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51單片機的工作原理
單片機的工作原理與計算機CPU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主要是利用片內的半導體存儲器存放用戶的程序和數據,單片機的核心中央微處理器CPU中有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程序計數器等部件,由程序計數器尋找下一條要執行的指令,找到後,將指令送給指令寄存器,再由指令解碼器翻譯執行該指令,完成對指令功能的操作。 一句話:單片機的工作就是不斷地取指令、分析指令、執行指令的循環過程。按預先編寫的程序執行,以達到用戶期待的結果。 單片機主要用途是做生產設備的控制器,做智能儀表的核心部件,由於單片機體積微小,可以植入任何一個設備和儀表當中,因此它也是嵌入式技術的核心部件。
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體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嵌入式系統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並且軟硬體可裁剪,適用於應用系統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它一般由嵌入式微處理器、外圍硬體設備、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用戶的應用程序等四個部分組成,用於實現對其他設備的控制、監視或管理等功能。嵌入式系統一般指非PC系統,它包括硬體和軟體兩部分。硬體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存儲器及外設器件和I/O埠、圖形控制器等。軟體部分包括操作系統軟體(OS)(要求實時和多任務操作)和應用程序編程
B. 51單片機最小系統原理圖
我是一名單片機工程師,下面的講解你參考一下.
.
51單片機共有40隻引腳.下面這個就是最小系統原理圖,就是靠這四個部分,這個單片機就可以運行起來了.(看下面的數字標記,1234)
.
這個腳是存儲器使用選擇腳,當這個腳接」地」時,那麼就是告訴單片機,選擇使用外部存儲器,當這個腳接」5V」時,說明單片機使用內部存儲器.
如果選擇外部的存儲器,太浪費單片機僅有的資源,所以這一腳永遠接電源5V(如上圖所示),使用單片機的內部存儲器.
5 如果內部存儲器不夠容量,最多選擇更高級的容量,就可以解決容量不夠的問題了,就是這么簡單
.
一天入門51單片機:點我學習
.
我是歲月哥,願你學習愉快!
C. 單片機頻率計算公式
這得看是什麼單片機了:
對於精簡指令集性能的單片機的工作頻率(1/機器周期)=時鍾頻率(1/時鍾周期).
普通的51單片機來說:頻率是1MHZ,時鍾周期是1/12us(1除以12M),機器周期是12倍的時鍾周期--1us.
周期是頻率的倒數 或者頻率是周期的倒數
1秒:相當於頻率是1HZ ,也就是1/1S =1HZ
那麼1/1ms =1/0.001S =1000HZ
D. C51單片機的PWM原理是什麼
原理是當輸出頻率一定時,輸出電壓與高電平的占空比成正比,即PWM每個周期中高電平脈寬越寬輸出電壓越高。
單片機使用方法是
1.設置定時器的工作模式為PWM和輸出引腳;
2.設置定時器的工作頻率或PWM的頻率;
3.當需要改變輸出電壓時修改脈寬參數即可
E. 51單片機頻率
MCS-51單片機的工作頻率為2-12MHz,當振盪頻率為12MHz時,一個機器周期為1us,這個速度應該說是比較快的。
F. 51單片機怎樣採集正弦波的頻率
用比較器將正弦波變為方波,用單片機中的T0或T1口配合測頻率,T0可以用來計時,T1用來計算脈沖的個數,當定時1時間到了,計算T1的脈沖個數。calc()函數就是計算頻率的函數。
#include "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disp[8]={0,0,0,0,0,0,0,0};
uchar T0count,T1count;
void delay(void)
{
uchar i;
for(i=250;i>0;i--);
}
void display()
{
//uchar i,j,k=0x80;
uchar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i,k;
k=0x80;
for(i=0;i<8;i++)
{
P2=0;
P0=dispcode[disp[i]];
P0=~P0;
P2=k;
k=k>>1;
delay();
}
P2=0;
}
void calc()
{
uchar i;
long frequency;
frequency=(T0count*256+TH0)*256+TL0;
for(i=7;i>0;i--)
{
disp[i]=frequency%10;
frequency=frequency/10;
}
disp[0]=frequency;
}
void init()
{
T0count=0;
T1count=0;
TH0=0;
TL0=0;
}
void main()
{
init();
TMOD=0x15;
TH1=(65536-5*110592/12)/256;
TL1=(65536-5*110592/12)/256%10;
ET1=1;
ET0=1;
EA=1;
TR1=1;
TR0=1;
//以下四句的作用是在P1.0引腳上形成1000Hz的脈沖,用導線連接到P3.4作為測試用,如果是AT89S51,則四句不用。將其中
//高8位和低8位的初始值更改後可輸出不同頻率的脈沖。
/*
T2MOD=0x2;
RCAP2H=245;
RCAP2L=74;
TR2=1;
*/
while(1)
{
display();
}
}
void time0() interrupt 1
{
T0count++;
}
void time1() interrupt 3
{
TH1=(65536-5*110592/12)/256;
TL1=(65536-5*110592/12)/256%10;
if(T1count==19)
{
calc();
init();
}
else T1count++;
}
G. 用51單片機實現音樂播放的原理是什麼
需要寫一段程序。
如果是簡單的音樂,編樂譜推蜂鳴器就可以;如果是mp3/wav之類的音樂,需要晶元自帶解碼模塊,或者使用外部解碼晶元,還需要dac將聲音推出來。
聲音的頻譜范圍約在幾十到幾千赫茲,若能利用程序來控制單處機某個口線的「高」電平或低電平,則在該口線上就能產生一定頻率的矩形波,接上喇叭就能發出一定頻率的聲音,若再利用延時程序控制「高」「低」電平的持續時間,就能改變輸出頻率,從而改變音調。要准確奏出一首曲子,必須准確地控制樂曲節奏,即一音符的持續時間。音符的節拍我們可以用定時器T0來控制,送入不同的初值,就可以產生不同的定時時間。便如某歌曲的節奏為每分鍾94拍,即一拍為0.64秒。
H. 51單片機的機器周期和晶振頻率有何關系當fOSC=8MHz時,機器周期是多少
機器周期X振盪頻率= 12。當fosc=8MHz時,機器周期為1.5微秒。
因為規定一個機器周期為12個振盪周期,而振盪周期是振盪頻率fosc的倒數,所以一個機器周期=12/fosc,當fosc=8MHz時,代入公式,機器周期為12/(8MHz)s,即1.5us。
(8)51單片機頻率原理擴展閱讀:
51單片機是對所有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的統稱。該系列單片機的最早是Intel的8004單片機,後來隨著Flash rom技術的發展,8004單片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成為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其代表型號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如AT89C51),它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控系統之中。
對於單片機中周期定義:
振盪周期:單片機外接石英晶體振盪器的周期。如外接石英晶體的頻率若為12MHz(如上圖),那麼其振盪周期就是1/12微秒。
機器周期:單片機完成一次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動作所需的時間周期。如一次完整的讀操作或寫操作對應的時間。一個機器周期=6個狀態周期=12個振盪周期。
I. 51單片機的數字頻率計
本應用系統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以及查閱資料,培養一種自學的能力。並且引導一種創新的思維,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思考和同學間的相互討論,運用科學的分析問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困難,掌握單片機系統一般的開發流程,學會對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積累設計系統的經驗,充分發揮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全能提高個人系統開發的綜合能力,開拓了思維,為今後能在相應工作崗位上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1數字頻率計概述
數字頻率計是計算機、通訊設備、音頻視頻等科研生產領域不可缺少的測量儀器。它是一種用十進制數字顯示被測信號頻率的數字測量儀器。它的基本功能是測量正弦信號,方波信號及其他各種單位時間內變化的物理量。在進行模擬、數字電路的設計、安裝、調試過程中,由於其使用十進制數顯示,測量迅速,精確度高,顯示直觀,經常要用到頻率計。
本數字頻率計將採用定時、計數的方法測量頻率,採用一個1602A LCD顯示器動態顯示6位數。測量范圍從1Hz—10k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時基寬度為1us,10us,100us,1ms。用單片機實現自動測量功能。
基本設計原理是直接用十進制數字顯示被測信號頻率的一種測量裝置。它以測量周期的方法對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頻率進行自動的測量。
點擊重新載入
1.2頻率測量儀的設計思路與頻率的計算
圖1 頻率測量原理圖
頻率測量儀的設計思路主要是:對信號分頻,測量一個或幾個被測量信號周期中已知標准頻率信號的周期個數,進而測量出該信號頻率的大小,其原理如右圖1所示。
若被測量信號的周期為,分頻數m1,分頻後信號的周期為T,則:T=m1Tx 。由圖可知: T=NTo
(註:To為標准信號的周期,所以T為分頻後信號的周期,則可以算出被測量信號的頻率f。)
由於單片機系統的標准頻率比較穩定,而是系統標准信號頻率的誤差,通常情況下很小;而系統的量化誤差小於1,所以由式T=NTo可知,頻率測量的誤差主要取決於N值的大小,N值越大,誤差越小,測量的精度越高。
1.3 基本設計原理
基本設計原理是直接用十進制數字顯示被測信號頻率的一種測量裝置。它以測量周期的方法對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頻率進行自動的測量。
所謂「頻率」,就是周期性信號在單位時間(1s)內
J. 一般的51系列的單片機晶振頻率有6、12Mhz,為什麼我們老師說其運行速度...
我舉個例子吧,假如是12Mhz的晶振,那麼執行速度是12分之1的晶振頻率,也就是1Mhz的執行速度。而mcs
51單片機(一般指課本上那些過時的貨色,像宏晶就不同,好像震盪周期最高33Mhz)最高的晶振頻率就是24Mhz,這個是有數據可查的,你可以查看at89s51的數據手冊,高於這個頻率可能工作就不穩定或者不能工作,所以轉換成執行速度的話就是2Mhz,你老師沒說錯的。
課本上的51單片機都是12個震盪周期合成一個機器周期,也就是直接和執行速度有關的周期是晶振的12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