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inux不小心刪除文件後怎麼恢復
文件被誤刪了之後,先停止其他文件的相關操作,以免影響到恢復工作,然後判斷文件的刪除方式是普通刪除還是永久刪除,如果是普通刪除的話可以打開回收站進行文件的恢復,如果是永久刪除的話,那麼可以藉助到專業的數據恢復軟體來進行恢復文件的工作,具體如下:
步驟一;在該電腦的常用瀏覽器上搜索【強力數據恢復軟體】,找到安裝包進行下載,再完成相關的安裝操作,之後點擊【立即體驗】按鈕運行軟體。(下載和安裝路徑不要和誤刪文件所在分區重合)
步驟二:軟體一共有三種的恢復選項:快速掃描、深度掃描、分區恢復,每種選項都可以幫助用戶更為精確的對誤刪的文件進行相關的恢復操作,這里根據實際情況以及選項的描述選擇【深度掃描】即可。
步驟三:之後界面顯示有讀取到的電腦分區信息,在其中找到誤刪文件所在的分區勾選上,之後點擊【開始掃描】按鈕,用戶就對分區進行數據的掃描工作了,耐心等待完成即可。(如果知曉誤刪文件格式,可點擊【文件設置】按鈕自定義掃描文件格式後再開始掃描工作)
步驟四:掃描結束之後,在界面左側找到刪除文件對應的格式點擊,右側就顯示有具體的文件信息了,在其中找到被刪除文件勾選上,之後點擊【下一步】按鈕。(雙擊可放大文件,更好的確定是否為需要的文件)
步驟五:點擊【瀏覽】按鈕選擇好恢復文件的存儲位置後,點擊【恢復】按鈕來進行不小心文件恢復工作的最後一步工作,恢復完成之後彈出提示框,點擊【確定】按鈕即可查看到恢復後的誤刪文件了。
『貳』 linux文件夾誤刪怎麼恢復
linux下可以通過debugfs來恢復rm誤刪除的文件,原理主要是刪除的文件並沒有實際上從硬碟上摸去,只是inode索引刪除了相關的信息,因此只要找到剛刪除文件的block上,就可以恢復已經刪除的文件。
以下方法在ext3的文件系統上測試通過,ext2和ext4的沒有測試過。假設刪除的文件在dir下面,位於/dev/sda5上。
主要藉助debugfs
1 運行debugfs,進入調度模式
2 執行open /dev/sda5
3 執行ls -d dir 會列出此目錄最近的操作,其中可以看到<num>的日誌刪除記錄
4 執行logmp -i <num> 顯示此日誌內容
5 在輸出中尋找刪除文件對應的block,記錄下來blockid
6退出debugfs,運行dd if=/dev/sda5 of=/tmp/saved bs=1024 count=1 skip=blockid
此時就把刪除的文件恢復了,不過這個方法有個問題,如果刪除的是大文件,則佔用多個block,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debugfs在調試模式下,命令行比較難用,不過其支持-R選項,可以在SHELL里執行,就是用多個-R把要執行的命令連接起來,若命令中需要指定參數則需要加"",否則SHELL解析會有問題。
比較好用的工具有testdisk,之前用過他來恢復和備份系統的分區表,沒有恢復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