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c函數參考手冊

linuxc函數參考手冊

發布時間:2022-12-16 21:53:49

linux C函數Kill

你是程序中調用kill函數,還是在命令行調用kill命令?
int kill(pid_t pid, int sig); 函數有兩個參數,一個是進程號,一個是信號
如果你輸入的進程號是正確的,而進程還在,則信號有可能被該進程忽略了,不知道你發送的信號是幾號? 只有SIGKILL SIGSTOP不能被忽略,其它都可以忽略或捕捉。

⑵ 紅帽linux中C語言編程如何調用數學函數

紅帽linux中C語言編程調用數學函數參考案例如下所示:
當需要調用函數的個數比較少時,可以直接在main函數中包含該文件,比如一個文件夾下包含add.c和main.c文件。
文件add.c定義兩個整數相加的函數,code如下:#include#includeintadd(inta,intb){intz;z=a+b;returnz;},主函數main.c的code如下:#include#include#include"add.c"intmain(){inti,j,k;i=1;j=2;k=add(i,j);printf("iaddj=%d",k);},編譯生成可執行文件:gcc-omainmain.c,執行:./main。

⑶ 求推薦linux c函數實現的書。。。。

Windows網路與通信程序設計(第2版) 王艷平 這本書寫的非常好,我有本王艷平寫的 windows程序設計,寫得很好,我自己不做網路開發,就沒有買網路的那本書!不過推薦你看看,真的很不錯!

本書將編程方法、網路協議和應用實例有機結合起來,詳細闡明Windows網路編程的各方面內容。本書首先介紹Windows平台上進行網路編程的基礎知識,包括網路硬體、術語、協議、Winsock編程介面和各種I/O方法等;然後通過具體實例詳細講述當前流行的高性能可伸縮伺服器設計、IP多播和Internet廣播、P2P程序設計、原始套接字、SPI、協議驅動的開發和原始以太數據的發送、ARP欺騙技術、LAN和WAN上的掃描和偵測技術、個人防火牆與網路封包截獲技術等;最後講述IP幫助函數和E-mail的開發方法。 本書結構緊湊,內容由淺入...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1
1.1 網路的概念和網路的組成 1
1.2 計算機網路參考模型 2
1.2.1 協議層次 2
1.2.2 TCP/IP參考模型 2
1.2.3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3
1.2.4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3
1.2.5 網路層(Network Layer) 3
1.2.6 鏈路層(Link Layer) 4
1.2.7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4
1.3 網路程序定址方式 4
1.3.1 MAC地址 4
1.3.2 IP地址 5
1.3.3 子網定址 6
1.3.4 埠號 8
1.3.5 網路地址轉換(NAT) 8
1.4 網路應用程序設計基礎 10
1.4.1 網路程序體系結構 10
1.4.2 網路程序通信實體 11
1.4.3 網路程序開發環境 12
第2章 Winsock編程介面 13
2.1 Winsock庫 13
2.1.1 Winsock庫的裝入和釋放 13
2.1.2 封裝CInitSock類 14
2.2 Winsock的定址方式和位元組順序 14
2.2.1 Winsock定址 14
2.2.2 位元組順序 16
2.2.3 獲取地址信息 17
2.3 Winsock編程詳解 20
2.3.1 Winsock編程流程 20
2.3.2 典型過程圖 23
2.3.3 TCP伺服器和客戶端程序舉例 24
2.3.4 UDP編程 26
2.4 網路對時程序實例 28
2.4.1 時間協議(Time Protocol) 28
2.4.2 TCP/IP實現代碼 29
第3章 Windows套接字I/O模型 31
3.1 套接字模式 31
3.1.1 阻塞模式 31
3.1.2 非阻塞模式 31
3.2 選擇(select)模型 32
3.2.1 select函數 32
3.2.2 應用舉例 33
3.3 WSAAsyncSelect模型 36
3.3.1 消息通知和WSAAsyncSelect函數 36
3.3.2 應用舉例 37
3.4 WSAEventSelect模型 40
3.4.1 WSAEventSelect函數 40
3.4.2 應用舉例 42
3.4.3 基於WSAEventSelect模型的伺服器設計 44
3.5 重疊(Overlapped)I/O模型 53
3.5.1 重疊I/O函數 53
3.5.2 事件通知方式 56
3.5.3 基於重疊I/O模型的伺服器設計 56
第4章 IOCP與可伸縮網路程序 67
4.1 完成埠I/O模型 67
4.1.1 什麼是完成埠(completion port)對象 67
4.1.2 使用IOCP的方法 67
4.1.3 示常式序 69
4.1.4 恰當地關閉IOCP 72
4.2 Microsoft擴展函數 72
4.2.1 GetAcceptExSockaddrs函數 73
4.2.2 TransmitFile函數 73
4.2.3 TransmitPackets函數 74
4.2.4 ConnectEx函數 75
4.2.5 DisconnectEx函數 76
4.3 可伸縮伺服器設計注意事項 76
4.3.1 內存資源管理 76
4.3.2 接受連接的方法 77
4.3.3 惡意客戶連接問題 77
4.3.4 包重新排序問題 78
4.4 可伸縮伺服器系統設計實例 78
4.4.1 CIOCPServer類的總體結構 78
4.4.2 數據結構定義和內存池方案 82
4.4.3 自定義幫助函數 85
4.4.4 開啟服務和停止服務 88
4.4.5 I/O處理線程 93
4.4.6 用戶介面和測試程序 99
第5章 互聯網廣播和IP多播 100
5.1 套接字選項和I/O控制命令 100
5.1.1 套接字選項 100
5.1.2 I/O控制命令 102
5.2 廣播通信 103
5.3 IP多播(Multicasting) 105
5.3.1 多播地址 105
5.3.2 組管理協議(IGMP) 105
5.3.3 使用IP多播 106
5.4 基於IP多播的組討論會實例 110
5.4.1 定義組討論會協議 110
5.4.2 線程通信機制 111
5.4.3 封裝CGroupTalk類 111
5.4.4 程序界面 117
第6章 原始套接字 121
6.1 使用原始套接字 121
6.2 ICMP編程 121
6.2.1 ICMP與校驗和的計算 121
6.2.2 Ping程序實例 124
6.2.3 路由跟蹤 126
6.3 使用IP頭包含選項 129
6.3.1 IP數據報格式 129
6.3.2 UDP數據報格式 131
6.3.3 原始UDP封包發送實例 133
6.4 網路嗅探器開發實例 134
6.4.1 嗅探器設計原理 135
6.4.2 網路嗅探器的具體實現 136
6.4.3 偵聽區域網內的密碼 138
6.5 TCP通信開發實例 140
6.5.1 創建一個原始套接字,並設置IP頭選項 140
6.5.2 構造IP頭和TCP頭 140
6.5.3 發送原始套接字數據報 142
6.5.4 接收數據 146
第7章 Winsock服務提供者介面(SPI) 147
7.1 SPI概述 147
7.2 Winsock協議目錄 148
7.2.1 協議特性 149
7.2.2 使用Winsock API函數枚舉協議 150
7.2.3 使用Winsock SPI函數枚舉協議 151
7.3 分層服務提供者(LSP) 153
7.3.1 運行原理 153
7.3.2 安裝LSP 154
7.3.3 移除LSP 158
7.3.4 編寫LSP 159
7.3.5 LSP實例 161
7.4 基於SPI的數據報過濾實例 165
7.5 基於Winsock的網路聊天室開發 171
7.5.1 服務端 171
7.5.2 客戶端 171
7.5.3 聊天室程序的設計說明 172
7.5.4 核心代碼分析 172
第8章 Windows網路驅動介面標准(NDIS)和協議驅動的開發 176
8.1 核心層網路驅動 176
8.1.1 Windows 2000及其後產品的網路體系結構 176
8.1.2 NDIS網路驅動程序 177
8.1.3 網路驅動開發環境 178
8.2 WDM驅動開發基礎 181
8.2.1 UNICODE字元串 181
8.2.2 設備對象 181
8.2.3 驅動程序的基本結構 183
8.2.4 I/O請求包(I/O request packet,IRP)和I/O堆棧 183
8.2.5 完整驅動程序示例 186
8.2.6 擴展派遣介面 188
8.2.7 應用舉例(進程診測實例) 191
8.3 開發NDIS網路驅動預備知識 198
8.3.1 中斷請求級別(Interrupt Request Level,IRQL) 198
8.3.2 旋轉鎖(Spin Lock) 198
8.3.3 雙鏈表 199
8.3.4 封包結構 199
8.4 NDIS協議驅動 200
8.4.1 注冊協議驅動 200
8.4.2 打開下層協議驅動的適配器 201
8.4.3 協議驅動的封包管理 202
8.4.4 在協議驅動中接收數據 203
8.4.5 從協議驅動發送封包 204
8.5 NDIS協議驅動開發實例 204
8.5.1 總體設計 204
8.5.2 NDIS協議驅動的初始化、注冊和卸載 206
8.5.3 下層NIC的綁定和解除綁定 209
8.5.4 發送數據 217
8.5.5 接收數據 219
8.5.6 用戶IOCTL處理 225
第9章 網路掃描與檢測技術 233
9.1 網路掃描基礎知識 233
9.1.1 乙太網數據幀 233
9.1.2 ARP 234
9.1.3 ARP格式 236
9.1.4 SendARP函數 237
9.2 原始以太封包的發送 238
9.2.1 安裝協議驅動 238
9.2.2 協議驅動用戶介面 238
9.2.3 發送以太封包的測試程序 244
9.3 區域網計算機掃描 245
9.3.1 管理原始ARP封包 246
9.3.2 ARP掃描示例 249
9.4 互聯網計算機掃描 253
9.4.1 埠掃描原理 253
9.4.2 半開埠掃描實現 254
9.5 ARP欺騙原理與實現 259
9.5.1 IP欺騙的用途和實現原理 259
9.5.2 IP地址沖突 260
9.5.3 ARP欺騙示例 261
第10章 點對點(P2P)網路通信技術 264
10.1 P2P穿越概述 264
10.2 一般概念 265
10.2.1 NAT術語 265
10.2.2 中轉 265
10.2.3 反向連接 266
10.3 UDP打洞 267
10.3.1 中心伺服器 267
10.3.2 建立點對點會話 267
10.3.3 公共NAT後面的節點 267
10.3.4 不同NAT後面的節點 268
10.3.5 多級NAT後面的節點 269
10.3.6 UDP空閑超時 270
10.4 TCP打洞 271
10.4.1 套接字和TCP埠重用 271
10.4.2 打開點對點的TCP流 271
10.4.3 應用程序看到的行為 272
10.4.4 同步TCP打開 273
10.5 Internet點對點通信實例 273
10.5.1 總體設計 273
10.5.2 定義P2P通信協議 274
10.5.3 客戶方程序 275
10.5.4 伺服器方程序 287
10.5.5 測試程序 291
第11章 核心層網路封包截獲技術 294
11.1 Windows網路數據和封包過濾概述 294
11.1.1 Windows網路系統體系結構圖 294
11.1.2 用戶模式下的網路數據過濾 295
11.1.3 內核模式下的網路數據過濾 296
11.2 中間層網路驅動PassThru 296
11.2.1 PassThru NDIS中間層驅動簡介 296
11.2.2 編譯和安裝PassThru驅動 297
11.3 擴展PassThru NDIS IM驅動——添加IOCTL介面 297
11.3.1 擴展之後的PassThru驅動(PassThruEx)概況 297
11.3.2 添加基本的DeviceIoControl介面 298
11.3.3 添加綁定枚舉功能 302
11.3.4 添加ADAPT結構的引用計數 307
11.3.5 適配器句柄的打開/關閉函數 308
11.3.6 句柄事件通知 315
11.3.7 查詢和設置適配器的OID信息 315
11.4 擴展PassThru NDIS IM驅動——添加過濾規則 323
11.4.1 需要考慮的事項 323
11.4.2 過濾相關的數據結構 324
11.4.3 過濾列表 326
11.4.4 網路活動狀態 327
11.4.5 IOCTL控制代碼 328
11.4.6 過濾數據 331
11.5 核心層過濾實例 339
第12章 Windows網路防火牆開發技術 342
12.1 防火牆技術概述 342
12.2 金羽(Phoenix)個人防火牆淺析 343
12.2.1 金羽(Phoenix)個人防火牆簡介 343
12.2.2 金羽(Phoenix)個人防火牆總體設計 344
12.2.3 金羽(Phoenix)個人防火牆總體結構 345
12.3 開發前的准備 345
12.3.1 常量的定義 346
12.3.2 訪問規則 348
12.3.3 會話結構 348
12.3.4 文件結構 349
12.3.5 UNICODE支持 355
12.4 應用層DLL模塊 356
12.4.1 DLL工程框架 356
12.4.2 共享數據和IO控制 362
12.4.3 訪問控制列表ACL(Access List) 364
12.4.4 查找應用程序訪問許可權的過程 367
12.4.5 類的介面——檢查函數 370
12.5 核心層SYS模塊 373
12.6 主模塊工程 375
12.6.1 I/O控制類 375
12.6.2 主應用程序類 377
12.6.3 主對話框中的屬性頁 380
12.6.4 主窗口類 381
12.7 防火牆頁面 383
12.7.1 網路訪問監視頁面 383
12.7.2 應用層過濾規則頁面 387
12.7.3 核心層過濾規則頁面 397
12.7.4 系統設置頁面 403
第13章 IP幫助函數 406
13.1 IP配置信息 406
13.1.1 獲取網路配置信息 406
13.1.2 管理網路介面 408
13.1.3 管理IP地址 412
13.2 獲取網路狀態信息 415
13.2.1 獲取TCP連接表 415
13.2.2 獲取UDP監聽表 418
13.2.3 獲取IP統計數據 420
13.3 路由管理 427
13.3.1 獲取路由表 427
13.3.2 管理特定路由 431
13.3.3 修改默認網關的例子 432
13.4 ARP表管理 433
13.4.1 獲取ARP表 433
13.4.2 添加ARP入口 434
13.4.3 刪除ARP入口 434
13.4.4 列印ARP表的例子 434
13.5 進程網路活動監視實例 438
13.5.1 獲取通信的進程終端 438
13.5.2 Netstate源程序代碼 439
第14章 Email協議及其編程 444
14.1 概述 444
14.2 電子郵件介紹 445
14.2.1 電子郵件Internet的地址 445
14.2.2 Internet郵件系統 445
14.2.3 電子郵件信頭的結構及分析 446
14.3 SMTP原理 448
14.3.1 SMTP原理分析 448
14.3.2 SMTP工作機制 449
14.3.3 SMTP命令碼和工作原理 449
14.3.4 SMTP通信模型 450
14.3.5 SMTP的命令和應答 451
14.4 POP3協議原理 452
14.4.1 POP3協議簡介 452
14.4.2 POP3工作原理 453
14.4.3 POP3命令原始碼 454
14.4.4 POP3會話實例 459
14.5 實例分析與程序設計 460
14.5.1 總界面設計 460
14.5.2 SMTP客戶端設計 461
14.5.3 POP3客戶端設計 473

⑷ Linux驅動程序編寫時一些C函數的用法問題

呵呵,這與c語言無關,是linux內核架構的問題。你需要補充一些linux內核架構方面的知識即可。init_mole即支持動態載入模塊類型驅動的介面函數。
而關於inode和file前者是在/dev/目錄下生成驅動節點的記錄,方便驅動與用戶層以ioctl之類的api交互用的。如果沒有User層的考慮可以無視。

⑸ Linux C函數實例速查手冊的介紹

《Linux C函數實例速查手冊》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⑹ 指教一下這段C程序在linux下的作用,及具體函數用法

排版夠爛的

閱讀全文

與linuxc函數參考手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1單片機程序單步視頻 瀏覽:239
家庭寬頻如何連接伺服器 瀏覽:117
汽車高壓泵解壓 瀏覽:770
上門正骨用什麼app 瀏覽:758
安卓為什麼免費使用 瀏覽:397
加密貨幣都有哪些平台 瀏覽:625
python和matlab難度 瀏覽:388
python爬蟲很難學么 瀏覽:572
小米解壓積木可以組成什麼呢 瀏覽:816
為什麼滴滴出行app還能用 瀏覽:564
怎麼升級手機android 瀏覽:923
php權威編程pdf 瀏覽:994
扣扣加密技巧 瀏覽:720
蘋果如何創建伺服器錯誤 瀏覽:497
軟考初級程序員大題分值 瀏覽:475
js壓縮視頻文件 瀏覽:580
linux如何通過命令創建文件 瀏覽:991
應用加密app還能訪問應用嘛 瀏覽:435
安卓怎麼用支付寶交違章罰款 瀏覽:667
php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