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單片機可行性設計

單片機可行性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12 20:29:33

① 高分求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手邊有一些你需要的關於單片機的論文設計資料 需要的話加QQ 晚上7點以後隱身在線,直接加就行,說明要的資料名字就好。嘿嘿 樓主 要是覺的好的話 可別忘了給分哦。

② 單片機用定時器計時500個小時然後使輸出換向,請問可行性和穩定性,如果不行還有什麼更可行的方案呢,

就算你的單片機高性能,可以在你需要的環境下連續工作20.8333天不出現任何問題,但是你頁很難做到精確控制,程序非常難寫到干好500小時。建議用ds1302,程序很簡單,而且加上個紐扣電池,就算單片機掉電了,開機頁能做到500小時,因為有紐扣電池使1302繼續走,所以定時不瘦影響的。

③ 關於單片機的畢業設計

單片機的畢業設計,不同的設計要求,難度不一樣。
你的課題是溫度測量與語音播報系統。這個課題的設計思路:
(1)溫度測量與語音播報系統的電路設計———— 主要需要完成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LCD液晶顯示電路+溫度感測器採集電路+語音播報電路+報警電路
(2)溫度測量與語音播報系統的軟體程序:———— 主要需要完成LCD液晶顯示電路的驅動程序+溫度感測器採集電路的驅動程序+語音播報電路的驅動程序+報警電路的驅動程序
(3)溫度測量與語音播報系統的實物調試———— 購買有關溫度測量與語音播報系統的電路設計所需要的電子器件,結合軟體程序來調試有關的功能。
頭像賬號也是騰訊賬號。有問題可以添加@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④ 急求基於單片機的畢業設計與論文!!!

不知道樓主解決了問題沒,我這有一些這方面的論文,給你參考一下吧..
單片機應用系統中掉電保護電路的設計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介紹了單片機應用系統中掉電保護的基本原理與設計方法,給出了幾種掉電保護電路的設計實例。
摘自墨客論文網:
http://www.mowker.com/view/46390.html
基於單片機控制的數字脈沖電火花電源設計
中文摘要:
根據電火花沉積工藝的特點,設計了基於16位單片機80C196KC控制的脈沖電火花電源。主電路中,採用了半橋逆變電路實現功率的變送。控制電路中,通過PWM脈寬調制實現電壓調節。設計採用了多種抗干擾措施,提高了電源系統工作的穩定性。
摘自墨客論文網:
http://www.mowker.com/view/9865.html
基於單片機的液晶觸摸屏控制系統
中文摘要:
以觸摸屏控制晶元ADS7843和液晶顯示控制器SED1335為例,介紹了觸摸屏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並以實例說明單片機控制觸摸屏的典型應用電路和軟體。
摘自墨客論文網:
http://www.mowker.com/view/41173.html
單片機技術在智能交流接觸器實時調控中的應用研究
中文摘要:
通過對智能交流接觸器零電流分斷控制原理的分析,發現其零電流分斷失敗的原因,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將單片機實時控制系統嵌入傳統接觸器中,實現零電流分斷的智能「無弧」接觸器。
摘自墨客論文網:
http://www.mowker.com/view/18613.html
於PIC單片機的電動自行車控制系統設計
中文摘要:
介紹以單片機PIC16F72為核心的電動自行車用無刷直流電動機控制系統的設計。該系
統採用電流與速度雙閉環控制的結構,其中電流調節器用傳統的PI調節器,速度調節器為改進的PI調節器。實驗驗證了此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越性,即控制電
路簡潔,器件少,成本低,保護措施可靠,提高了系統的控制精度。該設計對無刷直流電機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有一定的幫助和借鑒,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該系統速
度環採用改進型的PI調節器控制,且通過軟體運用演算法測速,實現轉速反饋,既簡化電路又節省成本。
摘自墨客論文網:
http://www.mowker.com/view/40597.html

⑤ 基於單片機的畢業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畢業設計,也都是一些書面的設計,找些資料拼湊起來的東西,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即使有創意,也是書面上的陳述,畫個原理圖,湊些公式圖表之類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什麼實用價值,也是做濫的題目。要想通過畢業設計有所收獲,只有動手做實物,做出電路板,真正開發程序。比如,智能家電控制,物聯網遠程式控制制,NRF晶元應用,


等等,有新意有創意的題目很多,但都有一定難度。

⑥ 利用單片機能做什麼畢業設計

利用單片機能做出什麼看自己的想法,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這個是具有獨特性的。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

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

單片機的體積比較小, 內部晶元作為計算機系統,其結構簡單,但是功能完善,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可以模塊化應用。

單片機有著較高的集成度,可靠性比較強,即使單片機處於長時間的工作也不會存在故障問題。

單片機在應用時低電壓、低能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首要選擇, 為生產與研發提供便利。

單片機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和運算能力較強,可以在各種環境中應用,且有著較強的控制能力。

⑦ 如何理解單片機單片機開發是一個什麼概念

單片機指的是一塊晶元為一個單片機,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是single chip(單一的ic),多個晶元組成的便是單片機系統,其實這個系統才是我們通常說的單片機;
單片機開發包括:程序設計(PC端軟體編程),程序送往執行(將編程好的軟體下載到單片機,需要編程器或者下載線),單片機系統的設計(硬體上設計你需要的任務的執行機構,如控制開關,溫度檢測,紅外傳輸等等,都是根據你的所需,然後在選擇對應的硬體器件)。
學習板就是模擬你程序設計的可行性的執行機構,其實這個就是單片機系統的設計,集成塊都是一些為了執行更多的模擬任務(控制開關,溫度檢測,紅外傳輸)而增加的硬體必須器件;
這些集成塊不叫單片機,你要理解單片機的概念:能按程序指令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統,注意,是系統。這些集成塊都是一些組成單片機特定系統的必備外圍輔助器件,如匯流排鎖存器74L373,就是用於單片機匯流排分時共享的一個器件,當匯流排有多個外圍設備共享時需要它來做開關;其他的當然還有存儲器,當程序量很大時,必須增加更多的空間,自然需要增加個集成塊等等。

⑧ 用51單片機使小車沿預定路線前進的可行性

用51單片機夠嗆,用stm32單片機應該沒問題

這裡面有一項十分重要的計算,就是己知當前坐標(GPS獲得),並且設定了另一目標點的坐標(地圖上抓取或實地測量),單片機要計算目標點與當前點的距離和方位角,這個計算雖不十分復雜(可以網上搜一下,有人會推算公式),但都是三角函數,並且要求經緯角等都是雙精度浮點數,用51 單片機來算不是速度慢的問題,關鍵是內存不夠用
我也有這個想法,目前己經在stm32F103單片機上實現了這種運算,下一步是用電子羅盤獲得當前小車的指向角,從而決定小車向哪個方向轉彎,最終到達目標點
只是因為各種條件限制,目前只是在實驗用51單片機控制舵機,及獲取電子羅盤數據,不過存在一些問題,這兩個問題解決後,移植到STM32平台上,就可以真正開始小車的製作了
計算兩點間的方位和距離的一種方法如下:
Bj=113.285825;//B點經度,看小數點後面多少位,畢竟地球這么大差1角度秒,距離是很遠的
Aj=113.29791667;//A點經度
Bw=33.73010833;/B點/緯度
Aw=33.72178333;//A點緯度
a=cos(rad(90-Aw))*cos(rad(90-Bw))+sin(rad(90-Aw))*sin(rad(90-Bw))*cos(rad(Bj-Aj));//COS(C)
b=sqrt(1-a*a); //sin( c )
A=sin(sin(rad(90-Bw))*sin(rad(Bj-Aj))/b); //sin(A)
AA=asin(A)*180/3.14159265; //方位角,不是最終結果,還需象限調整
C=acos(a); //弧度角
Lab=R*C ; //兩點間距離

⑨ 基於msp430電力監測系統設計的可行性分析,能幫我分析一下嗎

MSP430系列單片機是美國德州儀器(TI)1996年開始推向市場的一種16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號處理器(Mixed Signal Processor)。稱之為混合信號處理器,主要是由於其針對實際應用需求,把許多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微處理器集成在一個晶元上,以提供「單片」解決方案。
1、MSP430 單片機的發展
MSP430 系列是一個 16 位的、具有精簡指令集的、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單片機,在 1996 年問世,由於它具有極低的功耗、豐富的片內外設和方便靈活的開發手段,已成為眾多單片機系列中一顆耀眼的新星。回憶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有這樣三個階段:
開始階段 從 1996 年推出 MSP430 系列開始到 2000 年初,這個階段首先推出有 33X 、 32X 、 31X 等幾個系列,而後於 2000 年初又推出了 11X 、 11X1 系列。
MSP430 的 33X 、 32X 、 31X 等系列具有 LCD 驅動模塊,對提高系統的集成度較有利。每一系列有 ROM 型( C )、 OTP 型( P )、和 EPROM 型( E )等晶元。 EPROM 型的價格昂貴,運行環境溫度范圍窄,主要用於樣機開發。這也表明了這幾個系列的開發模式,即:用戶可以用 EPROM 型開發樣機;用 OTP 型進行小批量生產;而 ROM 型適應大批量生產的產品。
2000 年推出了 11X/11X1 系列。這個系列採用 20 腳封裝,內存容量、片上功能和 I/O 引腳數比較少,但是價格比較低廉。
這個時期的 MSP430 已經顯露出了它的特低功耗等的一系列技術特點,但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它的許多重要特性,如:片內串列通信介面、硬體乘法器、足夠的 I/O 引腳等,只有 33X 系列才具備。 33X 系列價格較高,比較適合於較為復雜的應用系統。當用戶設計需要更多考慮成本時, 33X 並不一定是最適合的。而片內高精度A/D 轉換器又只有 32X 系列才有。
尋找突破,引入Flash技術 隨著 Flash 技術的迅速發展, TI 公司也將這一技術引入 MSP430 系列中。在 2000 年 7 月推出 F13X/F14X 系列,在 2001 年 7 月到 2002 年又相繼推出 F41X 、 F43X 、 F44X 這些全部是 Flash 型單片機。
F41X 單片機是目前應用比較廣的單片機,它有 48 個 I/O 口, 96 段 LCD 驅動。 F43X 、 F44X 系列是在 13X 、 14X 的基礎上,增加了液晶驅動器,將驅動 LCD 的段數由 3XX 系列的最多 120 段增加到 160 段。並且相應地調整了顯示存儲器在存儲區內的地址,為以後的發展拓展了空間。
MSP430 系列由於具有 Flash 存儲器,在系統設計、開發調試及實際應用上都表現出較明顯的優點。這是 TI 公司推出具有 Flash 型存儲器及 JTAG 邊界掃描技術的廉價開發工具 MSP-FET430X110 ,將國際上先進的 JTAG 技術和 Flash 在線編程技術引入 MSP430 。
這種以 Flash 技術與 FET 開發工具組合的開發方式,具有方便、廉價、實用等優點,給用戶提供了一個較為理想的樣機開發方式。
另外, 2001 年 TI 公司又公布了 BOOTSTRAP 技術,利用它可在燒斷熔絲以後只要幾根線就可更改並運行內部的程序。這為系統軟體的升級提供了又一方便的手段。 BOOTSTRAP 具有很高的保密性,口令可達到 32 個位元組的長度。
蓬勃發展階段 在前一階段,引進新技術和內部進行調整之後,為 MSP430 的功能擴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於是 TI 公司在 2002 年底和 2003 年期間又陸續推出了 F15X 和 F16X 系列的產品。
在這一新的系列中,有了兩個方面的發展。一是從存儲器方面來說,將 RAM 容量大大增加,如 F1611 的 RAM 容量增加到了 10KB 。這樣一來,希望將實時操作系統( RTOS )引入 MSP430 的,就不會因 RAM 不夠而發愁了。二是從外圍模塊來說,增加了 I 2 C 、 DMA 、 DAC12 和 SVS 等模塊。
在 2003 年中, TI 公司還推出了專門用於電量計量的 MSP430FE42X 和用於水表、氣表、熱表上的具有無磁感測模塊的 MSP430FW42X 單片機。我們相信由於 MSP430 的開放性的基本架構和新技術的應用,新的 MSP430 的產品品種必將會不斷出現。
2、 MSP430 單片機的特點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迅速發展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主要取決於以下的特點。
強大的處理能力 MSP430 系列單片機是一個 16 位的單片機,採用了精簡指令集(RISC)結構,具有豐富的定址方式( 7 種源操作數定址、 4 種目的操作數定址)、簡潔的 27 條內核指令以及大量的模擬指令;大量的寄存器以及片內數據存儲器都可參加多種運算;還有高效的查表處理指令;有較高的處理速度,在 8MHz 晶體驅動下指令周期為 125 ns 。這些特點保證了可編制出高效率的源程序。
在運算速度方面, MSP430 系列單片機能在 8MHz 晶體的驅動下,實現 125ns 的指令周期。 16 位的數據寬度、 125ns 的指令周期以及多功能的硬體乘法器(能實現乘加)相配合,能實現數字信號處理的某些演算法(如 FFT 等)。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中斷源較多,並且可以任意嵌套,使用時靈活方便。當系統處於省電的備用狀態時,用中斷請求將它喚醒只用 6us 。
超低功耗 MSP430 單片機之所以有超低的功耗,是因為其在降低晶元的電源電壓及靈活而可控的運行時鍾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
首先,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電源電壓採用的是 1.8~3.6V 電壓。因而可使其在 1MHz 的時鍾條件下運行時, 晶元的電流會在 200~400uA 左右,時鍾關斷模式的最低功耗只有 0.1uA 。
其次,獨特的時鍾系統設計。在 MSP430 系列中有兩個不同的系統時鍾系統:基本時鍾系統和鎖頻環( FLL 和 FLL+ )時鍾系統或 DCO 數字振盪器時鍾系統。有的使用一個晶體振盪器( 32768Hz ) , 有的使用兩個晶體振盪器)。由系統時鍾系統產生 CPU 和各功能所需的時鍾。並且這些時鍾可以在指令的控制下,打開和關閉,從而實現對總體功耗的控制。
由於系統運行時打開的功能模塊不同,即採用不同的工作模式,晶元的功耗有著顯著的不同。在系統中共有一種活動模式( AM )和五種低功耗模式( LPM0~LPM4 )。在等待方式下,耗電為 0.7uA ,在節電方式下,最低可達 0.1uA 。
系統工作穩定。上電復位後,首先由 DCOCLK 啟動 CPU ,以保證程序從正確的位置開始執行,保證晶體振盪器有足夠的起振及穩定時間。然後軟體可設置適當的寄存器的控制位來確定最後的系統時鍾頻率。如果晶體振盪器在用做 CPU 時鍾 MCLK 時發生故障, DCO 會自動啟動,以保證系統正常工作;如果程序跑飛,可用看門狗將其復位。
豐富的片上外圍模塊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各成員都集成了較豐富的片內外設。它們分別是看門狗( WDT )、模擬比較器 A 、定時器 A ( Timer_A )、定時器 B ( Timer_B )、串口 0 、1( USART0 、1 )、硬體乘法器、液晶驅動器、 10 位 /12 位 ADC 、IIC匯流排直接數據存取( DMA )、埠 O ( P0 )、埠 1~6 ( P1~P6 )、基本定時器( Basic Timer )等的一些外圍模塊的不同組合。其中,看門狗可以使程序失控時迅速復位;模擬比較器進行模擬電壓的比較,配合定時器,可設計出 A/D 轉換器; 16 位定時器( Timer_A 和 Timer_B )具有捕獲 / 比較功能,大量的捕獲 / 比較寄存器,可用於事件計數、時序發生、 PWM 等;有的器件更具有可實現非同步、同步及多址訪問串列通信介面可方便的實現多機通信等應用;具有較多的 I/O 埠,最多達 6*8 條 I/O 口線; P0 、 P1 、 P2 埠能夠接收外部上升沿或下降沿的中斷輸入; 12/14 位硬體 A/D 轉換器有較高的轉換速率,最高可達 200kbps ,能夠滿足大多數數據採集應用;能直接驅動液晶多達 160 段;實現兩路的 12 位 D/A 轉換;硬體IIC串列匯流排介面實現存儲器串列擴展;以及為了增加數據傳輸速度,而採用直接數據傳輸( DMA )模塊。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這些片內外設為系統的單片解決方案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方便高效的開發環境 目前 MSP430 系列有 OPT 型、 FLASH 型和 ROM 型三種類型的器件,這些器件的開發手段不同。對於 OPT 型和 ROM 型的器件是使用模擬器開發成功之後在燒寫或掩膜晶元;對於 FLASH 型則有十分方便的開發調試環境,因為器件片內有 JTAG 調試介面,還有可電擦寫的 FLASH 存儲器,因此採用先下載程序到 FLASH 內,再在器件內通過軟體控製程序的運行,由 JTAG 介面讀取片內信息供設計者調試使用的方法進行開發。這種方式只需要一台 PC 機和一個 JTAG 調試器,而不需要模擬器和編程器。開發語言有匯編語言和 C 語言。
MSP430 單片機目前主要以 FLASH 型為主。
適應工業級運行環境 MSP430 系列器件均為工業級的,運行環境溫度為 -40~+ 85 攝氏度 ,所設計的產品適合用於工業環境下。
⒊ MSP430 系列與89C51系列的比較
我國的多數讀者對89C51系列的單片機是很熟悉的,為了加深對 MSP430 系列單片機的認識,我們不妨將兩者進行一下比較。
首先,89C51單片機是 8 位單片機。其指令是採用的被稱為「 CISC 」的復雜指令集,共具有 111 條指令。而 MSP430 單片機是 16 位的單片機,採用了精簡指令集( RISC )結構,只有簡潔的 27 條指令,大量的指令則是模擬指令,眾多的寄存器以及片內數據存儲器都可參加多種運算。這些內核指令均為單周期指令,功能強,運行的速度快。
其次,89C51單片機本身的電源電壓是 5 伏,有兩種低功耗方式:待機方式和掉電方式。正常情況下消耗的電流為 24mA ,在掉電狀態下,其耗電電流仍為 3mA ;即使在掉電方式下,電源電壓可以下降到 2V ,但是為了保存內部 RAM 中的數據,還需要提供約 50uA 的電流。而 MSP430 系列單片機在低功耗方面的優越之處,則是89C51系列不可比擬的。正因為如此, MSP430 更適合應用於使用電池供電的儀器、儀表類產品中。
再者,89C51系列單片機由於其內部匯流排是 8 位的,其內部功能模塊基本上都是 8 位的雖然經過各種努力其內部功能模塊有了顯著增加,但是受其結構本身的限制很大,尤其模擬功能部件的增加更顯困難。 MSP430 系列其基本架構是16位的,同時在其內部的數據匯流排經過轉換還存在 8 位的匯流排,在加上本身就是混合型的結構,因而對它這樣的開放型的架構來說,無論擴展 8 位的功能模塊,還是16位的功能模塊,即使擴展模 / 數轉換或數 / 模轉換這類的功能模塊也是很方便的。這也就是為什麼 MSP430 系列產品和其中功能部件迅速增加的原因。
最後,就是在開發工具上面。對於89C51來說,由於它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單片機,人們對它在熟悉不過了,再加上我國各方人士的努力,創造了不少適合我們使用的開發工具。但是如何實現在線編程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 MSP430 系列而言,由於引進了 Flash 型程序存儲器和 JTAG 技術,不僅使開發工具變得簡便,而且價格也相對低廉,並且還可以實現在線編程。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可行性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分析 瀏覽:482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35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79
linuxmarkdown 瀏覽:347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79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5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4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58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46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86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59
php的基本語法 瀏覽:792
對外漢語pdf 瀏覽:516
如何用mamp本地web伺服器 瀏覽:869
如何加密自己js代碼 瀏覽:627
排列組合a與c的演算法 瀏覽:534
如何在文件夾中找到同名內容 瀏覽:786
有什麼app文字轉韓文配音 瀏覽:372
循環宏1命令 瀏覽:35
斐波那契數列矩陣演算法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