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片機的基本外圍電路
單片機的基本外圍電路:
復位電路中電阻R1=10k時RST是高電平 ,而當R1=50時RST為低電平,很明顯R1=10k時是錯誤的,單片機一直處在復位狀態時根本無法工作。
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由於RST引腳內含三極體,即便在截止狀態時也會有少量截止電流,當R取的非常大時,微弱的截止電流通過就產生了高電平。
濾波電容
濾波電容分為高頻濾波電容和低頻濾波電容。
1、高頻濾波電容一般用104容(0.1uF),目的是短路高頻分量,保護器件免受高頻干擾。普通的IC(集成)器件的電源與地之間都要加,去除高頻干擾(空氣靜電)。
2、低頻濾波電容一般用電解電容(100uF),目的是去除低頻紋波,存儲一部分能量,穩定電源。大多接在電源介面處,大功率元器件旁邊,如:USB借口,步進電機、1602背光顯示。耐壓值至少高於系統最高電壓的2倍。
2. 單片機的外圍電路有哪些
外圍電路設計要求有哪些?
1、減小電源電路紋波,電源電路輸入端的消耦設計,常見0.1μF的陶瓷電容
2、有條件的情況下採用獨立電源電路,並匹配合理電容,減小其他元件對射頻模塊的電源影響
3、模塊盡量遠離電源、變壓器及其他高頻電路,避免電磁干擾
4、SPI 上時鍾波形不標准,檢查 SPI 線上是否有干擾,SPI匯流排走
線不宜過長。SPI的時序迴路應避開晶振區域。
5、高頻及電源走線,避開模塊及模塊背面
6、如果通信電平不一致,例如3.3V-5V,推薦添加電平轉換電路
7、PCB天線外露且放到PCB板邊緣,盡量不建議放到模塊內部,天線下方開槽,切記不能敷銅
8、對於郵票孔引出的天線,注意連接處盡量平滑,少毛刺,且兩側應鋪地。不能轉折線,如果一定要轉彎,應走弧形。
3. 單片機內部由哪幾部分構成各部分電路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綜述:單片微型計算機是製作在一塊集成電路晶元上的計算機,簡稱單片機。它包括微處理器(CPU),用RAM構成的數據存儲器,用ROM構成的程序存儲器,定時/計數器,各種輸入/輸出(I/O)介面和功能單元。可獨立地進行工作。其中微處理器作用讀入和分析每一條指令,根據指令的功能控制單片機的各功能不剪執行指定的運算和操作。
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晶元,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晶元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計算機,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只缺少了I/O設備。概括的講:一塊晶元就成了一台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
歷史沿襲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單片機技術就已經發展起來,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目前該技術的實踐應用日漸成熟,單片機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現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單片機在智能電子技術方面的開發和應用,單片機的發展進入到新的時期,無論是自動測量還是智能儀表的實踐,都能看到單片機技術的身影。
4. IC、MCU、集成電路,單片機,模塊到底有什麼區別,有什麼聯系,求大蝦賜教
區別:
1、概括電產品的范圍不用
電子模塊通常是由多種IC組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器件或集成電路板,范圍之廣,其次是IC即集成電路最後是mcu即單片機。
2、 作用不同
大型系統一般由很多模塊組成,IC主要成品驅動外部設備工業產品等,IC則由mcu和其他電子晶元組成。
3、工藝要求不同
IC與模塊工藝相差不大集成電路按製作工藝可分為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膜集成電路;膜集成電路又分類厚膜集成電路和薄膜集成電路。單片機主要是半導體技術。
聯系:這些都是電子產品的范疇,大的元件板子都是由曉得元件組裝而成。
(4)單片機模塊電路擴展閱讀
IC電路的檢測常識:
1、檢測前要了解集成電路及其相關電路的工作原理
檢查和修理集成電路前首先要熟悉所用集成電路的功能、內部電路、主要電氣參數、各引腳的作用以及引腳的正常電壓、波形與外圍元件組成電路的工作原理。
2、測試避免造成引腳間短路
電壓測量或用示波器探頭測試波形時,避免造成引腳間短路,最好在與引腳直接連通的外圍印刷電路上進行測量。任何瞬間的短路都容易損壞集成電路,尤其在測試扁平型封裝的CMOS集成電路時更要加倍小心。
3、嚴禁在無隔離變壓器的情況下,用已接地的測試設備去接觸底板帶電的電視、音響、錄像等設備
嚴禁用外殼已接地的儀器設備直接測試無電源隔離變壓器的電視、音響、錄像等設備。雖然一般的收錄機都具有電源變壓器。
當接觸到較特殊的尤其是輸出功率較大或對採用的電源性質不太了解的電視或音響設備時,首先要弄清該機底盤是否帶電,否則極易與底板帶電的電視、音響等設備造成電源短路,波及集成電路,造成故障的進一步擴大。
5. 用單片機設計的系統電路裡面的wifi模塊是什麼電路
WiFi模塊是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獨立小板,一般通過串口與單片機連接,具體編程控制按商家提供的資料執行操作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