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安卓為什麼堆料

安卓為什麼堆料

發布時間:2022-12-09 10:43:48

『壹』 安卓系統為什麼那麼垃圾,那麼爛

安卓是真的垃圾,每個人都該一點自己的東西,我用 rn 開發跨平台app ios 順暢的一逼,一到了安卓下各種link出來的錯誤,安卓是真的垃圾,就因為開源了,每個人都搞一個自己的系統,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問題,開源固然是好事,但是改造之後的系統,對跨平台開發者來說卻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ios 啥問題都沒有特別順暢,就連模擬器都順暢的一逼,安卓是真的個大開源廠家做爛了,谷歌應該閉源

『貳』 為什麼部分Android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

為什麼部分Android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

其實,對於用戶來說,它們兩者之間各有千秋,習慣成自然。為什麼安卓部分用戶不喜歡用蘋果的ios系統,第一蘋果手機充電速度慢,配置的電池容量太刻薄,續航里程短,比起安卓陣營的快充蘋果的18w也配叫快充嗎?在充電在一塊安卓就算是爬也比蘋果跑得快;

第二在屏幕的選擇上安卓可以說是各種各樣的,有水滴屏、打孔屏、全面屏、折疊屏,而蘋果只有劉海屏,相當丑;第三在系統上安卓系統相較於ios系統來說更為開放,給了用戶更多的自我定製;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游戲 數據的不互通,好不容易上個王者榮耀,怎麼能說換就換呢?蘋果系統又讓我從青銅走起。

再者,蘋果手機一直被吐槽的信號問題,同一條件下英特爾基帶的蘋果信號卻不如安卓;

不過,安卓無法超越蘋果的原因,

一、ios生態系統是蘋果自主研發的一款操作系統,系統運行流暢,安全性強,用過蘋果手機的幾乎都有這種感受,蘋果對於用戶的體驗和系統安全方面非常用心;這就導致了用戶一旦使用iPhone就很難適應安卓操作系統。

二、蘋果具有強大的CPU,蘋果A系列處理器號稱單核性能最強大的處理器,從iphone4開始,每一代的處理器都遙遙領先於同期的安卓陣營,蘋果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64位的A7處理器,而高通則在2015年才推出第一代64位處理器驍龍820;2019年A13仿生晶元跑分成績出爐後,使得安卓陣營集體淪陷,今年蘋果又推出A14的5納米處理器。

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不喜歡使用iphone,對於習慣了Android系統的用戶,在使用蘋果手機時確實會感到很多的不便之處。下面咱們來聊聊這些事,分享下我的看法。

iOS系統

在全世界的手機中也只有iphone使用,地球人都知道它是蘋果自研的系統,且還是封閉的。在此基礎上蘋果也打造了iphone生態圈,通俗地說建立矩陣,網住用戶。這點華為也是,如它的手機與電腦及其它設備協同辦公、暢連通話。

無可否認,iOS在蘋果手機上的表現極為出色,順滑、流暢,特別跟手。

但它的封閉性也限制了用戶下載APP選擇,可玩性餘地很小。

上圖:剛剛發布的iOS14

Android

開放的手機操作系統,各手機廠商在安卓的基礎架構上可進行自有想法和特色的優化,因此雖說都是安卓系統,但優化後的手機也是各有特色,百花齊放,展現各自的亮點。

同樣,安卓手機的app可隨意下載,不管是商店上還是網頁上,喜歡的APP可自行下載,玩法多樣,海量的軟體可供下載,所以大家比較喜歡。

對於蘋果手機而言,其實它的賣點就是iOS系統, 這個除去蘋果手機與一般安卓手機無異。另外,蘋果手機這幾年的開發與國內廠商的步伐拉大、滯後了。如國內的5G手機都打到千元級了,蘋果手機的5G版還未上市。

其它的不足之處也不少:信號不好、電池小,快充適配器目前上市最大的也就是18W(國內下半年估計要出100W的快充了),不能雙開,不支持NFC、紅外遙控,屏幕指紋解鎖等等。雖說蘋果缺點不少,但是iphone手機也是極少人喜歡炫富的玩具。

話說回來,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是嗎?

歡迎留言交流。

為什麼部分Android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為什麼部分的安卓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我的朋友一直使用蘋果手機,在最近更換了安卓手機之後,表示太好用了,甚至有點回不去的感覺。實際我們都知道ios系統雖然流暢度很高,但是他採用封閉的方案,所以導致了很多功能的缺失。就像是微信,QQ雙開這些,我們可以用安卓手機同時使用兩個微信,兩個QQ。但是這些是蘋果做不到的,之前安卓系統使用 一段時間就會卡頓,而ios系統確實流暢度可以保持更久的時間,所以人們都會去選擇。不過隨著安卓系統最近兩年的更新和優化,確實速度已經很快了,而且從功能性和可玩性來看確實相比ios也要強很多,所以我覺得安卓用戶不喜歡ios系統確實也是正常的。


為什麼安卓用戶不喜歡用ios系統的原因,我覺得可以分為以下幾點來說。

因為首先我們要明白安卓系統和ios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就拿按照系統來說,之前他存在卡頓的問題,我們不可否認。但是現在呢?卡頓基本上已經消失,而且一款旗艦使用3年左右的時間已經是很常見了,關鍵是系統優化方面,確實各個廠商都做的很好。包括功能性和一些創新方面,安卓確實做的更好,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像我現在使用的vivoX60系列手機,他使用的是基於安卓設定的Origin OS,實際我們單純來看這款手機的系統就會明白,現在的安卓已經今非昔比了。他在圖標方面的設計個性化十足,華容網格的方案確實讓我們眼前一亮,另外圖標的顯示效果我們也可以自己去調整,相對於蘋果來一直 以來的矩形圖標設計來說,確實更有吸引力。




另外在流暢度方面。我們實際可以感受到安卓系統這兩年的變化,因為他們的提升不僅僅是流暢度,而且還有過渡動畫更加自然,穩定性也更高。而vivo的Origin OS也算是一個代表,因為他確實有針對過渡動畫和流暢度方面做出來了提升,比如他提升了觸控率,讓我們在點開APP的時候,直接就打開了,實際有些類似於蘋果,把等待的時間留給了頁面打開的初始狀態,這樣在我們的視覺體驗中就會感覺到很自然。

另外這款系統還有加入了內存融合的功能。就像我用的vivoX60,雖然這是8G運行內存,但是系統加入的內存融合功能進一步提升了運行內存的利用率,直接讓這款手機的運行內存來到了11G,從而可以運行更多的程序也不卡頓。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功能性方面,我們可以發現安卓手機在系統方面的表現更加全面。就像當初的超級夜景優化演算法,這個實際就是安卓手機的獨特之處,而蘋果也有進行了模仿。另外包括在設計方面,安卓手機的設計確實相對於蘋果要漂亮很多,就像vivoX60使用的2.98mm打孔方案,相對於劉海的設計,確實看起來更加舒服,而且也不佔用屏幕很大的空間,包括刷新率方面,確實讓手機整體的幀率有了一個質的提升。包括安卓手機早就有的微信,QQ包括很多應用分身的功能,確實到現在為止蘋果也沒有普及。




再次拿我的vivoX60舉例來說,他加入的vivo微雲台架構鏡頭,防抖效果出色。包括這次他在辦公方面的優化,手機直接支持42種文件格式,以及包括傳輸方面,在線列印的功能和很多列印機品牌合作,確實讓我們在使用手機辦公的時候體驗更加舒服。

包括這兩年我們也可以看到安卓手機的快充能力,目前最快的也是vivo旗下的iQOO系列的120W,包括音質方面也有追上了蘋果,快閃記憶體和內存規格的提升,這些都從側面輔助提升手機的流暢度。



諸如此類的功能很多,我們這里就不在一一贅述了。關鍵在於系統體驗方面,沒有了當初的卡頓之後,人們最在乎的就變成了手機功能性方面的一些優缺點了。

蘋果ios系統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在於哪裡?因為我們確實不能說ios系統沒有優點,畢竟很多人喜歡肯定是有自己特色的。比如就拿流暢度來說,ios系統確實在後期也會更加流暢和自然,但是除此之外,我覺得他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很小。

因為本身使用ios系統的品牌只有一個,不像是安卓手機廠商這么多,每個廠商都在研發屬於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多手機也都是針對其他品牌的缺點而優化和提升的,所以這樣的競爭之下,帶來的就是更好的體驗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而ios只有蘋果一個品牌在使用,雖然流暢度和性能不錯,但是很多功能,確實是本身就沒有搭載的,所以對於習慣了ios系統的用戶來說,蘋果現在依然是有優勢的。不過對於安卓用戶來說,蘋果的缺點不能雙開,沒有快充,信號不穩定,續航一般,這些確實都會讓他們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反而是這些又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或者是接受不了蘋果ios系統的原因。


總結:

同樣的手機不同的系統平台和不同的優化,確實就會導致體驗的差別。而蘋果和ios也不例外,對於蘋果用戶來說,他們確實已經習慣了蘋果的一些缺點。但是對於安卓用戶來說,他們之前擔心的系統卡頓問題不存在了,加上配置方面這兩年提升很大,人們自然是更加願意去選擇的。所以不喜歡ios系統,我覺得也很正常。


回答完畢

ios系統是蘋果手機的操作系統,以流暢、安全、高效聞名,以ios系統為核心的蘋果生態圈更是讓消費者用了就回不去。部分安卓用戶不喜歡ios系統,很有可能是沒有真正用戶蘋果手機,因為大部分iPhone用戶都是沖著系統去的。

ios系統的優勢

ios系統在流暢性上要超過安卓,這點毋庸置疑。雖然安卓手機早已經告別了刷機時代,但由於安卓採用虛擬機的運行機制,在根本上還是不如ios系統,哪怕谷歌已經開始推送安卓11測試版。安卓的流暢更多的是建立在硬體基礎上,通過瘋狂堆料提高手機運行速度,相比之下蘋果手機堪稱「天生流暢」。

蘋果還有一大特點:動畫+系統優先順序+屏幕采樣率

為什麼安卓手機已經這么快了,和iPhone相比還是顯得有些生硬?這里就不得不表揚一下蘋果的做法了。由於ios系統採用非線性動畫,加上ios對手機屏幕具有優先順序響應,因此蘋果手機的流暢達到了絲滑級別。另外,iPhone X以後蘋果手機就達到了120Hz的屏幕采樣率,更加跟手。

ios優先響應層級:Touch--Media--Service--Core架構。

另外,ios系統是一個封閉的操作系統,在安全性上不是安卓能比的。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個新聞:美國中情局想要破解一名恐怖分子的iPhone密碼,卻怎麼也解不開,最後尋求蘋果公司的幫助遭到拒絕,由此可見蘋果對用戶隱私的重視。

ios系統的缺點

當然,ios系統也有缺點,最主要還是太過封閉了,很多人不適應。比如安卓手機可以隨意更換主題、圖標,而蘋果手機不可以,始終是萬年不變的ios風格。安卓手機可以隨便在網路上下載軟體,並且有很多破解版 游戲 ,蘋果不可以。

ios系統也有很多不那麼人性化的設計,比如更新系統必須使用熱點或者wifi等等……說實話ios真的很多逼死人的地方,不如安卓方便是真的,限制太多了。

雖然說蘋果可以越獄,但越獄了就不是原滋原味的蘋果了,喜歡折騰手機的還是建議購買安卓。

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為什麼有人要選擇組裝機電腦,而不是選擇品牌電腦一樣。Android先天的開放性是它迅速崛起的關鍵因素,正好智能手機蓬勃發展,二者結合的天衣無縫,很快在手機OS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很多安卓用戶選擇Android系統的原因就是喜歡折騰刷機,隨便安裝各種app,嘗試不同的玩法,體會其中的樂趣。相反,蘋果os你除了使用,似乎別的都別想了。

就像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電腦的比喻一樣。品牌電腦固然有他的優勢,各方面應該有保障,無論價位、穩定性、兼容性等等,對普通用戶足夠用了。但愛好電腦的人卻不以為然,總能找到其中的不足,自己會精心挑選各個部件和品牌,不用說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等等,甚至事無巨細,一個滑鼠鍵盤、一個機箱、一塊滑鼠墊都能有選擇的餘地,這才是真正的「我的電腦「,而不是「此電腦」。無論何時,人們總是喜歡控制權,自己能掌控的事情為什麼要交給別人呢?

實事求是的說,蘋果粉也很多,而且也很自豪,比較想當初蘋果手機代表著身份和品味,很多人能以擁有蘋果手機為驕傲。同事給上大學的孩子買了蘋果手機、蘋果筆記本,就差蘋果牌鋼筆了。開玩笑的。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的不斷擴大,安卓手機陣營迅速崛起,高端的安卓機也頻頻沖擊了我們的眼球,蘋果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端產品了。

但電子產品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習慣綁定性,習慣了使用什麼,再換一個馬上就感覺不順手了。不信你換個輸入法試試。所以,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吧!

1、信號

眾所周知iPhone手機的信號基帶是外掛的不是自家的,在同一環境下安卓信號滿格iPhone可能就直接沒有信號,比如電梯里。

2、價格

iPhone每次發新機價格不會低於5500,普遍消費者認為價格過高,花這價錢買個手機沒必要

3、充電

iPhone萬年5V1A是大家經常吐槽的點了,隔壁安卓機都商用65W了,iPhone才上18W,而且還要單獨購買充電頭,相同容量下15分鍾安卓機能充50%,而iPhone可能只能充10%—20%

4、電池

俗話說,iPhone用心做系統,用腳做電池,最近這兩年好像都上3000毫安,而安卓早就4000毫安、4500毫安,你說充電慢就算了續航還差。

5、系統可玩性

iOS系統是封閉的只用在自家產品上,生態完整,但軟體的上架需要蘋果的嚴格審核,下載途徑單一;而安卓不同,安卓是開放的,各式各樣的軟體應用盡有,比如 游戲 外掛、破解軟體、一些系統的個性化軟體等。

相機和屏幕我就不說了,雖然在Dxomark上評分最高的都是安卓機,但實際體驗我並不認為iPhone比安卓差;屏幕雖然沒有曲面屏,但顯示細膩,色彩鮮艷真實。

不習慣

因為iOS app很少[機智][機智]

IOS系統的如同蘋果負責收費和管理的高速公路,安卓就相當於城市道路了。由於前期對應用的審核和後期的管理,IOS的封閉對其流暢運行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後台管理及其他方面IOS系統比安卓系統有一定的先天性優勢,但一旦其開源或者任由用戶從其他來源安裝應用,估計也會被一堆未經審核的流氓應用拖得越用越卡的。


我就不太喜歡手機上的IOS系統,大概有幾個原因:

前幾年各種考試,有很多學習的課件,在安卓手機上直接考在文件夾裡面,很方便管理和查看,在等車坐車時可能學習,操作起來方便省事。但這個要在IOS系統手機上就是相對麻煩的一件事。試了很多盤,直接放棄了。

有一些行業應用,一般是先出安卓版再出IOS版的,比如是個人所得稅、電子稅務局這樣一些應用,因為安卓系統類的應用他們上架直接發布在他們的官網上就行了,而IOS系統上架還要去蘋果公司去申請和審核。這些應用我們需要早一些體驗和向同事們介紹,甚至要簡單的培訓,晚了可不行。

我覺得安卓的開放式系統是其和IOS競爭最大的武器,雖然帶來了一定混亂,但對於喜歡折騰的人來說還是值得的。

還有就是可供選擇性要強一些,如果用IOS系統,當然只能選那一兩款Iphone手機了,而用安卓的話,就算全選各品牌的旗艦機,也是不少的。

最後是價格,Iphone的價格在那裡擺著的,最便宜的都要比國產(不包括死貴的某品牌)旗艦貴。

有人說蘋果就是IOS的優勢,其實不然,他們的A系統晶元的性能也是相當強大的,還有其做工也是比較考究的。應該說是軟硬體都嚴苛的要求才達到IPhone現在的體驗。

順帶吐槽一下安卓的「設置」功能,各品牌不知道為什麼喜歡大改這一塊,導致換個品牌的手機,設置某些功能的時候要來回翻好久,這一點搞差異化的必要性應該是沒有的,但廠家們還是閑不住,該改的要改,不該改的也改了。

嗨!大家好,我是瀟灑一哥。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部分安卓用戶為什麼不喜歡蘋果系統。

我分析了有以下幾點

1: 用習慣了安卓系統,有依賴情節,突然換蘋果系統會感動陌生不易上手。

2: 蘋果以前都沒出過雙卡雙待的手機,對這方面有需要的安卓用戶不會去購買蘋果手機,沒有體驗過它的系統和生態更談不上喜歡。

3: 蘋果產品都很貴,對於工薪族來說花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工資去購買一個蘋果的產品他會寧願選擇便宜點安卓手機。

4: 好多小夥伴都有愛國情懷,抵制美國貨,就像美國打壓華為一樣,所以也不會去購買蘋果的產品,更不會喜歡它的系統和生態。

個人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叄』 為什麼安卓手機8GB運存都說不夠用,而蘋果卻僅6GB就當天花板了

伴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配置也不斷提升,不管iPhone或是一眾安卓系統廠商都是在不斷給自己產品堆料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殊不知他們對手機上運存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回望手機行業的歷史發展不會太難發覺,安卓手機的運存從2GB漸漸地提高至如今的8GB,整整花了五年時間,現如今8GB已變成流行,12GB稱得上高配,回過頭看iPhone,iPhone12Pro也才6GB運存,那麼那麼問題來了,為何iPhone的運存才6GB,但流暢度就可以完虐安卓手機呢?iPhone的後台管理APP管理模式更為智能化(iPhone的「偽後台管理」機制真是為懶人量身訂做)。

為了更好地彌補這類性能差異,安卓的處理方式也非常簡單,即擴張運存,不管這類方式治標不治本,假如不去提升和精簡手機軟體中「多餘」的功能,即便安卓手機的配置再高,消費者的體驗也會十分糟糕,總體來說:假如中國廠商解決不了伺服器的問題,那安卓手機的信息推送就必須得藉助APP開發商,手機廠商只有擴張運存來適配日益豐富的應用鏈。而iPhone靠著品質優質的A系列處理器,及其系統自身的封閉式特點,即便運存僅有6GB,也可以充分發揮較高的執行效率。那樣來看得話,安卓8GB被蘋果6GB完虐也就不會那麼讓人出乎意料了。

『肆』 安卓8GB運存都表示卡頓了,為何蘋果手機才4GB卻一點不著急

就比如說運行內存,在短短幾年內,安卓手機的運行內存從4GB提升到了8GB,甚至還出現了12GB的頂級旗艦機。而iPhone的運行內存提升速度非常慢,苦等數年,才勉強提升到4GB,但流暢度卻絲毫不亞於8GB的安卓旗艦機,甚至還要更勝一籌,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安卓手機這么注重硬體堆料,在擴容內存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其實,廠商們並不願意這樣做,畢竟造機成本是在增加的,但如果不這樣做,自家手機的流暢度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運行內存是用來存儲臨時數據的,相當於處理器晶元和機身內存之間的橋梁。手機同時開啟的軟體越多,運行內存的佔用率就越高,現如今各種APP變得越來越臃腫,運行內存不擴容真不行!

反觀蘋果iPhone,它的運行機制就比較特殊一些,對運行內存的依賴度較低。如果各種APP長期呆在後台,過度佔用運行內存,iPhone就會清空這些軟體,同時利用自身的伺服器來接收臨時信息或通知,這就是很多人口中所說的「偽後台」。

它不會像安卓機那樣實打實地把硬體資源讓給各大軟體,而是會從中進行協調,從而時刻讓一部分運行內存保持閑置。

如果說獨特的運行機制只不過是在「抖機靈」,那麼高性能處理器就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

每一代iPhone都會搭載蘋果A系處理器,就比如iPhone11的A13處理器和iPhone12的A14處理器,輕松吊打各路安卓旗艦晶元,無論是高通驍龍還是華為的海思麒麟,在它面前通通都得俯首稱臣。

強悍的處理器晶元,賦予iPhone卓越的硬體性能,讓它擁有了更快的數據處理速度。即使是在高負荷運轉的情況下,即使是在運行內存被占滿的情況下,手機也能保持相當高的流暢度。

為什麼這兩年的蘋果會嘗試著使用4GB運存?並不是因為3GB不夠用,也不是因為黔驢技窮,而是它想錦上添花,創造更多的賣點!

除了硬體上的優勢,軟體層面的輔助也是非常重要的。iPhone擁有口碑爆棚的iOS系統,由於具備閉環的軟體生態,它能夠屏蔽掉騷擾軟體以及各種垃圾數據的侵襲,讓手機始終保持穩定良好的運行狀態,充分利用上面所提到的各種硬體資源,深度優化用戶的使用體驗。

另外,iOS系統的設計團隊頗有心機,在UI中大量採用了非線性動畫設計,更具動感的系統動畫很有靈性,會在視覺上給用戶營造一種手機更流暢的「錯覺」。

在打開APP的過程中,iOS系統會遵循渲染優先順序的策略,先渲染動畫,然後才會運行軟體或程序。而安卓手機則奉行的是任務優先順序策略,先運行軟體,然後才會觸發各種動畫或渲染圖像,妥妥的「老實人」。

得益於強悍的處理器晶元、獨特的運行機制和極具巧思的iOS系統,蘋果iPhone就算運行內存比較小,只有安卓旗艦機的一半,也能保持相當高的流暢度。這既離不開硬體資源的加持,也離不開軟體系統的輔助。

各位安卓用戶也不用太過羨慕,道不同不相為謀,安卓機和iPhone本就不同,產品研發策略差異較大,誰好用就用誰,各有各的特色,完全沒必要如此糾結!

『伍』 安卓都實現16G運存的天花板了,為什麼蘋果12僅4G運存卻一點不慌

一款手機的性能強不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硬體配置規格高不高。在比拼參數這方面,各大安卓手機廠商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給自家的產品瘋狂堆料,恨不得把各項參數都一口氣拉滿。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前安卓機的運行內存只有2GB或3GB,現在已經出現了16GB版本的機型!反觀蘋果iPhone,運存始終為4GB,一直到iPhone12 Pro,蘋果才勉為其難地配備了6GB運存。為什麼蘋果如此佛系?它一點都不心急么?

如果大家使用過 iPhone 11或者iPhone 12,會發現它們的運行內存雖然只有4GB,但流暢度很高,基本不會出現卡頓。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蘋果手機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太依靠於內存,處理器和操作系統才是重中之重!

蘋果A系處理器性能天下無雙,是真正的行業天花板,數據處理速度本身就快,它的存在為iPhone打下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除了處理器晶元,蘋果的iOS系統也很可靠。這套系統的流暢度很高,功能十分全面,而且還自帶良好的閉環軟體生態,能夠有效隔絕干擾,從而進一步降低運行內存的佔用率。別看iPhone的運行內存只有4GB,但重負荷運行能力依舊很強,這是安卓手機所無法媲美的。

和安卓手機不同,蘋果iPhone的運行機制要更加特殊,能夠從軟體層面減輕硬體消耗。

打開同一款APP,iOS系統會優先選擇渲染動畫,然後再載入各種數據和圖文信息,能夠反饋更多的視覺元素,從而讓用戶們產生一種「我的手機更流暢」的感覺。

而安卓手機則不會取巧,這是由系統所決定的。安卓系統會優先選擇運行軟體,接收並載入相應的數據信息,然後再考慮呈現APP打開時的動畫效果。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蘋果iPhone運行內存小,但流暢度依然很高的原因,蘋果從來不使用高刷新率屏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此。

正因為擁有A系處理器和iOS系統,蘋果iPhone才能夠在本質上與安卓手機徹底區分開來,iPhone家族和安卓手機陣營本就不同,在很多方面都沒辦法進行比較。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國內擁有極強的品牌影響力,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只有兩種:一是蘋果iPhone,二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它手機。

華米OV四大廠商都在瘋狂內卷,彼此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而蘋果不參與安卓陣營內部的「軍備競賽」,沒必要過於苛求參數的高低。

雖然蘋果iPhone的運行內存偏小,多年來未有進步,但蘋果的工程師團隊並不著急,頂多隻會在高端機型上做出改變,勉強把4GB擴充到6GB。

蘋果有自己的底氣,A系處理器和iOS系統便是最大的優勢,硬體軟體兩手抓,甚至還有專屬於本平台的軟體生態。我們不能把安卓手機的評價標准套用到蘋果iPhone上,這就是蘋果看上去很「佛系」的原因所在!

『陸』 安卓手機為什麼容易產生垃圾

安卓手機可以運行安全管理類的軟體對緩存進行一定程度的清理,而iPhone根本沒法使用第三方軟體進行集中清理,這才給你一種感覺,安卓產生的垃圾多。

『柒』 安卓手機拍照集體大升級!小米徠卡只是「開胃菜」……

大家好,我是鴨鴨

就在這周,咱手機圈發生了一件大事

人小米正式牽手徠卡,整出了小米 12S系列

好傢伙,鴨鴨直接好傢伙。

敢情平日里濃眉大眼的小米,一出手就幹了票大的

鴨話不多說,咱直接看東西。

在這回的12S Ultra上,小米在最核心的拍照上帶來了:

其中,鴨鴨最心水的還得是一秒30張的連拍功能


小米管這叫 閃電五連鞭 閃電 連拍。

有了這功能,鴨的麒麟臂終於有用武之地了

咳咳,言歸正傳。

按照人雷軍的說法,小米 12S上的這套堪稱 自家硬體史上的天花板

當然了,在鴨里不光是小米:

—— 這兩年間,安卓廠商們在這幾尺見方的手機鏡頭上玩出了花



怪不得連索尼高管都坦言:

——預計最快在2024年,智能手機的靜態圖像畫質將會超越單反相機。


而另一頭,安卓廠商紛紛猛堆料、拉開和蘋果的硬體差異。

害,說白了

友商間切磋的事,那得叫「 互相學習 齊頭並進

不過老實說:

—— 當安卓大廠們在相機上突飛猛進時,它們背後的高通屬實功不可沒。


要知道,甭管安卓大廠們定製的是哪家的感測器、這「底」大到能壓死幾個人,都離不開驍龍影像能力的支持。

說白了,人驍龍影像整的就是基建。

只有基建足夠夯實,才能給大廠在相機上的各顯神通 提供平台和能力支撐

那第一代驍龍 8/8+移動平台首先就帶來了18-bit的ISP。

說白了,18-bit即可以簡單指代色彩的豐富程度。

在機圈,8-bit只有1670萬色,完全夠用。

倘若上了10億色,妥妥稱得上頂尖。

而人高通呢?

既然做的是平台,那咱必須格局打開:

——直接18-bit安排上!

那麼問題來了:

咱就拍個照,犯得著用上這么多顏色么……

嘿!要想隨手拍出大片,還真就少不了

就拿鴨鴨前陣子團建拍的照片說話,鴨鴨嫌棄它顏色寡淡,沒那味兒。

那接下來自然是靠濾鏡救場,只是這一通組合打出去……

要麼顏色過艷失真,導致「味兒太沖」。

要麼像蒙了層灰,塑料感剎不住。

總之就是拍照一時爽,後期火葬場:

——前期沒能拍出來的顏色,後期一個甭想還原出來

這時候就得看人第一代驍龍 8/8+移動平台的

當然了,既然玩兒的是計算攝影,咱還得把拉滿的AI算力用上。

首先,HDR能在視頻拍攝時對暗的地兒長曝光、對亮的地兒短曝光。

這樣兩頭再一合成,一段 逆光不過曝 暗光有細節 的視頻就誕生了。


至此,既然第一代驍龍 8/8+移動平台的計算攝影把HDR玩明白了,那成像素質這塊也得拿捏

從驍龍845的4K HDR,到驍龍865的首次支持8K視頻拍攝。


一直走在行業潮頭沖浪 的高通,這會在第一代驍龍 8/驍龍 8+上直接攤牌:


人直接整出了堪稱行業天花板的8K HDR 10億色電影級視頻拍攝

要知道,這功能要是放在專業相機上,沒幾個達不溜可甭想拿下

更重要的是,人專業相機都還沒安排上18-bit……

這還沒完,可能是因為AI算力屬實爆棚。

人高通還順道實現了4K視頻的實時背景虛化。

試想一下,有了這功能,拍出來的人像視頻怎麼一個「驚艷」了得?


咱整個Vlog不得分分鍾爆?

寫完這篇我就辭職去拍片,咱快手/抖音整活兒區見


看到這,肯定得有專業選手來抬杠了:


用全新一代驍龍8移動平台手機,幹活照樣出片

這還沒完,在視頻上殺瘋了的高通,還在拍照上整出了活。

要說咱直男最怕的是啥,那必然是一生之敵—— 給女票拍照


這種展現單身手速的事,本鴨向來都是以量取勝

但往往到頭來,張張都不如意……


人高通見了可坐不住了——這一回,它直接延續前代旗艦的 3顆ISP 配置。

這也就意味著, 在拍照時,三顆攝像頭都能參與進來。


在按下快門的瞬間:

——由於這仨攝像頭擁有每秒32億像素的圖像處理能力,因此就能讓每顆以30幀的速度捕獲3600萬像素的畫面


算下來, 按下快門的1秒內,它就能捕獲240張1200萬像素的畫面

量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自然是「怎樣把拍好看」。

及格的男友都知道,拍人像這件事,講究的是抓 一顰一蹙 一嗔一笑

只是稍有差池,就可能釀就翻車現場……

好在,第一代驍龍8/8+移動平台,通過集成的第七代AI引擎,帶來了「 人臉特徵引擎 」。

說白了,在拍攝時,它能准確識別人臉的300個面部特徵點,比如眉毛、嘴唇、下顎線等等……

這些人臉特徵最終匯集起來,通過計算甚至能讓AI精準理解情緒。

接著,根據人物所處的環境光,AI還能智能驅動面部曝光、將膚色調整到最佳狀態,從而幫咱拍出人像大片。

試問這一套下來,誰看了不迷糊?

至此,咱隨手出大片的理想,可真就近在咫尺了!

當然了,這套被稱作「超級多幀引擎」的玩意,用在夜景上更是絕殺

在超級多幀引擎Buff的加持下, 一次拍照就能獲得30張畫面

通過AI算力再將這些照片加以「計算」、取長補短,就能優化成一張暗光環境下 色彩層次拉滿 暗光細節豐富 畫質純凈不發灰 的「超級夜景」。

一如搭載驍龍8的小米 12 Pro,同樣是依賴AI算力帶來了「超級夜景相機」。

老實說,在第一代驍龍 8 / 8+ 移動平台上,我看到計算攝影未來的模樣:

它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讓手機相機拳打索尼、腳踢富士,讓專業人士放下單反。

恰恰相反,「計算之意」在於讓咱們這些熱愛拍照的普通人,也能感受到隨手拍出大片的喜悅……

畢竟,我們當然不能否定手握單反的浪漫

但也必須承認,這是計算攝影的革新時代。

『捌』 現在安卓手機很多方面都超過蘋果手機了,為什麼還有人用蘋果

想用什麼牌子的手機那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國產品牌把質量做好了就一定會有人使用的 沒必要天天講哪個部分超過了人家 找出不足勇於創新才是真正的強大!

安卓一直在進步,但這方面一直沒超過蘋果 !


在當今的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手機卡住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安卓用戶,使用一段時間後手機會出現卡頓的問題。但為什麼蘋果手機就不會卡呢?


盡管為了提高運行速度,安卓手機已實施了加強管理和恢復許可權兩項主要措施。但如果要看手機的使用時間,蘋果仍領先於安卓。盡管存儲晶元提高了安卓手機的流暢度,但最終還是輸給了iPhone。


第一、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領先於安卓旗艦晶元超過一年,尤其是在性能方面。

第二個原因是蘋果的手機系統更好。就iOS而言,盡管安卓系統的市場份額遠遠超過了iOS系統,但它在口碑上一直領先於安卓系統。


但但系統而言, ios永遠都是安卓系統超越不了的!

現在移動端主流操作系統也就是安卓跟iOS了,說實在的,個人覺得近幾年安卓一直在追趕蘋果,但是仍然有差距,並沒有在很多方面超過蘋果手機,只是某些方面罷了。 到現在還有人用蘋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 蘋果手機質量還是沒話說 ,到現在我已經換了多部手機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在18年的時候買了一部安卓機跟一個蘋果手機,到今年差不多有三年時間了,我安卓手機上面的返回鍵已經壞掉了,每次要打開一個應用,我要重啟手機才行,但是同一年買的蘋果手機到現在還是完好的。

其次,蘋果系統是出了名的流暢 ,這個是安卓沒法比的,剛買的時候還感覺不出來,等你用個幾年後,差距就明顯出來了。這也是到現在還有人買蘋果手機的原因。

有些人用蘋果手機已經習慣了有了感情,所以一隻都在用蘋果手機。也有的人覺得蘋果手機設計好看,有的人覺得蘋果手機用起來顯得有格調,有的父母是用的子女不要了的蘋果手機,有的是看重了蘋果手機系統流暢。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蘋果手機仍然很流行。

當然,手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之所以有人用蘋果手機,那是因為它有著自己存在的價值。作為一個商品來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自己的。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想買什麼牌子都可以。你覺得呢 ?

如果把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比作是兩位美人,那 安卓是一位身家千萬,只會花錢買名牌包,愛撒潑的美女;而蘋果手機是一位身家過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蕙質蘭心的美人 。你會喜歡誰?

一、安卓手機一味堆砌硬體,苦了消費者

潛望式變焦鏡頭,120Hz ,甚至180Hz 采樣屏幕,線性馬達,雙揚聲器 等等,反正手機上能有的,幾乎都來一遍。結果就是今年的5G手機,價格動不動就4000起步了。

2020年,是5G手機的逐鹿之年,華為,小米,Vivo, OPPO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想在5G開局之年,都想首戰告捷, 結果手機搞成了一個硬體雜貨鋪。

二、蘋果的「蕙質蘭心」,是果粉們喜歡的真正原因

而對於蘋果,現金儲備1.56萬億,如此有錢的蘋果,是沒錢把蘋果的硬體高配嗎?當然不是! 蘋果更注重的是蘋果的內在。 IOS的封閉性,IOS設計中處處體現的設計美學, 都讓果粉們愛不釋手。

當然安卓發布了安卓11Beta版,也要學蘋果搞封閉。 這位「美人」,終於肯讀書,練琴了,這是好事。但能否也成為「蕙質蘭心」的清純美女,只能拭目以待了。

三、總結

單說小米剛發布的 紅米K30極速版 跟紅米K30最大的差異就是CPU性能的提升,這或許是小米臨時為了跟誰干仗才出的,買紅米K30的說不定已經哭暈在廁所,你說能愛安卓手機嗎?

安卓手機靠價格,靠差異性,拉攏消費者,或許自己也沒信心,只靠內在美就能找到如意郎君。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為一說起蘋果手機,大家是又愛又恨。

愛的是系統流暢,做工扎實,用起來非常省心。但蘋果的作風一向很高傲,很多配置安卓都更新幾輪了,蘋果也不為所動。就一個雙卡功能,愣是盼星星盼月亮才等到,這實在太傲嬌了。

安卓手機哪些方面超過蘋果手機了?

這兩年,蘋果在高端機領域的地位越來越動搖,安卓高端機的出鏡率越來越高。特別是在一些常用的地方,安卓甚是突出。

比如快充,現在已經來到120W,無線快充也來到67W,蘋果最高也才20W,差得好大一截。高刷新率基本都覆蓋到120Hz,甚至還有165Hz的,但蘋果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給高刷。相同的還是全面屏設計,萬年不變的劉海屏,要知道安卓手機都經歷了升降全面屏、滑蓋屏、挖孔屏,今年下半年有一大半旗艦機將向屏下攝像頭的真全面屏過渡,再加上折疊屏,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比蘋果這保守派強多了。


蘋果同樣被超過的還有拍照,現在安卓機的拍照堆料非常恐怖,定製大底鏡頭,徠卡、蔡司、哈蘇的合作,還有微雲台等,現在安卓機在拍照上已經不輸蘋果了。

那為何蘋果還如此受歡迎?

蘋果的受歡迎大家可能沒概念,看看今年618的銷量。蘋果才是最大的贏家,銷量和銷售額都是第一,多款產品熱銷,包括大家一直DISS的iPhone11,愣是取得很大一部分銷量。

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最主要原因還是蘋果手機省心。說得直白點,蘋果手機賣得好不是因為優點有多突出,而是短板不明顯,綜合使用體驗上領先安卓手機。

蘋果手機最大的優勢就是IOS系統,iOS系統雖然被人詬病過於封鎖,但不否認在細節上確實做得很不錯,絲滑般流暢。並且IOS的軟體生態掌握在自己手裡,統一標准和規則,用起來更省心,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許可權請求(安卓是每一家APP都能獲取你的信息,而蘋果手機是蘋果一家掌握信息,加上現在雲上貴州保管國內用戶數據,所以大家信息相對還是安全純凈得多)。


總得來說,蘋果手機受歡迎的原因就三個點:iOS、A系列晶元、App Store的軟體,蘋果是那種把細節做到極致的廠家,把短板盡量補齊。而安卓手機是盡量把自己的優勢放大,在水桶機這一塊,蘋果的優勢很大。

硬體是超過了,但是系統永遠無法超越,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喜歡用蘋果的原因!

安卓超過蘋果的就兩點,信號,外觀。其他的被蘋果按在地上摩擦

安卓已經很好,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用蘋果,經過大數據統計,現在還在用蘋果的人估計是一時間脫離不了它的服務,他們手機電腦手錶都是蘋果,無法脫離其中一個,因為id雲儲存有資料,換個說法就是生態鏈已經形成,無法一時間脫離。有的就是純屬喜歡這個牌子,發個說說帶個iPhone尾巴很牛逼呀,牌子有面子,女人多數用蘋果,虛榮心太強,還有玩 游戲 的人,大多數喜歡用這個玩。談談別的吧,關於兩個系統,好不好這個問題也是爭論了好久的,安卓與iOS之爭,蘋果歸根結底是因為系統的流暢性而出名,安卓機早期是毀在系統的臃腫卡頓,造就了現在的口碑。蘋果的系統iOS與安卓系統構架不同,app運行模式也不同,前者不容易卡頓,後者容易卡頓。客觀的說,目前確實是蘋果系統流暢性好,但是功能性不好,很多軟體不支持蘋果的。安卓系統開源給了我們很多自定義設置,滿足很多人的需求,發展到目前位置,一機雙系統,軟體分身,滿足了很多商務人士的需求。直到這兩年安卓內核版本9以後,流暢性也很不錯了,加上處理器的強大,比如高通的835-845-855-865以及華為的麒麟980-990,非常流暢,電池續航也出色,快充一個小時不到充滿,通話錄音,能說的太多了,目前來說,安卓已經不同往日,這里不談愛國不愛國,安卓也是外國系統,但是建議還是放心選安卓機。

我不崇尚啥品牌,之前用小米,現在用蘋果,用蘋果的理由:小屏,系統干凈不卡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安卓有什麼地方超越了iPhone,還有什麼地方不足。


安卓手機的優勢

iPhone的優勢

我作為一個普通用戶買一台手機最大的要求就是用起來舒心、放心、省心、不卡。這幾點最最簡單的要求,可以說除了手機電池、和信號以外在絕大多數正常使用的環境下,iPhone的隱私保護、系統生態。深深的吸引了我,讓我用上了就無法割捨

『玖』 為什麼安卓要清理垃圾,iOS系統不需要清理垃圾是什麼原因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

為什麼谷歌安卓系統要清理垃圾,蘋果iOS系統不需要清理垃圾是什麼原因?

手機不論是開源的谷歌安卓系統還是閉源的蘋果iOS系統都是需要清理垃圾的。

開源谷歌安卓系統清理垃圾方式是我們主動清理垃圾,因為安卓類APP軟體各種耍流氓,手機廠商們不得不開發出一個更流氓的安全APP強力清除各種安卓APP不能自我清除的垃圾。

閉源蘋果iOS系統是系統被動清理垃圾的,由於iOS系統許可權高,所以一般都是系統強制回收垃圾資源。如果蘋果用戶日常使用中仔細觀察,可能會偶爾看見safari等等APP圖標偶爾會有類似安裝時出現的圖形進度條一閃而過,其實那個就是清理緩存垃圾時的樣子。

其實任何運行的東西都會產生廢料,只不過廢料展現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我們能直觀看到的木材做成傢具,我們看見的成品是傢具,廢料是那些木屑和小木塊;如我們看不見的手機開源的安卓系統和閉源的iOS系統清理的垃圾去了哪裡,一般人是看不見的,當然與之相關專業人士是知道去了哪裡的。

安卓系統的優勢

安卓系統最大的優勢在於開放,系統兼容度極高,所以各家的手機手勢操作都不同,就得益於安卓系統的開放。相比於蘋果iOS單一的操作方式,安卓系統陣營的手機們有更多的選擇,當然有些安卓手機手勢操作只要不是太反人類都是很好用的,好用的前提是各家手機廠商把自己家的手勢操作優化的更好一些。

安卓系統優勢還有簡單的快捷欄截屏功能,iOS系統是音量鍵與電源鍵截屏(安卓也可以這樣操作),還有一種是點開屏幕原點找到屏幕快照截屏,屏幕快照如果不告訴你鬼知道這是截屏功能,不對鬼也不知道;安卓系統長截屏功能點擊截屏之後旁邊就會出現長截屏選項,而蘋果好像沒有;安卓系統的優勢還有開發者選項功能,手機發燒友用的功能;手機安全中心,能快速設置應用許可權,清理垃圾,自啟管理等相關功能。

蘋果iOS系統優勢

蘋果iOS系統的優勢有統一的垃圾處理機制,不會想安卓系統一樣越用越慢,其實只是越用越慢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安全審查機制,以及許可權可控,私人信息相比安卓系統更加安全,不會發生像安卓流氓軟體獲取個人信息;生態環境好,付費用戶多,從而優質軟體多;軟硬體共同開發,系統升級率高,能充分挖掘硬體潛能,這樣軟體開發就有了相對統一標准,也就有了較為純凈的開發測試環境,bug少;等等還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

安卓系統現在也再越來越好 已經不再是以前那個用半年就卡的不行不行的時候了 [加油]

等你把安卓和蘋果IOS兩個系統都用過超過一年後,80%的人都會認為還是安卓系統更加友好,更加方便,更加好用。ios是封閉系統當然不用清垃圾,但也卡也死機也重啟,安卓是開源系統當然需要清垃圾,但也沒有病毒,使用界面更加直觀更加符合大多數人的習慣,

看到了嗎?這就是垃圾緩存,要定時清理的,否者非常佔用空間和影響速度。垃圾不清理,會越來越占空間然後手機變卡頓。

作為一個從蘋果轉到安卓的用戶發表一下自己的使用感受!蘋果系統之前因為每代都會換!從來沒有清理過垃圾 也沒有碰到卡頓的現象 現在用了華為mate 20pro!用了有兩年多了!相對於ios肯定沒那麼流暢!但是日常使用也在接受范圍!基本上每隔個一段時間才會用手機管家清理下垃圾!但是也沒有感到有卡頓!!可以看出現在的安卓已經不是以前的安卓了!某些方面已經超出ios!我更期待國產鴻蒙系統能夠崛起

以前有專門的討論,可以網上盪一下。模糊記得結論應該是系統開發方法問題,有公開和封閉訪問的說法,也涉及系統安全系數質量的因素,總之ios確實值得誇贊,玩 游戲 中間出去撩兩句回來還能接著打 游戲 ,這樣感覺特別舒服。不過安卓後期也有了 游戲 內套打開微信的功能,也逐步走出弊端。總之還是看大家喜歡程度。

就像兩個人一樣,一個人優秀,一個人不優秀

1.蘋果也有,app也會越用越大。應用刪除也會有一定的殘留(很少)。只是沒有授權的清理軟體去做清理。封閉式系統也保證了產生的垃圾比較合理。

2.安卓主要有清理軟體,軟體為了存在也會誇大清理效果。開放式的系統讓各個app都想方設法的在系統內留下一些影子,刷刷存在感。所以感覺垃圾比較多。

安卓和ios的系統架構是不一樣的。

清理『垃圾』是在Windows時代,我們用pc電腦帶給我們的一種使用體驗。尤其是360軟體把清理『垃圾』當成了一門生意,整天誘導用戶,電腦比較卡是所謂的系統垃圾造成的,清理垃圾就可以讓電腦運行快一些。

安卓和Windows的底層架構設計的時候,有類似的地方:對第三方安裝應用的控制力比較弱。第三方應用是附帶者很多配置文件,系統用戶數據文件,還有運行的各種腳本在主程序以外的。安卓是只對第三方軟體的主程序進行了一些架構上的規范,並沒有對其他文件進行嚴格意義上的規范。

ios是一個蘋果自己研發的封閉式系統,在ios的生態中,蘋果什麼都可以定義和管理,除了主程序以外,任何配置文件都對必須被ios公開約束。

那麼在用戶刪除一個app的時候,安卓就只會刪除主程序,而ios基本上把關聯程序都刪除(除了一些使用記錄留下,方便下次再次安裝記住一些痕跡)。久而久之,安卓的系統『垃圾』就會越來越多,最後造成系統的卡頓。

不過國內的廠商對安卓系統早就可以深度定製,尤其是小米,華為,oppo,這樣的大廠商,對安卓的系統可以說是改頭換面,系統垃圾的問題都處理得比較好。再加上這幾年安卓手機的硬體配置都提高得很厲害。系統垃圾已經不會成為系統卡頓了理由了。

安卓存不用清理,儲存內存空間大

『拾』 為什麼在很多人眼裡安卓手機就是堆硬體,低

其實說到了安卓系統目前尷尬的局面。
現在手機系統就兩強,安卓和蘋果。
其他都是安卓的再開發版本。
蘋果系統,就硬體配置來說,肯定是比不上安卓的。
之前傳言蘋果因為價格高昂,所以才那麼好用。現在安卓系統也有高端手機,為什麼還有人說?
核心原因是,安卓廠商以硬體堆砌來掩蓋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安卓軟體開發的低端!
所謂的低端,也就是同樣一個軟體,蘋果系統的軟體在某些功能上,遠達不到安卓系統的多。
而這些功能基本上都是用戶不用的。
比如彈窗廣告之類的。

閱讀全文

與安卓為什麼堆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2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2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1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1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0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