿爾特似乎對於硬體的設計不如軟體那麼得心應手,谷歌是否應該考慮引入一個更強勢的硬體設計VP。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開發者都有精力製作獨立的平板應用,手機仍是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即使是騰訊和阿里這樣的巨頭,你也能從HD版應用中看出他們的三心二意。在Android 5.0的SDK中,如果能引入對大屏設備的自動優化,可以極大減輕開發者的負擔,比如增大圖片佔比,優化字體,button自適應。
功能按鍵
相比於iPhone經典的Home鍵設計,Android的功能鍵一直未能找到完美的方案。從四大天王到三巨頭再到虛擬按鍵,Android 4.4又原生支持浸入模式。魅族琢磨出來自己的Smart Bar,HTC在One上嘗試了雙按鍵。但是除了谷歌自己,沒有誰能夠驅動整個開發社區為一套按鍵方案優化。Android旗艦硬體的同質化為解決這一問題創造了條件。已經有開發者建議,Android為4.7寸以下手機和5寸以上手機開發兩種不同的按鍵方案。
介面風格
Android 4.4開放了簡訊的API許可權,允許設置第三方簡訊應用為默認,之前實現這一功能需要Root後修改一些底層代碼。
對谷歌來說更重要的是提升Android對第三方設備的兼容性。Android 5.0要考慮未來兩年智能生活的趨勢,將更多樣的硬體和更好用的標准納入生態之中。
⑼ android: ImageView的setImageBitmap()方法
一、ImageView的setImageBitmap()是設置imageView組件的圖片顯示。它的定義和源碼如下:
1、在源代碼中輸入:if this is used frequently,may handle bitmaps explicitly // to rece the intermedite drawable abject;
2、它實際上是對setImageDrawable介面的封裝,支持直接略過Bitmap對象進行組件圖片的設置。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方法設置圖片時,進行大圖片的處理時,注意對圖片的縮放,否則會內存溢出。
(9)android位深度擴展閱讀:
一、Bitmap設置代碼:
1、ImageView的setImageBitmap()是設置imageView組件的圖片顯示,實際上是setImageDrawable介面的封裝,支持直接略過Bitmap對象進行組件圖片的設置。
2、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方法設置圖片時,進行大圖片的處理時,注意對圖片的縮放,否則會內存溢出。if this is used frequently,may handle bitmaps explicitly // to rece the intermedite drawable abject;
二、根據位深度,可將點陣圖分為1、4、8、16、24及32點陣圖像等。每個像素使用的信息位數越多,可用的顏色就越多,顏色表現就越逼真,相應的數據量越大。例如,位深度為 1 的像素點陣圖只有兩個可能的值(黑色和白色)。
1、所以又稱為二值點陣圖。位深度為 8 的圖像有 2^8(即 256)個可能的值。位深度為 8 的灰度模式圖像有 256 個可能的灰色值。
2、RGB圖像由三個顏色通道組成。8 位/通道的 RGB 圖像中的每個通道有 256 個可能的值,這意味著該圖像有 1600 萬個以上可能的顏色值。
3、有時將帶有 8 位/通道 (bpc) 的 RGB 圖像稱作 24 點陣圖像(8 位 x 3 通道 = 24 位數據/像素)。通常將使用24位RGB組合數據位表示的的點陣圖稱為真彩色點陣圖。
4、BMP文件是微軟公司所開發的一種交換和存儲數據的方法,各個版本的Windows都支持BMP格式的文件。Windows提供了快速、方便的存儲和壓縮BMP文件的方法。BMP格式的缺點是,要佔用較大的存儲空間,文件尺寸太大。
⑽ 4.採用基於Android 5.1深度定製的ColorOS3.0系統,搭載MT6750八核1.5GHz處理器。
OPPO A37是運行MT6750八核64位處理器,搭載了基於Android5.1深度定製的Color OS3.0,簡潔易上手,UI圖標風格豐富多彩是其最大的特色,性能的優點就是更快、更穩定和更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