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rm是什麼,單片機是什麼
arm……是一種處理器,網路有詳細說明,我比較外行,不好做解釋。
單片機:把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塊晶元上,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⑵ ARM和單片機究竟有什麼不同
1、軟體方面
這應該是最大的區別了。引入了操作系統。為什麼引入操作系統?有什麼好處嘛?
1)方便。主要體現在後期的開發,即在操作系統上直接開發應用程序。不像單片機一樣一切都要重新寫。前期的操作系統移植工作,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做。
2)安全。這是linux的一個特點。LINUX的內核與用戶空間的內存管理分開,不會因為用戶的單個程序錯誤而引起系統死掉。這在單片機的軟體開發中沒見到過。
3)高效。引入進程的管理調度系統,使系統運行更加高效。在傳統的單片機開發中大多是基於中斷的前後台技術,對多任務的管理有局限性。
2、硬體方面
現在的8位單片機技術硬體發展的也非常得快,也出現了許多功能非常強大的單片機。但是與32ARM相比還是有些差距吧。
ARM晶元大多把SDRAM,LCD等控制器集成到片子當中。在8位機,大多要進行外擴。
總的來說,單片機是個微控制器,ARM顯然已經是個微處理器了。
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統之後,可以實現許多單片機系統不能完成的功能。比如:嵌入式web伺服器,java虛擬機等。也就是說,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以利用,上述兩種服務就是例子。如果在單片機上開發這些功能可以想像其中的難度。
單片機示例
從應用上對比,單片機與ARM嵌入式開發板的應用領域都比較相像。總括來說的是單片機能完成的ARM都能更好的完成,ARM能完成的功能單片機就未必能完成了。
⑶ 單片機與ARM的區別
1、單片機是一種有完整計算機體系的晶元,適用於簡單的測控系統,功能相對簡單。
單片機的工作ARM和DSP都能作,單片機對於數字計算方面的指令少得多,DSP為了進行快速的數字計算,提高常用的信號處理演算法的效率,加入了很多指令,比如單周期乘加指令、逆序加減指令,塊重復指令等等,甚至將很多常用的由幾個操作組成的一個序列專門設計一個指令可以一周期完成,極大的提高了信號處理的速度。
由於數字處理的讀數、回寫量非常大,為了提高速度,採用指令、數據空間分開的方式,以兩條匯流排來分別訪問兩個空間,同時,一般在DSP內部有高速RAM,數據和程序要先載入到高速片內ram中才能運行。
⑷ 51單片機與ARM單片機的區別
說多了也沒什麼用,簡單來說,arm是單片機的一種,51也是,但arm的ROM和RAM遠大於51,而且IO口功能和處理速度也是兩個級別的,arm能上很多操作系統,51隻能勉強上極其簡單的實時操作系統,所以arm常用來開發手機等多媒體產品,51隻能完成有限的實時控制功能,形象一點說,51和arm的等級差別就像手機和個人電腦的等級差別。
⑸ 單片機與ARM的區別是什麼
說多了也沒什麼用,簡單來說,arm是單片機的一種,51也是,但arm的ROM和RAM遠大於51,而且IO口功能和處理速度也是兩個級別的,arm能上很多操作系統,51隻能勉強上極其簡單的實時操作系統,所以arm常用來開發手機等多媒體產品,51隻能完成有限的實時控制功能,形象一點說,51和arm的等級差別就像手機和個人電腦的等級差別。
……………………………………………………
關於如何學習嵌入式,我剛才看到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是一個專科生介紹自己如何自學嵌入式,並找到嵌入式的工作,裡面介紹了他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希望對你有幫助。
先做個自我介紹,我07年考上一所很爛專科民辦的學校,學的是生物專業,具體的學校名稱我就不說出來獻丑了。09年我就輟學了,我在那樣的學校,一年學費要1萬多,但是根本沒有人學習,我實在看不到希望,我就退學了。
退學後我也迷茫,大專都沒有畢業,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幹什麼,我在糾結著我能做什麼。所以輟學後我一段時間,我想去找工作,因為我比較沉默寡言,不是很會說話,我不適合去應聘做業務。我想應聘做技術的,可是處處碰壁。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才聽到嵌入式這個行業。那天我去新華書店,在計算機分類那邊想找本書學習。後來有個女孩子走過來,問我是不是讀計算機的,有沒有興趣學習嵌入式,然後給我介紹了一下嵌入式現在的火熱情況,告訴我學嵌入式多麼的有前景,給我了一份傳單,嵌入式培訓的廣告。聽了她的介紹,我心裡癢癢的,確實我很想去學會一門自己的技術,靠自己的雙手吃飯。
回家後,我就上網查了下嵌入式,確實是當今比較熱門的行業,也是比較好找工作的,工資也是相對比較高。我就下決心想學嵌入式了。於是我去找嵌入式培訓的相關信息,說真的,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培訓是否真的能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好,所以我就想了解一段時間再做打算。
後來,我在網路知道看到一篇讓我很鼓舞的文章,是一個嵌入式高手介紹沒有基礎的朋友怎麼自學入門學嵌入式,文章寫的很好,包含了如何學習,該怎麼學習。他提到一個方法就是看視頻,因為看書實在太枯燥和費解的,很多我們也看不懂。這點我真的很認同,我自己看書往往看不了幾頁。
我在想,為什麼別人都能自學成才,我也可以的!我要相信自己,所以我就想自學,如果實在學不會我再去培訓。
主意一定,我就去搜索嵌入式的視頻,雖然零星找到一些嵌入式的視頻,但是都不系統,我是想找一個能夠告訴我該怎麼學的視頻,一套從入門到精通的視頻,一個比較完整的資料,最好能有老師教,不懂可以請教的。
後來我又找到一份很好的視頻,是在IT學習聯盟網站推出的一份視頻《零基礎嵌入式就業班》(喜歡《零基礎嵌入式就業班》的可以復制 sina.lt/qKh 粘貼瀏覽器地址欄按回車鍵即打開)。裡面的教程還不錯,很完整,可以讓我從基礎的開始學起。視頻比較便宜。
下面介紹下我的學習流程,希望對和我一樣完全沒有基礎的朋友有所幫助。
收到他們寄過來的光碟後,我就開始學習了,由於我沒有什麼基礎,我就從最簡單的C語言視頻教程學起,話說簡單,其實我還是很多不懂的,我只好請教他們,他們還是很熱心的,都幫我解決了。C語言我差不多學了一個禮拜,接下來我就學了linux的基本命令,我在他們提供linux虛擬機上都有做練習,敲linux的基本命令,寫簡單的C語言代碼,差不多也就三個禮拜。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寫一些簡單的代碼,這樣一月後我基本掌握了C和linux的基本操作。
接下來我就去學習了人家的視頻的培訓教程,是整套的,和去參加培訓沒有多大的區別,這一看就是兩個月,學習了ARM的基本原理,學習嵌入式系統的概念,也掌握了嵌入式的環境的一些搭建,對linux也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了,明白了嵌入式應用到底是怎麼做的,但是驅動我只是有一點點的了解,這個相對難一點,我想以後再慢慢啃。
這兩個月,除了吃飯睡覺,我幾乎都在學習。因為我知道幾乎沒有基礎,比別人差勁,我只能堅持努力著,我不能放棄,我必要要靠自己來養活自己,必須學好這門技術,然後我就把不懂的問題總結記下來,這樣慢慢積累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真的有點入門了。
最後的一個月,我就去看關於實踐部分的內容,了解嵌入式項目具體的開發流程,需要什麼樣的知識,我就開始准備這方面的知識,也就是學習這方面的視頻,同時他們建議我去找了找一些嵌入式面試的題目,為自己以後找工作做准備。我就到網上找了很多嵌入式的題目,把他們理解的記下來,這樣差不多准備了20天左右
我覺得自己差不多入門了,會做一些簡單的東西了。我就想去找工作看看,於是我就到51job瘋狂的投簡歷,因為我學歷的問題,專科沒有畢業,說真的,大公司沒有人會要我,所以我投的都是民營的小公司,我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所回報。沒有想過幾天過後,就有面試了,但是第一次面試我失敗了,雖然我自認為筆試很好,因為我之前做了准備,但是他們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有一年的項目經驗,所以我沒有被選中。
後來陸續面試了幾家公司,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面試上的,是在閔行的一家民營的企業,公司規模比較小,我的職務是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做安防產品的應用的。我想我也比較幸運,經理很看重我的努力,就決定錄用我,開的工資是3500一個月,雖然我知道在上海3500隻能過溫飽的生活,但是我想我足夠了。我至少不用每天都要靠父母養,我自己也能養活自己的。我想只要我繼續努力,我工資一定會翻倍的。
把本文寫出來,希望能讓和我一樣的沒有基礎的朋友有信心,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自卑,我們不比別人笨,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一樣會成功。
……………………………………………………
⑹ 單片機ARM簡介
STC89C52共有512個位元組的ARM,是用來保存數據的,比如我們定義的變數都是直接存在ARM裡面的。但是單片機的這512位元組的RAM在地位上並不都是平等的,而是分塊的,塊與塊之間在物理結構上都是有區別的,因此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一些問題。51單片機的ARM分為倆個部分,一塊是片內ARM,一個是片外ARM。標准51的片內RAM地址是從0x00H ~0x7=F共128位元組,而現在我們使用的51系列的單片機都是帶擴展片內RAM的,即RAM是從0x00~0xFF共256個位元組。片外RAM最大可以拓展到0x0000~0xFFFF共64k位元組。這里片內和片外RAM地址不是鏈接起來的。片內是從0x00開始,片外也是從0x0000開始的。
註:片內和片外這倆個名詞,來自於早期的51單片機,分別指晶元內部和外部,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單片機晶元內部都是繼承了片外RAM的,而真正的晶元 外擴展則很少用到了。雖然現在也叫片外RAM,但其實它現在也是在單片機內部的,比如STC89C52等(詳細請查閱187相關資料)。
⑺ arm與單片機的聯系與區別
arm就是一類32位的單片機的總稱,目前比較流行的是Stm32f407等。單片機和CPU一樣,按位寬分類,最常用的是8位的,16位也在很多年前就出現了,但隨著32機價格不斷下降,16位機有被32位機取代之勢。
⑻ DSP,ARM和單片機的區別
1、單片機是一種有完整計算機體系的晶元,適用於簡單的測控系統,功能相對簡單。
單片機的工作ARM和DSP都能作,單片機對於數字計算方面的指令少得多,DSP為了進行快速的數字計算,提高常用的信號處理演算法的效率,加入了很多指令,比如單周期乘加指令、逆序加減指令,塊重復指令等等,甚至將很多常用的由幾個操作組成的一個序列專門設計一個指令可以一周期完成,極大的提高了信號處理的速度。
由於數字處理的讀數、回寫量非常大,為了提高速度,採用指令、數據空間分開的方式,以兩條匯流排來分別訪問兩個空間,同時,一般在DSP內部有高速RAM,數據和程序要先載入到高速片內ram中才能運行。
2、ARM是微處理器,具有強大的事務處理功能,可以配合嵌入式操作系統使用。
ARM最大的優勢在於速度快、低功耗、晶元集成度高,多數ARM晶元都可以算作SOC,基本上外圍加上電源和驅動介面就可以做成一個小系統了,基於ARM核心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以其自身資源豐富、功耗低、價格低廉、支持廠商眾多的緣故,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各種需要復雜控制和通信功能的嵌入式系統中。
目前,採用ARM核的微處理器,即我們通常所說的ARM微處理器,已遍及工業控制、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系統、網路系統、無線系統等各類產品市場,基於ARM技術的微處理器應用約占據了32位RISC微處理器75%以上的市場份額,ARM技術正在逐步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3、DSP適用於數字信號處理,例如FFT、數字濾波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和復雜控制演算法等。
DSP實時運行速度可達每秒數以千萬條復雜指令程序。DSP器件比16位單片機單指令執行時間快8~10倍,完成一次乘加運算快16~30倍,其採用的設計是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分開,使程序和數據分別存儲在兩個分開的空間,允許取指令和執行指令完全重疊,其工作原理是接收模擬信號,轉換為0或1的數字信號,再對數字信號進行修改、刪除、強化,並在其他系統晶元中把數字數據解譯回模擬數據或實際環境格式,它的強大數據處理能力和高運行速度,是最值得稱道的兩大特色。
DSP晶元,由於它運算能力很強,速度很快,體積很小,而且採用軟體編程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因此為從事各種復雜的應用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其主要應用是實時快速地實現各種數字信號處理演算法。
⑼ arm和單片機的區別
ARM處理器是英國Acorn有限公司設計的低功耗成本的第一款RISC微處理器。全稱為Acorn RISC Machine。ARM處理器本身是32位設計,但也配備16位指令集,一般來講比等價32位代碼節省達35%,卻能保留32位系統的所有優勢。
arm與單片機的區別:
1、軟體方面
這應該是最大的區別了。arm引入了操作系統。為什麼引入操作系統?有什麼好處嘛?
1)方便。主要體現在後期的開發,即在操作系統上直接開發應用程序。不像單片機一樣一切都要重新寫。前期的操作系統移植工作,還是要專業人士來做。
2)安全。這是LINUX的一個特點。LINUX的內核與用戶空間的內存管理分開,不會因為用戶的單個程序錯誤而引起系統死掉。這在單片機的軟體開發中沒見到過。
3)高效。引入進程的管理調度系統,使系統運行更加高效。在傳統的單片機開發中大多是基於中斷的前後台技術,對多任務的管理有局限性。
2、硬體方面
現在的8位單片機技術硬體發展的也非常得快,也出現了許多功能非常強大的單片機。但是與32ARM相比還是有些差距吧。
ARM晶元大多把SDRAM,LCD等控制器集成到片子當中。在8位機,大多要進行外擴。
總的來說,單片機是個微控制器,ARM顯然已經是個微處理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