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c語言可以在linux下執行嗎
c語言可以在linux下執行。
Linux下使用最廣泛的C/C++編譯器是GCC,大多數的Linux發行版本都默認安裝,不管是開發人員還是初學者,一般都將GCC作為Linux下首選的編譯工具。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編譯器集合),是一套由 GNU 開發的編程語言編譯器。
Ⅱ 怎樣用Linux實現組播路由轉發
這就要有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協議無關組播組)協議的支持,就必須在Linux環境下安裝Pimd軟體協議包。 安裝補丁文件 安裝Pimd軟體協議包需要兩個補丁文件:pimkern-freebsd-4.6.patch和netstat-freebsd-4.6.patch。安裝步驟如下: 首先將兩個補丁文件拷貝到/usr/src/目錄下,並執行以下命令:#patch -p2 < netstat-freebsd-4.6.patch #patch -p2 < pimkern-freebsd-4.6.patch 執行以下命令,編譯並安裝netstat:#cd /usr/src/usr.bin/netstat #make #make install 重新編譯內核 執行以下命令,修改multi配置文件:#cd /usr/src/sys/i386/conf/ #cp GENRIC multi #vi multi 在multi配置文件中,加入下列兩行代碼:options MROUTING options PIM 保存並退出vi編輯器。 在當前multi配置文件所在的目錄執行以下命令:#config multi #cd /usr/src/sys/compile/multi/ #make depend #make #make install 至此,新內核編譯完畢。 備份Kernel文件 新內核編譯完畢後,在重新啟動前,要先將根目錄下原有的Kernel文件進行備份。#cd / #mv kernel kernel.old 若提示「operation not permitted」,則需要先執行以下命令:#chflags noschg /kernel 備份Kernel文件後執行以下命令:#cp /usr/src/sys/compile/multi/kernel /kernel 在系統重新啟動後,默認選擇的便是新編譯的內核。 安裝Pimd軟體協議包 Linux下Pimd軟體協議包代碼的起源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日本的KAME項目組,另一個是南加州大學信息科學學院。到這兩個組織的主頁上都可以下載所需要的pimd-current.tar.gz 協議包和上面提到的兩個補丁。 用以下命令解壓縮 pimd-current.tar.gz 軟體包,並安裝:#tar zxf pimd-current.tar.gz #cd pimd-2.1.0-alpha29.16 #make #make install 以上命令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錯誤,需要手工將其完成,拷貝當前目錄下的pimd文件:#cp pimd /usr/local/bin/ #chmod 755 pimd #cp pimd.conf /etc/ 至此,Pimd軟體協議包安裝完畢。還需要打開Linux系統的路由轉發功能,才能實現組播包的轉發,即在配置文件rc.conf中增加以下代碼,重啟後生效。作者:龍宇翔 苑慶國
Ⅲ 如何在linux下打開組播功能
IGMP協議運行於主機和與主機直接相連的組播路由器之間,主機通過此協議告訴本地路由器希望加入並接受某個特定組播組的信息,同時路由器通過此協議周期性地查詢區域網內某個已知組的成員是否處於活動狀態(即該網段是否仍有屬於某個組播組的成員),實現所連網路組成員關系的收集與維護。IGMP有三個版本,IGMPv1由RFC1112定義,目前通用的是IGMPv2,由RFC2236定義。IGMPv3目前仍然是一個草案。IGMPv1中定義了基本的組成員查詢和報告過程,IGMPv2在此基礎上添加了組成員快速離開的機制,IGMPv3中增加的主要功能是成員可以指定接收或指定不接收某些組播源的報文。這里著重介紹IGMPv2協議的功能。
IGMPv2通過查詢器選舉機制為所連網段選舉唯一的查詢器。查詢器周期性的發送普遍組查詢消息進行成員關系查詢;主機發送報告消息來應答查詢。當要加入組播組時,主機不必等待查詢消息,主動發送報告消息。當要離開組播組時,主機發送離開組消息;收到離開組消息後,查詢器發送特定組查詢消息來確定是否所有組成員都已離開。
通過上述IGMP機制,在組播路由器里建立起一張表,其中包含路由器的各個埠以及在埠所對應的子網上都有哪些組的成員。當路由器接收到某個組G的數據報文後,只向那些有G的成員的埠上轉發數據報文。至於數據報文在路由器之間如何轉發則由路由協議決定,IGM
Ⅳ linux的程序收不到組播數據,但用tcpmp卻可以收到 我也遇到這個問題
組播接收,看你伺服器的路由表,是不是沒有做該網卡的該組播源地址的路由,如果沒有做的話,雖然網口能夠抓取數據但是程序是接收不到數據的
Ⅳ 如何實現Linux下的VLC的組播控制
vlc 命令行就能控制播放,你寫個程序運行這些命令就行了。
我記得 vlc 也有這種控制軟體,你可以找找。
Ⅵ linux下配置多網卡組播地址,能正常使用,但重啟後顯示「no such device」,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解決
因為你用route命令添加的路由表不會保存到一次重啟,雖然你查看得到,你可以寫到啟動腳本里去。
編輯/etc/init.d/network,在未尾加上下面幾行:
# Add non interface-specific static-routes.
if [ -f /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 then
grep "^any" /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 while read ignore args ; do
/sbin/route add -$args
done
fi
編輯/etc/sysconfig/static-routes:
any net 224.0.0.101 netmask 255.255.255.255 dev eth0
any net 224.0.0.110 netmask 255.255.255.255 dev eth1
any net 244.0.0.111 netmask 255.255.255.255 dev eth3
any net 244.14.0.112 netmask 255.255.255.255 dev eth2
Ⅶ linux上,組播包已經到了機器,抓包可見,但應用層收不到,為什麼
估計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有問題,當然我是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