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卸載nfs

linux卸載nfs

發布時間:2022-12-10 12:29:33

① 搭建linux伺服器客戶端掛載NFS目錄命令

在linux中配置使用NFS客戶端
顯示NFS伺服器的輸出:
#showmount –e
掛載NFS伺服器中的共享目錄:
#mount –t nfs nfs伺服器地址:目錄共享 本地掛載目錄點
顯示當前主機掛載的NFS共享目錄:
#mount | grep mnt
卸載系統中已掛載的NFS共享目錄
#umount /mnt/
系統啟動時自動掛載NFS文件:
需要將NFS的共享目錄掛載信息寫入/etc/fstab/文件,以實現對NFS共享目錄的自動掛載
#tail –l /etc/fstab
192.168.1.163:/home/pub /mnt nfs defaults 0 0

② 聊齋1——linux 客戶端卸載不了NFS

背景介紹:Linux客戶端卸載不了NFS,用mount -f/nfs也不行

問題:Linux客戶端如何卸載NFS?

解決方案:

1.fuser  殺掉可以不

2.fuser -m /nfs

3.umount -l /nfs

4.先執行命令exportfs -au卸載所有NFS掛載

③ 急!!!linux中如何關閉nfs服務 命令是什麼

查找nfs的進程,直接kill掉這個進程號就關閉了。

④ linux如何安裝nfs系統

您好,方法
1、用rpm或者yum源方式安裝nfs,兩個軟體包nfs-utils和nfs-utils-lib(這里已經裝過了)。
2、創建共享目錄 share,並在其文件夾下面創建一個a的文本文件。
3、修改nfs配置文件 vi /etc/exports 設置允許192.168.4.122用戶以讀寫方式來掛載/share,
4、啟動nfs服務service nfs start ,並關閉防火牆。
5、查看本機nfs共享目錄信息,用命令exportfs。
6、客戶端測試,用rpm -qa nfs-utils 查看是否安裝,沒有安裝的話可以使用yum安裝。
7、在客戶端進行查看並掛載,用mount -t 命令進行掛載。
在客戶端查看是否可以看到伺服器端的數據,卸載umount。

⑤ linux配置nfs步驟

NFS的配置過程很簡單。在伺服器端中編輯 /etc/exports 文件,添加如下內容: /home/nfs-share 192.168.1.122 (rw,sync)
第一項是要共享的目錄,後者為共享的配置參數一般為: (rw,sync,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no_subtree_check)
然後開啟NFS和portmap服務:
/etc/init.d/nfs start //用service nfs start也可以 /etc/init.d/portmap start //用service portmap stasrt也可以
在centos6.5中portmap已經改為rpcbind 在客戶端,用mount –t nfs 192.168.123:/home/nfs-share /home/remote_file掛載伺服器端的共享目錄到本地的/home/remote-file掛載點,然後我們就可以在客戶端上應用到遠程主機上的/home/nfs-share目錄了。想要系統在開機時自動掛載,修改/etc/fstab文件,把NFS伺服器的共享目錄添加進去就可以了,這個不用多說。

如何知道遠程主機上的共享目錄情況呢?使用showmount命令,這個命令需要root許可權。它有三個選項(記住這三個選項代表的含義: showmount –a IP 顯示指定NFS伺服器的客戶端以及伺服器端在客戶端的掛載點 showmount –d IP 顯示指定NFS伺服器在客戶端的掛載點 showmount –e IP 顯示指定NFS伺服器上的共享目錄列表(或者叫輸出列表) 我們輸入命令showmount –a 192.168.1.123:

圖片客戶端中出現的mount clntudp_create: RPC: Program not registered錯誤是怎麼回事?噢,我剛才重啟了一下伺服器端,重啟後NFS服務沒有開啟。 我們開啟伺服器端的NFS服務,再從客戶端上查看一下NFS伺服器的情況:

Showmount –a顯示出NFS伺服器192.168.1.123的共享目錄被客戶端192.168.122掛載到/home中;

在showmount -e IP,出現clnt_create: RPC: Port mapper failure - Timed out報錯
解決方案:
被訪問的NFS伺服器上的防火牆沒有添加規則,向iptables裡面添加以下查看的所有埠即可(目前解決的方法,當然你也可以關閉防火牆,不過這樣是比較不安全的,如果你的nfs作用不大,建議你另選別的應用來替代吧!畢竟開那麼多的埠,比較不安全呀!)

通過#rpcinfo -p 10.10.209.148
[root@rh01 /]# rpcinfo -p 10.10.209.148program vers proto port service100000 4 tcp 111 portmapper100000 3 tcp 111 portmapper100000 2 tcp 111 portmapper100000 4 udp 111 portmapper100000 3 udp 111 portmapper100000 2 udp 111 portmapper100024 1 udp 52943 status100024 1 tcp 37706 status100011 1 udp 875 rquotad100011 2 udp 875 rquotad100011 1 tcp 875 rquotad100011 2 tcp 875 rquotad100003 2 tcp 2049 nfs100003 3 tcp 2049 nfs100003 4 tcp 2049 nfs100227 2 tcp 2049 nfs_acl100227 3 tcp 2049 nfs_acl100003 2 udp 2049 nfs100003 3 udp 2049 nfs100003 4 udp 2049 nfs100227 2 udp 2049 nfs_acl100227 3 udp 2049 nfs_acl100021 1 udp 37438 nlockmgr100021 3 udp 37438 nlockmgr100021 4 udp 37438 nlockmgr100021 1 tcp 46331 nlockmgr100021 3 tcp 46331 nlockmgr100021 4 tcp 46331 nlockmgr100005 1 udp 57177 mountd100005 1 tcp 43147 mountd100005 2 udp 49154 mountd100005 2 tcp 54810 mountd100005 3 udp 55707 mountd100005 3 tcp 58309 mountd
[root@rh01 /]#

剛才在重啟NFS服務的時候,細心的話可以注意到,我們在輸入命令/etc/init.d/nfs start開啟nfs服務時,系統還自作主張地開啟了NFS quotas等其它3個服務。

怎麼回事?我們只輸入了一條啟動NFS服務的命令,它怎麼額外的啟動了3個服務?後面的啟動portmap服務又是怎麼回事?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點:NFS文件系統要提供服務單靠本身的NFS服務是不夠的,還需要調用其它服務,這個其它服務就是RPC(remote procere call,遠程過程調用)服務和portmap服務。由於NFS服務本身不提供文件傳輸功能,我們要遠程使用NFS文件系統就需要RPC服務的支持;而portmap服務用來為RPC服務進行動態埠分配和映射,所以portmap服務也是NFS服務所必須的。

我們查看一下服務的啟動情況:

所遇錯誤: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沒有那個文件或目錄
解決方案:
沒有配置、安裝NFS
Linux 下配置NFS服務
1、安裝

2、配置

3、客戶端

所遇問題:centos6.5
portmap: 未被識別的服務
解決方案:
由於在6系列裡面,portmap已經改名了 ,6系列需要使用 service rpcbind start啟動[root@unix-big-bang ~]# service portmap start
portmap: 未被識別的服務
[root@unix-big-bang ~]# service rpcbind status
rpcbind (pid 1312) is running...
[root@unix-big-bang ~]#

好文共賞:
linux nfs文件共享

◆一、概念
NFS是網路文件系統(Network File System)的簡稱,是分布式計算機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可實現在異構網路上共享和裝配遠程文件系統。
NFS由SUN公司開發,目前已成為文件服務的一種標准(RFC1904,RFC1813)。其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通過網路,讓不同 操作系統 的計算機可以共享數據,所以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文件伺服器。NFS是除了SAMBA之外Windows與Linux及Unix與Linux之間通信的方法。

理想條件下的NFS 網路拓撲結構

1、設置Linux系統之間的文件共享(Linux與Windows中間文件共享採用SAMBA服務);
2、NFS只是一種文件系統,本身沒有傳輸功能,是基於RPC協議實現的,才能達到兩個Linux系統之間的文件目錄共享;
3、NFS為C/S 架構 ;
◆二、伺服器配置
1、配置文件
主要配置文件為:/etc/exports
格式為: 共享目錄 可mount主機IP(參數1,參數2,……)
如:/var/nfs 172.20. . (rw,sync,no_rootl_squash)
說明:必須注意nfs/目錄的訪問許可權,必須設置成777許可權;父目錄/var許可權無要求,普通的755即可;
2、啟動相關服務
然後依次啟動相關服務:portmap,nfslock,nfs
service portmap start
service nfslock start
service nfs start
關閉順序相反。
3、檢查共享目錄
隨後可以採用showmount –e查看一下,看看共享的目錄情況:
[root@ns var]# showmount -e
Export list for ns.osserver:
/var/nfs 172.20. .
OK,到此為止,NFS伺服器搭建完畢;
◆三、客戶端配置
1、確保portmap運行
客戶端必須確保RPC協議相應的portmap正常運行,否則mount將失敗;
2、掛載/var/nfs目錄(本地掛載點為/mnt/nfs)
mount -t nfs 172.20.65.16:/var/nfs /mnt/nfs
成功mount以後,即可同本地目錄一樣隨意操作;
◆四、其它相關命令
1、當修改了/etc/exports文件後,可以不用重新啟動nfs服務,直接採用exports –rv 即可重新導出共享目錄;
該命令格式如下:
exportfs [-aruv]
-a :全部mount或者unmount /etc/exports中的內容
-r :重新mount /etc/exports中分享出來的目錄
-u :umount 目錄
-v :在 export 的時候,將詳細的信息輸出到屏幕上。
具體例子:
[root@ns var]# showmount -e
Export list for ns.osserver:
/var/nfs 172.20. .
[root@ns var]# exportfs –au #全部卸載
[root@ns var]# showmount -e
Export list for ns.osserver:
[root@ns var]# exportfs –rv #全部重新 export 一次
exporting 172.20. . :/var/nfs
[root@ns var]#
2、showmout命令對於NFS的操作和查錯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先來看一下showmount的用法
showmout
-a :這個參數是一般在NFS SERVER上使用,是用來顯示已經mount上本機nfs目錄的cline機器。
-e :顯示指定的NFS SERVER上export出來的目錄。
例如:
[root@localhost ~]# showmount -e 172.20.16.139
Export list for 172.20.16.139 :/root/share 172.20.16.137
[root@ns var]# showmount -a
All mount points on localhost.localdomain: :/root/share,172.20. . :/root/share,172.20.16. :/root/share,172.20.16.139:/nfsshare,172.20.16.139:/root/share172.20.16.137: 172.20.16.137:,172.20. . 172.20.16.137:,172.20.16. 172.20.16.137:/root/share172.20.16.139: 172.20.16.139:,172.20. . 172.20.16.139:,172.20.16. 172.20.16.139:,172.20.16.139172.20.16.139:DEFAULT
◆五、常見問題解答
1、提示:mount to NFS server 餄.20.67.203' failed: server is down.
解決方案:可能是NFS伺服器的防火牆有問題;
2、提示:mount: RPC: Timed out
解決方案:由於RPC協議沒運行;啟動portmap服務;
也有可能是防火牆問題;Server/Client均有可能。

⑥ linux 怎麼停止nfs網路文件系統

mount -t nfs 192.168.1.230:/FILE1 /mnt
mount參數 詳解:
功能:載入指定的文件系統。
語法:mount [-afFhnrvVw] [-L<標簽>] [-o<選項>] [-t<文件系統類型>] [設備名] [載入點]
用法說明:mount可將指定設備中指定的文件系統載入到Linux目錄下(也就是裝載點)。可將經常使用的設備寫入文件/etc/fastab,以使系統在每次啟動時自動載入。mount載入設備的信息記錄在/etc/mtab文件中。使用umount命令卸載設備時,記錄將被清除。
常用參數和選項:
-a 載入文件/etc/fstab中設置的所有設備。
-f 不實際載入設備。可與-v等參數同時使用以查看mount的執行過程。
-F 需與-a參數同時使用。所有在/etc/fstab中設置的設備會被同時載入,可加快執行速度。
-h 顯示在線幫助信息。
-L<標簽> 載入文件系統標簽為<標簽>的設備。
-n 不將載入信息記錄在/etc/mtab文件中。
-o<選項> 指定載入文件系統時的選項。有些選項也可在/etc/fstab中使用。
-r 以只讀方式載入設備。
-t<文件系統類型> 指定設備的文件系統類型。常用的選項說明有: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統。
ext2 Linux目前的常用文件系統。
msdos MS-DOS 的 FAT。
vfat Win85/98 的 VFAT。
nfs 網路文件系統。
iso9660 CD-ROM光碟的標准文件系統。
ntfs Windows NT的文件系統。
hpfs OS/2文件系統。Windows NT 3.51之前版本的文件系統。
auto 自動檢測文件系統。
-v 執行時顯示詳細的信息。
-V 顯示版本信息。
-w 以可讀寫模式載入設備,默認設置。

⑦ linux chnfs 命令沒有

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

首先啟動Linux。啟動完畢後需要進行用戶的登錄,選擇登陸的用戶不同自然許可權也不一樣,其中「系統管理員」擁有最高許可權。

在啟動Linux後屏幕出現如下界面顯示:

……

Red Hat Linux release 9 (Shrike)

Kernel2.4.20.8 on an i686

login:

輸入:root(管理員名)後,計算機顯示輸口令(password:),輸入你的口令即可。當計算機出現一個「#」提示 符時,表明你登錄成功!

屏幕顯示Linux提示符:[root@localhost root]#_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Red Hat Linux release 9 (Shrike)」表示當前使用的操作系統的名稱及版本。「2.4.20.8」表示Linux操作系統的核

心版本編號。「i686」表示該台電腦使用的CPU的等級。

下面我們來介紹常用基本命令

一,注銷,關機,重啟

注銷系統的logout命令

1,Logout 注銷是登陸的相對操作,登陸系統後,若要離開系統,用戶只要直接下達logout命令即可:

[root@localhost root]#logout

Red Hat Linuxrelease 9(Shike)

Kernel2.4.20.8 on an i686

Login: ← 回到登陸的畫面

2,關機或重新啟動的shutdown命令

Shutdown命令可以關閉所有程序,依照用戶的需要,重新啟動或關機。

參數說明如下:

 立即關機:-h 參數讓系統立即關機。範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h now ← 要求系統立即關機
 指定關機時間:time參數可指定關機的時間;或設置多久時間後運行shutdown命令,範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now ← 立刻關機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5 ← 5分鍾後關機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10:30 ← 在10:30時關機

 關機後自動重啟:-r 參數設置關機後重新啟動。範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r now ← 立刻關閉系統並重啟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r 23:59 ← 指定在23:59時重啟動

3,重新啟動計算機的reboot命令

顧名思義,reboot命令是用來重新啟動系統的。常用的參數如下:

 -f 參數:不依正常的程序運行關機,直接關閉系統並重新啟動計算機。

 -I 參數:在在重新啟動之前關閉所有網路介面。

雖然reboot命令有個參數可以使用,但是一般只需要單獨運行reboot命令就可以了

二,文件與目錄的操作

1,列出文件列表的ls命令

ls(list)命令是非常有用的命令,用來顯示當前目錄中的文件和子目錄列表。配合參數的使用,能以不同的方式顯示目錄內容。範例

如下:

 顯示當前目錄的內容:

[tony@free tony]$ ls

Desktop mail myinstall.log test.txt ← 有兩個目錄及兩個文件夾

 當運行ls命令時,並不會顯示名稱以「.」開頭的文件。因此可加上「-a」參數指定要列出這些文件。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a

 以「-s」參數顯示每個文件所有的空間,並以「-S」參數指定按所有佔用空間的大小排序。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s –S

總計36

4 Desktop 4 mail 24 myinstall.log 4 test.txt

 在ls命令後直接加上欲顯示的目錄路徑,就會列出該目錄的內容。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l/usr/games
2,切換目錄的cd命令

cd(change directory)命令可讓用戶切當前所在的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home]$ cd tony ← 切換到當前目錄下的tony子目錄

[tony@free tony]$ cd .. ← 切換到上一層目錄

[tony@free home]$ cd / ← 切換到系統根目錄

[tony@free /]$ cd ← 切換到用戶主目錄

[tony@free tony]$ cd /usr/bin ← 切換到/usr/bin目錄

3,創建目錄的mkdir命令

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可用來創建子目錄。下面的範例會在所在目錄下創建tool子目錄。

[tony@free tony]$ mkdir tool

4,刪除目錄的rmdir命令

rmdir(remove directory)命令可用來刪除「空」的子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rmdir tool ← 刪除tool目錄

5,復制文件的cp命令

cp()命令可以將文件從一處復制到另一處。一般在使用cp命令將以個文件復製成另一個文件或復制到某個目錄時,需要指定原始文件

名與目的文件名或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cp data1.txt data2.txt ← 將data1.txt復製成data2.txt

[tony@free tony]$ cp data3.txt /tmp/data ← 將data3復制到/tmp/data目錄中

 顯示復制過程:加入-v參數可顯示命令執行過程。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cp zip.txt zip2.txt ← 一般狀態下不會顯示復制過程

[tony@free tony]$ cp –v zip.txt zip3.txt ← 以-v顯示復制過程

zip.txt ->zip3.txt

 遞回復制:加入「-R」參數可同時復制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cp –v –R * backup ← 將所有文件(含子目錄文件)復制到backup目錄

6,刪除文件或目錄的rm命令

rm(remove)命令可以刪除文件或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rm myfile ← 刪除指定的文件

[tony@free tony]$ rm * ← 刪除當前目錄中的所有文件
rm命令的常用參數如下:

 強迫刪除:使用-f參數時,rm命令會直接刪除文件,不再詢問。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rm –f *.txt ← 強迫刪除文件

 遞回刪除:-r 也是一個相當常用的參數,使用此參數可同時刪除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rm –r data ← 刪除data目錄(含data目錄下所有文件和子目錄)

[tony@free tony]$ rm –r * ← 刪除所有文件(含當前目錄所有文件,所有子目錄和子目錄下的文件)

 強制刪除指定目錄:當使用-r參數刪除目錄時,若該目錄下有許多子目錄及文件,則系統會不間斷地詢問,以確認您的確要刪除

目錄或文件。若已確定要刪除所存目錄及文件,則可以使用-rf參數,如此一來,系統將直接刪除該目錄中所有的文件及子目錄,不再詢問。范

例如下:

[tony@free tony]$ rm –rf tmp 強制刪除tmp目錄及該目錄下所有文件及子目錄

 顯示刪除過程:使用-v 參數。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rm –v

7,讓顯示畫面暫停的more命令

為了避免畫面顯示瞬間就閃過去,用戶可以使用more命令,讓畫面在顯示滿一頁時暫停,此時可按空格鍵繼續顯示下一個畫面,或按Q鍵停

止顯示。

 當使用ls命令查看文件列表時,若文件太多則可以配合more命令使用。範例如下:

[tony@free bin]$ ls –al more

 單獨使用more命令時,可用來顯示文字文件的內容。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more data.txt

8,連接文件的cat命令

cat(concatenate) 命令可以顯示文件的內容(經常和more命令搭配使用),或是將數個文件合並成一個文件。範例如下:

 逐頁顯示 preface.txt的內容:

[tony@free tony]$ cat preface.txt more

 將preface.txt 附加到outline.txt文件之後:

[tony@free tony]$ cat preface.txt >> outline.txt

 將new.txt和info.txt合並成readme.txt文件:

[tony@free tony]$ cat new.txt info.txt >readme.txt
9,移動或更換文件,目錄名稱的mv命令

mv (move)命令可以將文件及目錄移動到另一個目錄下面,或更換文件及目錄的名稱。範例如下:

[tony@free backup]$ mv a.txt .. ← 將a.txt文件移到上層目錄

[tony@free backup]$ mv z1.txt z3.txt ← 將 z1.txt改名成z3.txt

[tony@free backup]$ cd.. ← 切換到上一層目錄

[tony@free tony]$ mv backup.. ← backup 目錄上移一層

10,顯示當前所在目錄的pwd命令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命令可顯示用戶當前所在的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pwd

/home/tony ← 當前所在目錄為「/home/tony」

11,查找文件的locate命令

locate 命令可用來搜索包含指定條件字元串的文件或目錄。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ocate zh_CN 列出所有包含「zh_CN」字元串的文件和目錄。

由於locate命令是從系統中保存文件及目錄名稱的資料庫中搜索文件,雖然系統會定時更新資料庫,但對於剛新增或刪除的文件、目錄,

仍然可能會因為資料庫尚未更新而無法查得,此時可用root身份運行updatedb命令更新,為此資料庫得內容正確。

12,搜索字元串得grep命令

grep 命令可以搜索特定字元串來並顯示出來,一般用來過濾先前得結果,避免顯示太多不必要得信息。範例如下:

[tony@free etc]$ grep text *.conf ← 搜索當前目錄中擴展名為.conf且包含「text」字元串得文件。

grep:amd.conf: ← 拒絕不符許可權得操作

grep:diskcheck.conf: ← 拒絕不符許可權得操作

grep:grub.conf ← 拒絕不符許可權得操作

 若您是使用一般許可權的用戶運行,上例的輸出結果會包含很多如「拒絕不符許可權的操作之類的錯誤信息,可使用-s參數消除。

[tony@free etc]$ grep –s text *.conf
13,重導與管道

重導(redirect)可將某命令的結果輸出導文件中,它有兩中命令:「>」和「>>」。「>」可將結果輸出到文件中,該文件原有的內容會被

刪除:「>>」則將結果附加到文件中,原文件內容不會被清除。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a>dir.txt ← 將ls –a命令執行結果輸出到dir.txt文件。

[tony@free tony]$ cat data1.txt >> data2.txt ← 將 data1.txt 內容附加到data2.txt文件之後。

通道(pipe)命令的符號是「」,可將某命令的結果輸出給另一命令,一下範例將ls命令的輸出結果傳給grep命令過濾:

[tony@free etc]$ ls gerp conf ← 搜索並顯示ls命令運行結果中包含有「conf」字元串

在舉一個刪除文件或目錄的例子,可以利用yes命令重復輸出「y」字元的特性,將結果傳給rm命令,如此即可避免重復輸入「y」:

[tony@free tony]$ yes rm –r mydir

三,使用光碟及軟盤

在Linux的文字模式下要使用光碟或軟盤,並不是只將光碟或軟盤放入即可,用戶需要運行載入的命令,才可讀寫數據。所謂載入就是將存

儲介質(如光碟和軟盤)指定成系統中的某個目錄(如/mnt/cdrom或mnt/floppy)。通過直接存取此載入目錄,即可讀寫存儲介質中的數據。

以下就來看看文字模式下的載入及卸載命令。

1,載入的mount命令

要使用光碟時先把光碟放入光碟機,然後執行載入的mount命令,將光碟載入至系統中:

[tony@free tony]# mount/dev/cdrom/mut/cdrom ← 載入光碟

同理,使用軟盤之前也需要和光碟一樣,必須先載入後才能使用:

[tony@free tony]# mount/dev/fd0/mut/floppy ← 載入軟盤

2,卸載的umount命令

如果不需要使用光碟或軟盤,則需先執行卸載命令之後,才能將光碟或軟盤退出。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umount / mnt/cdrom ← 光碟卸載

在不使用軟盤時執行umount 命令卸載軟盤,再將軟盤拿出

[tony@free tony]# umount / mnt/ ← 軟盤卸載
四,在後台運行程序

用戶有時的程序有可能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將它放在前台運行,將導致無法繼續做其他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放在後台運行,甚至

可能希望在用戶注銷系統後,程序還可以繼續運行。讓我們看看那如何實現這一目的。

1,在後台運行程序的&、bg命令

將程序放到後台運行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在命令最後加上「&」,範例如下:

[tony@free root]# updatedb & ← 在後台執行 locate 資料庫更新命令

[tony@free root]# bg ← 將更新操作放到後台運行

2,前台運行的程序fg命令

如果用戶當前已有程序在後台運行,可以輸入fg命令,將它從背景中移到前台運行:

[tony@free root]# fg ← 放到前台執行的命令會顯示出來

3,在退出後讓程序繼續運行的nohup命令

此命令可使用戶退出系統後,程序繼續運行。範例如下:

[tony@free rony]$ nohup myserver &

然後用戶就可以退出了,當再次登錄的時候,可以用ps –aux命令看到程序仍在後台中運行。

五,任務調度命令

計算機有很多程序需要周期性的被運用,例如清理磁碟中不要的暫存檔、備份系統數據、檢查遠程伺服器的郵件等。對於這些重復性的工

作,其實不需要每次都辛苦地運行這些程序。可利用任務調度命令,指定系統定期在某個時間運行這些程序,輕輕鬆鬆完成想要執行的工作。

任務調度的crond常駐命令

crond 是Linux用來定期執行程序的命令。當安裝完成操作系統後,默認便會啟動此任務調動命令。crond命令每分鍾會定期檢查是否有要

執行的工作,如果有要執行的工作,便會自動執行該工作。由於任務調度中間的操作過程十分繁雜,我們只將任務調度文件的寫法介紹給大家

,供大家參閱:

Minute Hour Day Month DayOfWeek Command

在這段文字中除了「Command」是每次都必須指定的欄位以外,其他自動皆可視需求自行決定是否指定。

六,任務調度的系統工作

/ect/crontab/文件是Linux系統工程的任務調度設置文件,其默認的內容如下:

SHELL=/bin/bash ← 指定執行任務調度工作時所使用的SHELL

PATH=/shin:/bin:/usr/sbin:/usr/bin ← 指定命令搜索的路徑

MAILTO=root ← 指定將輸出結果給root用戶

HOME=/ ← 指定跟目錄
七,任務調度的個人工作

除了上述任務調度的系統工作外,一般用戶則可利用crintab命令,自行設置要定期執行的工作。

每個用戶可執行crontab –e命令,編輯自己的任務調度設置文件,並在此文件加入要定期執行的工作。以下範例為tony用戶編輯的任務調

度設置文件:

[tony@free rony]$ crontab –e

執行上述命令後,即會進入VI文本編輯器自行編輯任務調度的工作。

八,刪除調度工作任務

如果不想再定期執行任務調動中的工作,則可執行crontab –r命令刪除所有任務調度的工作。範例如下:

[tony@free rony]$ crontab –r ← 刪除任務調度中的工作

[tony@free rony]$ crontab -1 ← 再查看一次任務調度中的工作

no crontab for tony ← 已經沒有任何任務調度工作

九,打包、壓縮解壓

由於這是每一個Linux用戶都會經常用到的基本功能,因此我們將介紹最常見到的打包、壓縮和解壓縮程序。

1,打包文件的tar命令

tar命令位於/bin目錄中,它能將用戶所指定的文件或目錄打包成一個文件,不過它並不做壓縮。一般Unix上常用的壓縮方式是先用tar命

令將許多文件打包成一個文件,再以gzip等壓縮命令壓縮文件。tar命令參數繁多,以下舉例常用參數作說明:

 -c:創建一個新的tar文件;

 -v:顯示運作過程信息;

 -f:在:指定文件名稱;

 -z:調用gzip壓縮命令執行壓縮;

 -j:調用bzip2壓縮命令執行壓縮;

 -t:參看壓縮文件內容;

 -x:解開tar文件。

在此舉一常用範例:

[tony@free data]# tar cvf data.tar * ← 將目錄下所有文件打包成data.tar

[tony@free data]# tar cvf data.tar.gz * ← 將目錄所有文件打包成data.tar再用gzip命令壓縮

[tony@free data]# tar tvf data.tar * ← 查看data.tar文件中包括了哪些文件

[tony@free data]# tar xvf data.tar * ← 將data.tar解開
2,壓縮與解壓縮

tar命令本身沒有壓縮能力,但是可以在產生的tar文件後,立即使用其他壓縮命令來壓縮,省區需要輸入兩次命令的麻煩。

 使用-z參數來解開最常見的.tar.gz文件:

[tony@free data]# tar –zxvf foo.tar.gz ←將文件解開至當前目錄下 使用-j參數解開tar.bz2壓縮文件:

[tony@free data]# tar –jxvf linux-2.4.20tar.bz2 ←將文件解開至當前目錄下 使用-Z參數指定以compress命令壓縮

[tony@free data]# tar –cZvf prcture.tar.Z*.tif 將該目錄下所有.tif打包並命令壓縮成.tar.Z文件

十,其他常用命令

Linux可用的命令相當多,本章我們只舉例幾個常用的命令進行說明,在以後的章節中,還會接觸到許多其他命令。

1,修改密碼的passwd命令

passwd(password)命令可讓用戶變更密碼。範例如下:

[tony@free tony]$ passwd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tony

Changing password for tony

(current)UNIX password: ← 輸入原密碼

New password: ← 輸入新密碼

Retype new password ← 在此輸入新密碼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 密碼修改成功
2,創建引導盤的mkbootdisk命令

如果安裝系統時,並沒有製作引導盤,或者引導盤已經損害,可以在安裝系統之後,利用mkbootdisk命令創建一張新的引導盤:

[root@free root]# mkbootdisk 『uname -r』

執行上述指令便可以成功的創建一張引導盤了。請保存好出盤,已備緊急之用。

3,顯示與設置時間的date、clock和ntpdate命令

date 命令可以顯示當前日期時間。範例如下:

[tony@free rony]$ date

-9月 8 10:00:00 CST 2006

CST為中部標准時間

clock命令也可以顯示出系統當前的日期與時間,不過clock命令默認不允許一般用戶執行,請用root賬號執行:

[root@free root]# clock

公元2006年9月8日(周五)10時00分00秒 0.112604 seconds

如果系統時間不正確要想更改,可以使用date命令來設置時間。用root賬號如下操作:

[root@free root]# date 09091200 ← 將時間設定為9月9日12點00分

用戶有時可能會苦於不知道標准時間。沒關系,當前網路上也有校對時伺服器提供的標准時間。因此可執行ntpdate命令,將系統時間設成

與校時伺服器一致:

[root@free root]# ntpdate stdtime.microsoft.com ← 與微軟校時伺服器校時。

然後再執行一次date命令,就會發現系統時間已經更改。不過這樣還沒有結束,還需要執行clock –w 命令將更改的時間寫入計算機的

CMOS中,這樣下次啟動時才會使用更改過的時間。 範例如下:

[root@free root]# clock –w

常用的基本命令我們就先介紹到這里,現在我們來講些新手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應用技

巧。
一,如何進入文字模式

當安裝Linux時,可選擇自動後要進入文字模式或時圖形模式。如果選擇的時文字模式則可略過此說明;若是直接進入X Window的圖形模式

,仍可以使用下列方式,進入文字模式:

1,在X Window中打開文字模式窗口

在默認的GNOME窗口環境為例,在X Windows 下進入文字模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桌面空白處單擊滑鼠右鍵,執行「新增終端命令」,打

開文字模式窗口。在文字模式窗口中可以用 Shift+Page Up和Shift+Page Dwon 鍵來卷動窗口內容。

2,切換虛擬主控制台進入文字模式

Linux主機在主控制台(console)下提供了7個虛擬主控台,在每一個虛擬主控台中可以運行各自的程序。可以在登陸X Window系統後的任何時間,按下Ctrl+Alt+Fn鍵來切換到其他的虛擬主控台。其中的Fn是指F1~F7的功能鍵。

3,啟動直接進入文字模式

要設置啟動時直接進入文字模式,可以使用任何一個文本編輯器,打開/etc/inittab文件,在文件中查找「id:5:initdefault:」這一段文字,並將其改為「id:3:initdefault:」即可。

二,/etc/inittab設置錯誤,導致無法啟動

若修改/etc/inittab後無法正常啟動,則可以在啟動時採用單人模式進入系統,重新修改inittab設置文件以解決問題。

若使用GRUB為引導裝載程序時,只要在啟動顯示菜單畫面時,按a鍵,並在命令行輸入一下參數以進入單人模式:

grub append > ro root=LABEL=/s ← 只要在命令行原來的語句後,加「S」即可

使用LILO為引導裝載程序時,同樣在啟動顯示LILO菜單畫面時,按Ctrl+X鍵,切換到文字模式的LILO登錄畫面,並輸入以下參數即可:

boot: linux s ← 表示系統直接講進入單人模式

三,如何查詢命令的用法

在linux系統中,如果用戶某命令的功能不大清楚,可以使用man命令查詢幫助:

[root@free root]# man shutdown ← 以man命令查詢稍後要介紹的shutdown命令的用法。

大多數命令的語法,還可以通過-h或—help參數查詢。例如shutdown命令的語法可以運行shutdown –h或上述的man shutdown 命令查得。

四,避免按Ctrl+Alt+Del重新啟動系統

在linux中直接按下Ctrl+Alt+Del三個鍵後就會重新啟動,如果不希望任何人利用這組組合鍵隨意重新啟動計算機,請用文本編輯器修

改/etc/inittab文件:

#ca::ctrlaltdel:/sbin/shut down –t3 –r now ← 在此之前加上「#」。

存檔後重新啟動計算,以後就無法用Ctrl+Alt+Del 鍵重新啟動了。
五,文字模式下的中文信息出現亂碼,怎麼辦

在此版的Red Hat Linux中,若是在X Window打開文字模式窗口,以文字模式操作,則所有中文文件名、月份,甚至部分信息都可以正常的

以中文顯示。但在文字模式的虛擬控制台中,這些中文信息,則會變成亂碼,此時請如下操作,可將此信息改成英文顯示:

[root@free root]$ LANG=C

[root@free root]# ls –l

運行LANG=C命令後原來以中文顯示(亂碼)的部分,變成英文了

若想改回原來的設置,則只要再執行LANG=zh_CN命令即可:

[root@free root]$ LANG=zh_CN

六,看不到中文文件名

如果載入的存儲介質中含有中文文件名,需要再運行mount命令,再加上「-o iocharset=cp950」參數,這樣才能看到此保存媒體內的中

文文件名。例如載入光碟就可以執行以下命令:

[root@free root]# mount –o iochatset=cp950/dev/cdrom/mnt/cdrom

七,如何調換光碟

當光碟已經被載入成為一個目錄時,按下光碟機上面的退出按鈕,將無法退出光碟,必須先將光碟卸載後,才能退出光碟。

若當前所在之處就是光碟載入目錄(如/mnt/cdrom),或有其他用戶正在此目錄下,將無法成功的卸載它,當然也不能退出光碟:

[root@free root]# umount/mnt/cdrom

umount:/mnt/cdrom: device is busy ← 此光碟正在被使用中

先將工作目錄切換到別處,或要求其他用戶離開此目錄,才可卸載目錄並退出光碟。而更換關盤之後,記得要將光碟再次載入才能使用。

八,允許一般用戶載入光碟或軟盤

Linux 操作系統默認只允許root用戶才能運行mount命令,若是一般用戶執行上述命令,則會出現以下的錯誤信息:

[root@free root]# mount/dev/cdrom/mut/cdrom

mount:only root can do that ← 只有root用戶才能執行此命令

因此若要允許一般用戶也能載入光碟或軟盤,請修改/ect/fstab/設置文件:

/dev/cdrom/mut/cdrom udf,iso9660 noauto,owner,kudzu,ro,user ← 若要讓一般用戶也載入光碟,請在此處加上「,user」項目。

⑧ linux 不用重啟nfs 怎麼卸載掛載的文件

首先用 fuser -cu /mnt/cdrom 看一下,是哪個進程佔用了你的文件系統,分析一下為什麼會是NFS佔用,你需要卸載通過nfs所掛載的目錄,現在想直接把/mnt/cdrom下的東西給卸載了,是先卸載/another_path,現在就沒有別的進程依賴/mnt/cdrom下面的東西了,然後你就可以使用umount命令卸載,卸載之前一定需要解決掛載目錄是否有依賴性,解決了依賴性就解決了。

⑨ Linux 環境下搭建NFS服務

NFS(Network File System),網路文件存儲系統,它最早是由 Sun 公司開發的,也是 FreeBSD 支持的文件系統中的一個,它允許網路中的計算機之間通過TCP/IP 網路共享資源。通過 NFS 協議,我們本地 NFS 的客戶端應用可以透明的讀寫位於服務端 NFS 伺服器上的文件,就像訪問本地文件一樣方便。簡單的理解,NFS 就是可以透過網路,讓不同的主機,不同的操作系統可以共享存儲的服務。
NFS 在文件傳送或信息傳送過程中依賴 RPC(Remote Procere Call)協議,即遠程過程調用,NFS的各項功能都必須向 RPC 來注冊,如此一來 RPC 才能了解 NFS 這服務的各項功能 Port,PID,NFS 在伺服器所監聽的 IP 等,而客戶端才能透過 RPC 的詢問找到正確對應的埠,所以 NFS 必須要有 RPC 存在是才能成功的提供服務,簡單的理解二者關系:NFS 是一個文件存儲系統,而 RPC 是負責信息的傳輸。

通過上面的簡介,我們知道 NFS 服務需要依賴 RPC 服務,所以這里 NFS 服務端需要安裝 rpcbind 和 nfs-utils ,客戶端只需要安裝 nfs-utils 即可,由於我們選用 CentOS 系統,所以可以使用 yum 快速的安裝。

然後安裝 NFS 服務

另:Ubuntu 16.04 安裝命令

我們在服務端創建一個共享目錄 /data/share ,作為客戶端掛載在遠端入口,然後設置許可權

然後,修改 NFS 配置文件 /etx/exports

說明一下,這里配置後邊有很多參數,每個參數有不同的含義,具體可以參考下邊。此處,我配置了將 /data/share 文件目錄設置為允許IP為 192.168.0.0/24 區間的客戶端掛載。然後,如果客戶端IP不在該區間也想要掛載的話,可以設置IP區間更大或者設置為 * 即允許所有客戶端掛載,例如: /home *(ro, sync,insecure,no_root_squash) 設置 /home 目錄允許所有客戶端只讀掛載。

接下來,我們先啟動 RPC 服務

我們發現,啟動了 NFS 服務後,RPC 注冊的埠列表明顯增多。現在服務端都啟動起來了,在服務端看下是否正確載入了設置的 /etc/exports 配置

最後,在另一台Linux虛擬機上測試一下,是否能夠正確掛載。首先,我們可以在客戶端查看下NFS服務端設置可共享的目錄信息

然後,在客戶端創建掛載目錄/share

最後,掛載遠端目錄到本地 /share 目錄

可以看到,可以正確將遠端 NFS 目錄掛載到本地。注意:掛載點 /share 目錄必須已經存在,而且目錄中沒有文件或子目錄
最後,我們在 NFS 服務端 /data/share 目錄下創建一個文件,看下客戶端能否正確讀取並修改

都可以了,這里因為上面設置了 NFS 遠端目錄許可權為 rw 擁有讀寫許可權,如果設置為 ro ,那麼客戶端只能讀取,不能寫入。根據實際應用場景合理配置。
NFS 默認使用 UDP協議進行掛載,為了提供 NFS 的穩定性,可以使用 TCP 協議掛載,那麼客戶端掛載命令如下:

最後,卸載命令

閱讀全文

與linux卸載nfs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2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2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1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1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0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