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位大哥知道基於單片機控制的開關電源設計 小弟的畢業論文
其一是單片機輸出一個電壓(經DA晶元或PWM方式),用作電源的基準電壓.這種方式僅僅是用單片機代替了原來的基準電壓,可以用按鍵輸入電源的輸出電壓值,單片機並沒有加入電源的反饋環,電源電路並沒有什麼改動.這種方式最簡單.
其二是單片機擴展AD,不斷檢測電源的輸出電壓,根據電源輸出電壓與設定值之差,調整DA的輸出,控制PWM晶元,間接控制電源的工作.這種方式單片機已加入到電源的反饋環中,代替原來的比較放大環節,單片機的程序要採用比較復雜的PID演算法.
其三是單片機擴展AD,不斷檢測電源的輸出電壓,根據電源輸出電壓與設定值之差,輸出PWM波,直接控制電源的工作.這種方式單片機介入電源工作最多.
『貳』 單片機設計開關電源的優缺點
優點 使用單片機可以減少其他模擬器件的使用,方便,節省空間
缺點 使用單片機需要寫程序 額外增加了軟體方面工作量
程序需要採集信號的時間 動作會比純模擬器件慢一些
『叄』 基於51單片機控制的開關電源設計
基於51單片機控制的開關電源設計,思路可參考如下:用內部定時器產生一個固定開關頻率,用來給開關管提供開關信號。另外用ADC或者內部ADC,採集輸出電壓,在輸出電壓偏低的情況下,增大方波信號占空比,反之,減小占空比。達到一種平衡狀態,並穩定輸出。
『肆』 單片機的開關電源
整流濾波單片機供電AD採集脈沖功率放大
單片機用作脈寬調制PWMAD採集實際電壓與設定電壓比較通過比較結果,不斷調整脈沖寬度
可選用帶PWM輸出和AD轉換的單片機
我編的STC5410AD單片機主程序
void main()
{
jdq1=0;
sheshangxian(); //設定電壓值
while(s4!=0);//等待按啟動按鈕
while(s4==0);
Delay1ms(100);
a=50;
PWM_init();//PWM初始化
while(1)
{
PWM0_set(a);
adchange(); //AD轉換
aa=temp1*4+temp2;
bb=(aa*4200*5+512)/1024; //換算
if ((high-bb)>=100)//比較
{
a-- ; //調低
}
if ((bb-high)>=100)
{
a++ ;//調高
}
display2line(high,bb); //顯示
if ((bb-high)>=500) //輸出太高,關閉輸出
{
jdq1=0;
}
else jdq1=1;
}
}
『伍』 單片機管理的開關電源調整度會什麼樣的
可編程開關電源 可調式開關電源都是通過手動調節電阻值來改變穩壓器輸出電壓的,不僅調節精度低,而且使用不夠方便,數字電位器(
關於單片機控制開關電源的文章,本版發出了不少帖,爭論也很激烈。趁此機會我也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單片機控制開關電源,單從對電源輸出的控制來說,可以有幾種控制方式。
其一是單片機輸出一個電壓(經DA晶元或PWM方式),用作電源的基準電壓。這種方式僅僅是用單片機代替了原來的基準電壓,可以用按鍵輸入電源的輸出電壓值,單片機並沒有加入電源的反饋環,電源電路並沒有什麼改動。這種方式最簡單。
其二是單片機擴展AD,不斷檢測電源的輸出電壓,根據電源輸出電壓與設定值之差,調整DA的輸出,控制PWM晶元,間接控制電源的工作。這種方式單片機已加入到電源的反饋環中,代替原來的比較放大環節,單片機的程序要採用比較復雜的PID演算法。
其三是單片機擴展AD,不斷檢測電源的輸出電壓,根據電源輸出電壓與設定值之差,輸出PWM波,直接控制電源的工作。這種方式單片機介入電源工作最多。
第三種方式是最徹底的單片機控制開關電源,但對單片機的要求也最高。要求單片機運算速度快,而且能夠輸出足夠高頻率的PWM波。這樣的單片機顯然價格也高。
DSP類單片機速度夠高,但目前價格也很高,從成本考慮,占電源成本的比例太大,不宜採用。
廉價單片機中,AVR系列最快,具有PWM輸出,可以考慮採用。但AVR單片機的工作頻率仍不夠高,只能是勉強使用。下面我們具體計算一下AVR單片機直接控制開關電源工作可以達到什麼水平。
AVR單片機中,時鍾頻率最高為16MHz。如果PWM解析度為10位,那麼PWM波的頻率也就是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為16000000/1024=15625(Hz),開關電源工作在這個頻率下顯然不夠(在音頻范圍內)。那麼取PWM解析度為9位,這次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為16000000/512=32768(Hz),在音頻范圍外,可以用,但距離現代開關電源的工作頻率還有一定距離。
不過必須注意,9位解析度是說功率管導通-關斷這個周期中,可以分成512份,單就導通而言,假定占空比為0.5,則只能分成256份。考慮到脈沖寬度與電源的輸出並非線性關系,需要至少再打個對折,也就是說,電源輸出最多隻能控制到1/128,無論負載變化還是網電源電壓變化,控制的程度只能到此為止。
還要注意,上面所述只有一個PWM波,是單端工作。如果要推挽工作(包括半橋),那就需要兩個PWM波,上述控制精度還要減半,只能控制到約1/64。對要求不高的電源例如電池充電,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對要求輸出精度較高的電源,這就不夠了。
綜上所述,AVR單片機只能很勉強地使用在直接控制PWM的方式中。
但是上列第二種控制方式,即單片機調整DA的輸出,控制PWM晶元,間接控制電源的工作,卻對單片機沒有那麼高的要求,51系列單片機已可勝任。而51系列單片機的價格比AVR還是低一些。
網友coocle曾發表他的看法:「單片機控制開關電源的缺點在於動態響應不夠,優點是設計的彈性好,如保護和通訊,我的想法是單片機和pwm晶元相結合,現在的一般單片機的pwm輸出的頻率普遍還不是太高,頻率太高,想要實現單周期控制也很難。所以我覺得單片機可是完成一些彈性的模擬給定,後面還有pwm晶元完成一些工作。」
無獨有偶,在電子電源綜合區中有篇原創文章《DPWM電路的研究》,也是用數字電路輸出PWM波直接控制開關電源工作。他是用CPLD再加單片機進行控制。眾所周知CPLD的價格以及開發難度絕非單片機可比,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如作者所說,由於單片機的PWM寬度小,導致精度低,不能滿足系統的要求。作者又說,在這些情況下,應用片外PWM電路無疑是一種理想的選擇。他選擇CPLD晶元來實現PWM。我則建議:還是用開關電源原來的控制晶元來實現。不但價格低,而且容易實現單周期電流檢測等保護功能。我們大可不必為數字控制而數字控制。
『陸』 基於單片機的可調穩壓開關電源怎麼把0-12v改成0-15v
咋不貼個圖呢,可以直接告訴你調節哪裡。
前提是電路的結構能指數輸出15V。
猜想應該是改變基準電壓的方式來實現的,可以調整此電壓的大小。
猜想還可能是控制反饋迴路的電阻來實現的,可以調整電阻的大小。
『柒』 急求基於單片機的數控開關電源設計
開關電源主要由開關管、反饋誤差放大器,PMW產生一,可以用單片機產生PWM波控制開關管的工作狀態,而開關管的開關頻率即單片機的PWM頻率來產生不同的輸出電壓,將輸出電壓反饋並進行誤差放大後再輸給單片機,單片機AD采樣,根據電壓大小相應改變輸出PWM頻率與占空比,從而改變開關管開關頻率產生對應電壓,實現對輸出電壓的實施監控與跟蹤。單片機的PWM主要可通過其定時器實現,設置相關定時器便可產生一定頻率與一定占空比的方波信號。
以上將的是大概,具體的話可以看看開關電源的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基於80C51單片機控制的開關電源設計
做實驗馬馬虎虎,畢業設計老師肯定給你挑刺兒。
1、沒有反饋環節,不能實現穩壓。
2、Q1使用NPN管,射極輸出,輸出電壓低,負載越重電壓越低。
開關電源輸出端根據最高輸出電壓配接分壓電阻,用ADC測量輸出電壓,這就是反饋。根據輸出電壓偏離設定值方向及多少,調整PWM脈寬,這就實現了閉環控制,基本實現穩壓功能。
Q1使用PNP管,集電極輸出,增加一隻NPN管,實現高低壓隔離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