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數據盤格式

linux數據盤格式

發布時間:2022-12-16 22:45:10

『壹』 linux系統上如何格式化硬碟

『貳』 如何對linux雲伺服器數據盤分區和格式化

請根據以下步驟對數據盤進行分區以及格式化,並掛載分區使數據盤可用。
1. 查看數據盤信息
登錄CentOS雲伺服器後,可以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數據盤相關信息。
使用「df –h」命令,無法看到未分區和格式化的數據盤。
2.數據盤分區
執行以下命令,對數據盤進行分區。
fdisk /dev/xvdb
按照界面的提示,依次輸入「n」(新建分區)、「p」(新建擴展分區)、「1」(使用第1個主分區),兩次回車(使用默認配置),輸入「wq」(保存分區表),開始分區。
這里是以創建1個分區為例,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創建多個分區。
3. 查看新分區
使用「fdisk -l」命令,即可查看到,新的分區xvdb1已經創建完成。
4. 格式化新分區
在進行分區格式化時,用戶可以自行決定文件系統的格式,如ext2、ext3等。
這里以「ext3」為例:
使用下面的命令對新分區進行格式化。
mkfs.ext3 /dev/xvdb1
5. 掛載新分區
使用命令「mkdir /mydata」創建mydata目錄,再通過「mount /dev/xvdb1 /mydata」命令手動掛載新分區後,用「df -h」命令查看,出現以下信息說明掛載成功,即可以查看到數據盤了。
6. 添加分區信息
如果希望雲伺服器在重啟或開機時能自動掛載數據盤,必須將分區信息添加到/etc/fstab中。如果沒有添加,則雲伺服器重啟或開機後,都不能自動掛載數據盤。
使用「echo '/dev/xvdb1 /mydata ext3 defaults 0 0' >> /etc/fstab」命令添加分區信息後,使用「cat /etc/fstab」命令查看,出現以下信息表示添加分區信息成功。

『叄』 linux系統如何將硬碟格式改成ntfs

如何在Linux系統中把硬碟格式化成NTFS分區呢?有下面的方法,不過使用前請先想好,本人不對所造成的後果負責。


以Ubuntu為例,先安裝好ntfsprogs,沒有的話在終端中執行:sudo apt-get install ntfsprogs安裝。


請根據硬碟情況參考。


執行:


sudo mkfs -t ntfs /dev/sdb1

sudo mkfs.ntfs /dev/sdb1

或者

sudo mkntfs /dev/sdb1


格式化。如果你覺得速度上要更快的,可以加-f參數,即:


sudo mkntfs -f /dev/sdb1


系統分區不支持ntfs的,

『肆』 裝linux系統的硬碟格式要求

Ext4格式,或者SWAP分區格式。
Ext4格式分區安裝系統和儲存文件;
SWAP分區:第三個就是專用於與內存交換數據和作為緩存使用。
Linux管理文件是採用文件夾模式,在linux系統當中,新的硬碟加入也是以文件夾的方式掛載到主分區,通常只能看到Ext4分區,看不到linux的引導分區和交換分區的。
想了解更多Linux相關知識可以參考下《Linux就該這么學》。

『伍』 linux 支持什麼格式的硬碟

linux從硬體角度上基本支持所有的硬碟,軟體上也支持大量的文件系統。

1)ext2 文件系統;
ext2文件系統應該說是Linux正宗的文件系統,早期的Linux都是用ext2,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多Linux的發行版本目前並不用這個文件系統了;比如Redhat和Fedora 大多都建議用ext3 ,ext3文件系統是由ext2發展而來的。對於Linux新手,我們還是建議您不要用ext2文件系統;ext2支持undelete(反刪除),如果您誤刪除文件,有時是可以恢復的,但操作上比較麻煩; ext2支持大文件;
ext2文件系統的官方主頁是:
2)ext3 文件系統:是由ext2文件系統發展而來;
ext3 is a Journalizing file system for Linux(ext3是一個用於Linux的日誌文件系統),ext3支持大文件;但不支持反刪除(undelete)操作; Redhat和Fedora都力挺ext3;至於ext3文件系統的更多特性,請訪問 《Linux 文件系統(filesystem)資源索引》 ;
3)reiserfs 文件系統;
reiserfs 文件系統是一款優秀的文件系統,支持大文件,支持反刪除(undelete);在我的測試ext2、reiserfs 反刪除文件功能的過程中,我發現reiserfs文件系統表現的最為優秀,幾乎能恢復 90%以上的數據,有時能恢復到100%;操作反刪除比較容易;reiserfs 支持大文件;
4)、Linux 支持的文件系統;
Linux目前幾乎支持所有的Unix類的文件系統,除了我們在安裝Linux操作系統時所要選擇的ext3、reiserfs和ext2外,還支持蘋果MACOS的HFS,也支持其它Unix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比如XFS、JFS、Minix fs 及UFS等,您可以在kernel的源碼中查看;如果您想要讓系統支持哪些的文件系統得需要把該文件系統編譯成模塊或置入內核;
當然Linux也支持Windows文件系統NTFST和fat,但不支持NTFS文件系統的寫入;支持fat文件系統的讀寫

『陸』 Linux如何格式化磁碟啊

磁碟雖然分好區了,但是還不能用,還需要在這每一個分區上格式化,所謂格式化,其實就是安裝文件系統,Windows下的文件系統有Fat32、NTFS,CentOS使用的文件系統為ext,之前centOS5版本使用ext3作為默認的文件系統,而CentOS6使用ext4作為默認的文件系統。

當用man查詢這四個命令的幫助文檔時,你會發現我們看到了同一個幫助文檔,這說明四個命令是一樣的。

指定文件系統格式為ext4,該命令等同於mkfs ext4 /dev/sdb5,以後我們遇到餘姚格式磁碟分區的時候,直接指定格式化為ext4即可,也可以根據操作系統的版本來決定格式化什麼格式。

選項:-b:分區時設定每個數據塊佔用空間大小,目前支持1024、2048以及4096 bytes每個塊。-i:設定inode的大小。-N:設定inode數量,有時使用默認的inode數不夠用,所以要自定設定inode數量。-c:在格式化前先檢測一下磁碟是否有問題,加上這個選項後會非常慢。

-L:預設該分區的標簽label。-j:建立ext3格式的分區,如果使用mkfs.ext3就不用加這個選項了。-t:用來指定什麼類型的文件系統,可以是ext2、ext3也可以是ext4。-m:格式化時,指定預留給管理員的磁碟比例,是一個百分比,只針對mke2fs命令。

注意:可以使用-L來指定標簽,標簽會在掛載磁碟的時候使用,另外也可以寫到配置文件里,關於格式化的這一部分,我建議除非有需求,否則不需要指定塊的大小,也就是說,你只需要記住這兩個選項:-t和-L即可。

(6)linux數據盤格式擴展閱讀

格式化的種類

碟片格式化牽涉兩個不同的程序:低級與高級格式化。前者處理碟片表面格式化賦與磁片扇區數的特質;低級格式化完成後,硬體碟片控制器(disk controller)即可看到並使用低級格式化的成果;後者處理「伴隨著操作系統所寫的特定信息」。

低級格式化

低級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又稱低層格式化或物理格式化(Physical Format),對於部分硬碟製造廠商,它也被稱為初始化(initialization)。最早,伴隨著應用CHS編址方法、頻率調制(FM)、改進頻率調制(MFM)等編碼方案的磁碟的出現,低級格式化被用於指代對磁碟進行劃分柱面、磁軌、扇區的操作。

現今,隨著軟盤的逐漸退出日常應用,應用新的編址方法和介面的磁碟的出現,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大多數的硬碟製造商將低級格式化(Low-Level Formatting)定義為創建硬碟扇區(sector)使硬碟具備存儲能力的操作。現在,人們對低級格式化存在一定的誤解,多數情況下,提及低級格式化,往往是指硬碟的填零操作。

對於一張標準的1.44 MB軟盤,其低級格式化將在軟盤上創建160個磁軌(track)(每面80個),每磁軌18個扇區(sector),每扇區512位位組(byte);共計1,474,560位組。需要注意的是:軟盤的低級格式化通常是系統所內置支持的。通常情況下,對軟盤的格式化操作即包含了低級格式化操作和高級格式化操作兩個部分。

高級格式化

高級格式化又稱邏輯格式化,它是指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如FAT12、FAT16、FAT32、NTFS、EXT2、EXT3等),在磁碟的特定區域寫入特定數據,以達到初始化磁碟或磁碟分區、清除原磁碟或磁碟分區中所有文件的一個操作。

高級格式化包括對主引導記錄中分區表相應區域的重寫、根據用戶選定的文件系統,在分區中劃出一片用於存放文件分配表、目錄表等用於文件管理的磁碟空間,以便用戶使用該分區管理文件。

格式化(format)是指對磁碟或磁碟中的分區(partition)進行初始化的一種操作,這種操作通常會導致現有的磁碟或分區中所有的文件被清除。格式化通常分為低級格式化和高級格式化。如果沒有特別指明,對硬碟的格式化通常是指高級格式化,而對軟盤的格式化則通常同時包括這兩者。

Linux下添加新硬碟及分區格式化要點:在為主機添加硬碟前,首先要了解linux系統下對硬碟和分區的命名方法。

在Linux下對IDE的設備是以hd命名的,第一個ide設備是hda,第二個是hdb。依此類推。一般主板上有兩個IDE介面,一共可以安裝四個IDE設備。主IDE上的兩個設備分別對應hda和hdb,第二個IDE口上的兩個設備對應hdc和hdd。

一般硬碟安裝在主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a;光碟機一般安裝在第二個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c(應為hdb是用來命名主IDE上的從介面)。

SCSI介面設備是用sd命名的,第一個設備是sda,第二個是sdb。依此類推。分區是用設備名稱加數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這個硬碟設備上的第一個分區。

每個硬碟最多可以有四個主分區,作用是用1-4命名硬碟的主分區。邏輯分區是從5開始的,每多一個分區,數字加一就可以。

參考資料:網路:格式化

『柒』 linux分區格式有哪些

1、Ext2:是GNU/Linux系統中標準的文件系統。這是Linux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文件系統,它是專門為Linux設計的,擁有極快的速度和極小的CPU佔用率,既可以用於標準的塊設備,也被應用在軟盤等移動存儲設備上。
2、Ext3:Ext3是一種日誌文件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它會將整個磁碟的寫入動作完整的記錄在磁碟的某個區域上,以便有需要時回溯追蹤。當在某個過程中斷時,系統可以根據這些記錄直接回溯並重整中斷的部分,重整速度相當快。
3、Linux Swap:它是Linux中一種專門用於交換分區的Swap文件系統。Linux是使用這一整個分區作為交換空間,一般這個Swap格式的交換分區是主內存的2倍,在內存不夠時,Linux會將部分數據寫到交換分區上。
4、VFAT:也叫作長文件名系統,這是一個與Windows系統兼容的Linux文件系統,支持長文件名,可以作為Windows與Linux交換文件的分區。

『捌』 怎麼在LINUX系統里修改硬碟格式呢

第一個ide設備是hda,第二個是hdb。依此類推

我們一般主板上有兩個IDE介面,一共可以安裝四個IDE設備。主IDE上的兩個設備分別對應hda和hdb,第二個IDE

口上的兩個設備對應hdc和hdd。

一般我們的硬碟安裝在主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a,光碟機一般安裝在第二個IDE的主介面上,所以是hdc(應為

hdb是用來命名主IDE上的從介面),SCSI介面設備是用sd命名的,第一個設備是sda,第二個是sdb。依此類推

分區是用設備名稱加數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這個硬碟設備上的第一個分區。每個硬碟可以最多有四個主

分區,作用是1-4命名硬碟的主分區。邏輯分區是從5開始的,每多一個分區,數字加以就可以。

比如我們一般的系統都有一個主分區用來引導系統,這個分區對應我們常說的C區,在linux下命名是hda1。後面

我們分三個邏輯分區對應常說的D、E、F,在linux下命名是hda5、hda6、hda7

給硬碟分區

在slackware下有兩個分區軟體fdisk和cfdisk,例如我們已經有一個硬碟了,現在添加另一個硬碟到系統,那麼

我們根據命名規則知道這個新添加的硬碟應該是hdb。我們用下面命令給硬碟分區

fdisk /dev/hdb

你也可以用cfdisk來分區,命令如下:
mkfs.ext3 /dev/hdb1

格式化成reiserfs的格式

mkfs.reiserfs /dev/hdb1

讓硬碟啟動自動掛載

例如掛載/dev/hdb1分區到/mnt/hd目錄下

用vi編輯/etc/fstab文件,加入如下內容

/dev/dhb1 /mnt/hd reiserfs defaults 1 1

以下個人使用過程:

如新增一個新硬碟(hda),進行分區、格式化等

使用fdisk 分區

輸入:fdisk /dev/hda

Command (m for help):p <--p為顯示當前分區狀態

Command (m for help):m <--m為命令列表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刪除分區)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增分區)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不保存退出)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保存並退出)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Command (m for help): n <==選擇新增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擴展分區)
p primary partition (1-4) (主分區)

輸入:p 新增主分區Pa

Partition number (1-4):1

First cylinder (1-10240, default 1): <==這里按 Enter 即可!用預設值,即從1磁軌開始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10240, default 10240): 10240 <--輸入磁碟大小

完成分區設定,輸入w可保存並退出,必須輸入w才生效。

分區後重啟,再進行格式化:

格式化命令:mkfs.ext3 /dev/hda1

掛載新分區:vi /etc/fstab

添加:/dev/dhb1 /game ext3 defaults 0 0

df -h 查看掛載分區

fdisk -l 查看磁碟狀態

linux改變硬碟lable
e2label device [newlabel] 創建設備的標簽命令
比如我們想把文件系統為ext3 的分區/dev/hda5的標簽設備為 /5 ,我們應該執行如下的命令:
[root@localhost]# e2label /dev/hda5 /5
如果是reiserfs文件系統,我們應該用
[root@localhost]# reiserfstune -l 標簽 設備
舉例:比如我為reiserfs 文件系統 /dev/hda10設置標簽為 /10 ;
[root@localhost]# reiserfstune -l /10 /dev/hda10
警告: 請不要在您的Linux的安裝分區(也就是Linux系統/ 所在的分區)實踐,會導致您的Linux系統崩潰;如

果想實踐,請在其它分區測試。

通過以上, ext和reiserfs兩類linux主流分區格式就已經能夠設定label了。

其實mkfs命令也可以設定label,例如:
mkfs -L /1 /dev/sda1
不過會將分區給格式化為ext2一遍, 再設定label。我一開始不知道, 結果導致分區又被格式化了一次, 幸虧

沒有數據。

label除了跟分區一個昵稱, 還有什麼作用?
其實通過label,我們可以在mount掛載分區時,避免使用/dev/sda這樣的設備名,取而代之的是label。有什麼

好處呢?有時候新加一塊硬碟, 硬碟跳線有變化, 都可能導致/dev/sda的變化, 但label就不會變。
看看mount命令如何用label:

那就應該是:
mount -L /1 /mnt/test
(label為/1的分區掛載到/mnt/test)

fstab中根據label來掛載:
LABEL=/1 /mnt/test ext3 defaults 1 1

閱讀全文

與linux數據盤格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1單片機程序單步視頻 瀏覽:239
家庭寬頻如何連接伺服器 瀏覽:117
汽車高壓泵解壓 瀏覽:770
上門正骨用什麼app 瀏覽:758
安卓為什麼免費使用 瀏覽:397
加密貨幣都有哪些平台 瀏覽:625
python和matlab難度 瀏覽:388
python爬蟲很難學么 瀏覽:572
小米解壓積木可以組成什麼呢 瀏覽:816
為什麼滴滴出行app還能用 瀏覽:564
怎麼升級手機android 瀏覽:923
php權威編程pdf 瀏覽:994
扣扣加密技巧 瀏覽:720
蘋果如何創建伺服器錯誤 瀏覽:497
軟考初級程序員大題分值 瀏覽:475
js壓縮視頻文件 瀏覽:580
linux如何通過命令創建文件 瀏覽:991
應用加密app還能訪問應用嘛 瀏覽:435
安卓怎麼用支付寶交違章罰款 瀏覽:667
php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