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次有一個Android開發工程師的面試填表時,上面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怎麼寫怎樣寫合理
長期目標,主要就寫你對你以後未來的就業目標,以及到那時你要達到什麼樣的一個級別,如,在數年後你要成為Android開發項目經理或高級工程師等等;
短期目標,就是你在三五年的時間里,你在工作上要達到狀態及為公司作出怎樣的成績,如,你能否盡快容易公司團隊,順利按時按量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當然,具體怎樣組織文字,還是要看你具體的情況而定,不過有一點是,要做到言簡意賅,深刻有力!
最後祝:工作順利,萬事如意!TKS!
❷ Android程序員的較好的職業規劃應該是怎樣
Android程序員的職業規劃,怎麼說呢?一句話叫做: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命運有些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有些可能需要運氣和機會。
一、路徑可達
先說說路徑可達這個詞吧?有些人會覺得他的路看不到未來,有些人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方向。如果你現在所做的工作過兩年會不會有所成長,達到你的目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說明現在的工作是沒有上升通道的,就需要改變。當然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是另外一回事。時刻反思自己所走的路,然後迅速調整,可能會少走很多彎路,畢竟時間不可逆。
二、時間規劃
我有時候會想我五年後在哪裡?做什麼?大部分人對於這個都會比較模糊。因為時間跨度太大。五年時間相當於整個生命長河其實比較短,但在職業規劃中確是很長的段,特別是剛畢業的那五年。從時間規劃來講肯定會用到時間的切分。宏觀的東西只有落地到一件件事上才是有效的,才算得上完整的規劃。但是話又說回來人是有惰性的,人對於這種有限制的東西有天然的排斥感,執行起來非常痛苦,即使開始執行起來很有激情,過不了幾個月,所有的計劃都縮水了,這同時也導致了很多時間的浪費和做事情的盲目性。所以計劃的時效性和執行很重要,這里又會涉及一個詞:「執行力」。
沒有計劃也導致學習變成一個一個孤立的點,完全沒有串連性。因為你是想到學什麼學什麼,而不是計劃著學,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一些積累,但是永遠深度不夠。這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把自己腦子里的東西理一理,如果時間需要很長說明整體知識體系已經有些混亂,可以對比一下操作系統的磁碟整理。如果一個人能很好的管理時間那麼必成大牛。好學生好在哪裡,排除智商的因素外,就是時間管理和善於思考。我覺得我自己最大的問題:時間管理,自律性,溝通能力。這三塊是我覺得自己最缺乏一定程度上是致命的,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我未來的所發展的高度。
三、項目經理還是架構師
在程序員中一直有個討論就是將來要做項目經理還是做架構師。這兩條路的側重點不一樣,所以積累的東西也可能不同。項目經理更強調綜合能力,比如說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等一系列偏管理的能力。而架構師可能更專注於技術本身,技術上的宏觀方向。兩條路有重疊,但是更多的是區別。有些項目經理可能就不會寫代碼。但是同樣可以帶好一個項目,一個團隊。
我曾經也問自己要是以後這兩條路走哪條,其實都可以嘗試一下。比如說給一個項目讓我帶帶,我能否把它帶好,其實需要機會,同時也需要自己去爭取這樣的機會。所以我的答案就是如果有機會的話兩條路都可以嘗試走走,就是兩個方向的一些能力都可以進行積累。很多人認為項目經理是一個職位,我倒覺得是動態的,這個項目中你做項目經理,另外一個項目中可能又是開發工程師。所以不永遠是項目經理,也不永遠是開發工程師。
就程序員而言,專注技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先技術後管理。管理這個東西總的說有點虛無飄渺,各都有各的一套理論,比較難以評估。但是技術是可測量的,通過一定的努力技術水平都會有定的躍升。記得在《肖申克的救贖》裡面說到地質的形成只需要兩個條件:壓力和時間。其實對於學技術也是一樣的。只要肯學一定會達到某個水平。到大牛級別的確實需要一些悟性和天分。
四、我的選擇
我為什麼覺得自己應該走架構師這條路,這和我職業終極目標是契合的。這里先說一下架構師做什麼?架構師負責整個項目甚至整個系統的構架(這一句話等於廢話)。一般型的項目可能這個設計項目就做掉甚至可能就不需要架構。但是系統復雜度上升的時候,會涉及到系統之間的交互,還有技術的可行性和整個設計的方案。這個時候架構師就出場了。另外的工作就是承擔一定的培養新人的工作。所以架構師都需要具備比較好的口才,很多人都說程序員不會說話,錯了,那是低端的,到了高端的程序員口才都很好,看一下那些程序員大會中侃侃而談的架構師們,是不是有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這後面會發現有一個發展方向就是「培訓師」,還可以寫書,其實這些都可能是一些「副產品」。技術到一定的境界很多事情到都是水到渠成。
架構師寫代碼嗎?當然寫。他們肯定不會寫那些簡單的代碼,他們一般寫什麼代碼?框架,一般來講優秀的框架都是一個人或者極少人寫出來的。比如說Linux的核心就是一個人寫出來的。好的代碼絕不是人堆出來的。你給100個初級程序員也整不出一個Struts來。這里會衍生出另外一條路,就是開源框架,很多牛人都是開源社區的愛好者。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一些開源項目。甚至把自己寫的一些東西開源出來。一般來講能做到這個級別那是相當厲害的了。
五、領域方向
我記得以前總有人問我你最擅長的領域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問我就懵了,因為我從來就沒想過這個問題。可能本身還沒到分領域的級別,還處於一種「原始積累」階段。技術學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是分領域的。領域之間會有一些交叉。
我所知道的大方向是「高性能,大數據量,移到平台「。這是我給Java這所分的三個方向。其實我上面所說的三個方向不一定是同一個維度。但是我認為寫Java的如果沒有沾上這三個方向中的一個,一定沒有前途。高性能和大數據量的處理需要比較多的技術儲備。很多人說寫個Java就是CRUD(嚴格來講,對於計算機本身所有的操作都是CRUD)。可是在高性能情況下所涉及的問題一下成指數級增長。各種「水平擴展」,「服務化」,「容災」,」緩存」等各種牛B的詞彙就來了,你寫一般的CRUD最多也就知道個SSH,這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做大數據量的處理一定會知道Hadoop,然後就是雲計算,雲存儲。反正什麼牛B什麼來。移動平台和上面我所說的維度不一樣,因為移動平台相對應的是PC平台。但是由於移動平台的發展時間很短。所以能搭上這趟快車也有不錯的發展。要是早些年(2012年以前)進入移動平台的開發,現在同水平的程序員工資肯定更高。這是平台發展所帶來的紅利。雖然三年前我預見到了移動平台的無可限量,但是那時候就像一個一無所有的人,還管它什麼移動平台還是PC平台,能寫代碼做項目就OK。以至於我學了一個月的Android就偃旗息鼓。
不管怎麼樣技術的底層都是一樣的,所以扎實的基礎是必要的,這就是為什麼演算法和數據結構是永恆不衰的。很多人說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無用那就是無知的表現。這個無知就像在討論讀大學有沒有用一樣。
六、總結
上面所說的一些東西可能都會比較虛,很多人都可能明白其中的道道,比如說到時間管理,這個估計從學生時代就在講。但是真正的執行還是千差萬別。所以又回歸到哪裡?回歸到人本身。後來我想明白一件事情,即使道理再明白,沒有好的執行仍然等於空談。這里我回想起劉未鵬的《暗時間》。裡面非常細致的講了對於時間的管理。這個我讀大學的時候同樣在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裡面也有所論述。當然兩個方向是不一樣的,一個是程序員的思維,另外一個是文科生的思維。但是道理只有一個,時間利用率的本質是什麼。
另外就是實踐,強烈的實踐。我記得大學的時候讀《人性的弱點》真是心潮澎湃,可是過不了多久我就忘了書中的內容。所以沒有把書中的一些東西深刻的印記在腦海里並轉化成你自己的東西,它永遠只是知識。
❸ APP開發都需要哪些人
APP開發都需要哪些人,正常情況下是需要下面這些人員的:
1、產品經理
正式的開發團隊,產品經理是必須擁有,因為產品經理是整個項目的核心。它定義了需求,並判斷了項目和需求的合理性。實際上,管理技術團隊,在團隊之間架起橋梁,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它還需要明確產品規則、原型、交互設計、PRD輸出等。
2、UI設計師
UI設計師可以說是產品經理的前期核心助理,因為UUI設計師必須設計產品經理的規劃和實現,包括產品規則、原型和交互設計,以確保App的視覺效果。App的邏輯性和美學性體現在用戶界面設計中。App的內容應在後期進行設計和填寫,以保證整個應用程序的視覺效果。
3、Android工程師
這個崗位的職責非常明確,就是製作開發App的安卓端,同時,也要協助確保安卓端的App可以在各大應用市場上架。
4、iOS工程師
和Android工程師類似,主要完成蘋果iOS系統的App客戶端的製作開發,同時也要協助其他人完成App可以在蘋果的應用商店上架。
5、資料庫伺服器後台工程師
主要完成App伺服器、資料庫的開發部署,還需要負責運營管理後台的開發。
6、測試人員
對開發出來的App前後端進行詳細的產品測試,發現問題反饋給對應的開發人員進行修改,App開發的細節比較多,專業的測試人員非常重要,是項目最後的把關人。
但是如果能力突出的話,可能有事一個人會身兼多職
❹ app開發需要多少人員和職位
一個獨立完整的APP開發團隊人員組成:
產品經理,程序開發人員,測試專員,運營團隊,UI 設計,,,,至少5人
崗位職責:
一、崗位:項目經理
1.按照公司要求制定項目計劃,負責團隊建設,合理分工。
2.評估市場、風險等,確定營銷策略,制定經費預算表,落實人力、物力等各類資源。撰寫項目申報書、項目計劃書等產品,完成任務審批。
3.定期召開團隊會議,了解項目進展,解決難題,實時調整戰略部署,並及時向公司匯報進展。
4.把握市場動向,分析市場需求,分析反饋數據並及時調整戰略布局,指導完成各階段任務,必要時能夠參與程序編寫、測試以及制定
銷售策略。負責整個APP 生命周期各項工作的監督、管理。
二、崗位:程序開發人員
1.按照用戶需求確定程序功能,並進行模塊化設計,按照產品經理的分工完成本人的程序編寫任務程序。
2.調試編譯自己所完成的部分,進行詳細標注,並完成功能模開發塊化。協作搭建後台及資料庫。
3.相互檢測對方程序的完整、簡潔性,修改並達到最優化。根據測試專員的測試結果修改自身BUG,並進行最優化調整。
4.根據後期反饋數據修改模塊功能,進行產品升級和維護。
三、崗位:測試專員
1.對各版本軟體進行測試,記錄和描述問題現象,分析BUG原,撰寫測試計劃書和報告書。
2.反饋測試體驗,提出針對性的修改方案,參與和分析用戶體驗調查。
3.參與和分析用戶體驗調查,能夠按照市場需求把握用戶界面風格、內容,編寫市場需求文檔、產品需求文檔。
4.進行產品架構設計,負責客戶端和用戶界面的設計、修改、設計優化,產品的形象定位和宣傳廣告設計,配合程序員完成界面代碼化。
四、崗位:UI設計
1.進行市場調查,確定軟體功能、市場定位、運營模式,制定可行性報告。
2.進行前期用戶調查與分析,針對市場對產品功能進行完善和細化;發布Beta 版後對用戶體驗進行調查,分析數據並向團隊報告修改方向。
3.對後期用戶活躍度、軟體下載量等進行數據分析,反饋總維護、結合用戶意見,制定產品和營銷策劃修改方案。
4.負責產品上線各項工作及日常運營工作。
五、崗位:運營團隊
1.負責項目合作商的洽談與跟進。
2.制定宣傳銷售計劃,通過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打開校園市場,負責產品造勢,擴大用戶數量和活躍度。
3.組織策劃產品宣傳活動,提升產品形象。
4.建立用戶交流渠道,跟進用戶體驗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