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總結mcs51單片機p0 p1 p2 p3的功能和特性
mcs51單片機的特性:
P0.0~P0.7 P0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39~32號端子)。
P1.0~P1.7 P1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1~8號端子)。
P2.0~P2.7 P2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21~28號端子)。
P3.0~P3.7 P3口8位雙向口線(在引腳的10~17號端子)。
P0口有三個功能:
1、外部擴展存儲器時,當做數據匯流排(如圖1中的D0~D7為數據匯流排介面)。
2、外部擴展存儲器時,當作地址匯流排(如圖1中的A0~A7為地址匯流排介面)。
3、不擴展時,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內部無上拉電阻,作為輸入或輸出時應在外部接上拉電阻。
總結如下:
單片機(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
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
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00M的高速單片機。
B. 80351單片機p0口,p1口,p2口和p3口特點
8051單片機p0口是地址數據復用埠,另外P0口沒有上拉電阻,,p2口可以做為高8位地址線用,p3口除了作為通用IO口外,所有第二功能都在它上面,如串口,外部中斷輸入、計數器輸入、讀寫外部RAM控制信號等。P1口沒有特別之處。
C. 51單片機p0p1p2p3口,到底有啥區別啊,他們的基本功能有啥
首先,51單片機p0p1p2p3口,都可以當准IO口使用,也就是既可以作輸出口,也可以作輸入口。區別在於:
1、P0口作輸出口用時,需加上拉電阻。
2、P0口有復用功能。當對外部存儲器進行讀寫操作時,P0口先是提供外部存儲器的低8位地址,供外部存儲器地址鎖存器鎖存,然後充當數據線,用於寫出或讀入數據。
3、P1口、P2口只是普通IO口。
4、P3口所有管腳運有特殊功能:
P3.0----RXD,串列通信輸入口,不使用串列通信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1----TXD,串列通信輸出口,不使用串列通信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2----INT0,外部中斷0輸入口,不使用外部中斷0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3----INT1,外部中斷1輸入口,不使用外部中斷1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4----T0,定時器0外部計數輸入口,不使用定時器0外部計數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5----T1,定時器1外部計數輸入口,不使用定時器1外部計數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6----WR,外部存儲器寫信號,不使用外部存儲器寫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P3.7----RD,外部存儲器讀信號,不使用外部存儲器讀功能時,可做普通IO口使用
D. 8051單片機的4個I/O口在使用上有哪些分工和特點
8051單片機的4個I/O口主要有P0、P1、P2、P3。P0口下拉能力較強;P3口有較多的復用功能;P0、P1口當訪問外部存儲器時可做為DB和AB口,P2口一般做為通用IO口使用。P1,P2,P3具有內部上拉雙向輸出IO口,P0口無內部上拉電阻為開漏輸出,如果做為普通IO口使用,除P0口需要外加上拉電阻,其功能一致。P3口一般都具有第二功比如外部中斷,串口等。。。在單片機內部存儲器不夠用時P0和P2口做為數據匯流排接擴展晶元用來擴展存儲器。
51單片機的學習主要是在於教學應用,所以建議在學好51的基礎上學點其他的單片機,例如:STM32以及ARM。
E. 簡述單片機p0口,p1口,p2口,p3口的特點
簡述單片機p0口,p1口,p2口,p3口的特點
首先是作為普通IO,其次是第二功能,如串口、中斷、時鍾輸出等
首先是作為普通IO,其次是第二功能,如串口、中斷、時鍾輸出等
F. 單片機的p0,p1,p2,p3埠有什麼作用
P口有32根口線,用來驅動如發光二極體等小部件,大部件需要外加驅動電路,P口可以進行「雙向」輸入輸出,輸出電流進行驅動,輸入電壓值進行邏輯判斷以進行程序分支操作。P口還可以進行擴展,在P口不夠用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74LS164(好像是,記不太清了)移位寄存器晶元進行擴展。P0口為真正意思上的雙向IO口,不過內部無上拉電阻,P1、P2、P3均為「准雙向」IO口,內部含上拉電阻。P0和P2分為16地址線的低8位和高8位,P3口有中斷和定時器等其他特殊功能,只有當你真正使用了單片機就會自然一清二楚了~
G. 單片機8051的P0,P1,P2,P3口有什麼區別
p0口內部沒有上拉電阻,不能輸出高電平用時用上拉電阻。 p1到p3口內部自帶上拉電阻。P1口:8位準雙向I/O口,可驅動4個LS型TTL負載 P2口:8位準雙向I/O口,功能復用口,可驅動4個LS型TTL負載 P3口:8位準雙向I/O口,可驅動4個LS型TTL負載
H. 51單片機中,p0口作為輸出口和p1,p2,p3有什麼不同
p口是單片機的i/0口,以51單片機為例,p0-p3這四個口都可以獨立的並行輸出8位數據(或數據的每一位),或者讀取該口的寄存器得到該口的輸入數據。p3口還有復用功能,即除了作為輸入輸出口外,還能選作其他的功能,如讀寫控制等等。
I. 典型51單片機的P0,P1,P2,P3口都有哪些功能
P0口第一個功能是數據介面,第二個功能是地址低八位,P2口第二個功能是地址高八位。另外除了P0口沒有內部上拉電阻外,其他三個都有內部上拉電阻。P1就沒多少功能,就是個准雙向I/O口。最重要的就是P3口了,他除了是個准雙向I/O口外,第二功能很重要:P3.0
(RXD)串列數據接收端;P3.1
(TXD)串列數據發送端;P3.2
(INT0)外部中斷0輸入;P3.3
(INT1)外部中斷1輸入;P3.4(T0)Timer0
計數器輸入:P3.5(T1)Timer1計數器輸入;P3.6(WR)寫外部存儲器的脈沖輸出:P3.7(RD)讀外部存儲器的脈沖輸出。
(9)單片機p0p1p2p3的特點擴展閱讀:
在單片機中主要包含CPU、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儲器RAM等,多樣化數據採集與控制系統能夠讓單片機完成各項復雜的運算,無論是對運算符號進行控制,還是對系統下達運算指令都能通過單片機完成。
由此可見,單片機憑借著強大的數據處理技術和計算功能可以在智能電子設備中充分應用。簡單地說,單片機就是一塊晶元,這塊晶元組成了一個系統,通過集成電路技術的應用,將數據運算與處理能力集成到晶元中,實現對數據的高速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