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簡單,幾行代碼搞定Android底部導航欄
咳咳,答應過年增加新功能的,沒想到拖到現在,延遲了一個來月,尷尬,尷尬
那個,我們先忽略這尷尬的事情吧,進入正題才是最重要滴
老規矩,先上效果圖:
跟原來的圖有個很明顯的區別,你們也一定都發現了,對不對。那麼顯眼的小紅點,一定都看到了吧。
當然除了這個,還增加了一項功能,雖然不是很明顯,但相信也有小夥伴發現了吧,截圖的這倆手機屏幕明顯大小不同,但是底部導航欄的大小還是相差不大滴。
是的,你們沒有看多,這次不僅增加了小紅點功能,還增加了底部導航欄的適配,你沒有聽錯,以後底部導航欄也不用那些dp、sp了,都按照UI妹子們標注的px來就可以了,再也不用為了底部導航欄去跟UI妹子解釋啥叫dp了。
好了,效果圖展示完了,現在該進入枯燥的使用介紹了。
由於這次改動有點大,所以,先介紹下上個穩定版本的用法,到底是用最新的,還是用原來的,就看各位小夥伴的意願了
上個穩定版本是1.1.3的,引用方式如下
compile 'com.hjm:BottomTabBar:1.1.3'
具體用法如下(備注都加好了,我也就不多廢話了):
最新版本是1.2.2的,引用方式如下
compile 'com.hjm:BottomTabBar:1.2.2'
其實1.2.0與1.1.3區別並不大,只有4點改動:
現在默認的,分割線高度都是設置的1個像素。這里以後也固定都用這個默認的高度了,不再對外提供修改的方法。
這就是新增加的適配了,多的也不說了,你們都懂的
標准尺寸,就是UI妹子給你提供的效果圖的屏幕尺寸,只要在init()方法里添加上標准尺寸,你就可以放肆的使用px了
這個方法就是控制小紅點顯示的方法了,index就是需要顯示或者隱藏小紅點的TabItem,isShow是一個boolean類型的參數,他是控制小紅點是否顯示的,如果為true,就會顯示小紅點;如果為false,就會隱藏小紅點
1.2.2版本新增了兩個方法
介紹到這里,超簡單的底部導航欄,第二階段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以後還會持續優化,完善的。
第三階段我打算封裝一下有中間凸起的底部導航欄,這個功能我本地已經做了,但是封裝進去的時候,封裝的不理想,這次就沒有上線,留作下次了。
最後,再上個 GitHub 地址
❷ Android 4.4 還流行 tab bar 底部導航欄嗎
Android 4.0 之後, 從來沒有 「流行」 過底部 tab bar,
用底部 tab bar 的都是異端.
Android 的導航是 drawer, spinner 和頂部 tabs.